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仁浦立刻反應過來:“有人顯露跡象了?”
“渤海丁驍。”
從陳佑的臉上能看到遺憾與失望。
魏仁浦可以理解。
誰都知道丁驍是跟著陳佑從南平時期一路走來的老人,這樣一個人表現出不服從中樞的跡象,也不怪陳佑失望。
畢竟現在的中樞是陳佑當家作主。
“需要我去登州麽?”
“不,不需要。”
陳佑露出笑容:“讓宰相親自過去,動靜就太大了。”
頓了頓,他收斂笑容:“我之前找了巴慶安,想讓他牽頭整頓將校勾連、盲目求戰的現象。”
“他拒絕了?”
根本不需要太多猜測,魏仁浦就問出了這句話。
如果巴寧泰沒拒絕,今天朝會上陳佑就不會含糊過去。
“巴慶安沒了鬥誌。”
陳佑無奈搖頭。
魏仁浦抿嘴不言。
或許並不是沒鬥誌,而是想著等陳佑遭遇將領們抵抗的時候站出來收攏人心。
同樣的,也就不能指望王彥川了。
“整頓將校的話,薛廣德不是更方便麽?”
“最近武庫司的研究有突破,如果最終能成,將會改變戰場的覆蓋範圍。薛廣德最近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這上麵。”
“遠距離攻擊手段麽?”
陳佑笑道:“是的,以後咱們出行得小心了,說不得封路會成為常態。”
“刺殺未免太過瘋狂。”
“總會有人想要行險一搏。”
魏仁浦十分認真地開口:“那我寧願武庫司無法成功。”
“不可阻擋。道濟,你要明白,有些事情不可阻擋,就好像當年能有效保證軍隊戰鬥欲望的政策現在逐漸朝邊軍妄為發展一般。”
魏仁浦搖搖頭,沒有爭論,轉而道:“平章需要我做些什麽?”
“查案。”陳佑終於說出了自己的要求,“趙則平負責軍法案,你負責西推院,涉及邊軍將校,從嚴從重,如果有拿不定主意的,直接找我。”
“會引起不滿的吧?”
魏仁浦有些猶豫。
“一個兩個還好,若是四處都有反對的聲音,即便中央禁軍強勢,也沒辦法同時應對這麽多戰鬥。更何況這些年內外將領經常互相調職,人情關係複雜,中央禁軍還不一定會真心實意對付邊軍。”
“所以你們需要控製節奏,隻要一開始冒頭的被打掉,剩下的就很難下定決心反抗。而且,除了殺良冒功和勾結外敵,不追溯其它罪行,這也會叫許多人安心接受。”
陳佑說得輕鬆,魏仁浦卻不敢放鬆。
一旦鬧大了,必然要宰相下台方能平息,然後周國將不可避免地朝晚唐藩鎮自立的局麵滑落。
十一月庚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史館大學士竇少華以少保致仕。
壬子,加魏仁浦為史館大學士,監修國史。
癸醜,都堂議事,禦史大夫董成林列席,討論的第一件事就是邊軍問題。
陳佑也不指望別人了,直接開頭說出自己的意見:“我就兩個要求:第一,事前審批;第二,事後核實。”
他目光掃過在座諸人。
除了竇少華的位置換成魏仁浦外,沒有任何變化。
“關於第一點,我的意見是,邊境出兵權限收歸節度使司,隻有獲得節度使的批準,各部兵馬方可越境進攻。”
現在已經是興國四年,經過這幾年的調整,每一個節度使至少會主管三個州的軍隊,邊境節度使司還會接過指揮當地禁軍的職責。
但相應的,節度使隻負責帶兵打仗,招兵、訓練、後勤,全都由樞密院調配。
這樣的製度,隻要嚴格執行,就能保證中樞對邊軍的控製力度。
戰爭器械越先進,對後勤的依賴就越大,中樞的控製力度也會增強。
這也是薛崇重視武庫司新突破的原因之一。
因為軍隊的暴力屬性,能指揮調動禁軍的邊鎮節度使對邊疆州郡的影響力要遠大於內地節度使。
當前製度下,普通將領可以越過節度使擅自決定是否出境反擊,保證了普通將領直接和樞密院對話的渠道,客觀上削弱了節度使的權力。
一旦將是否越境進攻的決策權收到節度使司,則普通將領將失去製衡節度使的能力,他們能否直麵樞密院,取決於他們在中樞有沒有靠山。
“關於第二點,一旦發生未經兩府允許的越境戰鬥,無論勝負,樞密院都要派出調查組,調查該次越境是否有必要,以及戰鬥前後是否有違規現象。”
話音落下,所有人都在思考其中利弊。
“我反對!”
