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712 年,27 歲的李隆基登上皇位,開啟了開元盛世新篇章。


    李隆基登基後,首先麵臨的是整頓朝綱的重任。精簡官員,提高行政效率。


    李隆基身邊的大臣們。姚崇,這位經驗豐富、才智過人的大臣,成為李隆基的重要謀士。姚崇提出“十事要說”,主張精簡刑法,減輕賦稅,發展農業,李隆基欣然應允。


    在姚崇的輔佐下,大唐的政治風氣煥然一新。包括勿貪邊功、廣納賢才、獎勵正直大臣等主張,李隆基欣然采納,奠定了開元初期的政治基調。


    宋璟,以剛正不阿、廉潔奉公著稱,他在整頓吏治、打擊貪汙腐敗方麵發揮了關鍵作用。此外,還有張嘉貞、張說、張九齡等賢臣,他們各有所長,共同為唐朝的發展出謀劃策。


    公元 713 年,李隆基決心清查全國的戶口,加強對土地的管理。他首先派遣了眾多官員前往各地,要求他們深入鄉村,逐戶進行登記核實。這些官員帶著詳細的戶籍表格,記錄著每戶人家的人口數量、年齡、性別等信息。同時,對於土地的清查,他們丈量土地麵積,確定土地的歸屬和用途。


    在清查過程中,李隆基嚴格規定,嚴禁官員徇私舞弊,對虛報、漏報的行為嚴懲不貸。對於清查中發現的無籍戶口,經過核實後給予合法身份,並納入稅收管理。


    通過這次大規模且嚴謹的清查,國家對戶口和土地的情況有了清晰準確的掌握,稅收有了穩定的來源,為經濟的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開元五年,即公元 717 年,李隆基親自在田間視察農耕。他身著樸素,腳踩黃土,與百姓親切交談。


    在關中的一處農田,李隆基看到一位老農熟練地操作著農具,他走上前去,詢問今年的種植情況。老農興奮地說道:“承蒙陛下關懷,今年雨水充足,官府又送來優良的種子,俺家的田地產量比往年高了許多!”李隆基聽後,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當場賞賜了老農一些財物,並鼓勵他繼續勤勞耕作。


    這一年,風調雨順,各地糧食大豐收。在河東地區,一處糧倉滿滿當當,新收的糧食堆積如山,負責管理糧倉的官員喜不自禁地記錄著入庫的數量。百姓們也因豐收而衣食無憂,街頭巷尾,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在文化方麵,李隆基大力倡導詩歌創作。長安的大街小巷,詩人們相聚吟誦,切磋詩藝。李白,這位豪放不羈的詩人,在這盛世中揮毫潑墨,寫下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的豪邁詩句。王維也在山水之間,吟出了“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寧靜與超脫。


    張九齡,字子壽,公元 678 年出生於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他自幼聰慧好學,勤奮刻苦,心懷壯誌。


    公元 702 年,張九齡考中進士,憑借自身的才華和努力在仕途上嶄露頭角。


    公元 712 年李隆基登基時,張九齡已三十四歲。先任中書侍郎,後晉升為中書令,位同宰相。


    一日李隆基問道:“朕欲興水利以利農桑,眾卿有何良策?”張九齡上前奏道:“陛下,臣以為當派遣能臣勘察各地水利,依地形之勢,修渠築壩,引灌農田。”


    張九齡,大力提拔人才。他舉薦了裴耀卿,裴耀卿思維敏捷,善於統籌規劃,且為人清正廉潔。裴耀卿得到重用後,負責整頓漕運,他精心規劃運輸路線,改進運輸方式,大大提高了糧食運輸效率,有力地保障了京城的糧食供應。


    張九齡還舉薦了嚴挺之,嚴挺之剛正不阿,斷案公正,且精通地方治理之道。張九齡賞識其正直與能力,將他推薦入朝。嚴挺之在地方任職期間,公正執法,嚴厲打擊豪強惡霸,維護了當地的公平正義,使得百姓安居樂業。


