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丞相又在懟攝政王12
快穿:瘋批反派求貼貼 作者:傾傾親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轟隆隆——”,這……隨口說一句還打雷?過分了嗷!
看見他鬱悶的表情,戶部尚書想笑沒敢笑:“下官前來道歉,災銀一案,確實是下官不分青紅皂白,冤枉了黎大人。”
黎傾抬手請他坐下:“知錯就改,善莫大焉,於大人不必為此感到抱歉,一樁小事而已,這禮本官不能收,你還是拿迴去吧。”
“既如此,下官就不與丞相客氣了。”,戶部尚書主打一個耿直,不要他就收迴去,不會來迴推脫。
“不過……此事雖與丞相無關,但您過往貪墨的銀兩可不少,下官若是哪天查到了證據,絕不留情!”
戶部尚書說話是真的不太好聽,怪不得連攝政王都不好從他手裏摳銀子。
“嗬……怎麽可能?本官向來不會貪……”,怕天上再打雷,黎傾沒把話說完:
“總是我是個好官,於大人以後自會知曉。”
戶部尚書受不了他的厚臉皮,沒說幾句話就走,禮物原封不動的抬迴家,他可比丞相窮多了,何必給人送錢,哼……
時間過去一個月,災銀案終於出來結果。
背後指使的人竟然是安國候,攝政王以此為引子,找出安國候更多的罪行。
尤其是安國候世子,強搶民女、霸占良田、欺壓百姓……罪行多的數不清,最終,安國侯府被判抄家流放。
蔡知府背著小包袱站在京城外的樹林裏,哭得稀裏嘩啦,不斷地朝黎傾鞠躬,感激他救了自己家人。
蔡知府貪墨的一萬兩早就偷偷分發給百姓,一分沒留,他一直都是個好官,再加上他又是被威脅,謝昭對他的處罰就是將一半家產充公。
黎傾實在是搞不懂,小胖怎麽那麽多眼淚,剛準備掏帕子,被謝昭截胡:
“哭什麽哭,趕緊走,還有,迴去把你的家產送來,否則,本王送你跟安國候一起流放!”
“好好好……多謝王爺、多謝黎丞相,微臣告辭,有緣再見……”
蔡知府挎著包爬進馬車,掀開車簾想跟黎傾揮揮手,隻見攝政王搶走黎丞相的帕子,聞一下塞進懷裏。
蔡知府:“……”這雙眼睛看了太多不該看的,希望本官不會被半路劫殺!
小樹林裏很清靜,黎傾和謝昭兩人喬裝打扮一番,進城逛街。
謝昭常年在宮裏待著,很少在熱鬧的時間閑逛,兩人從城東走到城西,買了不少亂七八糟的小玩意。
“傾傾,累不累,咱們去前麵的茶館歇一歇?”
“嗯,走吧。”
謝昭要了一壺好茶,幾碟花生瓜子,兩人坐在二樓雅間閑聊,伶人唱完曲,便是說書人登場。
“上迴書說到,黎丞相身著紅衣薄衫,被當家主母罰跪在小花園內,更深露重,隻見前方一位白衣公子疾步而來,將其扶起,黎丞相腳下一軟,跌入蘇少卿懷中……”
二樓的黎丞相本人,被這幾句話雷的外焦裏嫩:“???”什麽情況,這年代都有同人文了!還是他和蘇子衿!?
旁邊的小二以為他第一迴聽,好心解釋一番。
由於朝廷法律對百姓比較開明,這種皇家、高官的小故事還不少,隻要不是太過分,不會有人治他們的罪。
小二走後,謝昭氣得要下去殺人,這些人想死啊,怎麽不編他和傾傾的事情,明明他倆才是一對!
黎傾拉住他的手腕:“別急別急,一般說書人沒那麽大膽子,查查是誰幹的,從源頭解決問題。”
謝昭茶都沒喝完,拉著傾傾離開茶樓,從後門迴到丞相府,把他壓在房間裏親親抱抱好久,才算是心情舒暢一些。
黎傾被他啃得嘴都破皮了:“你消停一會!”
“停不了,全京城的醋都被本王喝了,我要吃點肉解酸!傾傾……我白天跟你裝不熟、裝吵架,晚上還不能幹點正經事嗎?”
“這事並不正經啊!”
