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理學由北宋的程頤、程顥兄弟創立,南宋的朱熹是其集大成者。該學派竭力宣揚儒家“大道”,故也被稱為“道學”,因強調“理性”,所以又叫“理學”。


    程朱理學主張“格物窮理”“存天理,滅人欲”。朱熹還提出了“致知”和“太極”的觀點,進一步完善了該學說。


    明朝中期以來,王陽明心學盛行。在王陽明“心者天地萬物之主”、強調人內心和主觀能動性觀點的基礎上,對程朱理學做了尖銳批判。


    李贄提出要保護和尊重人欲,使其健康合理地發展,在文學上提倡“童心”,即“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


    劇作家徐渭提出“人生墮地,便為情使”;湯顯祖倡言“情有者理必無,理有者情必無”,都表現出以情反理的鮮明特征。


    王學左派的觀點和思想,使人們開始更加關注個體的情感、欲望和本真,一定程度上擺脫了程朱理學過於嚴格的道德規範和思想束縛。他們強調詩文創作應不受傳統倫理及古人陳法的禁錮與束縛,自由地抒發真情實感。


    王陽明(1472年-1529年),即王守仁,明朝紹興府餘姚人(今中國浙江餘姚市),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他出身名門望族,年少時便有四方之誌。


    王陽明在早年的求學,先後師從大文學家婁諒和大軍事學家許璋,這兩段經曆猶如璀璨星辰,照亮了他的人生道路。


    王陽明師從婁諒時,年僅十七歲。婁諒傾囊相授,王陽明如饑似渴地學習,在三年的時間裏,研讀了超過二百部程朱理學的經典,寫下的讀書筆記多達數十萬字。


    婁諒,明代理學家。師從吳與弼,繼承朱熹學說,偏於心學,主張主敬“窮理”,中舉後迴鄉講學。


    他們常常挑燈夜談,對理學的精髓反複琢磨,不下千次的探討讓王陽明的思想愈發深邃。


    而拜許璋為師時,王陽明二十出頭,正值青春激昂。在許璋的指導下,王陽明參與了不下五十次的軍事案例剖析,模擬了超過二百場戰爭的布局與指揮。每一次的剖析,他都全神貫注,筆記密密麻麻;每一場模擬,他都仿佛置身戰場,調兵遣將,思索致勝之道。


    許璋,明代軍事學家,在軍事戰略、戰術及兵法運用上造詣深厚,將軍事智慧傳授給王陽明,培養了王陽明的軍事才能。


    在與婁諒的學習中,婁諒對王陽明在哲學思考和道德觀念的塑造上幫助極大。他引導王陽明深入思考人性、天理,培養了王陽明嚴謹的思維和對真理的執著追求。


    在許璋這裏,許璋不僅傳授軍事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王陽明的決斷力和戰略眼光。他教導王陽明在複雜的局勢中迅速洞察關鍵,果斷做出決策。


    正是早年師從這兩位大家的經曆,為王陽明日後提出“知行合一”的偉大思想奠定了堅實基礎。


    王陽明曾作《蔽月山房》詩,展現出超越年齡的思維水平。


    他問老師何為天下第一等人,認為也許是讀書做聖賢。他還遠赴邊塞遊曆,了解邊境情況,胸懷建功立業之誌。


    王陽明12 歲就立誌要做“聖人”,這在當時是極為罕見的誌向。


    1492年,21歲的王陽明為了實踐朱熹所說的“眾物必有表裏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便與一位姓錢的朋友在父親的官署中對著竹子進行“格物”。


    通過觀察和思考來推究竹子所蘊藏的“理”。錢姓朋友從早到晚竭盡心思地割竹子,三天後累倒了。而王陽明選擇繼續堅持,他獨自“格竹”,七天後也大病一場。


    經過這次事件,王陽明感歎道:“聖賢是做不得的,無他大力量去格物了。”此後,他對朱熹理學的正統觀點產生了懷疑。


    從王陽明的自述“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錢子早夜去窮格竹子的道理……某因自去窮格,早夜不得其理”可以看出,他和錢姓朋友確實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在觀察竹子上,但“早夜去窮格”“竭其心思”等描述也足以體現他們的專注和投入程度。


    “格竹”事件後王陽明開始重新思考和探索“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為他後來提出“心學”理論奠定了基礎。