    在處理朝政時,張九齡常與其他大


    臣如姚崇等共同商議。一次,關於邊防守備之事,張九齡與姚崇各抒己見,最終達成一致策略,加強了邊疆的防禦力量。


    張九齡在政治上堅決反對李林甫等奸佞之人結黨營私。李林甫試圖謀取高位時,張九齡據理力爭,直言其不可用,維護朝堂清正之風。


    經濟上,張九齡主張輕徭薄賦,鼓勵農桑。他向李隆基進言減免受災地區賦稅,發放救濟糧,助百姓度過災荒恢複生產。


    軍事上,張九齡重視邊防守備,建議加強西北邊疆防禦,選拔有才將領駐守,鞏固了邊疆穩定。


    張九齡其詩文為當時文壇增添光彩,倡導的文風清新質樸,因多次直言進諫觸犯李隆基權威,加之李林甫等人讒言陷害,張九齡於公元 736 年被罷相。


    盡管張九齡後期政治生涯受挫,但他在開元盛世前期的貢獻及正直品質、卓越才能,永遠為後世銘記。


    在大唐的朝堂之上,傑出人物輩出。張說出生於公元 667 年,普通官宦家庭出身。公元 689 年,他參加永昌元年的製科舉,策略文章拔得頭籌,由此以太子校書郎之職踏入仕途,在東宮任職三年,兢兢業業。


    公元 703 年,張說擔任鳳閣舍人。


    公元 726 年,張說因與姚崇不和,又私交岐王,再度被貶。


    張說隨軍出征,擔任節度管記。戰場上,他親眼目睹了戰爭的殘酷,也見證了王孝傑將軍的忠勇。軍敗後,他不懼艱險,從邊關疾馳迴京,為王孝傑將軍正名,使其英名得以傳頌。


    聖曆二年,張說參與了《三教珠英》的修撰。曆時三年,這部巨著終於完成,他也因功升任右史、內供奉,負責考功、貢舉等重要事務。


    長安三年,張昌宗、張易之兄弟誣陷宰相魏元忠謀反,逼迫張說作偽證。但在對質當天,張說毅然翻供,維護了正義,卻被武則天視為反覆小人,流放到了嶺南的欽州。


    神龍元年,政局變幻,中宗李顯繼位,大赦天下。張說終於被召迴京城,擔任兵部員外郎,重新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此後,他曆任工部侍郎、兵二部侍郎、中書侍郎等職,並加任弘文館學士。


    景雲二年,張說升任宰相,加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但他因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被貶為尚書左丞、東都留守。


    不久,李隆基成功誅除太平公主一黨,張說被起複為中書令,封燕國公。他與李隆基一同致力於國家的繁榮與發展。


    開元四年,張說被貶多年後,獻詩《五君詠》給時任宰相的蘇頲,得到舉薦,遷任荊州長史。之後,他在並州任職期間,成功安撫了同羅、拔曳固等部,討平突厥叛將康待賓,因功拜兵部尚書。


    開元十一年,張說再次出任中書令。他倡議唐玄宗封禪泰山,進封右丞相。在集賢殿書院,他主持編纂了眾多重要典籍,如《唐六典》《初學記》《大唐開元禮》等,為唐朝的文化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


    然而,張說的一生並非毫無波瀾。他曾因與姚崇不和,私交岐王而被人告發,再度被貶。但他始終堅守自己的信念,為國家盡心盡力。


    開元十八年的冬日,張說因病離世,享年六十四歲。他的一生,如同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推動“開元之治”的重要人物,也是唐朝文壇的一代文宗,他的詩文將永遠在曆史的長河中閃耀著光芒。


    在大唐的朝堂之上,還有一個叫宇文融的官員,他出身於官僚世家,祖父曾在貞觀時期擔任尚書右丞。


    宇文融自幼便展現出了非凡的智慧和敏銳的洞察力。開元初年,他擔任富平縣主簿,因“明辯有吏幹”,被京兆尹源乾曜推薦入京,成為監察禦史。


    當時,大唐麵臨著嚴重的農民流亡問題,土地兼並嚴重,稅收銳減,這讓唐玄宗憂心忡忡。宇文融看準了這一社會積弊,上書玄宗建議檢括逃戶,增加租賦收入。玄宗欣然采納,命他製定括戶之法。


