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後轉而去尋了皇上,那話裏話外的意思,就是請皇上看在太皇太後年事已高的份上,不要真的生太皇太後得氣。
康熙自然是笑著應下了,但是他不會退讓的。一旦讓太皇太後的期望成真了,這大清的江山還姓愛新覺羅嗎。人的欲望是永無止盡的,到時候太皇太後想要的隻會更多。
故而太皇太後每次準備向康熙提起此事時,康熙總會找話題岔過去。因為康熙說的都是正事,太皇太後也不好打斷,隻能等下次再找機會。
但是幾次下來,太皇太後哪裏還能不知道康熙就是故意的,有些惱怒的將人喊到慈寧宮,直接了當的開口道:“哀家預備從科爾沁再挑一個貴女,趁著今年的大選入宮,你覺得如何?”
朕覺得不如何!康熙沒有料到太皇太後會直接開口,差點把真心話說了出來,好在及時刹住了,不然老太太肯定得發飆。
“朕覺得,博爾濟吉特氏的女子今年並不適宜入宮。”
“為何不適宜,皇上總得告訴哀家一個理由吧。”太皇太後不依不饒道。
康熙知道,今天若是不能說出一個正當的理由來,太皇太後是不會善罷甘休的。“皇祖母,慧妃才剛去世。”
聽康熙提起了其其格,太皇太後罕見了沉默了,但也隻有片刻的功夫,很快又恢複如常了。“皇上,其其格已經去世兩年了。況且她生前,也不見得你有多寵愛。”
這話幾乎是諷刺了,別說是寵愛,博爾濟吉特其其格活著的時候,康熙連碰都沒有碰過她。太皇太後就差沒有明說,皇上再拿其其格說事,根本不好使。
康熙製止了蘇麻喇姑想要來打圓場的舉動,向太皇太後解釋道:“誠然,朕並不喜歡慧妃,但是死者為大,總要先等三年孝期過去了,才好再迎新人入宮。”
“守孝三年隻是民間的規矩,皇家什麽時候守過這規矩了。況且就算是要守,也該是晚輩來守,同輩之間何需如此。”
“皇祖母怎麽能這麽說,這規矩便是皇家也不能不當迴事,隻是會奪情,改三年為三月。
但是,慧妃的身份又有些特殊。”
太皇太後一副我看你怎麽編的神情。
康熙訕訕的摸了摸鼻子,繼續道:“慧妃是科爾沁貴女的至親,為親守製,乃是美德。再則,論身份,慧妃是朕的妃嬪,是君,而還未入宮的貴女,是臣。臣為君守孝,哪裏能敷衍了事。”
就像是皇帝駕崩,民間也得守孝三年。雖然皇家不能強製你真的守上三年,但是也得注意著,就像是大臣們家中,這三年就算是夫妻同房,也不能搞出子嗣來。
要是沒人追究倒也罷了,一旦上告,一告一個準,罪名還是藐視帝王得大罪。所以康熙扯出這張大旗,就算有些牽強,但是太皇太後也不能反駁。
最後太皇太後妥協了,隻是提醒了一句,“既然皇上都這樣說了,哀家也不好強求。隻是希望皇上記得今日說的話,別到時候,三年又三年的,均無戲言呐。”
康熙答應的很爽快,至於三年後的大選,到時候再說唄,總會找到理由拒絕的。
鍾粹宮,元絮正在問吉鼐,“新人進宮,你就一點都不擔心。”雖然她作為旁觀者,能清楚得感知到康熙對吉鼐得愛意,正在一點點加深。
但是世事無常,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康熙處在這個位置上,就注定了會是招蜂引蝶得花。倘若真的遇上了一個手段高超的,吉鼐不一定能應付的了。
【放心吧,你就算要擔心,也不該是在今年。】
“今年有什麽問題嗎?”
【前世今年大選入宮的新人,沒有一個能打的。】
“就算有前世沒有,但是命運的軌跡已經發生了改變,你還是不要太相信那些記憶了。”元絮有些擔心,害怕吉鼐會陷入過往之事,而忽視了即將到來的危險。
【我明白你的意思,承瑞的錯誤,我不會再犯第二次。隻是這些八旗貴女有家事支撐,若還是爬不上高位,那又何必日日提防?那日子還過不過了。】
“你說的也是,不過真的沒有問題嗎?”