“第一點不妥!”
王彥川與董成林同時開口。
兩人對視,董成林拱手:“王相公先講。”
王彥川木著臉點頭,隨即看向陳佑:“派出調查組,容易成為政爭的工具,我認為這一條不該有。”
“是麽。”
陳佑問出這一句,似乎沒有多少意外。
但董成林就不一樣了。
他原本以為王彥川和他想的一樣,誰知道王彥川與他完全是兩種立場!
他當即就高聲道:“王相公這話有因噎廢食之嫌!且不說調查組如何涉入政爭,即便有這種可能,為了天下安穩,也值得去冒險!”
“牛李黨爭殷鑒不遠。”
王彥川十分輕蔑地瞥了董成林一眼。
“藩鎮之亂猶在眼前!”
董成林聲色俱厲。
“若是王相欲掀起黨爭,想來即便沒有調查組,也能針對那些與你不同道的節度使吧!”
“啪!”
王彥川忍不住一巴掌拍在桌上。
“董雙木安敢汙蔑宰相!”
“是否汙蔑,你心中有數!”
董成林冷哼一聲,不再理會王彥川,直接朝陳佑拱手:“敢問平章事,是否不把出兵決策權交給節度使,就無法監管?”
不等陳佑迴答,董成林緊接著又道:“邊將出兵是為爭功,得勝歸來必要上報朝廷輕功,失敗歸來亦需奏請樞密院調撥輜重兵員。有如此製度,何愁無法監管?若能監管,則一旦發生越境之戰,必可派人調查!如此,又何必將權力交給節度使,徒叫彼等得攬軍心兵權!”
王彥川冷笑一聲:“董大夫怕是頭腦有恙,以往邊將出兵,朝廷都是事後才知曉,如今這麽一改,事前就能發現一部分不該出兵的情況予以製止,這難道不是益處?“
“渤海丁驍。”
從陳佑的臉上能看到遺憾與失望。
魏仁浦可以理解。
誰都知道丁驍是跟著陳佑從南平時期一路走來的老人,這樣一個人表現出不服從中樞的跡象,也不怪陳佑失望。
畢竟現在的中樞是陳佑當家作主。
“需要我去登州麽?”
“不,不需要。”
陳佑露出笑容:“讓宰相親自過去,動靜就太大了。”
頓了頓,他收斂笑容:“我之前找了巴慶安,想讓他牽頭整頓將校勾連、盲目求戰的現象。”
“他拒絕了?”
根本不需要太多猜測,魏仁浦就問出了這句話。
如果巴寧泰沒拒絕,今天朝會上陳佑就不會含糊過去。
“巴慶安沒了鬥誌。”
陳佑無奈搖頭。
魏仁浦抿嘴不言。
或許並不是沒鬥誌,而是想著等陳佑遭遇將領們抵抗的時候站出來收攏人心。
同樣的,也就不能指望王彥川了。
“整頓將校的話,薛廣德不是更方便麽?”
“最近武庫司的研究有突破,如果最終能成,將會改變戰場的覆蓋範圍。薛廣德最近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這上麵。”
“遠距離攻擊手段麽?”
陳佑笑道:“是的,以後咱們出行得小心了,說不得封路會成為常態。”
“刺殺未免太過瘋狂。”
“總會有人想要行險一搏。”
魏仁浦十分認真地開口:“那我寧願武庫司無法成功。”
“不可阻擋。道濟,你要明白,有些事情不可阻擋,就好像當年能有效保證軍隊戰鬥欲望的政策現在逐漸朝邊軍妄為發展一般。”
魏仁浦搖搖頭,沒有爭論,轉而道:“平章需要我做些什麽?”
“查案。”陳佑終於說出了自己的要求,“趙則平負責軍法案,你負責西推院,涉及邊軍將校,從嚴從重,如果有拿不定主意的,直接找我。”
“會引起不滿的吧?”