    有人認為這是王陽明對朱熹理學的一次實踐嚐試,雖然沒有直接獲得預期的結果,但引發了他對傳統理學的深入思考;也有人認為這反映了朱熹“格物致知”理論可能存在的局限性。無論如何,“格竹”都成為了中國哲學史上的一個著名事件,引發了後人對哲學方法和認知理論的諸多探討。


    王陽明於弘治十二年,二十八歲時考中進士,從此踏上了仕途。


    正德十一年(1516 年),王陽明被任命為都察院左僉都禦史,巡撫南、贛、汀、漳等地。當地匪患嚴重,據史料記載,僅在正德十二年正月到三月,王陽明就指揮軍隊進行了大小戰鬥 20 餘次,剿滅山賊數以千計。


    他有三個過人之處。其一,不重形式,隻重實質。動用的剿匪部隊主要是機動部隊,人數最多時才一萬餘人。他認為山賊未經專業軍事訓練,野戰能力脆弱,隻要解決他們倚靠的“地利”即可,而一支驍勇善戰的機動部隊就能勝任。


    其二,以毒攻毒,以賊攻賊。正規軍較少訓練山地戰,對付山賊草寇往往力不從心。王陽明重用受降的盧珂就是此策略的體現。


    其三,善用心理戰,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讓人難以捉摸。每消滅一處土匪,他就在當地建立政府據點,如崇義縣、和平縣。他還實行了保甲製、光榮榜和黑名單等措施。


    他推行《南贛鄉約》,從思想層麵解決匪患產生的根源。通過這些舉措,王陽明成功平定了南贛地區為患數十年的盜亂。


    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叛亂。王陽明當時手中無兵權,通過一係列策略,成功組織力量進行平叛。


    他先是督率吉安知府伍文定等,邀請江西在任及致仕官吏備戰,聚集各道兵馬,征調糧草、製造兵械戰船;又使用離間計,致信寧王朱宸濠的左右偽相,使其不敢輕舉妄動。


    在勤王兵卒未到的情況下,王陽明趁朱宸濠帶兵攻陷九江、南康,鏖戰安慶之際,領兵萬餘人出吉安,攻占了寧王的南昌大營。


    朱宸濠迴師救援,雙方在鄱陽湖決戰十餘天,最終王陽明活捉朱宸濠,僅用四十三天就平定了這場震動大江南北的叛亂。


    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王陽明率湖廣兵抵達南寧,後派遣大臣商議,並命湖廣僉事汪溱、廣西副使翁素、僉事吳天挺及參將張經、都指揮謝佩監湖廣土兵,襲剿斷藤峽叛軍。起初叛軍聽聞湖廣土兵抵達,均逃匿深險之中,


    後見王陽明以散遣諸兵布陣,防備弛緩。湖廣兵偃旗臥鼓馳馬抵達後,與明軍一同突進,四麵夾擊,叛軍大敗,退守保仙女大山,據險結寨。官軍攀木緣崖仰攻,攻破油榨、石壁、大陂等地,直擊斷藤峽。隨後王陽明密檄諸將移兵剿仙台等賊,最終將斷藤峽叛軍幾乎全部剿滅。


    王陽明能夠在軍政和哲學思想之間融合,得益於他的心學理念。“知行合一”強調認識與行動的統一,這使他能夠將哲學思想應用於實際事務中,包括軍事行動和政治管理。他的哲學思想為他提供了一種獨特的洞察力和決策能力,幫助他在複雜的局勢中做出明智的判斷和行動。


    在平定寧王之亂時,他對局勢的準確判斷和果斷決策,以及運用心理戰等手段,都體現了他將心學理念與軍事策略相結合的能力。


    王陽明忤逆宦官劉瑾而遭廷杖四十,隨後投入詔獄。在詔獄中的時間沒有確切的詳細記載,但這段牢獄經曆對他身心造成了極大的創傷。


    出獄後,王陽明被貶至貴州龍場。龍場位於今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環境極為惡劣,物資匱乏,瘴癘彌漫。王陽明在這樣艱難困苦的環境中,不斷反思和探索,


    正德三年(1508 年)的一個夜晚,頓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史稱“龍場悟道”。這標誌著他心學體係的初步形成。


