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劉河神情嚴肅,“丁部領起兵之後,大郎以抵抗叛軍為由樹旗聚兵,消息傳來時,已經拿下三個縣了。”


    陳佑聞言驚詫莫名:“不意吾兒竟有此能!”


    他原以為長子會走個孔聖周遊講學的路子,怎想到在嶺南蹉跎數年,竟然扯旗自立,用刀兵手段了。


    劉河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如何迴話。


    他跟了陳佑近三十年,兼之執掌細作,陳佑大小謀劃他悉知之。


    便是有不明之處,對照過後結果,也能揣摩出一二脈絡。


    故而觀陳佑布置,自然知曉父子二人並不同心,陳衡的所思所為同陳佑的計劃違背相悖。


    尤其這次嶺南舉兵,更是會叫朝堂群臣睜大眼睛盯死了陳佑,說不得就會耽擱陳佑的籌謀。


    當然,其中也有劉河早早把嫡子安排在陳孚身邊,不願陳衡太過出彩的因素在內。


    陳佑感慨一陣,開口詢問詳情。


    劉河不敢有隱瞞,一條條往外倒:“大郎本是要到九真,不過入到內河就被安順令攔住了,想要強請大郎入城,大郎索性斬了安順令,直接往安順去。”


    話到此處,陳佑突然打斷:“這是在丁部領起兵前還是起兵後?”


    “起兵當日,估算路程,除非安順令同丁部領有勾結,否則不當知此事。”


    “嗯,繼續說。”


    “大郎本就在愛州有根基,帶了五十多人進安順,隻一天就召了有百餘人的隊伍。本想得是整兵固守以逸待勞,不料反賊奪了州兵來攻。好在這州兵不過區區六百,被大郎用計盡俘。


    “州兵被破,愛州再無整兵。其後大郎收攏兩百兵馬攻破當地豪家,以分田為餌誘當地百姓,短短三五天,便得了三縣之地、一千之兵。”


    陳佑神色微動:“他動了朝廷農莊?”


    “非但動了朝廷農莊,家裏的莊子也被分了去。”


    陳佑一時之間竟不知該發何言,沉默好一會兒,才無奈歎道:“真個不叫人省心。”


    說歸說,卻沒有責罵,而是問道:“莊裏管事可還好?”


    “大郎都遣人綁了送上船,現在在瓊州。”


    “還算個知好歹的。”


    聽到這話,劉河嘴角抽了抽,卻沒有多說。


    陳衡在愛州這一動,陳家雖算不上傷筋動骨,但也得不了好。


    最大的壞處就是可能會導致門下官員離心,會不會走到這一步,還看陳佑的操作以及陳孚的名聲。


    果然二郎才是能繼承家業的!


    劉河心中這麽感慨,暗自尋思要不要派人去通知陳孚。


    “二哥還在襄州老實教書?”


    驟然聽得陳佑如此問,劉河被唬了一跳,連忙收斂心思,恭謹答道:“迴大王的話,二郎還在襄漢學院院長的任上教書。”


    “給在交趾有生意的家裏發帖子,以二哥的名義召集他們去襄州,議一議此事。”


    劉河不敢細想,忙不迭應下。


    ……


    嶺南之事終究傳到中原。


    丁部領之亂算不得什麽,丟臉的是朝廷,是宰相,是天子,但陳衡的作為卻讓上下憤慨不已。


    雖然他打著抵禦反賊的旗號,但做的事情卻是收了各家的莊子。


    嶺南的莊子可不僅僅是種糧食。


    畢竟糧食這東西若非遇到荒年,從來都是薄利多銷。


    凡是涉及到利,這事情就大了,無數彈章湧入宮中。


    好一點的隻說陳衡謀人家財,狠一點的直言梁王長子謀反。


    幸而天子未曾昏了頭腦,沒有聽信這等讒言,所有彈章一概駁迴,之後又發敕署陳衡為愛州巡檢,以嘉其忠。


    隻是,陳衡在愛州的作為,卻是越傳越廣。


    “天子倒是時刻不忘給我家下絆子。”


    坐在家中書閣,陳孚語氣之中沒有絲毫敬意。


    他麵前乃是一位中年書生,聽見陳孚如此話語,當即厲聲喝道:“二郎!”


    陳孚一驚,連忙謙聲道:“是我輕忽了。”


    書生這才點頭,繼而緩聲道:“陳梁王執政十載,天下萬民皆受其恩。天子雖以陳梁王為師,可功高震主,終歸是叫君臣難安。”


    陳孚先是點頭,後又搖頭:“朝廷百官可不認這恩。再者,現如今想要廢除我家大人舊政的聲音可不小。”


    書生也跟著搖頭:“你以為陳梁王想要留著那些個利民之政?”


    陳孚聞言,驚詫莫名。


    他眼前這位書生,姓蘇名文彥,數次參加科舉不中,後來報名進入教育監往西北去教書。陳孚當年組建鴻雁協會,蘇文彥到了西北之後也加入進去,這才同陳孚相識。


    雖則蘇文彥於科舉無甚建樹,可能力並不差,陳孚離開西北之前就像邀請蘇文彥輔佐於他,可惜被婉拒。


    迴京之後陳孚又去信邀請,再次被婉拒。


    本以為蘇文彥就是想靠著西北教書的資曆入官,沒想到在陳佑離職後,蘇文彥會自己跑到襄陽來。


    由此,陳孚對蘇文彥的信重遠超他人,聽了其做此說法,哪怕感覺難以置信,第一時間也是去考慮其中緣由。


    不過平日裏父子間談話也曾提及一二,當初聽時不在意,這時候揣著真相去找線索,卻是十分容易。


    不等蘇文彥解釋,陳孚就麵露恍然之色:“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喊了兩聲,陳孚突然長歎,繼而唏噓道:“這天下,也不過是個棋盤罷了。”


    蘇文彥笑道:“梁王心裏裝的是古往今來。”


    讚了兩句,重新迴到之前的話題:“要說大郎君在嶺南做下的事,也是個好的。雖會使得豪富權貴離心,可也算是起了個頭。若是興國舊政一概罷免,說不得就會有百姓懷念興國年間。名聲好壞,還得看百姓過得怎樣。”


    陳孚連連點頭,之後問道:“大人叫我同各家商議此事,先生以為我當如何去做?”


    “二郎可讚同大郎君在愛州的做法?”


    “若是開國之時,自是讚同的。畢竟人皆為利,農田之利最是直觀。”


    “那便是了。”蘇文彥笑道,“現在並非開國時。”


    “總歸得安撫人心。可人家未必信我。”陳孚苦笑不已。


    “若是那麽容易,梁王也不會把這件事交給二郎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欺世盜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史並收藏欺世盜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