“林大人,稻穗揚花之際,著人用長繩拉著從一頭趕到另一頭,使稻花授粉,半晌午進行,每日一次,三四日即可。”盧照時對林衝之道。
“是,大人!”林衝之躬身道,“大人,如此這般,是否糧食增產?”
“正是,稻穗揚花,此舉可助稻穗授粉,結穗多,籽實飽滿、顆粒大!”盧照時點頭遺憾道。
“可惜,阿櫻這會兒才來信,這一季趕不上了,隻得下一季用!”
說著拆開胡縣令的公文,匆匆掃了幾眼,激動地站起來。
“善!水泥還真讓他們弄出來了!蘇步青當居首功!另有十二村民亦當受嘉獎!”
“恭喜大人、賀喜大人!”在座之人皆道賀。
林衝之殷切的望著盧照時。
“行啦,別望著我,趕緊迴去準備!找一座煉石灰的石山,把道路開通,石碾子等一營用具、人手準備上。
農忙後,阿櫻會派一支工程隊過來,指導你們建石灰窯、修路!”盧照時笑道。
“是!大人!”林衝之屁顛屁顛帶著廚子走了。
“蘇先生啊,真羨慕你們荒溝村,一件又一件喜事兒!這水泥一出,你二弟也是有功之人!
此功甚偉,這次我就不再壓著,往上呈報,你意下如何?”盧照時問。
今非昔比,流放已一年,天可汗的怒氣應該消了些。
彩絲的功勞已呈報,首功者蘇櫻,水泥研製成功的消息接踵而來,不再遮遮掩掩,該誰的功勞就誰的功勞。
就這兩件功勞,蘇家就應赦免!否則,天道不公!
“聽大人安排!謝大人成全!”蘇步成抬手,深深一揖,恭敬道。
前麵幾次功勞皆以荒溝村村民替代,蘇步成留在州府後,盧照時沒隱瞞,也說了當初的顧慮與善意。
蘇步成很感激,隻有惺惺相惜之人才會如此考慮,默默守護。
“來,喝酒、喝酒!如此喜事,怎能無酒助興?”盧照時高興。
這麽多好東西誕生於自己治下,有榮與焉!隻待這兩季水稻收獲,不用猜都知道自己一定有好消息。
哪一樣不是利國利民?這樣都不能升遷,那什麽樣的政績、功勞才升遷?
三人碰杯後一飲而盡。
盧照時感歎,“這麽多年,也就這一年最痛快!最得勁兒!”
“蘇先生,吃菜呀!心事重重的?可是家中遇到麻煩?”王延年問。
拆開信看完後,蘇步成就有些神不守舍,也不知阿櫻寫了啥?
“無甚!喝酒、喝酒!”蘇步成笑笑,舉杯與兩位大人碰杯。
“嗯,不對,蘇先生,一定有事瞞著!說出來,我這刺史官職不高,梧州境內還是管用的,能幫的一定幫!”
盧照時喝了幾杯酒,難得放出豪言。
“大人,可還記得大庾嶺?”蘇步成盯著盧照時,眼裏閃著光。
“大庾嶺,十年前走過,那裏道路險峻,好些商旅阻塞於此。
隻得人扛馬馱小心行走,那一段路著實難行!蘇先生怎突然提及?”盧照時不解。
蘇步成不說話,默默遞過那封信。
盧照時愣了一下,你的家書我能看?忍不住好奇,接過來看。
王延年亦湊過來,匆匆看了幾眼,發出驚唿,“天!這、這…”
真的敢想,朝大庾嶺下手!大庾嶺啊!不是一座小山頭!
千百年來,一直是交通咽喉、軍事要道,守軍駐紮,沒見誰說過要鑿通大庾嶺!
這是喝了多少酒,才敢放出如此豪橫之語?
盧照時沉默著看完,坐那兒進入神遊狀態,臉上神色變幻莫測,眼睛亮閃閃。
“老盧?”王延年伸手在盧照時眼前晃動,不會是癔症了吧?
“想不到我盧照時也有機會建奇功!”盧照時一把拉住王延年晃動的手,喃喃自語。
“老盧,冷靜、冷靜!”王延年勸道,“這是不可能的!阿櫻是孩子,異想天開正常,你年齡不小,切記不可莽撞,貿然行事!”
