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1642年—1718年),福建泉州府安溪縣人,當了康熙48年的重要大臣(康熙時期沒有設宰相一職),理學家。康熙稱他為“一代完人”。


    李光地自幼聰穎,4歲認字,5歲入幼學,7歲學於外祖父家,13歲遍讀儒家經典,精通諸子百家、曆數、兵法等。


    18歲纂《性理》,19歲纂《四書解》,後考取歲試第二名。1666年,他參加鄉試中舉人,1670年中進士,改選庶吉士授編修,後任掌院學士。


    在三藩之亂期間,李光地用蠟丸密信康熙帝,提出破敵之策。因堅守安溪和圍攻泉州有功績,他任翰林學士,晉升永州總兵。


    後在守孝期間被任命為內閣學士,期滿返京後加授禮部侍郎,並成為太子的老師。


    在收複台灣一事上,李光地力主攻取,舉薦施琅為將,並參與到施琅收複台灣的計劃中,因功被封為翰林院掌院學士。


    施琅早年在鄭芝龍部下,後隨鄭成功抗清,因與鄭成功交惡降清。在未遇李光地之前,施琅雖有軍事才能卻未得充分施展,曆經坎坷,多次易主。


    康熙二十一年,命施琅與福建總督姚啟聖一起進取澎湖、台灣。施琅指揮清軍水師在澎湖海戰中大勝台灣水師,後上疏籲請清廷在台灣屯兵鎮守、設府管理,並力主保留台灣、守衛台灣。因平定台灣有功,施琅複授靖海將軍,封靖海侯。


    他為中國的統一大業作出了突出貢獻。其晚年功成名就,留名青史。


    李光地一生仕途並非一帆風順,曾因各種原因遭彈劾、降職等,但他也因在賑災、治水等方麵有功,先後任職授工部左侍郎、順天督學、直隸巡撫和吏部尚書等職。1688年至1689年,他因被彈劾與康熙帝的不滿而降職,罷免掌院學士職務,改任為通政使司通政使、兵部右侍郎等。


    李光地在學術方麵也有很大成就,他一生勤於鑽研程朱理學,曾編修《朱子全書》《周易折中》等。其著作還有《榕村語錄》《榕村語錄續集》《榕村全集》等。1718年,李光地因疝疾突發,壽終於北京,享年七十七歲,諡號“文貞”。雍正初年,加贈太子太傅,祀賢良祠。


    李光地為官近五十年,平定三藩之亂,拒絕耿精忠的招安,並向朝廷呈送《密陳機宜》,用蠟丸密信向康熙帝提供破敵之策,雖因時局變化未完全施行其計劃,但為平叛提供了重要思路,後因平三藩有功被超授侍讀學士等職。


    在收複台灣問題上,李光地力排眾議,主張進取台灣,並以身家性命擔保舉薦施琅為將,還支持施琅利用南風出兵的計劃,對台灣的順利收複起到了關鍵作用。台灣迴歸後,他又提出派兵防守等積極建議,確保了台灣的長治久安。


    李光地曾擔任直隸巡撫等職,負責河務處理。在治理永定河時,他動員民眾,僅用 40 天就在郭家務至柳岔口築堤、開河 200 裏,使“沿河田疇固出,二麥豐收”,康熙禦書“夙誌澄清”匾額贈之以表彰其治河功績。


    李光地在康熙朝仕途順遂,曆任翰林院編修、掌院學士、內閣學士、禮部侍郎、太子老師、翰林院掌院學士、通政使司通政使、兵部右侍郎、工部左侍郎、直隸巡撫、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等職務,可見康熙對他的信任和重用。


    康熙皇帝三次禦賜親筆匾額給李光地,分別是“夙誌澄清”“夾輔高風”“謨明弼諧”,這些匾額是對他功績和品德的高度認可。


    他一生勤於鑽研程朱理學,對理學、經學、易學思想都有深入研究,曾編修《朱子全書》《周易折中》等書籍,其思想和著作對後世產生了一定影響。康熙評價他“謹慎清勤,始終一節,學問淵博”,雍正帝稱他為“一代完人”。


    李光地於康熙五十五年(1717年)五月因疝疾速發,卒於任所,享年77歲。康熙皇帝得知後深感悲痛,派遣恆親王允祺前往吊唁,賞賜千兩黃金,諡號“文貞”,雍正初年,又加贈太子太傅,祀賢良祠。


