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伴隨者提供的行為分析。秦風已經大致了解到趙永瑞的心病大致情況了。
秦風首次跟隨9連參加的那次雙環星係戰鬥。因為行動中班長李元銘的陣亡,連長陳世成的重傷,還有上等兵韋東的陣亡。都是導致趙永瑞心理崩潰的重要原因。
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導致趙永瑞不願意繼續在9連待下去。那就是秦風的火速上位!
在趙永瑞心目中,陳世成就是他始終願意追隨的領導者,而對於李元銘,他更視其為兄長一樣的敬重依賴。
但是一場戰鬥中,趙永瑞先後失去了他的領導者和兄長。而接替他視為兄長的李元銘班長職務的,卻是那個才參軍還不到半年的新兵蛋子!
這個任命就是壓垮趙永瑞心理最後一根稻草!
從那以後,原本那個喜歡開玩笑,與任何人都能打成一片,值得信賴的優秀士官,完全改變了。
一個多月前陸戰隊第309預備役師擴編,陳世成就把有著豐富作戰經驗的趙永瑞招了進去。
而對於征召兵的訓練,趙永瑞也沒有辜負陳世成的信任。
他完全是一絲不苟的將陸戰隊的訓練條例,要求每一名新兵必須嚴格執行!絲毫沒有任何可以寬容的餘地!
趙永瑞在訓練中對新兵近乎於苛刻的嚴厲,得到陳世成,以及薑林的絕對支持。
他們都是在軍營裏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油子。深知經過嚴苛訓練的士兵,跟隻做過基礎訓練的士兵之間的巨大差距。
所有不願意把士兵的生命看成是自己晉升的墊腳石的軍官,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在訓練營裏把新兵折騰出花來。這樣上了戰場後,他們才不會被永遠都會超出人類預想般殘酷的真實戰場嚇破哩。
趙永瑞因為心理問題記錄,以後也沒有機會能得到高層提名進入陸戰隊士官學院,完成又士兵向軍官轉型的希望。但他始終不受外界幹擾,盡職盡責的完成上級交付給他的任務。
4連4排一直缺一名有經驗的少尉排長。陳世成和薑林都希望調來一名上過戰場的少尉來支撐起4排。
秦風的到來其實是非常出乎所有饒預料。無論是1651團的唐團長,還是陳世成上尉,又或者是假憨實精的薑林中尉。都對這個被全國公民視為戰鬥英雄的名人,沒有前往一線鼓舞士氣,反而被發配到這個幾乎終年陰雨連綿的星球上的情況感到錯愕。沒人猜得到高層這麽做的用意是什麽。
趙永瑞看到秦風後,在普通人乍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麽明顯的情緒表達。可秦風妖孽般的細微觀察能力,還是精確捕捉到趙永瑞麵部肌肉細微抽動表達出來的不甘和惱火。
秦風沒想到老班副竟然對自己似乎有著敵意。心中多少有些不舒服。暗道:
“看來這次要先想出一個跟老班副和諧共存的法子了。”
秦風的作為4排排長,他的鋪位是單層床。還有一個專用的存放私人用品的床頭櫃,還可以充當寫字的桌子使用。
現在已經是24世紀中葉。個人嵌入式信息終端早已全麵普及。可以處理大多數日常工作環境。但是在對於傳統有著非常固執堅持的軍隊裏,紙麵上的工作依然有所保留。比如因為士兵傷亡,給其家人親自寫悼信。還有每個季度的工作總結也都要書麵寫出來向上級呈交。
也正因為還有這些傳統工作幾百年來的延續存在,能寫的一手好字的軍人,反而能更得到賞識和重用。
而秦風恰恰能寫出一手漂亮楷。這其中當然少不了伴隨者“遲筱茜”的功勞。
秦風入營的第二,就開始加入4連的日常訓練之鄭
常規訓練內容跟秦風在新兵營中差不多。體能訓練、射擊訓練、動力裝甲使用訓練、常規戰術協同訓練。隻不過在雨師星上增加了步坦協同和空地一體戰術訓練。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步坦協同和空地一體戰術訓練並不是陸戰隊訓練重點。畢竟陸戰隊的作戰模式是依托在星球軌道上的海軍戰艦,對作戰星球各要點地帶進行部署。提供主要支援的也都是處在軌道上的海軍戰艦。
擁有火力強大而且精準及時的海軍火力支援,因而陸戰隊對於裝甲力量和大氣層內空中作戰力量需求並不高。
可那畢竟是在銀河共和國海軍力量處於絕對優勢時的理想狀況。現如今的局麵是陸戰隊主力部隊散布在數千光年範圍內各個自治區的外圍星球展開要點爭奪作戰。
海軍艦隊畢竟數量有限。麵對全麵出擊撲滅反叛勢頭的作戰,不得不將艦隊主力分散成許多的打擊群,隻能為戰役優先級別較高的戰場提供及時的火力支援任務。
進行次級戰役行動的陸戰隊,就隻能依靠自己了。於是紛紛從倉庫裏提取出編製中存在,但很長時間都沒有實際投入使用的地麵裝甲力量,以及大氣層內作戰飛機等。
24世紀的步坦協同作戰,當然不是簡單的坦克車輛和步兵的協同。而是涵蓋戰場態勢偵察,空中力量支援掩護,遠程炮兵跟進遮斷掩護等作戰模式的高度集成化。
舉例來,21世紀的作戰,遭遇敵人炮火打擊時,反擊要在三分鍾內發起。基本能夠確保殺尚人火力打擊力量。
到了24世紀,遭遇敵人火力攻擊後,反擊要在1分鍾之內發起。才能確保對敵饒火力打擊力量的殺傷。
總之就是盡可能的快!推進要快!火力投送要快!轉移陣地更要快!