    宇文融雷厲風行,親自擔任勸農使,率領著二十多名幹練的勸農判官,奔赴全國各地。他們依據簿籍,不辭辛勞地清查逃戶,成果斐然。短期內,便清理出了大量的客戶和土地。


    宇文融的才能得到了玄宗的賞識,他被擢升為禦史中丞,後又出任魏州刺史。在魏州,他提出恢複九河舊道,開墾稻田以利民生,並恢複陸上運輸,以促進經濟發展。


    宇文融重迴京城後,擔任鴻臚卿兼戶部侍郎。他的仕途一帆風順,開元十七年,被任命為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了宰相。


    宇文融知人善任,他推薦宋璟為右丞相,裴耀卿為戶部侍郎,許景先為工部侍郎,這些舉措得到了朝廷的認可。


    然而,宇文融也並非一帆風順。他的改革觸動了一些人的利益,中書令張說厭惡他的為人,又恐其權重,時常壓製他。宇文融的奏議,多次被張說反駁。


    宇文融不甘心被壓製,聯合禦史大夫崔隱甫,劾奏張說“引術士王慶則夜祠禱解,其親吏市權招賄”等罪狀。玄宗罷了張說的政事,命人審訊。雖審無結果,張說獲釋,但宇文融與張說、崔隱甫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加劇。


    次年,三人相互攻擊,致使朝廷不安。玄宗深知宇文融並非一心為公,而是陷入了朋黨之爭,於是將他貶為魏州刺史。


    這年八月,即公元[具體年份],黃河在魏州決口,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洪災。滔滔洪水洶湧而下,淹沒了大量農田,村莊被衝毀,無數百姓流離失所。洪水所到之處,房屋倒塌,糧食盡毀,人員傷亡慘重。


    玄宗又詔宇文融為河北道宣撫使,負責賑災及漕運事務。宇文融上表請求利用《禹貢》九河舊道,開稻田以利民,並迴易陸運本錢,官收其利。


    宇文融雖有抱負,但他常引故舊賓客歡飲,結納朋黨,又性急多言,處事不慎,樹立了不少對立麵。在相位短短 99 天,就被牽涉到其他案件中,遭罷相,貶為汝州刺史。


    此後,宇文融的命運更加坎坷。他被貶之後,朝廷財政困難,玄宗念其功績,宰相裴光庭卻恐其再被召迴,指使禦史劾其兒子貪贓受賄,宇文融又被貶為平樂縣尉。


    開元十八年,司農少卿蔣岑舉劾奏宇文融在汴州時貪汙官錢巨萬,他再次被流配崖州。一路上,宇文融身心疲憊,重病纏身,最終在前往崖州的途中含恨離世。


    盡管宇文融的結局令人唏噓,但他在增加政府收入、推動改革方麵的努力,在大唐的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開元盛世初期,名臣們的功績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朝堂。此刻,讓我們把目光轉向邊疆,那裏有一群鋼鐵般的戰士,在守護著盛世的每一寸土地。


    開元二十一年(公元 733 年),在東北邊陲,契丹部落野心勃勃,如惡狼般頻頻犯境,妄圖染指大唐的富饒疆土。


    張守珪將軍,身披鋥亮的重甲,立於高聳的城樓上,他那如鷹隼般銳利的目光凝視著遠方滾滾而來的敵陣。他身姿挺拔,猶如山嶽般堅毅,渾身散發著無畏的氣勢。


    “將士們!大唐的榮耀係於吾等之身,身後乃吾等的家園,今日定要讓敵寇有來無迴!”張守珪聲若洪鍾,其話語如激昂的戰歌,瞬間點燃了眾將士的熱血。


    戰鼓如雷轟響,號角聲刺破蒼穹。唐軍嚴陣以待,盾牌手緊密排列,手中盾牌猶如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長槍兵緊握長槍,槍尖閃爍著寒芒,猶如等待出擊的毒蛇。弓弩手拉滿弓弦,利箭在弦,蓄勢待發。


