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關怎麽丟的?
朝臣在問,天子在問,梁王也在問。
隻可惜遼兵入了雁門之後動作太快,無論是武德司還是諜報司,亦或者是陳佑手下細作,短時間內都無法送迴消息。
其中內情暫不清楚,調兵抗敵還得繼續。
宣威軍本是要向雲州集結,現下大同被圍,代朔落入敵手,隻得就近設防,一部留在府穀,一部留在太原。
雄威軍則直接停止趕往幽州,留駐鎮州,防備太行一線。
而此時,濮州之亂愈演愈烈,滑州、檀州、鄆州都已受到波及。
武德司撤出之後,沒有人為引導,這次民亂很快失去約束,除了極少數人依然吵著要前往汴梁請梁王起複外,大多數災民開始就地搶錢搶糧。
無序的混亂之中,逐漸出現個別能人聚眾挾民,自號將帥。
當渤海海軍的步軍師乘船抵達梁山泊的消息傳來,陳佑終於不再坐等。
“高府尹在何處?”
劉守忠翻身下馬,一邊朝府衙裏去,一邊開口詢問。
迎出來的參軍事在前頭側身領路:“使君正在大堂等候,劉都監,諸位將軍請隨下官入內。”
劉守忠並身後八名校尉快步走進衙門。
在外還不明顯,進門之後,分明能感覺到府衙之內守衛森嚴,一副臨戰之姿。
劉守忠頓時停住腳步,抬手握住腰間劍柄:“何以如此肅然?”
他身後眾將立時警惕起來,悄悄轉身,準備隨時奪門。
參軍仿若未覺,不急不緩解釋道:“使君收到消息,城外已有亂民出現,似是有賊人聚眾朝開封來。”
這也是府尹派人請劉守忠等人過來用的借口。
“竟至如此!”
劉守忠神情嚴肅。
府尹高師敏這般表現,可不像是“城外出現亂民”的樣子啊,至少也得是賊人攻城才會這般肅然。
一念及此,劉守忠升起警惕之心。
他扭頭看向身後校尉,目光逡巡一陣,開口吩咐:“程舍、周鵬飛,你二人立刻迴營調撥兵馬。”
說到此處,他稍稍停頓,加重語氣:“巡視四城,不得有誤!”
兩校尉立刻領命離開。
一直到他倆出門,也無人阻攔。
而劉守忠說完之後,立刻把注意力放到參軍事身上,見其神色未變,這才鬆開手中劍柄:“我等速去見高府尹。”
參軍事應了一聲,繼續在前領路。
一路來到大堂,劉守忠在門口停住。
堂內隻有二人,府尹高師敏,梁王長史宋白。
即便有人來了,兩人依然安坐如故,未起身相迎。
劉守忠與高師敏目光相交,森然問道:“高府尹說要與我等商討軍事,何以其餘將校盡皆未至?何以此處竟有無關人等!”
高師敏站起身來,神情淡然道:“軍情如火,秦校尉等已迴營調兵。至於宋長史……”
“我這個都監未發話,誰人敢私動兵馬!”
劉守忠猛然喝道,打斷高師敏的話。
與此同時,他手握劍柄,快步入內。
隻是剛走幾步,他便不得不停下。
他喝問的聲音尚未落下,堂內側門湧出數十軍兵,其中更有十來個手持小弩的弓弩手!
他身後眾校尉登時拔刀四望,堂外也圍了一二百持械軍漢!
“要造反嗎!要造反嗎!”
一校尉大聲喝問。
高師敏身後,宋白站了起來。
他看著劉守忠,語氣冷淡:“此乃梁王令開封兵馬平亂。劉都監若不從,可在府衙安歇。若有罪責,梁王一肩擔之,都監仍為天子誠臣矣。”
高師敏這時候出聲勸道:“都監還是放下兵器好生安歇,刀槍無眼,傷著碰著也是罪過。”
沉默一陣,劉守忠開口道:“我非不識好歹,民亂日盛,我亦憂慮。既然梁王不在意聲譽,某也沒什麽好猶豫的,這就迴去下令以備朝廷查詢。”
說著就要轉身離開。
宋白開口喊住了他:“劉都監。”
劉守忠側頭看向宋白,臉上似有疑惑之色:“宋長史,軍情似火。”
“不勞都監操心。”宋白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說出的話卻不容拒絕,“都監在府衙歇著便好。”
言畢,他轉身走進側門。
與此同時,之前被劉守忠派迴去調兵的兩名校尉,也被堵住嘴運往府衙。
石守信收到消息時,已經過了管城,進入中牟縣境,離汴梁城不過百裏,一天可至。
但得知開封兵馬被調動東去平亂後,他不敢就這麽直愣愣地趕過去。
當天分出一千兵馬繼續乘船東行,直抵汴梁。其餘人等一部留在船上休息,一部上岸備戰。
次日,先鋒傳來消息,汴梁閉鎖城門,禁止入內。
石守信開始水陸並進,第二天下午全軍抵達汴梁城下,果然守軍阻攔他帶來的禁軍入城。
既不能帶兵入城,他立刻派出使者,要求開封都監劉守忠來見他。
“沒見到?”
