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649 年,唐太宗李世民駕崩,按照當時的禮儀規製,宮廷內首先舉行了極為隆重的停靈儀式。李世民的遺體被恭敬地安置在精心布置的靈堂之中,四周滿是象征著皇家威嚴與尊貴的祭品和儀仗,熠熠生輝卻又透著沉沉的哀傷。


    緊接著,朝廷向全國發布了國喪的詔令。一時間,長安城內,百姓們紛紛身著素服,一切娛樂活動皆被叫停,每個人都沉浸在對這位偉大皇帝的深切哀思之中。


    在宮廷深處,宮女太監們腳步匆匆,忙碌地籌備著喪葬所需的其他繁雜物品。而那早已備好的李世民的棺槨,選用最上等的珍貴木材,由能工巧匠精心打造,雕刻著精美絕倫的圖案,每一處細節都飽含著對先帝的深深敬意。


    在權力交接這至關重要的環節,朝廷的重臣們神色凝重,緊急商議著新皇登基的諸多事宜。


    長孫無忌等核心大臣們日夜操勞,未曾有片刻懈怠。要確保李世民的後事安排得盡善盡美,每一個細節都符合皇家的尊嚴。又要為李治的登基做好周全準備。


    皇位的傳承向來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權謀較量。太子李治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李治是貞觀十七年(公元 643 年)被立為太子。在立太子之前還發生了爭奪太子之位事件。


    太子李承乾,身為李世民的嫡長子,本應是皇位毋庸置疑的當然繼承人。他自幼聰慧,備受李世民的寵愛與期望,被悉心培養,眾人皆以為他將順理成章地登上皇位。


    然而,隨著年歲的增長,李承乾逐漸迷失在權力的欲望之中。他身邊聚攏了一批心懷叵測之人,不斷挑唆他對皇位的急切渴望。加之李世民對其弟李泰的寵愛日益明顯,讓李承乾心生不安與嫉妒。


    最終,李承乾在恐懼與野心的驅使下,決定鋌而走險,謀劃了一場謀逆叛亂。他秘密召集黨羽,籌備兵器,企圖以武力奪取皇位。


    但李世民何等英明,宮廷中的風吹草動皆難逃其法眼。很快,李承乾的謀逆之舉被察覺,這場叛亂還未真正發動便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消息傳出,朝野震驚,猶如巨石入水,打破了原本看似平靜有序的皇位繼承局麵。群臣惶恐,百姓議論紛紛,整個大唐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攪得天翻地覆。


    李世民痛心疾首,麵對這個曾經寄予厚望卻犯下大錯的兒子,他不得不揮淚作出廢黜的決定。李承乾的謀逆不僅自毀了光明的前程,也讓皇室的尊嚴受到了極大的損害。


    這一事件使得皇位繼承陷入混亂與不確定。魏王李泰才華出眾,深得李世民寵愛,在爭奪皇位道路上一度占據優勢。他積極拉攏朝臣,構建自身勢力,試圖說服李世民立其為太子。但其野心急切,手段強硬,甚至向李世民承諾若登基會殺子傳弟以保皇位傳承穩定。這荒謬承諾讓李世民看清其虛偽狠辣。


    而在這場激烈的皇位角逐中,李治,這位看似溫和柔弱的皇子,逐漸走入了眾人的視野。李治性格寬厚,仁孝恭順,深得李世民的信任。


    長孫無忌,這位在朝中舉足輕重的大臣,同時也是李治的舅舅,敏銳地察覺到了李治的優勢。他深知,在經曆了李承乾的謀逆和李泰的野心勃勃之後,李世民更希望選擇一位穩重、善良且易於掌控的繼承人,以確保大唐江山的穩定。


    長孫無忌開始在暗中為李治謀劃。他利用自己的權勢和影響力,拉攏了一批支持李治的大臣。他們在李世民麵前不斷稱讚李治的品德和才能,強調他是繼承皇位的最佳人選。


    與此同時,李世民也在對諸子進行著深入的思考和權衡。李泰的野心讓他心生警惕,而李治的善良和寬厚,讓他看到了一絲希望。


    他擔心若立李泰為太子,其他皇子將難以保全;而李治,或許能夠以仁愛之心對待兄弟,保持皇室的和睦。在長孫無忌等大臣的支持下,李世民立李治為太子。


    李世民駕崩,李治登上皇位。他深刻地認識到了權力的複雜和宮廷鬥爭的殘酷。


    他們仔細整理朝廷的政務檔案,逐一盤點向李治匯報,隻為讓新皇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了解國家的基本情況。同時,全力穩定朝廷的局勢,用心安撫各方勢力,時刻警惕著,防止在這權力交接的敏感時期出現任何動蕩和叛亂。