魏仁浦有些猶豫。
“一個兩個還好,若是四處都有反對的聲音,即便中央禁軍強勢,也沒辦法同時應對這麽多戰鬥。更何況這些年內外將領經常互相調職,人情關係複雜,中央禁軍還不一定會真心實意對付邊軍。”
“所以你們需要控製節奏,隻要一開始冒頭的被打掉,剩下的就很難下定決心反抗。而且,除了殺良冒功和勾結外敵,不追溯其它罪行,這也會叫許多人安心接受。”
陳佑說得輕鬆,魏仁浦卻不敢放鬆。
一旦鬧大了,必然要宰相下台方能平息,然後周國將不可避免地朝晚唐藩鎮自立的局麵滑落。
十一月庚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史館大學士竇少華以少保致仕。
壬子,加魏仁浦為史館大學士,監修國史。
癸醜,都堂議事,禦史大夫董成林列席,討論的第一件事就是邊軍問題。
陳佑也不指望別人了,直接開頭說出自己的意見:“我就兩個要求:第一,事前審批;第二,事後核實。”
他目光掃過在座諸人。
除了竇少華的位置換成魏仁浦外,沒有任何變化。
“關於第一點,我的意見是,邊境出兵權限收歸節度使司,隻有獲得節度使的批準,各部兵馬方可越境進攻。”
現在已經是興國四年,經過這幾年的調整,每一個節度使至少會主管三個州的軍隊,邊境節度使司還會接過指揮當地禁軍的職責。
但相應的,節度使隻負責帶兵打仗,招兵、訓練、後勤,全都由樞密院調配。
這樣的製度,隻要嚴格執行,就能保證中樞對邊軍的控製力度。
戰爭器械越先進,對後勤的依賴就越大,中樞的控製力度也會增強。
這也是薛崇重視武庫司新突破的原因之一。
因為軍隊的暴力屬性,能指揮調動禁軍的邊鎮節度使對邊疆州郡的影響力要遠大於內地節度使。
當前製度下,普通將領可以越過節度使擅自決定是否出境反擊,保證了普通將領直接和樞密院對話的渠道,客觀上削弱了節度使的權力。
一旦將是否越境進攻的決策權收到節度使司,則普通將領將失去製衡節度使的能力,他們能否直麵樞密院,取決於他們在中樞有沒有靠山。
“關於第二點,一旦發生未經兩府允許的越境戰鬥,無論勝負,樞密院都要派出調查組,調查該次越境是否有必要,以及戰鬥前後是否有違規現象。”
話音落下,所有人都在思考其中利弊。
“我反對!”
“第一點不妥!”
王彥川與董成林同時開口。
兩人對視,董成林拱手:“王相公先講。”
王彥川木著臉點頭,隨即看向陳佑:“派出調查組,容易成為政爭的工具,我認為這一條不該有。”
“是麽。”
陳佑問出這一句,似乎沒有多少意外。
但董成林就不一樣了。
他原本以為王彥川和他想的一樣,誰知道王彥川與他完全是兩種立場!
他當即就高聲道:“王相公這話有因噎廢食之嫌!且不說調查組如何涉入政爭,即便有這種可能,為了天下安穩,也值得去冒險!”
“牛李黨爭殷鑒不遠。”
王彥川十分輕蔑地瞥了董成林一眼。
“藩鎮之亂猶在眼前!”
董成林聲色俱厲。
“若是王相欲掀起黨爭,想來即便沒有調查組,也能針對那些與你不同道的節度使吧!”
“啪!”
王彥川忍不住一巴掌拍在桌上。
“董雙木安敢汙蔑宰相!”
“是否汙蔑,你心中有數!”
董成林冷哼一聲,不再理會王彥川,直接朝陳佑拱手:“敢問平章事,是否不把出兵決策權交給節度使,就無法監管?”
不等陳佑迴答,董成林緊接著又道:“邊將出兵是為爭功,得勝歸來必要上報朝廷輕功,失敗歸來亦需奏請樞密院調撥輜重兵員。有如此製度,何愁無法監管?若能監管,則一旦發生越境之戰,必可派人調查!如此,又何必將權力交給節度使,徒叫彼等得攬軍心兵權!”
王彥川冷笑一聲:“董大夫怕是頭腦有恙,以往邊將出兵,朝廷都是事後才知曉,如今這麽一改,事前就能發現一部分不該出兵的情況予以製止,這難道不是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