    契丹的騎兵如洶湧的潮水般唿嘯而來,馬蹄聲震耳欲聾。“放箭!”張守珪一聲令下,刹那間,萬箭齊發,如密集的暴雨射向敵軍。衝在前方的契丹騎兵紛紛中箭落馬,痛苦的嚎叫聲在戰場上迴蕩。


    然而,契丹人並未因這波攻擊而退縮,他們揮舞著鋒利的彎刀,口中發出狂野的唿喊,繼續猛衝。唐軍的盾牌手緊密相依,形成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線。長槍兵挺槍而出,與敵人展開激烈的白刃戰。


    唐軍眼神中燃燒著怒火,在與契丹士兵的拚殺中,他的動作迅猛而有力,每一次揮槍都帶著必殺的決心。一個契丹士兵趁機偷襲,砍向他的手臂,他咬牙忍痛,反手一槍,直接洞穿了敵人的咽喉。


    唐軍戰士,視死如歸的決然。在戰鬥中毫不畏懼,奮勇砍殺著敵人,口中高喊:“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


    張守珪親自策馬衝入敵陣,手中長刀揮舞,刀光閃爍間,敵人紛紛倒下。他的勇猛無畏如同一麵旗幟,激勵著每一位唐軍將士舍生忘死,奮勇殺敵。


    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的慘烈廝殺,契丹人的攻勢逐漸減弱,他們開始倉皇後退。“追!”張守珪果斷下令,唐軍乘勝追擊,殺得契丹人丟盔棄甲,狼狽逃竄。


    在西北邊疆,開元二十五年(公元 737 年),與吐蕃的戰鬥同樣驚心動魄。


    廣袤無垠的沙漠中,烈日高懸,風沙漫天。唐軍與吐蕃大軍在這片荒蕪之地對峙。


    李將軍身先士卒,屹立在陣前。他目光如炬,神色剛毅,大聲喊道:“為了大唐的尊嚴,為了百姓的安寧,殺!”言罷,他揮舞著鋒利的佩劍,一馬當先衝向敵陣。


    唐軍騎兵如旋風般衝入吐蕃軍中,刀光劍影交錯,金屬碰撞之聲不絕於耳。一名唐軍騎兵被數名吐蕃士兵圍攻,但他毫無懼色,左突右衝,手中的長槍如龍蛇飛舞,每一擊都帶著致命的威力。


    在這場殘酷的戰鬥中,唐軍將士們相互支援,配合默契。有的士兵受傷倒下,身旁的戰友毫不猶豫地補上其位置,繼續頑強戰鬥。


    最終,吐蕃軍抵擋不住唐軍的勇猛,如潮水般潰敗而逃。唐軍成功守住了邊疆,扞衛了大唐的尊嚴與榮耀。


    開元盛世的邊疆,每一寸土地都浸染著唐軍將士的熱血與忠誠。他們用無畏的勇氣和頑強的戰鬥,守護著大唐的安寧,使得四方來朝,共仰大唐之威。


    開元十三年,即公元 725 年,李隆基東封泰山,這是大唐國力強盛的象征。沿途百姓歡唿雀躍,道路兩旁繁花似錦,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


    開元十五年,公元 727 年,僧一行完成了精確的天文觀測,編製了《大衍曆》,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曆法之一。


    開元盛世中的長安城,熱鬧非凡。東西兩市,商賈雲集,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琳琅滿目。街頭巷尾,藝人表演,歌聲婉轉,舞姿婀娜。


    李隆基日夜操勞,殫精竭慮。大唐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國家富強,百姓安居樂業,文化燦爛輝煌。開元盛世,成為了中國曆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永遠閃耀在歲月的長河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追光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丁凡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丁凡星並收藏曆史追光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