    宮廷侍衛嚴陣以待,加強皇宮的戒備,以防有不法之徒趁機作亂。而各地的藩王和將領們也紛紛呈上忠心耿耿的表書,堅定地表示全力支持新皇李治的繼位。


    經過一係列緊張而有序的精心準備,李世民的棺槨最終被護送至位於今陝西省鹹陽市禮泉縣煙霞鎮九嵕山主峰上的昭陵。


    接著處理,李世民的嬪妃們,按照唐朝律法,皇帝駕崩後,未曾育有子女的嬪妃大多麵臨著黯淡的歸宿。她們有的被遣送至冷宮,在寂寞與淒涼中度過餘生;有的則被迫出家為尼,從此與塵世的繁華告別。


    武媚娘,這位曾經在宮廷中試圖嶄露頭角的女子,也未能逃脫這一命運的安排。盡管她擁有著過人的美貌與智慧,卻因未曾為李世民誕下子嗣,被送往感業寺出家為尼。


    感業寺的鍾聲悠悠,敲打著武媚娘的心房。曾經的宮廷繁華如夢,如今卻隻剩下青燈古佛相伴。


    她仿若置身於黑暗的深淵,卻從未熄滅心中那重生的渴望之火。每一個日夜,她的內心都在激烈地鬥爭。


    “難道我一生就要被困於此?不,我武媚娘絕不甘心!”無數次,她在心底呐喊。她迴憶著宮中的繁華與榮耀,對比如今的清冷與孤寂,痛苦與不甘交織。


    為了將消息傳遞給李治,武媚娘絞盡腦汁。她先是試圖拉攏身邊的尼姑,可大多尼姑對她避之不及,深恐惹上麻煩。但她並未氣餒,暗中與一位曾在宮中當差、如今也被發配至此的宮女取得聯係。


    “好妹妹,你一定要幫我將這信物和書信送到陛下手中,若我能重獲自由,定不忘你的恩情。”武媚娘緊緊握著宮女的手,目光中滿是期盼與急切。


    這位宮女雖心有恐懼,但念及武媚娘往日的恩情,還是答應冒險一試。


    周邊的人對她的看法各異。有的認為她不過是個失勢的嬪妃,再無翻身之日;有的卻從她的眼神中看出了不屈與野心,暗自佩服。


    宮女成功將消息傳遞到了李治耳中,李治被武媚娘的勇敢、聰慧和獨特魅力所吸引,而武媚娘也看準了李治的善良與柔弱,深知他是自己重返宮廷的希望。


    永徽元年(公元 650 年)五月,正值唐太宗李世民周年忌日,李治依照禮儀前往感業寺行香祈福。


    在這座清幽的寺院中,李治本懷著對先皇的哀思與敬意。然而,當他的目光不經意間掃過人群,與那熟悉的身影交匯時,心中瞬間掀起了波瀾。


    武媚娘就站在那裏,身著素衣,麵容憔悴卻依然難掩其風華。四目相對的那一刻,時間仿佛凝固,往昔的種種迴憶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武媚娘的眼中噙滿淚水,那是在感業寺中無數個孤寂日夜所積攢的痛苦與思念。


    李治的眼神中充滿了疼惜、眷戀與渴望,他微微眯起雙眸,目光中似有千言萬語,訴說相思之苦,


    武媚娘的淚光盈盈,楚楚可憐的模樣讓李治的心都揪了起來。趁著眾人不注意的間隙,李治悄悄走近武媚娘,兩人的衣袖在不經意間輕輕觸碰,如同觸電一般,一股熱流在彼此心間湧動。


    這時身邊機靈且深知李治心意的太監,悄悄為他們安排了一個僻靜的休息室。


    李治急切地將武媚娘擁入懷中,滿懷愧疚與深情地說道:“媚娘,朕讓你受苦了。”武媚娘泣不成聲:“陛下,臣妾日夜盼著能再與您相見。”兩人互訴相思之苦,情意纏綿。就是在這短暫而隱秘的相會中,他們的情感如烈火般燃燒。那熾熱的情感足以衝破一切束縛。


    李治迴宮後不久,武媚娘發現自己有了身孕。王皇後此時正與蕭淑妃爭寵,為了打壓蕭淑妃,王皇後聽聞武媚娘有孕且李治對其念念不忘,便主動向李治提議接武媚娘迴宮。李治順水推舟,應允了此事。


