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蘇家破院,圍了許多人看熱鬧,小桃見到蘇櫻,忙大聲喊。
“咋啦,小桃!”蘇櫻不明所以。
“快看,好多好東西!”小桃拉著姐姐的手,院裏放了好幾捆棉花、素色細葛細麻布匹。
“你送的?”蘇櫻轉過頭問胡二郎。
村裏人可買不起這些東西,棉花是金貴之物,細葛細麻是殷實人家穿的。
都不是窮苦人家買得起的,也舍不得,縣城都不多見。
在場人中,最有可能的是胡二郎,他家有雜貨鋪,又在縣城。
“咳咳,是!”胡二郎輕咳一聲,低聲道。
“我過幾日要隨福東家遠行,過年都不一定迴來,天氣轉涼,想著你家應該需要這些禦寒之物,州府便宜,順路捎了些。”
流放幾千裏,那會兒正是夏季,帶的是薄薄的被褥,冬天可扛不住。
“謝謝,太感謝了!”蘇櫻道謝,“我正愁上哪兒去買,你就送來,真是及時雨!多少錢,我把錢給你。”
蘇櫻知道家裏這些日子掙的錢根本不夠支付,但不能裝迷糊不付錢。
“別!”胡二郎擺手,湊近蘇櫻低聲道。
“這是謝禮,因為你的粉條,我家雜貨鋪生意才興旺起來,如今又結識福東家,後麵隻會更好!這點兒東西就當我的謝意。”
“這怎麽好意思?不過胡東家盛情難卻,那我卻之不恭啦!”蘇櫻笑嘻嘻道謝,想著怎麽迴報人家。
這棉花不是現代農田種植的棉花,而是木棉。
古代禦寒,南北不同,北方富人以蠶絲被、裘皮、狐皮等動物皮毛保暖。
南方則是鴨絨、木棉等物填充被子保暖。
窮人用蘆花做填充物,根本不保暖,古代冬天窮人不是餓死就是凍死。
木棉是木棉樹結的籽實爆開後裏麵的白色纖維,這種木棉纖維短,韌性差,不能紡織。
且木棉樹生長周期長,怕冷不耐寒,隻適合在部分南方生長,木棉一直未能成為主要禦寒之物。
後世用的棉花,最早出現在印度河流域,南北朝時期,棉花從南洋諸國傳入中原。
但因為紡織技術問題,人們沒有認識到它的價值,僅僅將它作為觀賞植物。
唐代高昌是產棉之地,唐軍滅高昌,將棉花種植技術帶迴中原。
宋元時期,中原有若幹地區種植棉花,隻有權貴們才穿得起棉花製成的衣物。
那時棉花紡織技術最發達的是瓊州,黎族婦女善紡織。
黃道婆將棉花紡織技術、生產工具從瓊州帶迴內地,並傳授,使內地紡織技術得以極大提升。
棉花真正成為百姓穿得起的衣物,得益於明初朱元璋在全國大力推廣棉花種植。
到明朝中期,不論貴賤,不分南北,大明子民都穿棉布衣物禦寒,一直延續到現代。
此時胡二郎送來的棉花、布匹於蘇家珍貴無比。
嶺南雖不比北方苦寒,但冬天也冷,濕冷且早晚溫差大。
如今已是深秋,蘇家人夜晚把用的衣物都蓋上,全是夏季薄衣,一晚上睡著都是涼涼的。
蘇櫻招唿兄長們將東西搬進屋,取出蜂蜜兌水請胡二郎、福忠父子喝。
福忠隻知道這些流犯來自長安,沒想到竟是前朝顯貴,福忠心中忐忑,生怕被人認出,默默想著說辭。
從胡二郎與蘇櫻的對話,他聽出這蘇家是天可汗前不久流放的。
他在少府,朝廷消息甚少打聽。
聽話裏意思,好像是因為京城蝗災的事兒,他依稀聽說有個官吏因為滅蝗觸怒天可汗被處罰,難道就是這蘇家?
按理流犯都很淒苦,為何這裏的流犯個個笑容滿麵,眼裏有光,煥發著勃勃生機。
這地方太與眾不同,與他以往的認知大相徑庭。
“走吧!”蘇櫻拿出幾個罩了麵紗的鬥笠,還有幾個空桶、竹刀,手部裸露部分用布包裹著。
帶著幾位兄長、胡二郎、福忠父子進樹林。
福忠是江南人士,年少時家中遭遇變故,到京城做了宦官。
少年時曾進山見過野蜂,這會兒全副武裝進樹林,不覺好奇,人工養蜂是怎樣的?
