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騎侯,沒想到陛下把你派來協助我。”
張遠當然不會拿冷臉對著公孫敖。
接下來可是有著一場艱難的大仗要打。
一旦公孫敖心裏麵不舒服,給張遠撂了挑子,可要比夫羊句山狹那次戰役影響大上許多。
“驃騎將軍,你怕是想錯了,是大將軍派我來的。
大將軍那邊的將領不多,多是大漢邊郡的這些太守,你我之間算是熟識,也曾共事過一段時間。
大將軍統管大漢軍政要務,想的自然要周到一些。”
張遠點點頭,這件事情恐怕還真的是他自己多想了。
好像衛青的確是找不到人來配合張遠。
公孫賀倒是挺合適的,可一個車騎將軍跑去配合一個驃騎將軍,傳出去總不是一迴事。
另外公孫賀現在是漁陽郡的太守,他留在漁陽城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哈哈哈,我就是那麽一說。
漁陽城現在的情況怎麽樣?”
張遠最關心的當然是漢軍的情況跟匈奴那邊的情況。
這才是他做出下一步判斷的依據和根本之所在。
衛青肯定不會出城,死守城池這一點是不會變的。
前期是衛青跟著張遠的節奏走,後麵匈奴勢弱之後,漢軍有了正麵硬拚的機會,才會讓衛青去操心怎麽打陣地仗。
“大將軍下令讓驃騎將軍您放十萬步卒前往漁陽郡的狐奴城。
那裏防守最為空虛,隻有不到一萬的守軍。
其餘二十四萬大軍有二十萬全都在漁陽城,其餘大軍分布在漁陽郡其他城池,每座城池都有五千到一萬人。
至於匈奴人那邊我不是很清楚,但是他們的兵力不下於五十萬,特別是渾邪王率領二十萬大軍到了之後,總兵力肯定是在七十萬以上的。
另外大將軍給我的信息,他們匈奴的主力大軍應該都聚集在了漁陽城周圍。”
“匈奴人是想要複仇罷了,攻打其他的城池對他們意義不大,他們又不會跟其他民族一樣占據城池。
如果他們有七十萬大軍一定全都圍在了漁陽城周邊。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探明清楚匈奴到底有多少的兵力,然後找到一處地方,將他們困死在一處尋求決戰的機會。”
張遠還想著匈奴隻有七十萬人,而且有二十萬不穩定的因素在。
隻要找到一處能夠裝的下七十萬騎兵的山穀,然後把穀口一堵,絞殺匈奴就是。
張遠想的很簡單,有時候對於戰爭不能夠想的太過於複雜,越是複雜人就越會猶豫,一猶豫就可能失去戰機。
“可是在漁陽郡沒有這樣的機會。”
公孫敖十分肯定的說道。
漁陽郡是有著這樣的地形,可是漁陽城以北沒有,過了長城就是一馬平川的地方了。
公孫敖不覺得張遠有這個能力能夠把匈奴人都往南邊或者東邊趕。
其實張遠心裏麵算計的是把匈奴大軍往東邊趕。
因為隻有這樣,匈奴人不管往哪裏跑都跑不掉。
向北是烏桓一族的母親河,他們渡不過去。
向東雖然有大漢的三個群,右北平郡遼西郡還有遼東郡在,可是百姓們都會躲在城裏。
頂多讓匈奴人把農田糟踐完了,這點損失張遠能夠承擔的起,也不會把大漢拖垮。
明年會有更多的流民逃往朝鮮。
如果真的結果是這樣,張遠不介意在虐完匈奴後,順道就把衛滿朝鮮給滅了。
一萬大軍或許就足夠。
另外匈奴要是一直往東邊逃,衛滿朝鮮估計連匈奴人的那一波攻擊都扛不住。
張遠越想越興奮。
朝鮮半島才像是匈奴人最後的歸宿麽。
這不就是一個天然的大布袋。
如果匈奴人沒能跑那麽遠,遼東半島其實也可以的。
張遠實在是找不到能夠容得下七十萬大軍的山穀,即便找到了匈奴人又不傻。
當初馬邑之戰還曆曆在目。
如果是以一個半島為山穀,那麽匈奴人很有可能就一頭紮了進去。
張遠不覺得匈奴人能夠知道衛滿朝鮮南邊是個半島。
甚至不覺得匈奴有人見過大海。
自己有地圖,匈奴人又沒有地圖。
想著想著張遠就鋪開了地圖。
“驃騎將軍您可是有了主意?”