“不,鶴齡!人活一世圖個啥?不就是名垂青史?”盧照時目光灼灼。
“哪怕是失敗,大庾嶺上也會留下我盧照時的名字!我幹!”
蘇老二修山路有經驗,又有水泥,蘇櫻連工時、人手、費用大致都算出來。
現成的功勞遞到眼前,傻了才不接。
“大人,醒醒!”王延年看著入魔的上司很是無語,“大庾嶺不在梧州!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
“我省的!”盧照時迴過神,“我們可以向上提請此建議,在此期間,派人去大庾嶺勘驗地形地貌。”
“大人,你這不是搶人家駐地守軍功勞?”王延年道。
“我隻願此路不再阻遏南北,何來搶功之說?向上提請,若真怕被人搶功勞,那就讓他們自己去修!”
盧照時凜然道,“他們有那個技術,有那個膽量?”
王延年被問的啞口無言,是啊,自己沒能力,總不能阻止有能力的人去做!
大庾嶺都走過,通往嶺南的道路不是隻有大庾嶺一條。
還可取道衡陽、郴州北上,但這條道不但繞行,而且大部分為陸路,行走成本高,耗資巨大。
商旅、行人多選擇大庾嶺,這條道阻遏在大庾嶺,隻在南雄北部到江西大餘縣梅嶺一帶要離開水路,走陸路。
古人出行多選擇水路,便捷、耗資低,且耗時短。
隻要大庾嶺鑿通,那麽嶺南通往中原的路將暢通無阻。
那一段險峻不過十幾裏地,鑿通不是不可能!
“鶴齡,你我一把年紀,何不瘋狂一次?我們一起上書,如何?”盧照時拉著王延年道。
“我?”王延年沒想到老友會拉上自己。
“對!咱們一生幹成這一件大事,不枉年少時立下的雄心壯誌!”盧照時豪氣幹雲。
“好!我們一起!”王延年覺得自己瘋了。
老友發瘋,自己沒勸住,也跟著瘋!
是夜,三人共同起草了鑿通大庾嶺的奏疏,落下三人姓名,這一迴蘇步成堂堂正正落下自己的名字。
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微斯人,吾與誰歸?
三位誌同道合之人相視而笑,這才是為官之道!入仕多年,真正體會到為官的樂趣。
“是,大人!”林衝之躬身道,“大人,如此這般,是否糧食增產?”
“正是,稻穗揚花,此舉可助稻穗授粉,結穗多,籽實飽滿、顆粒大!”盧照時點頭遺憾道。
“可惜,阿櫻這會兒才來信,這一季趕不上了,隻得下一季用!”
說著拆開胡縣令的公文,匆匆掃了幾眼,激動地站起來。
“善!水泥還真讓他們弄出來了!蘇步青當居首功!另有十二村民亦當受嘉獎!”
“恭喜大人、賀喜大人!”在座之人皆道賀。
林衝之殷切的望著盧照時。
“行啦,別望著我,趕緊迴去準備!找一座煉石灰的石山,把道路開通,石碾子等一營用具、人手準備上。
農忙後,阿櫻會派一支工程隊過來,指導你們建石灰窯、修路!”盧照時笑道。
“是!大人!”林衝之屁顛屁顛帶著廚子走了。
“蘇先生啊,真羨慕你們荒溝村,一件又一件喜事兒!這水泥一出,你二弟也是有功之人!
此功甚偉,這次我就不再壓著,往上呈報,你意下如何?”盧照時問。
今非昔比,流放已一年,天可汗的怒氣應該消了些。
彩絲的功勞已呈報,首功者蘇櫻,水泥研製成功的消息接踵而來,不再遮遮掩掩,該誰的功勞就誰的功勞。
就這兩件功勞,蘇家就應赦免!否則,天道不公!
“聽大人安排!謝大人成全!”蘇步成抬手,深深一揖,恭敬道。
前麵幾次功勞皆以荒溝村村民替代,蘇步成留在州府後,盧照時沒隱瞞,也說了當初的顧慮與善意。
蘇步成很感激,隻有惺惺相惜之人才會如此考慮,默默守護。
“來,喝酒、喝酒!如此喜事,怎能無酒助興?”盧照時高興。
這麽多好東西誕生於自己治下,有榮與焉!隻待這兩季水稻收獲,不用猜都知道自己一定有好消息。
哪一樣不是利國利民?這樣都不能升遷,那什麽樣的政績、功勞才升遷?
