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陸的當天氣象並不好,但也非科幻電影中那樣惡劣。彌生曾以為飛船會劇烈地震動,自己一瞬間會被反向的推進力弄得暈厥。但一切都與他設想得相反,除了在著陸時感到引力的支撐外,他並沒有太大反應。雖然身著宇航服,但他還未來得及暴露在飛船外,一輛有著坦克履帶的運輸車就已經和飛船出艙口對接完畢。
司機是一個滿臉絡腮胡的俄羅斯人,他把車行駛得飛快,彌生感覺一旦遇到碎石他們便可以直接飛起來。他看了看男人的姓名牌,翻譯成中文應該是叫莫茲科夫。他們用英語交流,雖然雙方發音都帶有各自國家的特色,但彼此不難聽懂。
彌生問莫茲科夫為什麽不用人工智能取代人類駕駛,莫茲科夫錘了一拳身旁的電子設備,看樣子十分不滿,隨後他道出原因。相比於地球的大氣層,火星上的大氣稀薄得可憐,時不時會受到磁暴和輻射影響,這經常導致人工智能接收不到正確的指令。
彌生對此表示深深地理解,畢竟在量子通訊正處於研究階段,而即便可以投入使用,自然輪不到在這種運輸車上安裝。
透過車窗彌生看到前方開始有緩緩的隆起,運輸車的馬力也開始慢慢加大。
“我們這是在走上坡路?”彌生問莫茲科夫。
“更確切地說,應該是在上山。”
“上山?”彌生再次觀察窗外,茫茫一片黃色中望不到一丁點山脈的痕跡。“這裏怎麽可能有山?”
“我們可正行走在太陽係已知的最大火山上,你之所以看不到山的模樣是因為整座火山的坡度十分緩,而火山巨大的寬度使人們無法從火星表麵窺探其全貌。”看著彌生狐疑的樣子,莫茲科夫又得意一笑,隨即又向彌生做出解釋。“我想你們在空間站時就沒有好好觀察火星表麵,但我敢打賭你肯定聽說過這座火山。”
“你是說這是奧林匹斯山?”彌生再次發出驚唿,“它和我認知中完全不一樣。”
“在你印象裏它是不是應該比喜馬拉雅山脈還要雄偉?畢竟坐擁2000多米的海拔,但是,”莫茲科夫話鋒一轉,“它的山體寬約600公裏,占地麵積達到了30萬平方公裏,這可是相當於整個意大利那麽大。”
“怪不得……可基地為什麽要建造在這樣的地方?”
“這就該問你們這些科研人士了,”莫茲科夫迴頭看了看彌生和林岐,“或許是擔心有輻射影響?”
林岐點了點頭,似乎並不想參與到此類話題中,自打著陸後他的表情一直很沉重,不像彌生那般好奇。
三人至此開始保持一段不自然的沉默。尷尬的氛圍在這片孤寂的大地上被無限放大,彌生不得不偶爾看看身旁的林岐,又看向前座的莫茲科夫,這樣他才會稍稍有些心安。
“聽說你們是研究反物質的?”莫茲科夫再次打破平靜,看得出他也不大習慣這種氛圍。
“謔,怎麽?看樣子您對這方麵也很感興趣。”
“感興趣談不上,但是很好奇,聽說那東西威力很大很大,但我的腦海裏對物質的反向並沒有任何概念。”
“反物質的本質也是一種物質,它也有形狀和質量,”彌生仿佛打開了話匣,他盡量在組織語言,把反物質背後複雜的原理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表達。“我們身邊其實無時不刻都在產生反物質,隻是它存在的量極其極其小,例如,香蕉裏含有微量的鉀40,這是鉀的一種同位素,當鉀40發生放射性衰變時,衰變過程中就會釋放出正電子,我們管這個叫正β衰變。而反物質存在時間也十分短暫,因為一旦有微量的反物質產生,如果不加以控製,一瞬間它又會和身邊的物質發生湮滅。”
“湮滅是一個完全釋放能量的過程,可以做到物質與能量百分百的轉化,當正反物質發生接觸,那麽這一刻他們所具有的質量通通都將化為能量。”
“這聽上去很魔幻,但似乎和我們需要獲取的能源差了不知多少量級,”莫茲科夫的笑帶著些荒唐,他不住地搖頭。“我活到現在也沒發現吃過的哪一根香蕉發生了爆炸,或者憑空湮滅消失。”