    以往通過向外在事物尋求天理是錯誤的,天理其實就在人的內心之中,每個人都具有成為聖人的潛質,隻需通過自我的內心反省和實踐就能達到。這核心觀點,也為他後來在哲學和思想領域的巨大成就奠定了基礎。


    他的學說與孔子、孟子、朱熹一道被後世尊稱為“孔孟朱王”。王陽明的弟子遍布各地,據不完全統計,有名有姓可考的弟子就多達數百人。


    儒家思想強調的道德標準和社會秩序,初衷是引導人們向善、和諧共處,儒家並非主張無條件地大度原諒,而是強調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教誨和懲戒,以達到改過遷善的目的。


    在封建社會女性地位低下等,並非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本意。儒家提倡的“仁”包含對所有人的尊重和關愛,這些不平等現象是封建製度和其他因素造成的扭曲。


    弘治十五年,三十一歲的王陽明請假歸鄉養病,築室於陽明洞旁。他每日靜坐冥想,思索人生問題。經過長久的苦思,一天晚上他終於領悟到“心即理”,困擾他多年的格物窮理問題找到了答案。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致良知”強調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認為“理”全在人“心”。“知行合一”則重視知與行的關係,認為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為表裏,不可分離。


    王陽明強調“心即理”,認為每個人內心都有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無需向外尋求。“知行合一”的理念讓人們認識到知與行的緊密聯係,避免了隻知不行的空談,使得道德修養能夠真正落實到日常生活的行動中。


    王陽明心學啟發人們關注內心的力量,注重實踐與認知的統一,追求自我實現和道德修養的提升。


    曾忤逆宦官劉瑾而遭廷杖冤獄,在謫官貴州龍場期間頓悟“格物致知”之道。王陽明主張“心者天地萬物之主”,強調人的內心和主觀能動性,始創“姚江學派”,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哲學命題,構建起完整的“心學”體係,有力地衝擊了日趨僵化的朱子理學,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宋明理學,將中國古代主觀唯心主義哲學推向了巔峰。


    在其步入天命之年後,因平叛安民治世有功,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受封新建伯,是明朝積功受爵的三大文臣之一。


    王陽明的主要著作有《王陽明全集》《傳習錄》《王文成公全書》等。


    其中《傳習錄》是王陽明的問答語錄和論學書信集,是研究其心學思想及一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書中體現了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誠意格物等哲學思想。上卷經王陽明本人審閱,中卷的書信出自其親筆,下卷雖未經本人審閱,但較為具體地解說了他晚年的思想,並記載了他提出的“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的“四句教”。


    嘉靖七年(1529年),王陽明卒於江西南安(大餘縣境內),享年57歲。後葬於浙江洪溪(紹興市境內)。隆慶初年(1568年)追授新建侯,諡文成,故後世也稱其為“王文成公”;萬曆十二年從祀於孔廟。


    在去世前一年,王陽明任兩廣總督軍務時就患有“咳痢之疾”,嚴重到無法正常生活,同年十月他上書嘉靖皇帝,請求告病還鄉。船行至江西南安時,當地官員周積前來拜見,見他“咳喘不已”,王陽明對他說“病勢危急,所未死者,元氣耳”。由於病勢加重無法繼續前行,舟船便在南安停下。1529年1月9日,王陽明召周積入舟,此時他已不能語,隻留下“此心光明,亦複何言”的八字遺言後便去世了。


    根據他的後期症狀,不少醫者推測王陽明患的是肺結核,中醫稱癆症。他從小體弱多病,臉色發青,中年後更加明顯,被認為是先天性肺病的征兆。28歲時,他考中進士,次年任正六品刑部雲南清吏司主事,因白天忙於公事,晚上仍刻苦讀書,積勞成疾,開始咳嗽、嘔血,這是肺結核常見的早期症狀。30歲時,他被朝廷派到江蘇、安徽一帶審犯人,審完案卷後更覺勞累,不久舊病複發。37歲時他被廷杖四十並關押進大牢,備受折磨。後來被發配至貴州修文縣,當地係瘴癘之地,外加旅途勞累,使他本就羸弱的身體苦不堪言。56歲時,他又受命帶兵鎮壓廣西思恩、田州等地民族叛亂,軍旅奔波和惡劣環境使他的肺病再次複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追光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丁凡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丁凡星並收藏曆史追光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