可惜黎傾根本控製不住這隻喝醋的瘋狗,這一晚,丞相大人房中的燭火燃了半宿……
謝昭夜裏迴到宮中眯一會,天亮把小皇帝薅起來上朝,順便吩咐暗衛:“灰影,把黎丞相和蘇子衿的傳言都壓下去!找出那個罪魁禍首!”
早朝開始,眾臣覲見。
黎傾作為百官之首,帶領大家從廣場往大殿裏走,結果他一步一個哈欠,腳步虛浮,走的東倒西歪,後麵的大臣們沒人提醒他注意形象。
理由很簡單,丞相最近太招人煩,滿朝文武,都被他那張嘴損過,他們氣的不行,可是罵不過,見黎傾今個不太對勁,眾人有點開心。
不過,他們不是最大的受害者,黎丞相最喜歡懟的人是攝政王,倆人常常往對方心口上插刀子。
說起來大家還莫名有點擔心,擔心哪天上朝見不到丞相,而是在城中發一具無人認領的碎屍!
出於同僚關懷,黎傾身後的人還是用笏板戳戳他的腰:“丞相大人,你生病了嗎?”
“嘶……”,黎傾迴頭咬牙切齒的說道:“男人的腰不能隨便碰!”
後麵的官員:“???”你又不是大姑娘,矯情啥?
黎傾單手揉腰,今天上班比上墳還沉重,他等會一定要多罵幾個人,調節一下心態。
“啟稟皇上,臣有本要奏,最近京城之中,有一些丞相大人與蘇少卿的傳言,依微臣之見,此事於朝中官員的名聲有損,應當立即製止!”
禮部尚書話音剛落,眾臣看黎傾的眼神都不對了,丞相那走路姿勢……很不對勁!
可是蘇少卿還沒迴京呢,不會吧……丞相大人紅杏出牆啦!
黎傾罕見的沒有懟人:“禮部尚書說得對,確實應該製止,我快被冤死了。”
上麵坐著的謝昭輕咳一聲,有點心虛,但不多:
“事關朝中重臣,確實不該讓百姓妄加議論,由禮部出麵,將此事解釋清楚,言明丞相和蘇少卿隻是同僚,再敢有人胡言亂語,就去京兆府領幾個板子!”
謠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被壓下去,京中百姓本就沒拿這些當迴事,很快又被別的新鮮東西吸引,不再關注丞相的桃色傳聞。
看見他鬱悶的表情,戶部尚書想笑沒敢笑:“下官前來道歉,災銀一案,確實是下官不分青紅皂白,冤枉了黎大人。”
黎傾抬手請他坐下:“知錯就改,善莫大焉,於大人不必為此感到抱歉,一樁小事而已,這禮本官不能收,你還是拿迴去吧。”
“既如此,下官就不與丞相客氣了。”,戶部尚書主打一個耿直,不要他就收迴去,不會來迴推脫。
“不過……此事雖與丞相無關,但您過往貪墨的銀兩可不少,下官若是哪天查到了證據,絕不留情!”
戶部尚書說話是真的不太好聽,怪不得連攝政王都不好從他手裏摳銀子。
“嗬……怎麽可能?本官向來不會貪……”,怕天上再打雷,黎傾沒把話說完:
“總是我是個好官,於大人以後自會知曉。”
戶部尚書受不了他的厚臉皮,沒說幾句話就走,禮物原封不動的抬迴家,他可比丞相窮多了,何必給人送錢,哼……
時間過去一個月,災銀案終於出來結果。
背後指使的人竟然是安國候,攝政王以此為引子,找出安國候更多的罪行。
尤其是安國候世子,強搶民女、霸占良田、欺壓百姓……罪行多的數不清,最終,安國侯府被判抄家流放。
蔡知府背著小包袱站在京城外的樹林裏,哭得稀裏嘩啦,不斷地朝黎傾鞠躬,感激他救了自己家人。
蔡知府貪墨的一萬兩早就偷偷分發給百姓,一分沒留,他一直都是個好官,再加上他又是被威脅,謝昭對他的處罰就是將一半家產充公。
黎傾實在是搞不懂,小胖怎麽那麽多眼淚,剛準備掏帕子,被謝昭截胡:
“哭什麽哭,趕緊走,還有,迴去把你的家產送來,否則,本王送你跟安國候一起流放!”