技術的進步,也讓實現作戰效能提高有了足夠的技術支持。每名陸戰隊員都可以通過出生時就在手中植入的信息終端,接入團級信息中樞。此時每名陸戰隊員就是為信息中樞提供各種戰場實時情報的節點。讓指揮官仿佛擁有了上帝視角,可以借助這些信息情報進行高效作戰行動。
此時在位於雨林深處的訓練場上。秦風穿著新型動力裝甲,正查看著投射到頭盔上的戰情界麵。
他的排正散布在雨林各處。每個饒間隔都至少有一百米。這樣可以保證盡可能大的觀察警戒範圍。
裝備的發展,讓作戰中單位寬度的兵力密度急劇下降。類似雨林地形,曆史上的叢林戰爭中,單位兵力密度不能低於百米寬度五人。而現在隨著傳感器材的進步,動力裝甲的普及,以及武器性能的大幅提高,兵力密度已經可以達到百米一人!
單位戰場寬度部署兵力的減少,最直接的好處就是降低了士兵傷亡,同時作戰效率也大幅提高。
秦風4排今的訓練任務,就是要在叢林中前進到製定高地。途中會遭遇不明數量“敵人”的伏擊。
這既是考驗秦風對陌生地形地貌的了解和適應能力。也是考驗秦風對初次接手的部隊指揮調度能力。
石巣比売星上的戰鬥,是秦風首次真正帶領排級戰鬥隊進行戰鬥。所以他也不是完全沒有經驗。隻不過在視線以及觀瞄傳感器材都嚴重受限的熱帶雨林中,還是頭一次指揮一個完整的戰鬥排。
4排一共有4個戰鬥班。每個班平均有12名戰士。進入雨林時,各班中士班長都自動以班為單位展開。
不過這種方式被秦風立即製止。
“老趙!命令全排散開!各班中士各帶一名士兵,間隔百米交叉突前!各班下士各帶領兩名士兵,同樣各自保持百米間距,與突前隊伍保持70米距離跟進,隨時準備提供火力支援!”
秦風沒有直唿趙永瑞的全名。雖然現在官階上要高出他不少,可秦風對於時隔許久後的首次合作,還是給予了趙永瑞足夠的尊重。
接到命令,趙永瑞第一反應是眉頭一擰。秦風都以為他要出言表示反對了。
“明白!”
毫不拖泥帶水的給了一個明確迴答後,趙永瑞就在排戰鬥隊數據鏈內開始布置任務。
隨著每名士兵都展開到各自陣位,秦風動力裝甲頭盔上的態勢地圖中,很大一片區域情況都一目了然!
就像一張鋪開的大網,每名士兵都是一個網結,同前後左右散開行動的士兵保持著態勢信息共享。
這樣散開布置後,隊伍的行進速度看似比密集隊形慢了很多。可一旦遭遇突然襲擊,損失會非常!而且秦風布置前出的士兵之間的間隔很大,也有利於自身的隱蔽行動。借助動力裝甲的自動感光迷彩係統,動力裝甲表麵色彩與雨林植被極度契合。想要發現他們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秦風率領的戰鬥排,逢雨高速躍進,雨停慢速搜索前進。四個多時後,已經快到日落時分,陰雲密布的空都快完全暗了下去。距離最終的任務目的地已經不到十公裏距離。秦風帶領的戰鬥排在不發生交火情況下,悄無聲息的“處理掉”兩條警戒防線內的少量“敵人”。
但在最後這十公裏,秦風遇到了挑戰。
(本章完)
秦風首次跟隨9連參加的那次雙環星係戰鬥。因為行動中班長李元銘的陣亡,連長陳世成的重傷,還有上等兵韋東的陣亡。都是導致趙永瑞心理崩潰的重要原因。
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導致趙永瑞不願意繼續在9連待下去。那就是秦風的火速上位!
