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樣,阿櫻?”大家盯著蘇櫻,急切道。
“嗯,差不多算成了!恭喜二叔!恭喜幾位叔伯!你們成功了!”蘇櫻衝在場的人躬身道賀。
“成了、成了!”得到確認,蘇老二拉著楊二郎、王三郎一幫人又蹦又跳,他們終於幹成一樣大事!
楊二郎、王三郎幾人一把扯掉防護罩,露出裏麵灰撲撲的臉。
熱淚盈眶 ,淚水在臉上蜿蜒崎嶇,配上又哭又笑的表情,特別滑稽,又令人感動。
紈絝一輩子,流放這犄角旮旯二十年,以為從此沉沒,沒想到還能有此成就!怎不激動?
雁過留影,人過留名。
人活一世,不算白活,千百年後,提到水泥,都會提及他們的名字。
高興過後,蘇櫻再給二叔加把火,“二叔,這種配比的水泥硬度、粘性,修路、建造房屋沒問題。
若修建城牆、軍事要塞、橋梁,還需要調整配方,現在用的這幾樣隻是基礎原料,還可以根據構築物要求調整配方。”
“還能添加原料?”蘇老二刷新認知,以為隻在這幾樣原料找出最佳配比。
“當然,粘合劑裏不是還有糯米嗎?沒什麽不可用!”蘇櫻笑。
“金風寨的路差不多合攏,就等水泥,怎麽樣,可以批量生產嗎?鐵礦渣夠不夠?不夠我去找盧大人!”
“夠!前兩日送來十幾車,明日還會到一批。”蘇老二點頭。
“批量生產的話,人手不夠,需要從那邊抽調人手。”
“那我再去一趟,讓楊大叔那邊調些人手過來,趕在水稻收割前完工!”蘇櫻說完調轉馬頭。
想到什麽,扭頭對大家道,“二叔,楊二叔、王三叔,你們都做好準備,修完金風寨,你們將被派出去。
還要用水泥修通縣衙、州府乃至嶺南道內所有官道,與各州府合作,你們是管事、技術指導。”
“當真?”眾人驚喜道。
“當真,已與盧大人、福東家談好,先在州府內修建,後續會與嶺南道談,隻要他們看到水泥路的好,沒誰會拒絕這樣的官道!”
蘇櫻笑道,一揮鞭,馬兒撒歡狂奔,再次向金風寨奔去。
楊大郎得知水泥研製出來,需要人手,與俚人那頭商議後,決定兩家各抽調十五人,增援水泥燒製。
“楊大叔!”蘇櫻叫住楊大郎。
“何事,蘇櫻?”楊大郎問。
“下個月一季稻收割,這路修完,考不考慮組建工程隊?”蘇櫻問。
“工程隊?作甚?莫非其他地方也想修水泥路?”楊大郎猜道。
“想修水泥路的多了,不單梧縣內,州府內的所有官道都要改成水泥路。
咱們拉一支工程隊,分成若幹支小隊,到各縣主持修路,這生意幾方合作,有咱村、各縣衙、州府、福東家。
不出意外的話,後麵嶺南道各州府都要推廣!”
“?”楊大郎吃驚的看著蘇櫻,“我們真的能行?”
拿到縣衙、州府的工程就夠震驚了,居然還想拿到嶺南道其他各州府的,真敢想!
“當然!水泥、修路技術都在咱手裏,特別是這種山路,我們修了兩條。
技術成熟,經驗豐富,又有水泥在手,誰能競爭得過我們?”蘇櫻十拿九穩。
“我問一下大家,修了這麽久的路,大家都想歇一歇!”楊大郎有些意動。
不過這些時日,天氣漸熱,大家都變得有些煩躁。
這路修完,跟著收割稻穀,緊接著又要翻耕,開始下一季栽秧。
就是頭牛,也不是這麽累的。
要不是這一年來大家吃上飽飯,這麽高強度的勞作,早把人累垮。
“不急,楊大叔,收割完莊稼,大家歇一歇,緩一緩。
咱們這些人出去是做管事、技術指導,不是下苦力。
施工人手由各縣提供,或徭役、或雇傭,當地自己解決。
我們派出去的人負責工程質量、水泥燒製等,但這都需要不少人。
村裏改成大豆榨油、綠豆製粉絲,也需要人手。”蘇櫻說起後續規劃。
“阿櫻啊,你可真能折騰!”楊大郎好笑。
“一年不到,荒溝村、梧縣就不夠你折騰,如今州府還沒動工,又盯上嶺南道!”