    武媚娘懷著身孕踏入宮廷,這看似是王皇後的恩賜,實則是後宮權謀鬥爭的新開端。


    武媚娘入宮後,被安排住在了一處名為“清寧宮”的僻靜宮殿。李治對她的寵愛有增無減,幾乎每日都會前來探望,珍貴的珠寶綢緞如流水般送入清寧宮。這讓本就妒火中燒的蕭淑妃幾近瘋狂,她在自己的宮殿中摔砸物件,對著宮女太監們大發雷霆,咒罵武媚娘是個狐媚子,迷惑了皇上的心。


    而王皇後,表麵上依舊對武媚娘關懷備至。她親自挑選上好的燕窩、人參等補品送到清寧宮,拉著武媚娘的手,溫言細語地叮囑她要好好養胎,為皇家誕下貴子。武媚娘自然是感激涕零,對王皇後恭敬有加,言聽計從。


    然而,這一切不過是武媚娘的權宜之計。她深知王皇後的心思,不過是想利用她來打壓蕭淑妃。而她自己,在這看似平靜的表象下,正精心謀劃著未來的每一步。


    李治對於後宮的爭鬥並非一無所知。他明白王皇後的用意,也清楚蕭淑妃的嫉妒和怨恨。但他對武媚娘的深情讓他選擇了偏袒和保護。在朝堂之上,他雖要應對群臣的諫言和國家大事,但心中始終牽掛著身懷六甲的武媚娘。


    長孫無忌等重臣也有暗示李治不應過於寵愛武媚娘。李治:“朕的後宮之事,朕自有分寸。媚娘溫柔賢淑,又懷了朕的骨肉,朕豈能不關懷?”長孫無忌見李治態度堅決,也不再多言。


    蕭淑妃則在暗中拉攏一些宮女太監,試圖打探武媚娘的消息,尋找機會在李治麵前詆毀她。但武媚娘在宮中也有自己的心腹,提前得知了蕭淑妃的陰謀,巧妙地避開了一次次的陷阱。


    永徽五年(公元654年)武媚娘生下了第一個女兒,李治欣喜若狂,親自為女兒取名為安定思公主。


    武媚娘,看著懷中的女兒,心中既有初為人母的喜悅,又有對未來的憂慮。她知道,在這充滿權謀和爭鬥的後宮,她必須更加堅強,更加聰明,才能保護自己和孩子。


    在這波譎雲詭的後宮權力鬥爭中,武媚娘展現出了極高的情商和智謀。


    她對王皇後的“感恩”可謂是恰到好處,既不顯得諂媚,又讓王皇後覺得她順從聽話。武媚娘時常親自製作一些精致的糕點送給王皇後,還會挑選一些別致的小禮物,以表自己的感激之情。


    在王皇後麵前,她總是低眉順眼,言辭恭謹,一口一個“皇後娘娘的大恩大德,媚娘沒齒難忘”。


    武媚娘暗中觀察著王皇後的一舉一動,分析著她的喜好和弱點。她深知王皇後雖然表麵風光,但實際上在李治心中的地位並不穩固。


    武媚娘巧妙地利用各種機會,在李治麵前不經意地提及王皇後的“賢德”,但又點到為止,讓李治覺得她心地善良且識大體。


    武媚娘在權謀中獨樹一幟,以柔克剛。麵對蕭淑妃的明槍暗箭,她從不正麵衝突,而隱忍和避讓。但在關鍵時,她巧妙地借助李治的力量,讓蕭淑妃的陰謀無法得逞。她懂得利用自己的身孕和李治的憐愛,將自己置於一個看似柔弱卻又不可侵犯的位置。


    而對於李治身邊的大臣和太監們來說,武媚娘從先帝的嬪妃變成李治的女人,這無疑是一件極為敏感和備受爭議的事情。


    一些保守的大臣,如褚遂良等,認為此舉有違倫理綱常,多次在朝堂上隱晦地向李治進諫,暗示武媚娘的存在可能會影響皇家的聲譽和朝局的穩定。


    然而,李治對這些言論置若罔聞。他認為愛情不應受世俗禮教的束縛。在他心中,武媚娘不僅美麗動人,更是他心靈的慰藉和依靠。他堅信武媚娘的智慧和才能能夠幫助自己治理後宮,甚至在未來可能對朝政有所助益。


    但武媚娘豈會輕易被打倒?她在李治的支持下,步步為營,化解了一個又一個危機。


    很不幸的是武媚娘長女安定公主不到一周歲就死了,在麟德元年(664年),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下詔追封小公主為安定公主,諡號為思,並於德業寺以親王葬儀隆重遷葬於崇敬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追光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丁凡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丁凡星並收藏曆史追光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