【穿越能換腦子嗎?】
元絮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吉鼐,然後老實道:“不能。”而後緊張的看向了對方,見吉鼐沒有反應後,才鬆了一口氣。
這兩個人越來越熟悉後,在對方麵前,都不自覺的越來越幼稚了。
剛開始是元絮開始嗑康熙和吉鼐的糖,後來吉鼐也繃不住了,總會和元絮說一些康熙或太皇太後等人小話。
原先吉鼐還覺得這樣不合適,隻是元絮說自己就是一個能互動的樹洞,而且還是沒有風險的。或許是心中壓抑的話太多了,所以吉鼐矜持了兩天,就直接淪陷了。
吉鼐正在低頭繡花,所以正好錯過了元絮的眼神,不然肯定得鬧騰。
【那不就行了,你要是真的不放心,我可以安排人盯著她們。】
“啊,這樣不好吧。”
吉鼐抬頭,對著元絮翻了一個白眼。
【隻是盯著,我又不做什麽。再說了,以我現在的能力還做不到把人送到緊要的位置上,最多就是個普通的灑掃宮人,但也夠用了,反正隻是看看對方有沒有異常。】
雖然吉鼐安慰元絮不用太擔心這些人,但其實,她自己也不能確定。萬一這些人裏麵就有一個有腦子,但是時運不濟的呢。
不過吉鼐是真的不想整天都緊張兮兮的,哪裏有千日防賊的道理,那也太耗費心神了。皇後那樣的手段,畢竟不是誰都有。
而且康熙已經將宮內宮外的通道堵死了,哪怕是皇後,也不能在輕易送消息迴去,最多就是在節日宴會上和家裏人說一會話。
康熙下了死令,凡是夾帶東西入宮或出宮的,一經發現直接打死。在這樣的高壓政策下,還敢冒險行事的人基本就沒有了。
再加上康熙又親自接管了太醫院,將每日輪班的太醫徹底打散。為皇嗣和有孕妃嬪請脈的太醫,更是必須有三位共同負責,若是出事,直接連坐。
康熙自然是笑著應下了,但是他不會退讓的。一旦讓太皇太後的期望成真了,這大清的江山還姓愛新覺羅嗎。人的欲望是永無止盡的,到時候太皇太後想要的隻會更多。
故而太皇太後每次準備向康熙提起此事時,康熙總會找話題岔過去。因為康熙說的都是正事,太皇太後也不好打斷,隻能等下次再找機會。
但是幾次下來,太皇太後哪裏還能不知道康熙就是故意的,有些惱怒的將人喊到慈寧宮,直接了當的開口道:“哀家預備從科爾沁再挑一個貴女,趁著今年的大選入宮,你覺得如何?”
朕覺得不如何!康熙沒有料到太皇太後會直接開口,差點把真心話說了出來,好在及時刹住了,不然老太太肯定得發飆。
“朕覺得,博爾濟吉特氏的女子今年並不適宜入宮。”
“為何不適宜,皇上總得告訴哀家一個理由吧。”太皇太後不依不饒道。
康熙知道,今天若是不能說出一個正當的理由來,太皇太後是不會善罷甘休的。“皇祖母,慧妃才剛去世。”
聽康熙提起了其其格,太皇太後罕見了沉默了,但也隻有片刻的功夫,很快又恢複如常了。“皇上,其其格已經去世兩年了。況且她生前,也不見得你有多寵愛。”
這話幾乎是諷刺了,別說是寵愛,博爾濟吉特其其格活著的時候,康熙連碰都沒有碰過她。太皇太後就差沒有明說,皇上再拿其其格說事,根本不好使。
康熙製止了蘇麻喇姑想要來打圓場的舉動,向太皇太後解釋道:“誠然,朕並不喜歡慧妃,但是死者為大,總要先等三年孝期過去了,才好再迎新人入宮。”
“守孝三年隻是民間的規矩,皇家什麽時候守過這規矩了。況且就算是要守,也該是晚輩來守,同輩之間何需如此。”
“皇祖母怎麽能這麽說,這規矩便是皇家也不能不當迴事,隻是會奪情,改三年為三月。
但是,慧妃的身份又有些特殊。”
太皇太後一副我看你怎麽編的神情。
