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燙手的皇位
滿門被屠,嫡女歸來殺瘋了 作者:青葉朵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百號人,我們隻要了六十人,一來可以讓這些人有優越感,慶幸自己早作決定,更好的效忠於你。二來也讓這些人有危機感,可以更好的鞭策他們辦事。”
“再者,人少,事多,這些人每天忙得腳不沾地,自然沒得心思生二心。六十個人勤勤懇懇的幹事,絕對比起一兩百號人渾水摸魚強。你說的也對,還可以節省一些俸祿。”
這麽一點撥,南宮予連連點頭,豎起大拇指。“還是你想的周到,佩服。”
“我還沒說到重點呢?”南宮羽拿起書卷,又敲了一下他的腦袋。
“咱們這次遷都去富陽。那邊的巡撫、知州、守備等一係列官員,咱們不得給人家地主留些位置,多的不說,五六十頂帽子少不了。不然誰願聽令於你?誰願白白受你差遣?”
“所謂強龍難壓地頭蛇。到了人家的地盤,最開始,不管你有多強,都得盤著。好差,肥差哄養著。以後嘛,等咱們站穩腳跟了,能用則用,不能用再換了就是。”
南宮予醍醐灌頂,原來最厲害的點,在這。他若不說,誰能想明白裏頭的彎彎繞繞。
果然,人和人是有差距的。他根本不是做皇帝的料,這話早在十年前,父皇就說了。如今自己也認清事實了,等見了公主,就趕緊把這苦差丟給她,女皇就女皇,反正自己是堅決不坐那位置的。
到了富陽,所有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溫嬌在做主。就連溫勤和溫勵,單獨拎出來也是能獨當一麵的重臣。
南宮予對比之下越發覺得無能,天天問。“公主啥時候過來啊?”
溫嬌有些不耐煩“你總問公主幹啥?你當好你的新帝就行了!”
眼看著登基的日子越來越近,南宮予越來越不安,再見不到憶薰可真的要瘋了。這皇帝,真不是那麽好當的。
終於,在富陽的新朝塵埃落定後,憶薰從鹿頸灘趕過來了。
“公主啊,你可來了,我每天盼你盼的都睡不著覺了!”南宮予激動的語無倫次。
憶薰苦笑,“有溫嬌他們幫你還不夠?我來不來,你這新皇帝當得不挺好的嘛!”
“公主,你可不能翻臉不認人啊!”南宮予舊事重提“當日可說好了的,你幫除了南宮景,我把政權送給你,現在你不能反悔。”
憶薰打趣他,“怎麽?這王座燙屁股不成?”
南宮予苦笑:“王座不燙屁股,但是頭上這頂皇冠,燒腦子!”
這天底下隻聽過爭皇位,爭得頭破血流,父子反目,兄弟鬩牆的。沒聽說過把皇位當做燙手山芋,巴不得早點脫手的。
“薰兒你就不要為難我了,我真不是做皇帝的料,也沒有做皇帝的命,我把這皇位讓給你,成麽?”
見南宮予的心思真不在這位置上,憶薰也沒辦法強求,隻能先穩住他。
“一年,給我一年時間。富陽這邊才剛剛安定下來,若是貿然換人掌朝,還是個異國人,南疆怕是要內亂。這把椅子你先替我坐著,反正有什麽難事,苦事你都丟催我,或者溫嬌,成麽?”
“啊,一年啊?”南宮予愁眉苦臉的講價:“半年行不行!”
“不行!”憶薰態度堅決。“你若還是這甩手掌櫃的態度,我就帶著溫嬌他們迴去了,讓你自己處理南疆這個爛攤子,讓你的百姓無依無靠,讓你的祖宗在地下罵你不孝子孫!”
憶薰這嘴巴毒起來,可比溫嬌毒多了。南宮予不敢吭聲,隻好退步:“說好的一年,到時候你可別反悔!”
“嗯!不反悔!”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
南宮予也學她,拿來了筆墨。“你立個字據,一年後接手皇位,不然我不信你。”
憶薰真的很無語。“你說你這德行,南宮景還費那麽大勁兒幹什麽?”
其實隻要南宮景不禍害父皇,不傷害皇弟,南宮予是不介意把皇位送給他的。
“他不配!”南宮予再一次催促:“快快快,快寫,不然我不安心!”
