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點兒、慢點兒!”福忠招唿道。
福旺帶著馬車來接師傅,從屋裏抬出一隻不大的箱子。
一共織了六段錦,四匹純色,鮮紅、鮮黃、靛藍、紫色,兩匹彩色,其中一匹漸變色、一匹七彩色。
福忠要了鮮紅、靛藍、漸變色,給蘇櫻留了鮮黃、紫色、七彩色。
另外還有兩個木匣子,裏麵裝了各色彩繭,隨著錦緞一同送走,為防止裏麵的蛹破繭成蝶,熏蒸後曬幹處理過。
還有一壇子冬瓜糖,福旺不用說就知道這些是送往京城的。
阿棠帶著小桃騎馬,阿櫻趕著牛車,帶著老太太、杜氏、楊春華、韋氏。
來到村口,好幾輛牛車等著,漢子們趕著,載著村老及各家婦人進城。
孩子要去遊學,給孩子送些穿的,見孩子一麵,叮囑一番。
阿棠帶著小桃先去了趟青石山、再去金風寨的路上,挨著通知各家有孩子要去遊學,到路口集合。
牛車隊路過時載上,浩浩蕩蕩往城裏去。
“我來!”蘇老二將蘇櫻擠開,衝楊春華笑笑,“娘子!最近可還好?”
“甚好!”楊春華看著丈夫灰撲撲的衣服,伸手拍打,身上立馬彈起一股煙塵。
蘇櫻笑嘻嘻跳下車,去跟鄭娘子她們擠一車。
蘇老太太坐牛車上,好奇的東張西望。
去年初秋到時,山路崎嶇,極其難走。
這才多久,一家人坐牛車出來,瞧瞧這幹淨、堅硬的道路!
老太太心中湧起自豪,這是自家老二帶領大家修的!
在荒溝村,老太太現在嘚瑟的不行,三個兒子有所作為,能力非凡。
孫輩裏幾個大孫子都找到出路,如今小的兩個孫兒也要去遊學!
二兒媳有孕在身,家中又要添丁進口。
老太太覺得日子有盼頭,整個人精神煥發,走路都帶風。
在路口接到楊大郎等,上了車人人興高采烈,談笑風生。
進了縣城,往縣衙去。
街道上人來人往,農忙剛過,大家又出來忙碌,售賣粉條、蜂蜜。
街道上依然有不少車隊、商旅,也冒出許多衣衫襤褸的婦孺,端著破碗追著人要錢要飯。
有個婦人抱著孩子,麵黃肌瘦,懷中孩子蔫嗒嗒的,餓得眼睛都睜不開。
“油條、油條、四文一根!”牛二媳婦的攤前,婦人們邊吆喝,邊收拾碗筷。
“米糕、米糕!一文錢也賣!一文錢也賣!”米糕老漢大聲吆喝。
邊上遠遠站著一群穿著破爛的孩子,貪婪地聞著誘人的香氣,眼巴巴望著油條攤、米糕攤流口水。
怎麽迴事?突然冒出這麽多窮人?聽口音不像是本地的。
“老伯,來兩籠米糕。”蘇櫻下車。
“哎喲,女娘,好久不見,可算有空了!”米糕老漢將一籠米糕切割成小塊。
“來,吃吧!”蘇櫻拿起兩塊米糕,遞給要飯的婦人。
兩眼無神的婦人呆住,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阿姐,吃吧,孩子都餓壞了!”蘇櫻將米糕塞給婦人。
“謝謝!”婦人聲音暗啞,將米糕喂到孩子嘴裏。
氣息奄奄的孩子聞到米糕味兒,猛地睜開眼,雙手抱住母親的手,大口啃著米糕。
“慢點兒、慢點兒!小心噎著!”蘇櫻忙招唿道。
餓的實在厲害,孩子沒吃兩口,噎得眼睛一翻一翻。
“阿姐,端碗豆漿來!”蘇櫻衝牛二媳婦喊道。
牛二媳婦早已見到蘇櫻,都忙著,點了個頭,還沒顧上說話。
聞言端來一碗豆漿,孩子咕咚咕咚喝下,好一會兒才緩過氣來。
“多謝恩人!”婦人抱著孩子跪下。
“快起來,阿姐!”蘇櫻將人拽起來。
邊上的孩子們默默靠攏,盯著蘇櫻手上的米糕。
“去吃吧!老伯,算我的賬!”蘇櫻對孩子們道。
“唿啦!”孩子們圍住米糕老漢。
“別急、別急,都有、都有!”米糕老漢挨著發放。
“阿姐,你來自哪裏?怎流落到此地?”蘇櫻請那婦人坐下,端過一碗豆漿。
“我們是河北道的,去年初冬霜災,冬小麥全凍死,開春沒了收成。
家中沒有積蓄,能吃的吃光了,眼瞅著活不下去,聽聞嶺南道是糧食專署區,朝廷鼓勵農人來墾荒,減免三年稅賦,我們邊逃荒過來。”
婦人大口吃著米糕,狠狠吃了幾口便停下,將剩下大半塊揣懷裏。
“從河北道逃荒過來?”蘇櫻很是驚詫。
河北道距離這裏幾千裏,一路上陸路、水路不停轉換,還要經過荒山野嶺,他們怎麽過來的?