張遠搖了搖頭,他鋪開地圖才發現,除非渾邪王直接選擇跟他合作,然後把跳身份站到大漢這一邊。
不然光靠他的十五萬騎兵想要把匈奴的七十萬騎兵攆到北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個時候要是有人能在匈奴內部幫助他就好了。
張遠想到了褚達,然後搖了搖頭。
“傳令下去,我們先北上過居庸關然後繞到要陽都尉府駐紮。”
公孫敖點了下頭。
張遠決定先繞後是正確的思路。
因為要陽都尉有著一萬漢軍駐守,另外漁陽郡屯糧第二多的地方就是要陽都尉。
匈奴人不會攻城,要陽都尉很可能一直就處在敵後沒有補給,衛青這才弄了大量的糧草囤積在那裏,也是考慮到張遠有繞後的可能性。
張遠先去要陽都尉府也是為了能夠有個補給糧草的地方。
幸虧軍臣死了,大單於之位由伊稚斜接手。
張遠還有衛青他們現在都不清楚,為什麽幾個邊郡的斥候都撤走了。
如此一來就給了張遠絕佳的繞後機會。
伊稚斜也是大意了,覺得自己手握九十萬大軍,整個大漢都沒有九十萬大軍,而他現在在聚集了三方勢力後將兵力頂上了九十萬。
換做是別人也同樣會膨脹的。
因為漢初馬鞍的發展,這才使得劉徹時期有大規模的騎兵作戰。
高腰馬鞍也就是出現在這個時候。
雖然沒有遺傳下去實物,張遠可是真的見到了馬鞍。
如果沒有馬鞍,衛青跟霍去病怎麽可能率領幾萬騎兵在草原上追著匈奴打。
張遠弄出來雙邊馬鐙,又搞出來馬蹄鐵,進一步加強了騎兵對戰馬的掌控力。
匈奴跟大漢加在一起,差不多在漁陽郡這個地方有一百多萬的騎兵。
這種盛況,下一次再出現恐怕就是一千多年後蒙古人馳騁亞歐大陸的時候。
決定執行繞後計劃後。
十五萬騎兵開始北上,另外十萬步卒則由高不識還有趙不虞率領前往狐奴城。
二十五萬大軍在涿縣分道揚鑣。
十萬步卒入駐到狐奴城之後,漁陽城就有了支援。
漁陽城跟狐奴城之間的距離不過才五十裏,不管是狐奴城支援漁陽城還是漁陽城支援狐奴城都非常的方便。
衛青將十萬步卒調到狐奴城去,還有另外一層意思。
希望這十萬大軍能夠吸引走一部分的匈奴騎兵,這樣就可以暫時緩解漁陽城的困局。
張遠在前往要陽都尉府的路上,突然想起來隊伍裏的一個匈奴人趙信。
張遠對趙信是有印象的。
趙信算是在曆史上記載比較早的投降大漢的匈奴人。
而趙信在匈奴是一個小王,等他重新迴到匈奴的懷抱時更是又被伊稚斜封為了自次王,有著不低於左右穀蠡王的地位。
張遠之所以能夠記得趙信這個人,其實是因為他說是有原則也算有原則說沒原則也算是沒原則。
他在大漢的時候盡心盡力為大漢戰鬥,為大漢訓練騎兵。
等迴到匈奴之後又盡心盡力為匈奴賣命,絲毫不顧往日劉徹對他的恩寵。
而且趙信投降是兵敗投降,而不是本來就想著要去投降。
趙信喜歡軍臣單於的一個女兒,然後軍臣看不上趙信,逼迫趙信投降大漢的故事其實想一想也挺狗血的。
張遠這麽一想,不僅匈奴那邊有個不穩定因素,他這邊也有一個啊。
軍臣到時候把自己的女兒弄出來,趙信這個情種很有可能就反叛了。
想到這裏,張遠在路上就把趙信喊到自己的身邊來。
“翕侯。”
“驃騎將軍。”
趙信對張遠還是很尊重的。
所以張遠才覺得這個人有些怪,趙信對每個人其實態度都挺好的。
“聽說你喜歡匈奴大單於軍臣的女兒?”
趙信臉色一變,他從來沒有把這件事情告訴給任何人,即便是在匈奴那邊知道的人也很少。
“驃騎將軍從何處得知?”
“你迴答我是與不是便是了。”
“我是喜歡著軍臣的女兒阿伊妹,可是軍臣與我有仇,我又投靠了大漢,今生恐怕無法再跟阿伊妹見麵。”
“誰說不能的?”
“驃騎將軍突然問起這個是為了什麽?
難不成擔心我趙信會反水?”