憶薰拿出紅印,在白紙上蓋了章,摁了手印。“我懶得寫,一年後想怎樣,你自己說了算。紙在這兒,想要什麽承諾,自己加上。”
南宮予傻眼了。“你就這麽信任我?你不怕我寫了你的身契,把你賣了?”
憶薰打趣他“賣了我,誰替你做皇帝啊!”
南宮予從來沒想過,在爾虞我詐的廟堂之外,還有這樣純粹之人。
善良,智慧,不鑽營取利,不貪念權勢。
憶薰也沒有想過,在深宮權謀之下長的的皇子,還有這般純善之人。早知道當初就應該來南疆,指不定現在就能揮師北上,討伐華原那幫狗賊了。
三個月後,富陽成為南疆新的都城,南宮予正式登基稱帝,四方諸國前來祝賀。
來的人都是居心叵測的大人物,無一不是借著恭賀之喜,想探一探南疆的虛實。
南宮予很緊張,不知該如何應對。憶薰告訴:“別害怕,明天我陪著你一起,隻要誰敢發難,我一定不讓他好過!”
想到憶薰在華原一人舌戰群儒的豐功偉績,南宮予瞬間信心倍增。“你真願意陪著我?你早說啊?害的我白白擔心了三天。”
憶薰瞧他這窩囊樣子就生氣,怎麽說也調教了幾個月,怎麽一點帝王的威嚴都沒有呢。
溫嬌挑迴來的那六十個人很頂用,把這次的登基大典籌備的非常風光。
如今的南疆雖然風雨飄搖,捉襟見肘,可新皇登基這等大事必須隆重操辦,不然他國使者前來,定會聞著氣息,趁機發難。
正如憶薰所料,西域來的是鬼幽花和太子,北蒙來的是哥布諾伊達,蓬萊來的是泓煜,東洲內憂外患沒有來人。而華原這邊,皇帝竟然親自帶著夢貴妃,親自到了。
皇帝親駕,夢爵身為大將和駙馬,自然要跟隨保駕護航,而慧儀公主,作為將軍女眷,也一並來了。
憶薰思考著,要不要趁著這次機會,讓那狗皇帝有去無迴。又擔心此舉不妥,會引發兩國大戰,到時候受苦的還是無辜百姓。
“再者,人少,事多,這些人每天忙得腳不沾地,自然沒得心思生二心。六十個人勤勤懇懇的幹事,絕對比起一兩百號人渾水摸魚強。你說的也對,還可以節省一些俸祿。”
這麽一點撥,南宮予連連點頭,豎起大拇指。“還是你想的周到,佩服。”
“我還沒說到重點呢?”南宮羽拿起書卷,又敲了一下他的腦袋。
“咱們這次遷都去富陽。那邊的巡撫、知州、守備等一係列官員,咱們不得給人家地主留些位置,多的不說,五六十頂帽子少不了。不然誰願聽令於你?誰願白白受你差遣?”
“所謂強龍難壓地頭蛇。到了人家的地盤,最開始,不管你有多強,都得盤著。好差,肥差哄養著。以後嘛,等咱們站穩腳跟了,能用則用,不能用再換了就是。”
南宮予醍醐灌頂,原來最厲害的點,在這。他若不說,誰能想明白裏頭的彎彎繞繞。
果然,人和人是有差距的。他根本不是做皇帝的料,這話早在十年前,父皇就說了。如今自己也認清事實了,等見了公主,就趕緊把這苦差丟給她,女皇就女皇,反正自己是堅決不坐那位置的。
到了富陽,所有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溫嬌在做主。就連溫勤和溫勵,單獨拎出來也是能獨當一麵的重臣。
南宮予對比之下越發覺得無能,天天問。“公主啥時候過來啊?”
溫嬌有些不耐煩“你總問公主幹啥?你當好你的新帝就行了!”
眼看著登基的日子越來越近,南宮予越來越不安,再見不到憶薰可真的要瘋了。這皇帝,真不是那麽好當的。
終於,在富陽的新朝塵埃落定後,憶薰從鹿頸灘趕過來了。
“公主啊,你可來了,我每天盼你盼的都睡不著覺了!”南宮予激動的語無倫次。
憶薰苦笑,“有溫嬌他們幫你還不夠?我來不來,你這新皇帝當得不挺好的嘛!”