彌生知道莫茲科夫對反物質的概念還不甚了解,隨後他又看向林岐,發現林岐對他們的聊天仍然不感冒,但處於對自己從事專業的崇敬,他仍忍不住繼續為莫茲科夫科普。
“能量不會平白無故產生,也不會平白無故消失,你所認為的釋放能量其實都伴隨著質量的減少,香蕉之所以發生湮滅的同時還保持原狀是因為它產生的反物質微乎其微,在宏觀尺度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一旦發生湮滅,它的質量一定會改變。”
“舉個更淺顯的例子,將近200年前那枚爆炸在廣島的原子彈,是一顆槍機式鈾裝藥的原子彈,持續發射出中子來轟擊鈾裝藥,這會使鈾裝藥中的高濃度鈾-235開始發生鏈式反應,釋放出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而事實上這顆原子彈鈾裝藥為50千克,其實隻有2%的鈾-235產生了裂變,大約失去了約1克左右的質量,可經過質能轉換後的能量相當於1.5~2萬噸tnt當量。如果1克物質與1克反物質發生湮滅,那麽釋放的能量將遠遠超過這個當量。”
“換句話說,在我們日常所見的燃燒或各類能源推進器工作時,都會有極小的一部分物質轉為為能量,因為能量不可能憑空而來。”
莫茲科夫緩慢地點頭,彌生猜測他大概率是聽懂了一部分。
“那麽希望你們此行能夠提取足夠多的反物質,多到讓我們離開這該死的太陽係。”
“那麽我們需要一個足夠強大的磁場,在捕獲反物質的同時能夠穩穩地控製住它,避免它和任何物質發生接觸。”
莫茲科夫似乎不想再費太多腦細胞,對於彌生的念叨並未做出迴應。彌生於是將頭轉向窗外,對著一望無際的荒蕪發呆。
偶爾冒出的幾個零星小站點會讓他的眼睛重新聚焦,他猜測那裏最多隻安排駐紮2-3個人,而他聽說在那裏負責執勤卻要一年才能一輪換。那種壓抑的感覺再次襲上他心頭,所幸這次從地球過來火星的也有一部分換班人員,彌生期待半年之後他們也可以跟隨自己重新返迴地球。
沿著粒子加速器通道又走了將近半小時,他們終於進入一條廣闊的隧道,運輸車隨即也開始切換成磁懸浮模式。隧道內的燈光令人恍惚,彌生不由閉上眼睛,不知又過了多久,深藏在奧林匹斯山內的基地終於呈現在他眼前。
彌生在地球上從未見過這樣的大型基地,隧道盡頭是一扇直徑足足有200米的圓形大門,進入大門後他們縱向上升,路過發出轟隆聲的幾排製氧機和三層停車場,他終於來到此行的終點。
“你們可以把宇航服脫掉了,檢修過後我們會安排人給你們送到住處。”莫茲科夫示意他們下車,又衝彌生調皮地眨眼。“我想我們以後會經常見麵的。”
彌生不明白他為何這樣說,隻是迴以禮貌的微笑,然後跟隨林岐向接待他們的人走去。
負責先遣工作的是位來挪威的中年男人,名字叫阿利鬆,單從外表來看彌生以為他應該隻比自己大了10歲左右,畢竟阿利鬆的兩鬢已經隱約可見幾根白發,這和他正值壯年的狀態十分符合。但通過林岐得知阿利鬆已經將近60歲時,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真想不到他竟然隻比你小了幾歲。”彌生發出驚歎。
“阿利鬆從30歲開始幾乎就一直生活在太空裏,不過我想他如此年輕的原因絕非僅僅是生活在太空裏,這也和他健康的作息有很大關係。”
“搞科研的又有幾個能夠保持健康作息的。”
“身體永遠是從事一切活動的基礎,所以今天我們先調整一晚,明天再投入工作。”
看來之前那樣著急的人又不是你了。彌生心中暗自嘀咕著。
基地為二人提供的住處和星級賓館沒什麽差別,甚至還是套間。彌生和林岐各自一間屋子,這讓他感覺以後在這裏的生活會相對從容些。
