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丞相又在懟攝政王18
快穿:瘋批反派求貼貼 作者:傾傾親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本王很聰明,倒是不需要讀書,還不如多練幾套招式……”
黎傾打斷他的話:“不,王爺很需要,您批閱的奏折上,偶爾會出現錯別字,有點丟人!”
大臣們想笑不敢笑,這話也就丞相敢說,他們可不敢吭氣,又是為丞相捏把汗的一天。
“胡說八道,本王才思敏捷,學富五車,丞相不要妄言!”
謝昭不服,他怎麽可能寫錯別字,從來沒人跟他說過,他不信!
“哦,那王爺背一背《資治通鑒》?”
黎傾要讓他認清現實,堂堂攝政王處理政務卻隻是半吊子水平,怪不得朝臣都不樂意支持他。
還好謝昭手底下的人比較忠誠,能力也比一般人強,否則根本玩不過謝楓。
不過……蘇太傅似乎也沒認真教謝昭,反而是讓他對讀書起了更加反感的心思。
難道是擔心謝昭會跟謝雨搶奪權利?才故意細心教導皇上,而對不太懂政事的攝政王就比較放縱。
黎傾眼中閃過一道暗芒,蘇太傅比想象中的心思深沉啊!
“背就背,本王記性好的很!”
謝昭站起身看著滿朝文武,清一清嗓子:“那個……我……早膳吃鹹了,咳咳咳……”
謝昭又坐迴去,他突然想起來自己就讀過一遍《資治通鑒》,內容早忘了。
黎傾:“……”紮這架勢,還以為你能倒背如流呢。
“看來王爺的腦子還是八成新,既如此,微臣願意在教皇上讀書的同時,勉為其難的帶帶你。”
夫夫倆因為要不要教書這個事,在大殿上“吵了一架”,攝政王氣得拔出皇位旁邊的天子佩劍。
大臣們一擁而上,把丞相往後扯。
戶部尚書捂住黎傾的嘴,低聲警告:“消停會兒吧!還有,下官絕不是在保護你,隻是還沒找到你貪汙的證據,不能讓丞相死的太輕鬆!”
剛剛被丞相批評的幾個官員趕緊求情:“王爺息怒,黎大人罪不至死,要不就流放吧!”
“黎大人說的也對,他確實六元及第,比其他人厲害一些,就是性子有點高傲,給他貶貶官職磨煉一下即可,也不用殺了。”
“大殿之上不宜見血,微臣認為,可以讓丞相去外麵跪半天,以示警戒!”
從謝昭拔出劍,殿上便是一片混亂。
有人把黎傾藏在柱子後麵,避開攝政王殺人的眼神,不讓他說話。
還有人在給黎傾求情的時候趁機拉踩,主打一個隻幫他保命,絕不保他安全,最好把丞相關牢裏幾天,打幾板子,在家裏養半個月的傷,讓大家清淨一下。
謝楓被擠得踉蹌幾步,站在角落裏無語望房梁,眾人皆醉我獨醒,皇叔和皇嬸就演吧,誰能演得過你倆!
這場鬧劇很快結束,黎傾成功接替太傅一職。
下朝後,路過黎傾身邊的朝臣紛紛歎氣,好可惜啊,丞相竟然沒挨板子,早知道就不求情了!
黎傾客氣地請大家吃東西:“感謝諸位在危急時刻補刀,本官請大家去品味齋吃點心,一人半兩銀子的額度,走吧!”
半兩你也好意思開口!?
去,都去,他們偏要拿一兩的東西,吃窮他!
最後,黎傾含淚掏出一百兩銀票,發誓以後再也不請客了,小金庫縮減,他得趕緊找機會貪點錢……
一個月的時間過去,南疆的暗衛在合宜公主壽宴上刺殺一事,也商議出結果。
人家的暗衛都殺到大安朝宮裏了,哪怕隻是一個試探,他們也不能忍下這口氣。
文武百官全部上書主戰,隨著幾道聖旨從京城發出,謝楓的表哥賀將軍整理好軍隊,戰鼓聲響,大安與南疆正式開戰。
賀將軍年少成名,威風凜凜,戰無不勝,捷報不斷傳迴京內,皇榜貼了一張又一張,宣揚他的功績。
邊境的戰爭很順利,連征兵都用不著,那裏駐守的五萬大軍完全夠用,整天訓練,終於能幹架,可給他們激動壞了。
戰役並未影響普通百姓生活,京城與往常一樣,依舊是一片熱鬧祥和。
黎傾在禦書房教小皇帝念書,背著手來迴踱步,滿嘴之乎者也,聽得謝昭和謝雨接連犯困。
黎傾一人一教鞭把他們敲醒:“把我剛剛的話複述一遍!”