光是一路上的吃喝就不得了,有這些,不如在家鄉周邊討生。
“是啊,來了不少,路上病死、餓死的不少,我們挺過來了。”婦人說著,木然的眼中閃著一點兒亮光。
“你們怎麽過來的?”蘇櫻覺得這些難民不簡單。
“有位大客商的商船南下,將我們帶下來,不然我們哪能這麽快到這裏?
都說嶺南山高路遠瘴氣多,果真如此,好多熬過路上暈船,卻沒熬過嶺南瘴氣。”婦人苦笑。
自己一家十幾口人,已經死了五六口。
蘇櫻一聽大客商,隱隱猜著是福忠、胡二郎,隻是既然人弄到這裏,為何沒人管?
“縣衙沒管嗎?”蘇櫻問。
“管了,我夫君和幾個小叔子在工地修路,換取一日口糧。”婦人道。
“你們人多嗎?”蘇櫻心裏盤算著。
兄長也在縣衙,不可能不管,難道是難民太多,縣衙吃不消?
“不清楚,從家鄉逃出來,一路上不斷有人加入,可路上也不斷有人死去,不知道有多少到這裏。”
婦人隻是裹挾在其中的普通農婦,自己都活不了,哪還關心得了那麽多?
附近的難民得著信,都朝這裏湧來。很快米糕老漢、牛二媳婦攤上東西全賣光。
蘇櫻把米糕、油條的賬結了,帶著牛車往縣衙趕,福忠的馬車跑得快,早就不見蹤影。
要了解情況,隻能去縣衙找胡縣令、胡二郎和兄長問。
福旺帶著馬車來接師傅,從屋裏抬出一隻不大的箱子。
一共織了六段錦,四匹純色,鮮紅、鮮黃、靛藍、紫色,兩匹彩色,其中一匹漸變色、一匹七彩色。
福忠要了鮮紅、靛藍、漸變色,給蘇櫻留了鮮黃、紫色、七彩色。
另外還有兩個木匣子,裏麵裝了各色彩繭,隨著錦緞一同送走,為防止裏麵的蛹破繭成蝶,熏蒸後曬幹處理過。
還有一壇子冬瓜糖,福旺不用說就知道這些是送往京城的。
阿棠帶著小桃騎馬,阿櫻趕著牛車,帶著老太太、杜氏、楊春華、韋氏。
來到村口,好幾輛牛車等著,漢子們趕著,載著村老及各家婦人進城。
孩子要去遊學,給孩子送些穿的,見孩子一麵,叮囑一番。
阿棠帶著小桃先去了趟青石山、再去金風寨的路上,挨著通知各家有孩子要去遊學,到路口集合。
牛車隊路過時載上,浩浩蕩蕩往城裏去。
“我來!”蘇老二將蘇櫻擠開,衝楊春華笑笑,“娘子!最近可還好?”
“甚好!”楊春華看著丈夫灰撲撲的衣服,伸手拍打,身上立馬彈起一股煙塵。
蘇櫻笑嘻嘻跳下車,去跟鄭娘子她們擠一車。
蘇老太太坐牛車上,好奇的東張西望。
去年初秋到時,山路崎嶇,極其難走。
這才多久,一家人坐牛車出來,瞧瞧這幹淨、堅硬的道路!
老太太心中湧起自豪,這是自家老二帶領大家修的!
在荒溝村,老太太現在嘚瑟的不行,三個兒子有所作為,能力非凡。
孫輩裏幾個大孫子都找到出路,如今小的兩個孫兒也要去遊學!