房間最大的那麵牆上是一塊分辨率極高的屏幕,在模擬出自然光效果同時可以百分百還原陽光的輻射能,彌生開啟電源後整個屋子也跟隨暖和了起來,他將模式調為陰天,隨即光線也變得暗淡了些。桌上擺了一整套紙質的對撞機資料,彌生閑來無事翻了起來。
閱讀紙質資料而非全息投影是他跟隨林岐養成的習慣,他很享受這種觸感與真實視覺交相唿應的感覺,這讓他更容易集中精力。
但當閱讀到核心技術時,他很快就發現,想要在半年之內完成質子同步加速器升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從現有的設備來看,質子同步加速器僅能為極小量的質子束提供加速,然後使其和金屬鐳相撞,再從產生的物質中依靠彭寧離子阱來過濾並俘獲反質子。如果想要使更多質子實現加速,那麽首先要加大磁場強度,這需要直徑更大電磁更強的加速通道。不過之前設計粒子對撞機的人似乎已經考慮到了這點,在彌生今天近距離觀察對撞機時就發現它的通道直徑至少有50米寬,這就為後續的加裝設備提供了有利條件,何況大規模俘獲反質子也需要承受能力更強的彭寧離子阱。由於是在火星上,真空的環境更容易被製造出,這讓彌生有了一種更大膽的想法。
他拿起電話撥給林岐,迫不及待地想和林岐分享自己的想法,但林岐似乎並沒有太大興趣。
“明天我們親自到對撞機上看看,到時候再說出你的想法不遲。”
“可是……”
“先休息吧,你的想法我大致可以猜得到。”
猜得到?怎麽可能?放下電話後彌生心中十分不痛快,這讓他覺得突然失去了此行的意義。他發現自打踏上火星的土壤起,林岐似乎心事重重,一改往日和藹的模樣,雖然彌生知道林岐幾乎將畢生的心血投入在這裏,但他的這種狀態卻讓彌生隱隱感到一絲不安。
次日一早,他和林岐匆匆吃過早飯便迫不及待地前往對撞機一探究竟。自己的宇航服還未檢修完畢,彌生隻好穿上基地統一配發的新式宇航服,這讓他感覺走起路來十分生硬。
莫茲科夫還在老位置等著他們,彌生終於理解他說的以後會經常見麵是什麽意思。他是他們今後在火星上的專職司機。
走了大約有3-4公裏,他們來到最近的一處大型連接口,雖然聽不到任何檢修的聲音,但土地上傳來的震動表明這裏的工作從未停止。
“宇航服上有我們的專屬頻道,我在外麵等你們,如果需要去別的地方隨時聯係就好。”莫茲科夫打開運輸車後方艙門,隔著玻璃對彌生他們說:“我要在這裏抽支煙,你知道在那裏麵是絕不允許有這樣的行為。”
當彌生第一次實打實踏在火星土地上時,才發現這裏和地球的荒漠簡直如出一轍。雖然火星的重力僅有地球的三分之一,由於身著厚重的宇航服,行走起來和在地球上沒太大區別。
“我們進去看看。”林岐開口說。
“真想不到這裏竟然如此雄偉又如此荒涼。”彌生發出感慨。
他們從一側的小門走進去,彌生第一反應是這裏麵十分陰森。盡管有若幹排細密的燈縈繞在管道壁上,卻不足以照亮如此大的一個空間。他緊緊跟隨林岐的步伐,生怕不一會兒就見不到他的身影。
“可以脫下頭盔了,這裏沒關係。”
“難道現在還沒有測試真空狀態?”
“真空區域還在裏麵一層,這是外圍。”林岐說著摘下頭盔,“檢查外圍設備的完好性也是我們此行主要目標之一,畢竟相比於地球,在火星上製造絕對真空要容易的多。”
“可是我還需要加改裝一些重要的設備……”
“什麽設備?”
彌生借此機會將昨晚的想法對林岐傾瀉出來。
“我們需要更強的質子同步加速器和電磁場,這樣才能大批量製造並俘獲反物質,而且我們要在碰撞位置電離出一個足夠大足夠強的真空電磁保護層,以防巨大的能量讓粒子對撞機徹底毀滅。”
“你的設想這裏自建立之初就已經存在了。”
“這怎麽可能?”彌生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向林岐,“你是說之前粒子對撞機一直都是在以我的設想運轉著?”