他倆都複述不上來,晚上隻有兩碗白飯就小鹹菜,其他的菜全被丞相一個人吃了,還故意在他們麵前吃的很香。
謝雨:“……”皇嬸太可怕了,蘇太傅都不敢這麽罰他!
在黎傾的鐵血教育(克扣口糧)之下,叔侄倆進步神速。
又過去一個月,蘇太傅養好傷,麵色紅潤的迴到禦書房,發現皇上和攝政王長進不少,這讓他欣慰的同時又有點警惕。
不管蘇太傅是什麽心思,在他迴來之後,由於小皇帝明確表示很喜歡黎丞相,所以黎傾繼續留在禦書房教書,兩人分工不同,一人教一天。
這天傍晚,黎傾在宮外攔住了剛教完課的蘇太傅:“蘇大人,可以聊聊嗎?”
蘇太傅高冷的點點頭,兩人坐上同一輛馬車,車子在城中繞圈,並未停下:“黎大人有話請講。”
黎傾將點心擺在小桌上,又給蘇太傅倒一杯茶:“聽說子衿病了,近日太忙,也沒空去看他。”
其實是他送去的東西被青陽郡主扔了出來。
管家迴來很氣憤地跟他講述當時不太友好的場麵,叮囑黎傾最近別往蘇家人跟前湊。
蘇太傅老臉一紅,夫人實在是……唉。
“黎大人和小兒自小一同長大,這件事……不知可有解決之法?”
蘇太傅知道蘇子衿喜歡黎傾,可他也知道小兒子的性格,為了家族,永遠都不會踏出那一步,可夫人竟然如此逼迫。
甚至不惜給子衿下藥,想讓他與某家姑娘成事。
子衿拿刀紮入大腿,強忍著藥物的反應跳入湖中,被撈上來時奄奄一息,夫人在他和母親的批評下知錯,可母子間的情分終究是傷到了。
黎傾昨天聽說蘇子衿受傷,很快送去補品,沒想到青陽郡主還在記恨他,東西都不收。
黎傾打斷他的話:“不,王爺很需要,您批閱的奏折上,偶爾會出現錯別字,有點丟人!”
大臣們想笑不敢笑,這話也就丞相敢說,他們可不敢吭氣,又是為丞相捏把汗的一天。
“胡說八道,本王才思敏捷,學富五車,丞相不要妄言!”
謝昭不服,他怎麽可能寫錯別字,從來沒人跟他說過,他不信!
“哦,那王爺背一背《資治通鑒》?”
黎傾要讓他認清現實,堂堂攝政王處理政務卻隻是半吊子水平,怪不得朝臣都不樂意支持他。
還好謝昭手底下的人比較忠誠,能力也比一般人強,否則根本玩不過謝楓。
不過……蘇太傅似乎也沒認真教謝昭,反而是讓他對讀書起了更加反感的心思。
難道是擔心謝昭會跟謝雨搶奪權利?才故意細心教導皇上,而對不太懂政事的攝政王就比較放縱。
黎傾眼中閃過一道暗芒,蘇太傅比想象中的心思深沉啊!
“背就背,本王記性好的很!”
謝昭站起身看著滿朝文武,清一清嗓子:“那個……我……早膳吃鹹了,咳咳咳……”
謝昭又坐迴去,他突然想起來自己就讀過一遍《資治通鑒》,內容早忘了。
黎傾:“……”紮這架勢,還以為你能倒背如流呢。
“看來王爺的腦子還是八成新,既如此,微臣願意在教皇上讀書的同時,勉為其難的帶帶你。”
夫夫倆因為要不要教書這個事,在大殿上“吵了一架”,攝政王氣得拔出皇位旁邊的天子佩劍。
大臣們一擁而上,把丞相往後扯。
戶部尚書捂住黎傾的嘴,低聲警告:“消停會兒吧!還有,下官絕不是在保護你,隻是還沒找到你貪汙的證據,不能讓丞相死的太輕鬆!”
剛剛被丞相批評的幾個官員趕緊求情:“王爺息怒,黎大人罪不至死,要不就流放吧!”