中軍帳內,石守信神情嚴肅。
從城內迴來的使者恭敬答道:“說是劉都監重病不起,難以下床。”
“行,知道了。”
石守信擺擺手。
他敢肯定,劉守忠一定是被監禁了,想得大膽一點,甚至死了都有可能。
“梁王真欲反耶?”
他有些煩躁地起身踱步。
要不是幕僚早已外放,現在一時半會趕不迴來,他也不至於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
思慮一陣,命手下兵馬圍住汴梁城,同時寫奏章,告知天子開封有變的消息。
奏章剛派人送走,他派去滑州的信使也迴來了。
他在路上就已探明開封大部兵馬被派往東麵平亂,理論上這些兵馬都歸屬他的東京行營管轄,故而派了信使攜帶公文要求各部將校就地駐紮,等待下一步指示。
隻可惜信使帶迴來的是壞消息:所有聯絡上的校尉全都拒絕接受石守信的指揮!
兩天後,石守信的奏章抵達洛陽,與這份奏章一起到的,還有江南的消息。
兩浙九家豪商大戶聚眾起事,要求驅逐專員龐中和!
據信,龐中和已然在未得朝廷命令的情況下,調動浙東節度兵馬平叛。
同明殿內,氣氛沉重。
趙德昭低沉的聲音在殿中迴蕩:“說一說,如何處置?”
朝臣在問,天子在問,梁王也在問。
隻可惜遼兵入了雁門之後動作太快,無論是武德司還是諜報司,亦或者是陳佑手下細作,短時間內都無法送迴消息。
其中內情暫不清楚,調兵抗敵還得繼續。
宣威軍本是要向雲州集結,現下大同被圍,代朔落入敵手,隻得就近設防,一部留在府穀,一部留在太原。
雄威軍則直接停止趕往幽州,留駐鎮州,防備太行一線。
而此時,濮州之亂愈演愈烈,滑州、檀州、鄆州都已受到波及。
武德司撤出之後,沒有人為引導,這次民亂很快失去約束,除了極少數人依然吵著要前往汴梁請梁王起複外,大多數災民開始就地搶錢搶糧。
無序的混亂之中,逐漸出現個別能人聚眾挾民,自號將帥。
當渤海海軍的步軍師乘船抵達梁山泊的消息傳來,陳佑終於不再坐等。
“高府尹在何處?”
劉守忠翻身下馬,一邊朝府衙裏去,一邊開口詢問。
迎出來的參軍事在前頭側身領路:“使君正在大堂等候,劉都監,諸位將軍請隨下官入內。”
劉守忠並身後八名校尉快步走進衙門。
在外還不明顯,進門之後,分明能感覺到府衙之內守衛森嚴,一副臨戰之姿。
劉守忠頓時停住腳步,抬手握住腰間劍柄:“何以如此肅然?”
他身後眾將立時警惕起來,悄悄轉身,準備隨時奪門。
參軍仿若未覺,不急不緩解釋道:“使君收到消息,城外已有亂民出現,似是有賊人聚眾朝開封來。”
這也是府尹派人請劉守忠等人過來用的借口。
“竟至如此!”
劉守忠神情嚴肅。
府尹高師敏這般表現,可不像是“城外出現亂民”的樣子啊,至少也得是賊人攻城才會這般肅然。
一念及此,劉守忠升起警惕之心。
他扭頭看向身後校尉,目光逡巡一陣,開口吩咐:“程舍、周鵬飛,你二人立刻迴營調撥兵馬。”
說到此處,他稍稍停頓,加重語氣:“巡視四城,不得有誤!”