在趙永瑞心目中,陳世成就是他始終願意追隨的領導者,而對於李元銘,他更視其為兄長一樣的敬重依賴。
但是一場戰鬥中,趙永瑞先後失去了他的領導者和兄長。而接替他視為兄長的李元銘班長職務的,卻是那個才參軍還不到半年的新兵蛋子!
這個任命就是壓垮趙永瑞心理最後一根稻草!
從那以後,原本那個喜歡開玩笑,與任何人都能打成一片,值得信賴的優秀士官,完全改變了。
一個多月前陸戰隊第309預備役師擴編,陳世成就把有著豐富作戰經驗的趙永瑞招了進去。
而對於征召兵的訓練,趙永瑞也沒有辜負陳世成的信任。
他完全是一絲不苟的將陸戰隊的訓練條例,要求每一名新兵必須嚴格執行!絲毫沒有任何可以寬容的餘地!
趙永瑞在訓練中對新兵近乎於苛刻的嚴厲,得到陳世成,以及薑林的絕對支持。
他們都是在軍營裏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油子。深知經過嚴苛訓練的士兵,跟隻做過基礎訓練的士兵之間的巨大差距。
所有不願意把士兵的生命看成是自己晉升的墊腳石的軍官,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在訓練營裏把新兵折騰出花來。這樣上了戰場後,他們才不會被永遠都會超出人類預想般殘酷的真實戰場嚇破哩。
趙永瑞因為心理問題記錄,以後也沒有機會能得到高層提名進入陸戰隊士官學院,完成又士兵向軍官轉型的希望。但他始終不受外界幹擾,盡職盡責的完成上級交付給他的任務。
4連4排一直缺一名有經驗的少尉排長。陳世成和薑林都希望調來一名上過戰場的少尉來支撐起4排。
秦風的到來其實是非常出乎所有饒預料。無論是1651團的唐團長,還是陳世成上尉,又或者是假憨實精的薑林中尉。都對這個被全國公民視為戰鬥英雄的名人,沒有前往一線鼓舞士氣,反而被發配到這個幾乎終年陰雨連綿的星球上的情況感到錯愕。沒人猜得到高層這麽做的用意是什麽。
趙永瑞看到秦風後,在普通人乍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麽明顯的情緒表達。可秦風妖孽般的細微觀察能力,還是精確捕捉到趙永瑞麵部肌肉細微抽動表達出來的不甘和惱火。
秦風沒想到老班副竟然對自己似乎有著敵意。心中多少有些不舒服。暗道:
“看來這次要先想出一個跟老班副和諧共存的法子了。”
秦風的作為4排排長,他的鋪位是單層床。還有一個專用的存放私人用品的床頭櫃,還可以充當寫字的桌子使用。
現在已經是24世紀中葉。個人嵌入式信息終端早已全麵普及。可以處理大多數日常工作環境。但是在對於傳統有著非常固執堅持的軍隊裏,紙麵上的工作依然有所保留。比如因為士兵傷亡,給其家人親自寫悼信。還有每個季度的工作總結也都要書麵寫出來向上級呈交。
也正因為還有這些傳統工作幾百年來的延續存在,能寫的一手好字的軍人,反而能更得到賞識和重用。
而秦風恰恰能寫出一手漂亮楷。這其中當然少不了伴隨者“遲筱茜”的功勞。
秦風入營的第二,就開始加入4連的日常訓練之鄭
常規訓練內容跟秦風在新兵營中差不多。體能訓練、射擊訓練、動力裝甲使用訓練、常規戰術協同訓練。隻不過在雨師星上增加了步坦協同和空地一體戰術訓練。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步坦協同和空地一體戰術訓練並不是陸戰隊訓練重點。畢竟陸戰隊的作戰模式是依托在星球軌道上的海軍戰艦,對作戰星球各要點地帶進行部署。提供主要支援的也都是處在軌道上的海軍戰艦。
擁有火力強大而且精準及時的海軍火力支援,因而陸戰隊對於裝甲力量和大氣層內空中作戰力量需求並不高。
可那畢竟是在銀河共和國海軍力量處於絕對優勢時的理想狀況。現如今的局麵是陸戰隊主力部隊散布在數千光年範圍內各個自治區的外圍星球展開要點爭奪作戰。
海軍艦隊畢竟數量有限。麵對全麵出擊撲滅反叛勢頭的作戰,不得不將艦隊主力分散成許多的打擊群,隻能為戰役優先級別較高的戰場提供及時的火力支援任務。
進行次級戰役行動的陸戰隊,就隻能依靠自己了。於是紛紛從倉庫裏提取出編製中存在,但很長時間都沒有實際投入使用的地麵裝甲力量,以及大氣層內作戰飛機等。
24世紀的步坦協同作戰,當然不是簡單的坦克車輛和步兵的協同。而是涵蓋戰場態勢偵察,空中力量支援掩護,遠程炮兵跟進遮斷掩護等作戰模式的高度集成化。
舉例來,21世紀的作戰,遭遇敵人炮火打擊時,反擊要在三分鍾內發起。基本能夠確保殺尚人火力打擊力量。
到了24世紀,遭遇敵人火力攻擊後,反擊要在1分鍾之內發起。才能確保對敵饒火力打擊力量的殺傷。
總之就是盡可能的快!推進要快!火力投送要快!轉移陣地更要快!