“嶺南道山路艱險,不打通道路,始終製約嶺南發展。
將來嶺南道打通,會有更多客商往來,到時嶺南不再偏遠,也不再是人人畏懼的蠻荒之地,瘴氣繚繞。
而是媲美江南的富饒之地,是大唐的又一顆明珠。”
來自後世的蘇櫻知道嶺南有多富饒,因為道路阻隔,多少好東西運不出去。
一旦兩車道的水泥路建成,嶺南道的荔枝、柑橘等將源源不斷運送到內地。
不再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人人“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特別是大庾嶺,漢武帝時,庾勝將軍築於此,因名庾嶺,是南嶺中的五嶺之一。
在江西大餘、廣東南雄交界處,為嶺南、嶺北交通咽喉,自來是出入嶺南的門戶。
“南扼交廣,西拒湖湘,處江西上遊,拊嶺南之項背”的大庾嶺,既是古代軍事重要隘口,又是廣府人南遷的重要通道。
道路險峻難行,長期未加改造,阻遏嶺南與中原的商貿、文化等交流。
唐開元四年,左拾遺張九齡監督開鑿新路,命道旁多植梅樹,故又稱梅嶺。
這條路的鑿通,打通了嶺南與中原的交通梗死,加強嶺南與中原的聯係。
對嶺南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穩定發揮重要作用。
嶺南內其它道路蘇櫻可以不管,但大庾嶺一定要鑿通。
不是跟百年後的開元名相張九齡爭功,而是大庾嶺這條道路太重要,不打通,嶺南產出的糧食隻能轉道廣州港運出。
嶺南道糧食專署區的重要作用被削弱,更別說政治、文化交流。
開發嶺南將成為空談,始終與中原隔著一層紗。
思及此,蘇櫻決定給父親去封信,讓盧大人向朝廷建議,鑿通大庾嶺。
就不知盧大人有沒有這個膽量?這可是前無古人的舉措。
“嗯,差不多算成了!恭喜二叔!恭喜幾位叔伯!你們成功了!”蘇櫻衝在場的人躬身道賀。
“成了、成了!”得到確認,蘇老二拉著楊二郎、王三郎一幫人又蹦又跳,他們終於幹成一樣大事!
楊二郎、王三郎幾人一把扯掉防護罩,露出裏麵灰撲撲的臉。
熱淚盈眶 ,淚水在臉上蜿蜒崎嶇,配上又哭又笑的表情,特別滑稽,又令人感動。
紈絝一輩子,流放這犄角旮旯二十年,以為從此沉沒,沒想到還能有此成就!怎不激動?
雁過留影,人過留名。
人活一世,不算白活,千百年後,提到水泥,都會提及他們的名字。
高興過後,蘇櫻再給二叔加把火,“二叔,這種配比的水泥硬度、粘性,修路、建造房屋沒問題。
若修建城牆、軍事要塞、橋梁,還需要調整配方,現在用的這幾樣隻是基礎原料,還可以根據構築物要求調整配方。”
“還能添加原料?”蘇老二刷新認知,以為隻在這幾樣原料找出最佳配比。
“當然,粘合劑裏不是還有糯米嗎?沒什麽不可用!”蘇櫻笑。
“金風寨的路差不多合攏,就等水泥,怎麽樣,可以批量生產嗎?鐵礦渣夠不夠?不夠我去找盧大人!”
“夠!前兩日送來十幾車,明日還會到一批。”蘇老二點頭。
“批量生產的話,人手不夠,需要從那邊抽調人手。”
“那我再去一趟,讓楊大叔那邊調些人手過來,趕在水稻收割前完工!”蘇櫻說完調轉馬頭。
想到什麽,扭頭對大家道,“二叔,楊二叔、王三叔,你們都做好準備,修完金風寨,你們將被派出去。
還要用水泥修通縣衙、州府乃至嶺南道內所有官道,與各州府合作,你們是管事、技術指導。”
“當真?”眾人驚喜道。
“當真,已與盧大人、福東家談好,先在州府內修建,後續會與嶺南道談,隻要他們看到水泥路的好,沒誰會拒絕這樣的官道!”
