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隴西都部署和隴西轉運使司的支持下,鴻雁協會正式成立,教育監教員陳孚先生當選為第一屆主席。鴻雁協會將在陳教師的帶領下,繼續為隴西將士代寫家書,讓每一名將士都能把自己思念傳遞給親朋,也能感受到親朋的思念與支持。’到這就沒了。”


    一名青年放下手中報紙,看向坐在他側前方的另一青年:“這不會是同名吧?”


    “應該不會。”那名青年,也就是陳衡,語氣帶著肯定,“有李相公在,不可能讓一個同名的被如此宣傳。”


    “哈!這麽霸道的嗎!”一開始拿著報紙的符青嵐咋唿出聲。


    “這就是權貴之家。”曾經的易經學習小組組長,現在的調查組組長楚芒十分冷靜地分析,“隻要陳二郎想要有所作為,必然不會允許在他之前有一個同名之人聲名鵲起。”【1】


    楚芒看向自己的組員,繼續道:“否則的話,先入為主之下,一提起陳孚,所有人的都會想到前一個,之後才會疑惑,到底說的是誰。除非……”


    他頓了頓。


    “除非陳二郎的功勳成就遠超前人。但未能起居八座,能為之事就那麽些,再怎麽努力,也不可能遠勝同儕。”


    眾人恍然,關於陳孚的討論到此結束,開始七嘴八舌地準備明天的計劃。


    夜色漸深,各自迴房,楚芒突然叫住陳衡:“時溪,我們出去轉轉吧。”


    陳衡停住腳步,應了一聲好。


    其他人沒湊熱鬧,楚芒關好門後,同陳衡一道下樓。


    他們是以周山書院的名義出來的,已經履職教育監的曹驄給他們開了證明公文,讓他們得以享受一些便利。


    隻不過他們通常不怎麽使用這種便利,比如今晚入住驛站,隻不過是一個掏錢一個收錢的正常商業行為。驛站沒問他們要官方身份的文書,甚至還明示如果加錢可以享受更多的服務。


    與其說錢越來越重要,倒不如說錢在社會運行中的使用範圍越來越廣。


    原先隻能使用權力的場合,現在用錢也能達到同樣甚至更好的效果。


    以調查組眾人的視角來看,這樣的景象究竟有沒有後患暫且不知,至少各個地方倒是越來越繁榮。


    走出驛站,入眼不是一片荒蕪,也非城中鬧市,而是一個集市。


    這是圍繞驛館形成的集市,晚上不說燈火通明,可也有人點著燈趁著夜色交易。


    陳衡等人好奇,卻又知道不能直接問。


    今晚被楚芒叫出來,陳衡還以為組長有了新點子能打探到其中隱秘。


    隻是楚芒卻沒有向星星點點的燈火走去,而是朝向集市邊緣。


    “組長?”


    陳衡有些詫異。


    楚芒沒有迴頭,也沒有停下腳步,隻是用陳衡將將能夠聽到的聲音說道:“這是魏、李兩位相公在給二郎造勢吧?”


    這一夥人關係很好,楚芒自然知道陳孚是魏仁浦的弟子、李明卿的外孫。


    陳衡聞言,閉上嘴巴不再說話,跟在楚芒身後慢慢朝前走。


    沒走多遠,楚芒停步轉身,看著不遠處的闌珊燈火,出聲道:“我其實很羨慕你們這些人。”


    陳衡挑眉,他沒想到組長會這麽說。


    稍一思忖,他開口道:“如果組長需要,我可以去找大人說項。”


    頓了頓,他補充一句:“大人向來喜歡提攜才俊。”


    楚芒愣了一下,無奈地轉身笑罵一聲:“小乙你啊!”


    陳衡也露出笑容,然後輕聲道:“其實我並不在意。”


    隻是心中悵然若失。


    這句話他沒說,楚芒也懂。


    身為陳家子,該有的從來不缺。


    隻是,因為母家背景不同,陳孚會有一個宰相主動收徒,陳衡卻隻是叫一個誌同道合的老師看重。


    除非十多年後陳孚不堪其用,而陳衡卻漸露鋒芒,那時候就沒幾個人會在意兩人的出身不同,都是前首相的兒子。


    沉默一陣,楚芒再次開口:“我現在依然羨慕你們這種人。”


    “嗯,我還是那句話。”


    楚芒聞言笑笑,然後看著陳衡的雙眼,十分認真的迴道:“但我希望以後所有人都可以不用羨慕。”


    陳衡心神劇震,他看著楚芒,點點燈火映照在楚芒眼中,閃爍不息。


    一瞬,又或者許久。


    陳衡嘴角上翹:“我也是。”


    短短的一番交談,陳衡不說心事盡去,至少沒再把這事放在心上。


    次日一早,調查組眾人陸續起床,今天的任務十分繁重。


    他們所在的驛站叫馬鞍山驛,位於麗水縣和鬆陽縣之間的交通要道上。


    因為鬆陽以及更西邊的遂昌都位於山區,在遂昌通往龍遊的河道沒有開辟之前,馬鞍山驛所在的這條路是他們的與外界的唯一通道——足以供車馬行進的大道,山間小路不去說它。


    時間一久,就以驛館為中心形成了一個集市。


    隨著商業的發展,通過馬鞍山驛的行商增多,這邊的集市也愈加龐大,驛館收入日漸增加。


    管轄馬鞍山驛的鬆陽縣為了驛館的收入,對此處安全極為重視,特意安排一支十人團練,帶著一幹時常輪換的民兵負責此處安保,團練隊長兼任驛館驛長。


    而據陳衡等人了解,這驛長本身也是縣裏大戶人家子弟,上任才三年,就在馬鞍山驛養了一支百餘人的常備民兵。原先把他當成下屬棋子的縣令,現在跟他說話都客客氣氣,不是百裏侯,勝似百裏侯。


    陳衡等人本是要去遂昌,路上得知驛長事跡之後,臨時改變主意準備在這調查一段時間,看看這種奇特的政治環境下,鬆陽縣是如何運轉的。


    他們已經在驛站住了兩天,能旁敲側擊的全都嚐試過了,如果不想叫驛長警惕,再待下去也沒什麽意義。


    所以在商討後,他們決定朝鬆陽縣城去,在去縣城的路上一路尋找村莊打探消息。


    路途遙遠隻是身體上的磨難,路上村民們那聽不懂的口音才是完完全全的折磨。


    聽說教育監有意借助軍隊識字計劃推廣正音雅語,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普及天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欺世盜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史並收藏欺世盜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