“對,你屋裏的那份設計圖是最原始的雛形,有人在那基礎上悄悄完成了升級。”
“有人?什麽人?”彌生想知道究竟是誰如此具有先見之明。
“是你的父親。”林岐頓了頓,說。
司機是一個滿臉絡腮胡的俄羅斯人,他把車行駛得飛快,彌生感覺一旦遇到碎石他們便可以直接飛起來。他看了看男人的姓名牌,翻譯成中文應該是叫莫茲科夫。他們用英語交流,雖然雙方發音都帶有各自國家的特色,但彼此不難聽懂。
彌生問莫茲科夫為什麽不用人工智能取代人類駕駛,莫茲科夫錘了一拳身旁的電子設備,看樣子十分不滿,隨後他道出原因。相比於地球的大氣層,火星上的大氣稀薄得可憐,時不時會受到磁暴和輻射影響,這經常導致人工智能接收不到正確的指令。
彌生對此表示深深地理解,畢竟在量子通訊正處於研究階段,而即便可以投入使用,自然輪不到在這種運輸車上安裝。
透過車窗彌生看到前方開始有緩緩的隆起,運輸車的馬力也開始慢慢加大。
“我們這是在走上坡路?”彌生問莫茲科夫。
“更確切地說,應該是在上山。”
“上山?”彌生再次觀察窗外,茫茫一片黃色中望不到一丁點山脈的痕跡。“這裏怎麽可能有山?”
“我們可正行走在太陽係已知的最大火山上,你之所以看不到山的模樣是因為整座火山的坡度十分緩,而火山巨大的寬度使人們無法從火星表麵窺探其全貌。”看著彌生狐疑的樣子,莫茲科夫又得意一笑,隨即又向彌生做出解釋。“我想你們在空間站時就沒有好好觀察火星表麵,但我敢打賭你肯定聽說過這座火山。”
“你是說這是奧林匹斯山?”彌生再次發出驚唿,“它和我認知中完全不一樣。”
“在你印象裏它是不是應該比喜馬拉雅山脈還要雄偉?畢竟坐擁2000多米的海拔,但是,”莫茲科夫話鋒一轉,“它的山體寬約600公裏,占地麵積達到了30萬平方公裏,這可是相當於整個意大利那麽大。”
“怪不得……可基地為什麽要建造在這樣的地方?”
“這就該問你們這些科研人士了,”莫茲科夫迴頭看了看彌生和林岐,“或許是擔心有輻射影響?”
林岐點了點頭,似乎並不想參與到此類話題中,自打著陸後他的表情一直很沉重,不像彌生那般好奇。
三人至此開始保持一段不自然的沉默。尷尬的氛圍在這片孤寂的大地上被無限放大,彌生不得不偶爾看看身旁的林岐,又看向前座的莫茲科夫,這樣他才會稍稍有些心安。
“聽說你們是研究反物質的?”莫茲科夫再次打破平靜,看得出他也不大習慣這種氛圍。
“謔,怎麽?看樣子您對這方麵也很感興趣。”
“感興趣談不上,但是很好奇,聽說那東西威力很大很大,但我的腦海裏對物質的反向並沒有任何概念。”
“反物質的本質也是一種物質,它也有形狀和質量,”彌生仿佛打開了話匣,他盡量在組織語言,把反物質背後複雜的原理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表達。“我們身邊其實無時不刻都在產生反物質,隻是它存在的量極其極其小,例如,香蕉裏含有微量的鉀40,這是鉀的一種同位素,當鉀40發生放射性衰變時,衰變過程中就會釋放出正電子,我們管這個叫正β衰變。而反物質存在時間也十分短暫,因為一旦有微量的反物質產生,如果不加以控製,一瞬間它又會和身邊的物質發生湮滅。”
“湮滅是一個完全釋放能量的過程,可以做到物質與能量百分百的轉化,當正反物質發生接觸,那麽這一刻他們所具有的質量通通都將化為能量。”
“這聽上去很魔幻,但似乎和我們需要獲取的能源差了不知多少量級,”莫茲科夫的笑帶著些荒唐,他不住地搖頭。“我活到現在也沒發現吃過的哪一根香蕉發生了爆炸,或者憑空湮滅消失。”
彌生知道莫茲科夫對反物質的概念還不甚了解,隨後他又看向林岐,發現林岐對他們的聊天仍然不感冒,但處於對自己從事專業的崇敬,他仍忍不住繼續為莫茲科夫科普。