蘇櫻笑道,一揮鞭,馬兒撒歡狂奔,再次向金風寨奔去。
楊大郎得知水泥研製出來,需要人手,與俚人那頭商議後,決定兩家各抽調十五人,增援水泥燒製。
“楊大叔!”蘇櫻叫住楊大郎。
“何事,蘇櫻?”楊大郎問。
“下個月一季稻收割,這路修完,考不考慮組建工程隊?”蘇櫻問。
“工程隊?作甚?莫非其他地方也想修水泥路?”楊大郎猜道。
“想修水泥路的多了,不單梧縣內,州府內的所有官道都要改成水泥路。
咱們拉一支工程隊,分成若幹支小隊,到各縣主持修路,這生意幾方合作,有咱村、各縣衙、州府、福東家。
不出意外的話,後麵嶺南道各州府都要推廣!”
“?”楊大郎吃驚的看著蘇櫻,“我們真的能行?”
拿到縣衙、州府的工程就夠震驚了,居然還想拿到嶺南道其他各州府的,真敢想!
“當然!水泥、修路技術都在咱手裏,特別是這種山路,我們修了兩條。
技術成熟,經驗豐富,又有水泥在手,誰能競爭得過我們?”蘇櫻十拿九穩。
“我問一下大家,修了這麽久的路,大家都想歇一歇!”楊大郎有些意動。
不過這些時日,天氣漸熱,大家都變得有些煩躁。
這路修完,跟著收割稻穀,緊接著又要翻耕,開始下一季栽秧。
就是頭牛,也不是這麽累的。
要不是這一年來大家吃上飽飯,這麽高強度的勞作,早把人累垮。
“不急,楊大叔,收割完莊稼,大家歇一歇,緩一緩。
咱們這些人出去是做管事、技術指導,不是下苦力。
施工人手由各縣提供,或徭役、或雇傭,當地自己解決。
我們派出去的人負責工程質量、水泥燒製等,但這都需要不少人。
村裏改成大豆榨油、綠豆製粉絲,也需要人手。”蘇櫻說起後續規劃。
“阿櫻啊,你可真能折騰!”楊大郎好笑。
“一年不到,荒溝村、梧縣就不夠你折騰,如今州府還沒動工,又盯上嶺南道!”
“嶺南道山路艱險,不打通道路,始終製約嶺南發展。
將來嶺南道打通,會有更多客商往來,到時嶺南不再偏遠,也不再是人人畏懼的蠻荒之地,瘴氣繚繞。
而是媲美江南的富饒之地,是大唐的又一顆明珠。”
來自後世的蘇櫻知道嶺南有多富饒,因為道路阻隔,多少好東西運不出去。
一旦兩車道的水泥路建成,嶺南道的荔枝、柑橘等將源源不斷運送到內地。
不再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人人“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特別是大庾嶺,漢武帝時,庾勝將軍築於此,因名庾嶺,是南嶺中的五嶺之一。
在江西大餘、廣東南雄交界處,為嶺南、嶺北交通咽喉,自來是出入嶺南的門戶。
“南扼交廣,西拒湖湘,處江西上遊,拊嶺南之項背”的大庾嶺,既是古代軍事重要隘口,又是廣府人南遷的重要通道。
道路險峻難行,長期未加改造,阻遏嶺南與中原的商貿、文化等交流。
唐開元四年,左拾遺張九齡監督開鑿新路,命道旁多植梅樹,故又稱梅嶺。
這條路的鑿通,打通了嶺南與中原的交通梗死,加強嶺南與中原的聯係。
對嶺南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穩定發揮重要作用。
嶺南內其它道路蘇櫻可以不管,但大庾嶺一定要鑿通。
不是跟百年後的開元名相張九齡爭功,而是大庾嶺這條道路太重要,不打通,嶺南產出的糧食隻能轉道廣州港運出。
嶺南道糧食專署區的重要作用被削弱,更別說政治、文化交流。
開發嶺南將成為空談,始終與中原隔著一層紗。
思及此,蘇櫻決定給父親去封信,讓盧大人向朝廷建議,鑿通大庾嶺。
就不知盧大人有沒有這個膽量?這可是前無古人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