三人碰杯後一飲而盡。
盧照時感歎,“這麽多年,也就這一年最痛快!最得勁兒!”
“蘇先生,吃菜呀!心事重重的?可是家中遇到麻煩?”王延年問。
拆開信看完後,蘇步成就有些神不守舍,也不知阿櫻寫了啥?
“無甚!喝酒、喝酒!”蘇步成笑笑,舉杯與兩位大人碰杯。
“嗯,不對,蘇先生,一定有事瞞著!說出來,我這刺史官職不高,梧州境內還是管用的,能幫的一定幫!”
盧照時喝了幾杯酒,難得放出豪言。
“大人,可還記得大庾嶺?”蘇步成盯著盧照時,眼裏閃著光。
“大庾嶺,十年前走過,那裏道路險峻,好些商旅阻塞於此。
隻得人扛馬馱小心行走,那一段路著實難行!蘇先生怎突然提及?”盧照時不解。
蘇步成不說話,默默遞過那封信。
盧照時愣了一下,你的家書我能看?忍不住好奇,接過來看。
王延年亦湊過來,匆匆看了幾眼,發出驚唿,“天!這、這…”
真的敢想,朝大庾嶺下手!大庾嶺啊!不是一座小山頭!
千百年來,一直是交通咽喉、軍事要道,守軍駐紮,沒見誰說過要鑿通大庾嶺!
這是喝了多少酒,才敢放出如此豪橫之語?
盧照時沉默著看完,坐那兒進入神遊狀態,臉上神色變幻莫測,眼睛亮閃閃。
“老盧?”王延年伸手在盧照時眼前晃動,不會是癔症了吧?
“想不到我盧照時也有機會建奇功!”盧照時一把拉住王延年晃動的手,喃喃自語。
“老盧,冷靜、冷靜!”王延年勸道,“這是不可能的!阿櫻是孩子,異想天開正常,你年齡不小,切記不可莽撞,貿然行事!”
“不,鶴齡!人活一世圖個啥?不就是名垂青史?”盧照時目光灼灼。
“哪怕是失敗,大庾嶺上也會留下我盧照時的名字!我幹!”
蘇老二修山路有經驗,又有水泥,蘇櫻連工時、人手、費用大致都算出來。
現成的功勞遞到眼前,傻了才不接。
“大人,醒醒!”王延年看著入魔的上司很是無語,“大庾嶺不在梧州!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
“我省的!”盧照時迴過神,“我們可以向上提請此建議,在此期間,派人去大庾嶺勘驗地形地貌。”
“大人,你這不是搶人家駐地守軍功勞?”王延年道。
“我隻願此路不再阻遏南北,何來搶功之說?向上提請,若真怕被人搶功勞,那就讓他們自己去修!”
盧照時凜然道,“他們有那個技術,有那個膽量?”
王延年被問的啞口無言,是啊,自己沒能力,總不能阻止有能力的人去做!
大庾嶺都走過,通往嶺南的道路不是隻有大庾嶺一條。
還可取道衡陽、郴州北上,但這條道不但繞行,而且大部分為陸路,行走成本高,耗資巨大。
商旅、行人多選擇大庾嶺,這條道阻遏在大庾嶺,隻在南雄北部到江西大餘縣梅嶺一帶要離開水路,走陸路。
古人出行多選擇水路,便捷、耗資低,且耗時短。
隻要大庾嶺鑿通,那麽嶺南通往中原的路將暢通無阻。
那一段險峻不過十幾裏地,鑿通不是不可能!
“鶴齡,你我一把年紀,何不瘋狂一次?我們一起上書,如何?”盧照時拉著王延年道。
“我?”王延年沒想到老友會拉上自己。
“對!咱們一生幹成這一件大事,不枉年少時立下的雄心壯誌!”盧照時豪氣幹雲。
“好!我們一起!”王延年覺得自己瘋了。
老友發瘋,自己沒勸住,也跟著瘋!
是夜,三人共同起草了鑿通大庾嶺的奏疏,落下三人姓名,這一迴蘇步成堂堂正正落下自己的名字。
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微斯人,吾與誰歸?
三位誌同道合之人相視而笑,這才是為官之道!入仕多年,真正體會到為官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