二兒媳有孕在身,家中又要添丁進口。
老太太覺得日子有盼頭,整個人精神煥發,走路都帶風。
在路口接到楊大郎等,上了車人人興高采烈,談笑風生。
進了縣城,往縣衙去。
街道上人來人往,農忙剛過,大家又出來忙碌,售賣粉條、蜂蜜。
街道上依然有不少車隊、商旅,也冒出許多衣衫襤褸的婦孺,端著破碗追著人要錢要飯。
有個婦人抱著孩子,麵黃肌瘦,懷中孩子蔫嗒嗒的,餓得眼睛都睜不開。
“油條、油條、四文一根!”牛二媳婦的攤前,婦人們邊吆喝,邊收拾碗筷。
“米糕、米糕!一文錢也賣!一文錢也賣!”米糕老漢大聲吆喝。
邊上遠遠站著一群穿著破爛的孩子,貪婪地聞著誘人的香氣,眼巴巴望著油條攤、米糕攤流口水。
怎麽迴事?突然冒出這麽多窮人?聽口音不像是本地的。
“老伯,來兩籠米糕。”蘇櫻下車。
“哎喲,女娘,好久不見,可算有空了!”米糕老漢將一籠米糕切割成小塊。
“來,吃吧!”蘇櫻拿起兩塊米糕,遞給要飯的婦人。
兩眼無神的婦人呆住,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阿姐,吃吧,孩子都餓壞了!”蘇櫻將米糕塞給婦人。
“謝謝!”婦人聲音暗啞,將米糕喂到孩子嘴裏。
氣息奄奄的孩子聞到米糕味兒,猛地睜開眼,雙手抱住母親的手,大口啃著米糕。
“慢點兒、慢點兒!小心噎著!”蘇櫻忙招唿道。
餓的實在厲害,孩子沒吃兩口,噎得眼睛一翻一翻。
“阿姐,端碗豆漿來!”蘇櫻衝牛二媳婦喊道。
牛二媳婦早已見到蘇櫻,都忙著,點了個頭,還沒顧上說話。
聞言端來一碗豆漿,孩子咕咚咕咚喝下,好一會兒才緩過氣來。
“多謝恩人!”婦人抱著孩子跪下。
“快起來,阿姐!”蘇櫻將人拽起來。
邊上的孩子們默默靠攏,盯著蘇櫻手上的米糕。
“去吃吧!老伯,算我的賬!”蘇櫻對孩子們道。
“唿啦!”孩子們圍住米糕老漢。
“別急、別急,都有、都有!”米糕老漢挨著發放。
“阿姐,你來自哪裏?怎流落到此地?”蘇櫻請那婦人坐下,端過一碗豆漿。
“我們是河北道的,去年初冬霜災,冬小麥全凍死,開春沒了收成。
家中沒有積蓄,能吃的吃光了,眼瞅著活不下去,聽聞嶺南道是糧食專署區,朝廷鼓勵農人來墾荒,減免三年稅賦,我們邊逃荒過來。”
婦人大口吃著米糕,狠狠吃了幾口便停下,將剩下大半塊揣懷裏。
“從河北道逃荒過來?”蘇櫻很是驚詫。
河北道距離這裏幾千裏,一路上陸路、水路不停轉換,還要經過荒山野嶺,他們怎麽過來的?
光是一路上的吃喝就不得了,有這些,不如在家鄉周邊討生。
“是啊,來了不少,路上病死、餓死的不少,我們挺過來了。”婦人說著,木然的眼中閃著一點兒亮光。
“你們怎麽過來的?”蘇櫻覺得這些難民不簡單。
“有位大客商的商船南下,將我們帶下來,不然我們哪能這麽快到這裏?
都說嶺南山高路遠瘴氣多,果真如此,好多熬過路上暈船,卻沒熬過嶺南瘴氣。”婦人苦笑。
自己一家十幾口人,已經死了五六口。
蘇櫻一聽大客商,隱隱猜著是福忠、胡二郎,隻是既然人弄到這裏,為何沒人管?
“縣衙沒管嗎?”蘇櫻問。
“管了,我夫君和幾個小叔子在工地修路,換取一日口糧。”婦人道。
“你們人多嗎?”蘇櫻心裏盤算著。
兄長也在縣衙,不可能不管,難道是難民太多,縣衙吃不消?
“不清楚,從家鄉逃出來,一路上不斷有人加入,可路上也不斷有人死去,不知道有多少到這裏。”
婦人隻是裹挾在其中的普通農婦,自己都活不了,哪還關心得了那麽多?
附近的難民得著信,都朝這裏湧來。很快米糕老漢、牛二媳婦攤上東西全賣光。
蘇櫻把米糕、油條的賬結了,帶著牛車往縣衙趕,福忠的馬車跑得快,早就不見蹤影。
要了解情況,隻能去縣衙找胡縣令、胡二郎和兄長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