康熙訕訕的摸了摸鼻子,繼續道:“慧妃是科爾沁貴女的至親,為親守製,乃是美德。再則,論身份,慧妃是朕的妃嬪,是君,而還未入宮的貴女,是臣。臣為君守孝,哪裏能敷衍了事。”
就像是皇帝駕崩,民間也得守孝三年。雖然皇家不能強製你真的守上三年,但是也得注意著,就像是大臣們家中,這三年就算是夫妻同房,也不能搞出子嗣來。
要是沒人追究倒也罷了,一旦上告,一告一個準,罪名還是藐視帝王得大罪。所以康熙扯出這張大旗,就算有些牽強,但是太皇太後也不能反駁。
最後太皇太後妥協了,隻是提醒了一句,“既然皇上都這樣說了,哀家也不好強求。隻是希望皇上記得今日說的話,別到時候,三年又三年的,均無戲言呐。”
康熙答應的很爽快,至於三年後的大選,到時候再說唄,總會找到理由拒絕的。
鍾粹宮,元絮正在問吉鼐,“新人進宮,你就一點都不擔心。”雖然她作為旁觀者,能清楚得感知到康熙對吉鼐得愛意,正在一點點加深。
但是世事無常,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康熙處在這個位置上,就注定了會是招蜂引蝶得花。倘若真的遇上了一個手段高超的,吉鼐不一定能應付的了。
【放心吧,你就算要擔心,也不該是在今年。】
“今年有什麽問題嗎?”
【前世今年大選入宮的新人,沒有一個能打的。】
“就算有前世沒有,但是命運的軌跡已經發生了改變,你還是不要太相信那些記憶了。”元絮有些擔心,害怕吉鼐會陷入過往之事,而忽視了即將到來的危險。
【我明白你的意思,承瑞的錯誤,我不會再犯第二次。隻是這些八旗貴女有家事支撐,若還是爬不上高位,那又何必日日提防?那日子還過不過了。】
“你說的也是,不過真的沒有問題嗎?”
【穿越能換腦子嗎?】
元絮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吉鼐,然後老實道:“不能。”而後緊張的看向了對方,見吉鼐沒有反應後,才鬆了一口氣。
這兩個人越來越熟悉後,在對方麵前,都不自覺的越來越幼稚了。
剛開始是元絮開始嗑康熙和吉鼐的糖,後來吉鼐也繃不住了,總會和元絮說一些康熙或太皇太後等人小話。
原先吉鼐還覺得這樣不合適,隻是元絮說自己就是一個能互動的樹洞,而且還是沒有風險的。或許是心中壓抑的話太多了,所以吉鼐矜持了兩天,就直接淪陷了。
吉鼐正在低頭繡花,所以正好錯過了元絮的眼神,不然肯定得鬧騰。
【那不就行了,你要是真的不放心,我可以安排人盯著她們。】
“啊,這樣不好吧。”
吉鼐抬頭,對著元絮翻了一個白眼。
【隻是盯著,我又不做什麽。再說了,以我現在的能力還做不到把人送到緊要的位置上,最多就是個普通的灑掃宮人,但也夠用了,反正隻是看看對方有沒有異常。】
雖然吉鼐安慰元絮不用太擔心這些人,但其實,她自己也不能確定。萬一這些人裏麵就有一個有腦子,但是時運不濟的呢。
不過吉鼐是真的不想整天都緊張兮兮的,哪裏有千日防賊的道理,那也太耗費心神了。皇後那樣的手段,畢竟不是誰都有。
而且康熙已經將宮內宮外的通道堵死了,哪怕是皇後,也不能在輕易送消息迴去,最多就是在節日宴會上和家裏人說一會話。
康熙下了死令,凡是夾帶東西入宮或出宮的,一經發現直接打死。在這樣的高壓政策下,還敢冒險行事的人基本就沒有了。
再加上康熙又親自接管了太醫院,將每日輪班的太醫徹底打散。為皇嗣和有孕妃嬪請脈的太醫,更是必須有三位共同負責,若是出事,直接連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