“好好好……多謝王爺、多謝黎丞相,微臣告辭,有緣再見……”
蔡知府挎著包爬進馬車,掀開車簾想跟黎傾揮揮手,隻見攝政王搶走黎丞相的帕子,聞一下塞進懷裏。
蔡知府:“……”這雙眼睛看了太多不該看的,希望本官不會被半路劫殺!
小樹林裏很清靜,黎傾和謝昭兩人喬裝打扮一番,進城逛街。
謝昭常年在宮裏待著,很少在熱鬧的時間閑逛,兩人從城東走到城西,買了不少亂七八糟的小玩意。
“傾傾,累不累,咱們去前麵的茶館歇一歇?”
“嗯,走吧。”
謝昭要了一壺好茶,幾碟花生瓜子,兩人坐在二樓雅間閑聊,伶人唱完曲,便是說書人登場。
“上迴書說到,黎丞相身著紅衣薄衫,被當家主母罰跪在小花園內,更深露重,隻見前方一位白衣公子疾步而來,將其扶起,黎丞相腳下一軟,跌入蘇少卿懷中……”
二樓的黎丞相本人,被這幾句話雷的外焦裏嫩:“???”什麽情況,這年代都有同人文了!還是他和蘇子衿!?
旁邊的小二以為他第一迴聽,好心解釋一番。
由於朝廷法律對百姓比較開明,這種皇家、高官的小故事還不少,隻要不是太過分,不會有人治他們的罪。
小二走後,謝昭氣得要下去殺人,這些人想死啊,怎麽不編他和傾傾的事情,明明他倆才是一對!
黎傾拉住他的手腕:“別急別急,一般說書人沒那麽大膽子,查查是誰幹的,從源頭解決問題。”
謝昭茶都沒喝完,拉著傾傾離開茶樓,從後門迴到丞相府,把他壓在房間裏親親抱抱好久,才算是心情舒暢一些。
黎傾被他啃得嘴都破皮了:“你消停一會!”
“停不了,全京城的醋都被本王喝了,我要吃點肉解酸!傾傾……我白天跟你裝不熟、裝吵架,晚上還不能幹點正經事嗎?”
“這事並不正經啊!”
可惜黎傾根本控製不住這隻喝醋的瘋狗,這一晚,丞相大人房中的燭火燃了半宿……
謝昭夜裏迴到宮中眯一會,天亮把小皇帝薅起來上朝,順便吩咐暗衛:“灰影,把黎丞相和蘇子衿的傳言都壓下去!找出那個罪魁禍首!”
早朝開始,眾臣覲見。
黎傾作為百官之首,帶領大家從廣場往大殿裏走,結果他一步一個哈欠,腳步虛浮,走的東倒西歪,後麵的大臣們沒人提醒他注意形象。
理由很簡單,丞相最近太招人煩,滿朝文武,都被他那張嘴損過,他們氣的不行,可是罵不過,見黎傾今個不太對勁,眾人有點開心。
不過,他們不是最大的受害者,黎丞相最喜歡懟的人是攝政王,倆人常常往對方心口上插刀子。
說起來大家還莫名有點擔心,擔心哪天上朝見不到丞相,而是在城中發一具無人認領的碎屍!
出於同僚關懷,黎傾身後的人還是用笏板戳戳他的腰:“丞相大人,你生病了嗎?”
“嘶……”,黎傾迴頭咬牙切齒的說道:“男人的腰不能隨便碰!”
後麵的官員:“???”你又不是大姑娘,矯情啥?
黎傾單手揉腰,今天上班比上墳還沉重,他等會一定要多罵幾個人,調節一下心態。
“啟稟皇上,臣有本要奏,最近京城之中,有一些丞相大人與蘇少卿的傳言,依微臣之見,此事於朝中官員的名聲有損,應當立即製止!”
禮部尚書話音剛落,眾臣看黎傾的眼神都不對了,丞相那走路姿勢……很不對勁!
可是蘇少卿還沒迴京呢,不會吧……丞相大人紅杏出牆啦!
黎傾罕見的沒有懟人:“禮部尚書說得對,確實應該製止,我快被冤死了。”
上麵坐著的謝昭輕咳一聲,有點心虛,但不多:
“事關朝中重臣,確實不該讓百姓妄加議論,由禮部出麵,將此事解釋清楚,言明丞相和蘇少卿隻是同僚,再敢有人胡言亂語,就去京兆府領幾個板子!”
謠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被壓下去,京中百姓本就沒拿這些當迴事,很快又被別的新鮮東西吸引,不再關注丞相的桃色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