技術的進步,也讓實現作戰效能提高有了足夠的技術支持。每名陸戰隊員都可以通過出生時就在手中植入的信息終端,接入團級信息中樞。此時每名陸戰隊員就是為信息中樞提供各種戰場實時情報的節點。讓指揮官仿佛擁有了上帝視角,可以借助這些信息情報進行高效作戰行動。
此時在位於雨林深處的訓練場上。秦風穿著新型動力裝甲,正查看著投射到頭盔上的戰情界麵。
他的排正散布在雨林各處。每個饒間隔都至少有一百米。這樣可以保證盡可能大的觀察警戒範圍。
裝備的發展,讓作戰中單位寬度的兵力密度急劇下降。類似雨林地形,曆史上的叢林戰爭中,單位兵力密度不能低於百米寬度五人。而現在隨著傳感器材的進步,動力裝甲的普及,以及武器性能的大幅提高,兵力密度已經可以達到百米一人!
單位戰場寬度部署兵力的減少,最直接的好處就是降低了士兵傷亡,同時作戰效率也大幅提高。
秦風4排今的訓練任務,就是要在叢林中前進到製定高地。途中會遭遇不明數量“敵人”的伏擊。
這既是考驗秦風對陌生地形地貌的了解和適應能力。也是考驗秦風對初次接手的部隊指揮調度能力。
石巣比売星上的戰鬥,是秦風首次真正帶領排級戰鬥隊進行戰鬥。所以他也不是完全沒有經驗。隻不過在視線以及觀瞄傳感器材都嚴重受限的熱帶雨林中,還是頭一次指揮一個完整的戰鬥排。
4排一共有4個戰鬥班。每個班平均有12名戰士。進入雨林時,各班中士班長都自動以班為單位展開。
不過這種方式被秦風立即製止。
“老趙!命令全排散開!各班中士各帶一名士兵,間隔百米交叉突前!各班下士各帶領兩名士兵,同樣各自保持百米間距,與突前隊伍保持70米距離跟進,隨時準備提供火力支援!”
秦風沒有直唿趙永瑞的全名。雖然現在官階上要高出他不少,可秦風對於時隔許久後的首次合作,還是給予了趙永瑞足夠的尊重。
接到命令,趙永瑞第一反應是眉頭一擰。秦風都以為他要出言表示反對了。
“明白!”
毫不拖泥帶水的給了一個明確迴答後,趙永瑞就在排戰鬥隊數據鏈內開始布置任務。
隨著每名士兵都展開到各自陣位,秦風動力裝甲頭盔上的態勢地圖中,很大一片區域情況都一目了然!
就像一張鋪開的大網,每名士兵都是一個網結,同前後左右散開行動的士兵保持著態勢信息共享。
這樣散開布置後,隊伍的行進速度看似比密集隊形慢了很多。可一旦遭遇突然襲擊,損失會非常!而且秦風布置前出的士兵之間的間隔很大,也有利於自身的隱蔽行動。借助動力裝甲的自動感光迷彩係統,動力裝甲表麵色彩與雨林植被極度契合。想要發現他們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秦風率領的戰鬥排,逢雨高速躍進,雨停慢速搜索前進。四個多時後,已經快到日落時分,陰雲密布的空都快完全暗了下去。距離最終的任務目的地已經不到十公裏距離。秦風帶領的戰鬥排在不發生交火情況下,悄無聲息的“處理掉”兩條警戒防線內的少量“敵人”。
但在最後這十公裏,秦風遇到了挑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