“公主,你可不能翻臉不認人啊!”南宮予舊事重提“當日可說好了的,你幫除了南宮景,我把政權送給你,現在你不能反悔。”
憶薰打趣他,“怎麽?這王座燙屁股不成?”
南宮予苦笑:“王座不燙屁股,但是頭上這頂皇冠,燒腦子!”
這天底下隻聽過爭皇位,爭得頭破血流,父子反目,兄弟鬩牆的。沒聽說過把皇位當做燙手山芋,巴不得早點脫手的。
“薰兒你就不要為難我了,我真不是做皇帝的料,也沒有做皇帝的命,我把這皇位讓給你,成麽?”
見南宮予的心思真不在這位置上,憶薰也沒辦法強求,隻能先穩住他。
“一年,給我一年時間。富陽這邊才剛剛安定下來,若是貿然換人掌朝,還是個異國人,南疆怕是要內亂。這把椅子你先替我坐著,反正有什麽難事,苦事你都丟催我,或者溫嬌,成麽?”
“啊,一年啊?”南宮予愁眉苦臉的講價:“半年行不行!”
“不行!”憶薰態度堅決。“你若還是這甩手掌櫃的態度,我就帶著溫嬌他們迴去了,讓你自己處理南疆這個爛攤子,讓你的百姓無依無靠,讓你的祖宗在地下罵你不孝子孫!”
憶薰這嘴巴毒起來,可比溫嬌毒多了。南宮予不敢吭聲,隻好退步:“說好的一年,到時候你可別反悔!”
“嗯!不反悔!”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
南宮予也學她,拿來了筆墨。“你立個字據,一年後接手皇位,不然我不信你。”
憶薰真的很無語。“你說你這德行,南宮景還費那麽大勁兒幹什麽?”
其實隻要南宮景不禍害父皇,不傷害皇弟,南宮予是不介意把皇位送給他的。
“他不配!”南宮予再一次催促:“快快快,快寫,不然我不安心!”
憶薰拿出紅印,在白紙上蓋了章,摁了手印。“我懶得寫,一年後想怎樣,你自己說了算。紙在這兒,想要什麽承諾,自己加上。”
南宮予傻眼了。“你就這麽信任我?你不怕我寫了你的身契,把你賣了?”
憶薰打趣他“賣了我,誰替你做皇帝啊!”
南宮予從來沒想過,在爾虞我詐的廟堂之外,還有這樣純粹之人。
善良,智慧,不鑽營取利,不貪念權勢。
憶薰也沒有想過,在深宮權謀之下長的的皇子,還有這般純善之人。早知道當初就應該來南疆,指不定現在就能揮師北上,討伐華原那幫狗賊了。
三個月後,富陽成為南疆新的都城,南宮予正式登基稱帝,四方諸國前來祝賀。
來的人都是居心叵測的大人物,無一不是借著恭賀之喜,想探一探南疆的虛實。
南宮予很緊張,不知該如何應對。憶薰告訴:“別害怕,明天我陪著你一起,隻要誰敢發難,我一定不讓他好過!”
想到憶薰在華原一人舌戰群儒的豐功偉績,南宮予瞬間信心倍增。“你真願意陪著我?你早說啊?害的我白白擔心了三天。”
憶薰瞧他這窩囊樣子就生氣,怎麽說也調教了幾個月,怎麽一點帝王的威嚴都沒有呢。
溫嬌挑迴來的那六十個人很頂用,把這次的登基大典籌備的非常風光。
如今的南疆雖然風雨飄搖,捉襟見肘,可新皇登基這等大事必須隆重操辦,不然他國使者前來,定會聞著氣息,趁機發難。
正如憶薰所料,西域來的是鬼幽花和太子,北蒙來的是哥布諾伊達,蓬萊來的是泓煜,東洲內憂外患沒有來人。而華原這邊,皇帝竟然親自帶著夢貴妃,親自到了。
皇帝親駕,夢爵身為大將和駙馬,自然要跟隨保駕護航,而慧儀公主,作為將軍女眷,也一並來了。
憶薰思考著,要不要趁著這次機會,讓那狗皇帝有去無迴。又擔心此舉不妥,會引發兩國大戰,到時候受苦的還是無辜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