    在清初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不僅僅有像李光地這樣的朝廷重臣,還有一批思想家以他們深刻的思考和犀利的言論,為中國的思想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他們就是王夫之、顧炎武和黃宗羲,這三位被後世稱為清初三大思想家。


    王夫之,生於 1619 年,是中國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曆經坎坷,卻始終堅持思考和創作,強調經世致用,反對君主專製。


    王夫之是湖廣衡州府衡陽縣(今湖南衡陽縣)人,明末清初大儒,晚年隱居於衡陽石船山,世遂稱船山先生。他個人經曆了亡國、破家、被害、流亡等階段,一生行跡大致可分為青年時期、中年時期、政治流亡時期、隱居著述時期、暮年時期。


    王夫之出生於一個漸趨沒落的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親王朝聘是一位副貢生,為人正直,靠“授徒”維生。叔父王廷聘是一個飽讀詩書的生員,善於詩文,多得建安風骨,王夫之從其叔父學詩,習讀了大量古今詩作。


    王夫之自幼聰穎好學且十分勤勉,涉獵廣泛。14歲時考中秀才,進入衡陽州學讀書。湖廣提學僉事王誌堅欣賞王夫之才能,薦其入衡陽縣學。此後,王夫之連續三次赴武昌應鄉試,均受挫落第。崇禎十一年(1638年),20歲的他遊學長沙嶽麓書院,參加了“行社”,次年在衡州組織“匡社”。


    崇禎十五年(1642年),24歲的王夫之與長兄王介之、好友管嗣裘等考中舉人。中舉後,王夫之曾有過一段短暫的政治生涯。這在當時的曆史背景下確實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展現出他深厚的學識和卓越的才能。


    順治初年,他投靠永曆帝朱由榔,參加反清鬥爭,並就任正八品的行人司行人。但後來在永曆政權中,他因營救好友金堡,接連三次上疏控訴東閣大學士王化澄,王化澄大怒之下想置他於死地,王夫之因此憤激咳血,若非有人施以援手,他幾乎命斷異鄉。


    經曆這一遭遇,加上臨時寄居的桂林又被清軍攻占,王夫之帶著家屬返迴衡陽,心灰意冷的王夫之也不再介入政事,從此40年沒有離開過湖南。


    王夫之的哲學,是中國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集大成者,將古代哲學發展推向高峰。其哲學思想在“氣”“理”、曆史進化論以及知行關係等方麵都有重要進展。


    他強調經世致用,反對君主專製,認為“一姓之興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他的學說思想是近代啟蒙思潮的重要資源之一,是中國古典哲學唯物主義的最高峰。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與王陽明的思想相比,更具廣泛性和綜合性。


    王夫之在本體論上提出“氣者,理之依也”,確立了樸素唯物主義的本體論基礎,打破了傳統儒家以“理”或“心”為世界本原的觀念。


    這一觀點讓人們以客觀的視角認識世界,擺脫主觀臆斷和迷信,在實際生活中能做出更科學的決策。而王陽明主張“心即理”,認為世界的本源是人的內心,側重於通過內心的反省和覺悟來認識世界。


    在知行觀方麵,王夫之主張“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強調實踐對於認識的重要性,探索、嚐試,將理論知識與實際行動相結合,對推動社會的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更多地側重於道德層麵的自我修養。


    王夫之深刻認識到曆史是一個不斷演進的過程,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通過對曆史的研究和總結,能為當下的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提供寶貴經驗教訓。王陽明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個人的道德修養和心靈境界的提升上,對曆史發展的關注相對較少。


    王夫之的思想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領域,其對曆代王朝興衰的分析可讓統治者更明智地製定政策。重視實踐推動各項事業的發展;在個人成長方麵,也能提供有益的啟示和指導。相比之下,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在實用性方麵相對局限於個人的道德修養和心靈成長。


    王夫之在石船山隱居四十年,他一門心思撲在著書上。日子過得緊緊巴巴,有時候連紙筆都得靠朋友幫忙送來,但他還是不停地寫啊寫。


    他給自己取了個名號叫“船山病叟”“南嶽遺民”,就是不想和清朝統治者有啥瓜葛,始終保留明朝時期的服飾,體現了他作為明朝遺民的氣節和對故國的忠誠。他被堪稱明朝最後的臉麵之一。