“能量不會平白無故產生,也不會平白無故消失,你所認為的釋放能量其實都伴隨著質量的減少,香蕉之所以發生湮滅的同時還保持原狀是因為它產生的反物質微乎其微,在宏觀尺度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一旦發生湮滅,它的質量一定會改變。”
“舉個更淺顯的例子,將近200年前那枚爆炸在廣島的原子彈,是一顆槍機式鈾裝藥的原子彈,持續發射出中子來轟擊鈾裝藥,這會使鈾裝藥中的高濃度鈾-235開始發生鏈式反應,釋放出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而事實上這顆原子彈鈾裝藥為50千克,其實隻有2%的鈾-235產生了裂變,大約失去了約1克左右的質量,可經過質能轉換後的能量相當於1.5~2萬噸tnt當量。如果1克物質與1克反物質發生湮滅,那麽釋放的能量將遠遠超過這個當量。”
“換句話說,在我們日常所見的燃燒或各類能源推進器工作時,都會有極小的一部分物質轉為為能量,因為能量不可能憑空而來。”
莫茲科夫緩慢地點頭,彌生猜測他大概率是聽懂了一部分。
“那麽希望你們此行能夠提取足夠多的反物質,多到讓我們離開這該死的太陽係。”
“那麽我們需要一個足夠強大的磁場,在捕獲反物質的同時能夠穩穩地控製住它,避免它和任何物質發生接觸。”
莫茲科夫似乎不想再費太多腦細胞,對於彌生的念叨並未做出迴應。彌生於是將頭轉向窗外,對著一望無際的荒蕪發呆。
偶爾冒出的幾個零星小站點會讓他的眼睛重新聚焦,他猜測那裏最多隻安排駐紮2-3個人,而他聽說在那裏負責執勤卻要一年才能一輪換。那種壓抑的感覺再次襲上他心頭,所幸這次從地球過來火星的也有一部分換班人員,彌生期待半年之後他們也可以跟隨自己重新返迴地球。
沿著粒子加速器通道又走了將近半小時,他們終於進入一條廣闊的隧道,運輸車隨即也開始切換成磁懸浮模式。隧道內的燈光令人恍惚,彌生不由閉上眼睛,不知又過了多久,深藏在奧林匹斯山內的基地終於呈現在他眼前。
彌生在地球上從未見過這樣的大型基地,隧道盡頭是一扇直徑足足有200米的圓形大門,進入大門後他們縱向上升,路過發出轟隆聲的幾排製氧機和三層停車場,他終於來到此行的終點。
“你們可以把宇航服脫掉了,檢修過後我們會安排人給你們送到住處。”莫茲科夫示意他們下車,又衝彌生調皮地眨眼。“我想我們以後會經常見麵的。”
彌生不明白他為何這樣說,隻是迴以禮貌的微笑,然後跟隨林岐向接待他們的人走去。
負責先遣工作的是位來挪威的中年男人,名字叫阿利鬆,單從外表來看彌生以為他應該隻比自己大了10歲左右,畢竟阿利鬆的兩鬢已經隱約可見幾根白發,這和他正值壯年的狀態十分符合。但通過林岐得知阿利鬆已經將近60歲時,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真想不到他竟然隻比你小了幾歲。”彌生發出驚歎。
“阿利鬆從30歲開始幾乎就一直生活在太空裏,不過我想他如此年輕的原因絕非僅僅是生活在太空裏,這也和他健康的作息有很大關係。”
“搞科研的又有幾個能夠保持健康作息的。”
“身體永遠是從事一切活動的基礎,所以今天我們先調整一晚,明天再投入工作。”
看來之前那樣著急的人又不是你了。彌生心中暗自嘀咕著。
基地為二人提供的住處和星級賓館沒什麽差別,甚至還是套間。彌生和林岐各自一間屋子,這讓他感覺以後在這裏的生活會相對從容些。
房間最大的那麵牆上是一塊分辨率極高的屏幕,在模擬出自然光效果同時可以百分百還原陽光的輻射能,彌生開啟電源後整個屋子也跟隨暖和了起來,他將模式調為陰天,隨即光線也變得暗淡了些。桌上擺了一整套紙質的對撞機資料,彌生閑來無事翻了起來。
閱讀紙質資料而非全息投影是他跟隨林岐養成的習慣,他很享受這種觸感與真實視覺交相唿應的感覺,這讓他更容易集中精力。