兩校尉立刻領命離開。
一直到他倆出門,也無人阻攔。
而劉守忠說完之後,立刻把注意力放到參軍事身上,見其神色未變,這才鬆開手中劍柄:“我等速去見高府尹。”
參軍事應了一聲,繼續在前領路。
一路來到大堂,劉守忠在門口停住。
堂內隻有二人,府尹高師敏,梁王長史宋白。
即便有人來了,兩人依然安坐如故,未起身相迎。
劉守忠與高師敏目光相交,森然問道:“高府尹說要與我等商討軍事,何以其餘將校盡皆未至?何以此處竟有無關人等!”
高師敏站起身來,神情淡然道:“軍情如火,秦校尉等已迴營調兵。至於宋長史……”
“我這個都監未發話,誰人敢私動兵馬!”
劉守忠猛然喝道,打斷高師敏的話。
與此同時,他手握劍柄,快步入內。
隻是剛走幾步,他便不得不停下。
他喝問的聲音尚未落下,堂內側門湧出數十軍兵,其中更有十來個手持小弩的弓弩手!
他身後眾校尉登時拔刀四望,堂外也圍了一二百持械軍漢!
“要造反嗎!要造反嗎!”
一校尉大聲喝問。
高師敏身後,宋白站了起來。
他看著劉守忠,語氣冷淡:“此乃梁王令開封兵馬平亂。劉都監若不從,可在府衙安歇。若有罪責,梁王一肩擔之,都監仍為天子誠臣矣。”
高師敏這時候出聲勸道:“都監還是放下兵器好生安歇,刀槍無眼,傷著碰著也是罪過。”
沉默一陣,劉守忠開口道:“我非不識好歹,民亂日盛,我亦憂慮。既然梁王不在意聲譽,某也沒什麽好猶豫的,這就迴去下令以備朝廷查詢。”
說著就要轉身離開。
宋白開口喊住了他:“劉都監。”
劉守忠側頭看向宋白,臉上似有疑惑之色:“宋長史,軍情似火。”
“不勞都監操心。”宋白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說出的話卻不容拒絕,“都監在府衙歇著便好。”
言畢,他轉身走進側門。
與此同時,之前被劉守忠派迴去調兵的兩名校尉,也被堵住嘴運往府衙。
石守信收到消息時,已經過了管城,進入中牟縣境,離汴梁城不過百裏,一天可至。
但得知開封兵馬被調動東去平亂後,他不敢就這麽直愣愣地趕過去。
當天分出一千兵馬繼續乘船東行,直抵汴梁。其餘人等一部留在船上休息,一部上岸備戰。
次日,先鋒傳來消息,汴梁閉鎖城門,禁止入內。
石守信開始水陸並進,第二天下午全軍抵達汴梁城下,果然守軍阻攔他帶來的禁軍入城。
既不能帶兵入城,他立刻派出使者,要求開封都監劉守忠來見他。
“沒見到?”
中軍帳內,石守信神情嚴肅。
從城內迴來的使者恭敬答道:“說是劉都監重病不起,難以下床。”
“行,知道了。”
石守信擺擺手。
他敢肯定,劉守忠一定是被監禁了,想得大膽一點,甚至死了都有可能。
“梁王真欲反耶?”
他有些煩躁地起身踱步。
要不是幕僚早已外放,現在一時半會趕不迴來,他也不至於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
思慮一陣,命手下兵馬圍住汴梁城,同時寫奏章,告知天子開封有變的消息。
奏章剛派人送走,他派去滑州的信使也迴來了。
他在路上就已探明開封大部兵馬被派往東麵平亂,理論上這些兵馬都歸屬他的東京行營管轄,故而派了信使攜帶公文要求各部將校就地駐紮,等待下一步指示。
隻可惜信使帶迴來的是壞消息:所有聯絡上的校尉全都拒絕接受石守信的指揮!
兩天後,石守信的奏章抵達洛陽,與這份奏章一起到的,還有江南的消息。
兩浙九家豪商大戶聚眾起事,要求驅逐專員龐中和!
據信,龐中和已然在未得朝廷命令的情況下,調動浙東節度兵馬平叛。
同明殿內,氣氛沉重。
趙德昭低沉的聲音在殿中迴蕩:“說一說,如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