    到了1692年,王夫之去世了,活了74歲。他在石船山的這四十年隱居生活,著書百餘種、四百多卷著作,內容涉及哲學、政治、法律、軍事、曆史、文學、教育、倫理、天文、曆算等各方麵。代表著述有《周易外傳》《張子正蒙注》《尚書引義》《讀四書大全說》《老子衍》《莊子通》等,同治二年,其著作被編為《船山遺書》。


    顧炎武(1613 年 - 1682 年 ),江蘇蘇州府昆山縣(今江蘇省昆山市)人,學者尊為亭林先生,與歸莊有“歸奇顧怪”之稱。


    他十四歲考中秀才,此後屢次參加鄉試皆敗,二十七歲時最終放棄科舉考試,退而讀書著述。


    顧炎武通經史百家,於天文地理、政治經濟以及音韻訓詁之學都有研究。他開清代樸學風氣,對後來的乾嘉學派很有影響。


    標舉“經世致用”,指出“舍經學無理學”,強調“博學於文”“行己有恥”。在音韻學方麵,闡明音學源流,分古韻為十部,有承前啟後之功。著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等。


    崇禎十七年,他投身於抗清義軍之中,積極開展抗清活動。曆經諸多坎坷。先是遭遇家仆告發,隨後不幸入獄,處境極為艱難。


    顧炎武在抗清失敗後,長期隱居約三十七年。在隱居期間,他致力於著書立說,以筆為武器。最終,在康熙二十一年,顧炎武與世長辭,享年七十歲。


    黃宗羲(1610 年—1695 年),浙江餘姚人,是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曆算學家、教育家。其父黃尊素為東林黨名士,因彈劾魏忠賢而被害死獄中。


    黃宗羲自幼受父親影響,勤奮好學,十九歲時入京為父訟冤,以鐵錐斃傷仇人。明朝滅亡後,他曾招募義兵,成立“世忠營”,進行抗清鬥爭。


    黃宗羲批判封建君主專製製度,主張“天下為主君為客”,對後世的民主思想發展有一定的啟示。他提出了“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的觀點,認為君主的職責是為百姓謀福利,而不是為了一家一姓的私利。在經濟方麵,他主張“工商皆本”,反對傳統的“重農抑商”政策。


    著有《明夷待訪錄》《明儒學案》《南雷文定》《四明山誌》等。其中《明夷待訪錄》是他的代表作,具有鮮明的民主色彩,對中國近代民主思想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抗清失敗後,歸隱著書講學46年,居住在浙江省餘姚市。


    他花了七年寫《明儒學案》。這本書是中國第一部係統的學術思想史專著呢。以時代為經、學派為緯,記載了明代 210 位學者,梳理各學派代表人物的思想、學術特點及曆史演變,為後人研究明代學術思想提供豐富係統的資料。


    他和萬泰關係可鐵了,一起跟著蕺山劉宗周學習。萬泰是寧波學界的大家,帶著一幫人弘揚名節,幫助後輩,開啟了明末清初寧波的好學風。


    他們一起聲討過閹黨餘孽阮大铖,還參加了抗清起義。把黃宗炎從刑場給救了出來。萬泰有八個兒子,都很厲害,人稱“萬氏八龍”,都拜黃宗羲為師,萬斯大、萬斯同等八兄弟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在學術上更是突飛猛進。


    萬斯同尤其在史學方麵成就卓著。他被邀請參與修撰《明史》,以布衣身份進入史館。萬斯同對修史工作極為嚴謹認真,為了保證史料的準確性,他博采眾長,廣泛搜集各種文獻資料。


    他在史館中,不追求功名利祿,一心隻為修好《明史》。經過九年的辛勤努力,他手定《明史稿》五百卷。他的史學成就得到了後人的高度讚譽,被認為是繼司馬遷、班固之後的又一位史學大家。


    黃宗羲還被呂留良邀請去講學,不過後來因為思想和反清的態度不一樣,倆人就鬧掰了。在抗清的時候呢,他又認識了方以智,倆人在學術思想和反清立場上有不少共鳴和交流。


    黃宗羲有好幾個兒子,其中三子黃百家從小就受他爹影響,特別愛學習,黃宗羲晚年寫書,經常口授,黃百家就給他執筆代書。


    黃宗羲寫《宋元學案》,寫了 17 卷就去世了,後來黃百家和全祖望接著把這本書完成了。黃宗羲在康熙三十四年(1695 年)去世,活了 86 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追光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丁凡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丁凡星並收藏曆史追光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