“黎大人說的也對,他確實六元及第,比其他人厲害一些,就是性子有點高傲,給他貶貶官職磨煉一下即可,也不用殺了。”
“大殿之上不宜見血,微臣認為,可以讓丞相去外麵跪半天,以示警戒!”
從謝昭拔出劍,殿上便是一片混亂。
有人把黎傾藏在柱子後麵,避開攝政王殺人的眼神,不讓他說話。
還有人在給黎傾求情的時候趁機拉踩,主打一個隻幫他保命,絕不保他安全,最好把丞相關牢裏幾天,打幾板子,在家裏養半個月的傷,讓大家清淨一下。
謝楓被擠得踉蹌幾步,站在角落裏無語望房梁,眾人皆醉我獨醒,皇叔和皇嬸就演吧,誰能演得過你倆!
這場鬧劇很快結束,黎傾成功接替太傅一職。
下朝後,路過黎傾身邊的朝臣紛紛歎氣,好可惜啊,丞相竟然沒挨板子,早知道就不求情了!
黎傾客氣地請大家吃東西:“感謝諸位在危急時刻補刀,本官請大家去品味齋吃點心,一人半兩銀子的額度,走吧!”
半兩你也好意思開口!?
去,都去,他們偏要拿一兩的東西,吃窮他!
最後,黎傾含淚掏出一百兩銀票,發誓以後再也不請客了,小金庫縮減,他得趕緊找機會貪點錢……
一個月的時間過去,南疆的暗衛在合宜公主壽宴上刺殺一事,也商議出結果。
人家的暗衛都殺到大安朝宮裏了,哪怕隻是一個試探,他們也不能忍下這口氣。
文武百官全部上書主戰,隨著幾道聖旨從京城發出,謝楓的表哥賀將軍整理好軍隊,戰鼓聲響,大安與南疆正式開戰。
賀將軍年少成名,威風凜凜,戰無不勝,捷報不斷傳迴京內,皇榜貼了一張又一張,宣揚他的功績。
邊境的戰爭很順利,連征兵都用不著,那裏駐守的五萬大軍完全夠用,整天訓練,終於能幹架,可給他們激動壞了。
戰役並未影響普通百姓生活,京城與往常一樣,依舊是一片熱鬧祥和。
黎傾在禦書房教小皇帝念書,背著手來迴踱步,滿嘴之乎者也,聽得謝昭和謝雨接連犯困。
黎傾一人一教鞭把他們敲醒:“把我剛剛的話複述一遍!”
他倆都複述不上來,晚上隻有兩碗白飯就小鹹菜,其他的菜全被丞相一個人吃了,還故意在他們麵前吃的很香。
謝雨:“……”皇嬸太可怕了,蘇太傅都不敢這麽罰他!
在黎傾的鐵血教育(克扣口糧)之下,叔侄倆進步神速。
又過去一個月,蘇太傅養好傷,麵色紅潤的迴到禦書房,發現皇上和攝政王長進不少,這讓他欣慰的同時又有點警惕。
不管蘇太傅是什麽心思,在他迴來之後,由於小皇帝明確表示很喜歡黎丞相,所以黎傾繼續留在禦書房教書,兩人分工不同,一人教一天。
這天傍晚,黎傾在宮外攔住了剛教完課的蘇太傅:“蘇大人,可以聊聊嗎?”
蘇太傅高冷的點點頭,兩人坐上同一輛馬車,車子在城中繞圈,並未停下:“黎大人有話請講。”
黎傾將點心擺在小桌上,又給蘇太傅倒一杯茶:“聽說子衿病了,近日太忙,也沒空去看他。”
其實是他送去的東西被青陽郡主扔了出來。
管家迴來很氣憤地跟他講述當時不太友好的場麵,叮囑黎傾最近別往蘇家人跟前湊。
蘇太傅老臉一紅,夫人實在是……唉。
“黎大人和小兒自小一同長大,這件事……不知可有解決之法?”
蘇太傅知道蘇子衿喜歡黎傾,可他也知道小兒子的性格,為了家族,永遠都不會踏出那一步,可夫人竟然如此逼迫。
甚至不惜給子衿下藥,想讓他與某家姑娘成事。
子衿拿刀紮入大腿,強忍著藥物的反應跳入湖中,被撈上來時奄奄一息,夫人在他和母親的批評下知錯,可母子間的情分終究是傷到了。
黎傾昨天聽說蘇子衿受傷,很快送去補品,沒想到青陽郡主還在記恨他,東西都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