福旺啥都沒見識過,一臉好奇的東張西望,不時撩起麵紗張望。
頭上嗡嗡嗡的蜜蜂飛過,嚇得趕緊放下麵紗。
先去最初放置的五個蜂箱處。
蘇櫻讓眾人不要靠近,自己提著空桶上前操作。
空氣中一股濃濃的蜂蜜香,不用看就知道蜂箱裏蜂蜜已經釀滿了。
小心翼翼抽出隔板,上麵全是蜂巢,裏麵的蜂蜜溢出,不停往下滴落,拉出長長的絲。
用竹刀將蜂蜜割下,蜂巢裏還有不少,沒有搖蜂蜜的轉子,不然還能將蜂巢裏的都搖出來。
依次將隔板裏的蜂蜜割掉,一個蜂箱的蜂蜜竟裝了小半桶。
提著蜂蜜過來,眾人歡喜打量。
濃稠的蜂蜜散發著清香和蜜甜味兒,引得蜜蜂尋著味兒飛來,蘇櫻趕緊蓋上蓋子。
“一個蜂箱就能產這麽多?”胡二郎驚道。
這裏十萬大山,若都放上蜂箱,一年下來能出產多少蜂蜜?
福忠心中亦是大為震撼。
人工養蜂隻聽過,未曾見過,宮中貴人尊貴,一年也難得分到一小罐蜂蜜。
多是懸崖峭壁上摘的野蜂,像這種安全簡便的人工養蜂,還真沒見過。
把其他蜂箱都挨著割了,最開始放的五個蜂箱蜂蜜最多,其他的少些,但產量也不少。
帶去的七八隻木桶,差點兒裝不下。
眾人抬著木桶走出樹林,得著信兒的村民、孩子們早已等候多時。
“阿櫻,怎麽樣,蜂蜜多不多?”鄭娘子大聲問。
“多!都快裝不下了!改天再做些蜂箱!”蘇櫻笑嘻嘻揭開蓋子給村民們看。
“天哪!這麽大一桶!”村民、孩子們驚唿。
幾大桶蜂蜜,連空氣都是香甜的。
“咱們發財了!”有人激動道。
“當然,這些蜂蜜胡郎君他們全要了!”蘇櫻笑道。
“太好了!太好了!”村民們感覺自己成了暴發戶。
這蜂蜜可比粉條值錢多了,又比粉條製作輕鬆,蜂箱往林子裏一放,過段時間就有了。
“阿櫻,我們能吃上蜂蜜了?”有孩子巴巴的問,好久沒吃甜食,饞的慌。
“別急,等會兒,人人都能喝上!”蘇櫻笑道。
木桶裏的蜂蜜得裝到缸子裏,方便運到縣城,桶裏會殘留許多,到時給孩子們兌水喝,解解饞。
“咋啦,小桃!”蘇櫻不明所以。
“快看,好多好東西!”小桃拉著姐姐的手,院裏放了好幾捆棉花、素色細葛細麻布匹。
“你送的?”蘇櫻轉過頭問胡二郎。
村裏人可買不起這些東西,棉花是金貴之物,細葛細麻是殷實人家穿的。
都不是窮苦人家買得起的,也舍不得,縣城都不多見。
在場人中,最有可能的是胡二郎,他家有雜貨鋪,又在縣城。
“咳咳,是!”胡二郎輕咳一聲,低聲道。
“我過幾日要隨福東家遠行,過年都不一定迴來,天氣轉涼,想著你家應該需要這些禦寒之物,州府便宜,順路捎了些。”
流放幾千裏,那會兒正是夏季,帶的是薄薄的被褥,冬天可扛不住。
“謝謝,太感謝了!”蘇櫻道謝,“我正愁上哪兒去買,你就送來,真是及時雨!多少錢,我把錢給你。”
蘇櫻知道家裏這些日子掙的錢根本不夠支付,但不能裝迷糊不付錢。
“別!”胡二郎擺手,湊近蘇櫻低聲道。
“這是謝禮,因為你的粉條,我家雜貨鋪生意才興旺起來,如今又結識福東家,後麵隻會更好!這點兒東西就當我的謝意。”
“這怎麽好意思?不過胡東家盛情難卻,那我卻之不恭啦!”蘇櫻笑嘻嘻道謝,想著怎麽迴報人家。
這棉花不是現代農田種植的棉花,而是木棉。
古代禦寒,南北不同,北方富人以蠶絲被、裘皮、狐皮等動物皮毛保暖。
南方則是鴨絨、木棉等物填充被子保暖。
窮人用蘆花做填充物,根本不保暖,古代冬天窮人不是餓死就是凍死。
木棉是木棉樹結的籽實爆開後裏麵的白色纖維,這種木棉纖維短,韌性差,不能紡織。
且木棉樹生長周期長,怕冷不耐寒,隻適合在部分南方生長,木棉一直未能成為主要禦寒之物。
後世用的棉花,最早出現在印度河流域,南北朝時期,棉花從南洋諸國傳入中原。
但因為紡織技術問題,人們沒有認識到它的價值,僅僅將它作為觀賞植物。