但當閱讀到核心技術時,他很快就發現,想要在半年之內完成質子同步加速器升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從現有的設備來看,質子同步加速器僅能為極小量的質子束提供加速,然後使其和金屬鐳相撞,再從產生的物質中依靠彭寧離子阱來過濾並俘獲反質子。如果想要使更多質子實現加速,那麽首先要加大磁場強度,這需要直徑更大電磁更強的加速通道。不過之前設計粒子對撞機的人似乎已經考慮到了這點,在彌生今天近距離觀察對撞機時就發現它的通道直徑至少有50米寬,這就為後續的加裝設備提供了有利條件,何況大規模俘獲反質子也需要承受能力更強的彭寧離子阱。由於是在火星上,真空的環境更容易被製造出,這讓彌生有了一種更大膽的想法。
他拿起電話撥給林岐,迫不及待地想和林岐分享自己的想法,但林岐似乎並沒有太大興趣。
“明天我們親自到對撞機上看看,到時候再說出你的想法不遲。”
“可是……”
“先休息吧,你的想法我大致可以猜得到。”
猜得到?怎麽可能?放下電話後彌生心中十分不痛快,這讓他覺得突然失去了此行的意義。他發現自打踏上火星的土壤起,林岐似乎心事重重,一改往日和藹的模樣,雖然彌生知道林岐幾乎將畢生的心血投入在這裏,但他的這種狀態卻讓彌生隱隱感到一絲不安。
次日一早,他和林岐匆匆吃過早飯便迫不及待地前往對撞機一探究竟。自己的宇航服還未檢修完畢,彌生隻好穿上基地統一配發的新式宇航服,這讓他感覺走起路來十分生硬。
莫茲科夫還在老位置等著他們,彌生終於理解他說的以後會經常見麵是什麽意思。他是他們今後在火星上的專職司機。
走了大約有3-4公裏,他們來到最近的一處大型連接口,雖然聽不到任何檢修的聲音,但土地上傳來的震動表明這裏的工作從未停止。
“宇航服上有我們的專屬頻道,我在外麵等你們,如果需要去別的地方隨時聯係就好。”莫茲科夫打開運輸車後方艙門,隔著玻璃對彌生他們說:“我要在這裏抽支煙,你知道在那裏麵是絕不允許有這樣的行為。”
當彌生第一次實打實踏在火星土地上時,才發現這裏和地球的荒漠簡直如出一轍。雖然火星的重力僅有地球的三分之一,由於身著厚重的宇航服,行走起來和在地球上沒太大區別。
“我們進去看看。”林岐開口說。
“真想不到這裏竟然如此雄偉又如此荒涼。”彌生發出感慨。
他們從一側的小門走進去,彌生第一反應是這裏麵十分陰森。盡管有若幹排細密的燈縈繞在管道壁上,卻不足以照亮如此大的一個空間。他緊緊跟隨林岐的步伐,生怕不一會兒就見不到他的身影。
“可以脫下頭盔了,這裏沒關係。”
“難道現在還沒有測試真空狀態?”
“真空區域還在裏麵一層,這是外圍。”林岐說著摘下頭盔,“檢查外圍設備的完好性也是我們此行主要目標之一,畢竟相比於地球,在火星上製造絕對真空要容易的多。”
“可是我還需要加改裝一些重要的設備……”
“什麽設備?”
彌生借此機會將昨晚的想法對林岐傾瀉出來。
“我們需要更強的質子同步加速器和電磁場,這樣才能大批量製造並俘獲反物質,而且我們要在碰撞位置電離出一個足夠大足夠強的真空電磁保護層,以防巨大的能量讓粒子對撞機徹底毀滅。”
“你的設想這裏自建立之初就已經存在了。”
“這怎麽可能?”彌生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向林岐,“你是說之前粒子對撞機一直都是在以我的設想運轉著?”
“對,你屋裏的那份設計圖是最原始的雛形,有人在那基礎上悄悄完成了升級。”
“有人?什麽人?”彌生想知道究竟是誰如此具有先見之明。
“是你的父親。”林岐頓了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