唐代高昌是產棉之地,唐軍滅高昌,將棉花種植技術帶迴中原。
宋元時期,中原有若幹地區種植棉花,隻有權貴們才穿得起棉花製成的衣物。
那時棉花紡織技術最發達的是瓊州,黎族婦女善紡織。
黃道婆將棉花紡織技術、生產工具從瓊州帶迴內地,並傳授,使內地紡織技術得以極大提升。
棉花真正成為百姓穿得起的衣物,得益於明初朱元璋在全國大力推廣棉花種植。
到明朝中期,不論貴賤,不分南北,大明子民都穿棉布衣物禦寒,一直延續到現代。
此時胡二郎送來的棉花、布匹於蘇家珍貴無比。
嶺南雖不比北方苦寒,但冬天也冷,濕冷且早晚溫差大。
如今已是深秋,蘇家人夜晚把用的衣物都蓋上,全是夏季薄衣,一晚上睡著都是涼涼的。
蘇櫻招唿兄長們將東西搬進屋,取出蜂蜜兌水請胡二郎、福忠父子喝。
福忠隻知道這些流犯來自長安,沒想到竟是前朝顯貴,福忠心中忐忑,生怕被人認出,默默想著說辭。
從胡二郎與蘇櫻的對話,他聽出這蘇家是天可汗前不久流放的。
他在少府,朝廷消息甚少打聽。
聽話裏意思,好像是因為京城蝗災的事兒,他依稀聽說有個官吏因為滅蝗觸怒天可汗被處罰,難道就是這蘇家?
按理流犯都很淒苦,為何這裏的流犯個個笑容滿麵,眼裏有光,煥發著勃勃生機。
這地方太與眾不同,與他以往的認知大相徑庭。
“走吧!”蘇櫻拿出幾個罩了麵紗的鬥笠,還有幾個空桶、竹刀,手部裸露部分用布包裹著。
帶著幾位兄長、胡二郎、福忠父子進樹林。
福忠是江南人士,年少時家中遭遇變故,到京城做了宦官。
少年時曾進山見過野蜂,這會兒全副武裝進樹林,不覺好奇,人工養蜂是怎樣的?
福旺啥都沒見識過,一臉好奇的東張西望,不時撩起麵紗張望。
頭上嗡嗡嗡的蜜蜂飛過,嚇得趕緊放下麵紗。
先去最初放置的五個蜂箱處。
蘇櫻讓眾人不要靠近,自己提著空桶上前操作。
空氣中一股濃濃的蜂蜜香,不用看就知道蜂箱裏蜂蜜已經釀滿了。
小心翼翼抽出隔板,上麵全是蜂巢,裏麵的蜂蜜溢出,不停往下滴落,拉出長長的絲。
用竹刀將蜂蜜割下,蜂巢裏還有不少,沒有搖蜂蜜的轉子,不然還能將蜂巢裏的都搖出來。
依次將隔板裏的蜂蜜割掉,一個蜂箱的蜂蜜竟裝了小半桶。
提著蜂蜜過來,眾人歡喜打量。
濃稠的蜂蜜散發著清香和蜜甜味兒,引得蜜蜂尋著味兒飛來,蘇櫻趕緊蓋上蓋子。
“一個蜂箱就能產這麽多?”胡二郎驚道。
這裏十萬大山,若都放上蜂箱,一年下來能出產多少蜂蜜?
福忠心中亦是大為震撼。
人工養蜂隻聽過,未曾見過,宮中貴人尊貴,一年也難得分到一小罐蜂蜜。
多是懸崖峭壁上摘的野蜂,像這種安全簡便的人工養蜂,還真沒見過。
把其他蜂箱都挨著割了,最開始放的五個蜂箱蜂蜜最多,其他的少些,但產量也不少。
帶去的七八隻木桶,差點兒裝不下。
眾人抬著木桶走出樹林,得著信兒的村民、孩子們早已等候多時。
“阿櫻,怎麽樣,蜂蜜多不多?”鄭娘子大聲問。
“多!都快裝不下了!改天再做些蜂箱!”蘇櫻笑嘻嘻揭開蓋子給村民們看。
“天哪!這麽大一桶!”村民、孩子們驚唿。
幾大桶蜂蜜,連空氣都是香甜的。
“咱們發財了!”有人激動道。
“當然,這些蜂蜜胡郎君他們全要了!”蘇櫻笑道。
“太好了!太好了!”村民們感覺自己成了暴發戶。
這蜂蜜可比粉條值錢多了,又比粉條製作輕鬆,蜂箱往林子裏一放,過段時間就有了。
“阿櫻,我們能吃上蜂蜜了?”有孩子巴巴的問,好久沒吃甜食,饞的慌。
“別急,等會兒,人人都能喝上!”蘇櫻笑道。
木桶裏的蜂蜜得裝到缸子裏,方便運到縣城,桶裏會殘留許多,到時給孩子們兌水喝,解解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