“翕侯你太多心了,我隻是想著跟你確定一下,省的最後匈奴戰敗,手底下的人傷到了你的心上人。”
趙信也出征過許多次,自然見識過漢人看見匈奴人立即就殺死的情況。
他是匈奴人但是也不能夠攔著那些士卒的行為。
“多謝驃騎將軍關心,隻是阿伊妹現在恐怕遠在狼居胥山,我們即便戰勝也到不了那個地方。
太遠了。”
“哦,沒事的。
如果勝了,我們會一直追到那裏,爭取讓你跟你的心上人團聚。”
“多謝驃騎將軍。”
張遠想著趙信都能夠跟大單於的女兒搞在一起,而且跟軍臣有仇還能跑到大漢這邊來,地位肯定是不低的。
想了想或許能夠在趙信身上找到突破口。
“你在匈奴的時候地位不是很低,匈奴那邊估計現在還有你的親信吧。”
趙信皺了下眉頭,覺得這才是張遠的真實意圖。
“迴稟驃騎將軍,當初我與幾個部落的族長相熟,再加上我本身就是匈奴的貴族,所以才有些人站在我這一邊。
隻是現在投靠了大漢,就跟那些人斷了聯係,說不定那些原本支持我的人現在就是最恨我的人。”
這話張遠倒是信了。
那些投靠匈奴的漢人都被罵死了。
“但是我現在需要翕侯幫大漢一下,也隻有你才能夠幫大漢。”
“驃騎將軍請說,隻要我能夠做到就一定照做不誤!”
“現在匈奴大單於率領所有的大軍圍住了漁陽城,頹當城剩下來的肯定隻是一些老弱婦孺,還有給匈奴大軍送糧的騎兵。
你若是能夠前往頹當城,找到人能夠幫我們聯係到渾邪王,此戰你當為首功。”
渾邪王要投降大漢的事情在長安不算是什麽秘密,當真的人不多,趙信也有耳聞。
說實話這件事情對他來說難度不大。
隻是張遠怎麽就真的放心讓他去做這件事情。
“驃騎將軍需要我給渾邪王帶什麽話?”
“告訴渾邪王,當我出現的時候,他必須立刻反水。
另外讓他策反烏桓大單於,戰事結束之後,烏桓大單於可享受到跟渾邪王一樣的待遇。
我會奪取衛滿朝鮮送給烏桓一族!他如果想要拿下濊貉跟三韓,我也可以派大軍支援他。”
張遠說的都是廢話,隻要大漢能把衛滿朝鮮給滅了,以烏桓的戰力輕輕鬆鬆碾壓朝鮮半島這些民族部落。
烏桓人之所以不往東南發展,隻是因為衛滿朝鮮的建立者是漢人,衛滿朝鮮又是大漢的屬國,他擔心大漢會幫助衛滿朝鮮而已。
不然烏桓一族的力量就能夠滅了這些人。
而且張遠說的話,趙信知道,他說的都是忽悠烏桓大單於的話。
在大漢誰敢這麽說?
隻有劉徹。
張遠根本不可能替劉徹做主。
隻要匈奴人不往東邊跑,就算是最後勝利了,張遠也不能指揮大軍把衛滿朝鮮給滅了。
不過趙信覺得如果自己這麽跟渾邪王說了,渾邪王也同意去忽悠烏桓大單於,成功率還是挺高的。
趙信也覺得伊稚斜隻有七十萬騎兵,去掉渾邪王的二十萬再去掉烏桓大單於的二十萬,就隻剩下了三十萬。
就算渾邪王跟烏桓大單於作壁上觀,漢軍也能夠輕輕鬆鬆的解決掉這三十萬人。
現在看起來四方勢力,貌似匈奴本部才是最弱的。
雖然他們有三十萬人,可是漢軍要滅的就是你這三十萬啊。
“末將記清楚了,我會想辦法跟押運糧草的匈奴人一起混進他們的駐地。”
“如果是這樣,那就再好不過了。”
張遠大喜,本來他隻想要趙信找些人去送信就好,沒想到趙信還有著一顆臥底的心。
至於趙信有可能投降的問題,張遠也想過。
如果趙信反水,將所有的情況全都告訴給匈奴大單於軍臣,那麽最起碼渾邪王是坐不住的。
本來匈奴大單於就猜忌渾邪王。
這件事情不管是大漢還是匈奴,人人都知道。
渾邪王難道就不擔心匈奴大單於知道之後,會強行奪走他的兵權?
軍臣奪走渾邪王的兵權簡直不要太簡單,直接把渾邪王弄死,那二十萬大軍肯定就隻聽匈奴大單於軍臣的了。
所以趙信老老實實按照張遠說的去做,會讓匈奴大軍內部動亂。
他不老老實實的,選擇反水,匈奴大軍內部還是會亂。
渾邪王肯定會跟匈奴大單於互相猜忌。
張遠當然不會拿冷臉對著公孫敖。
接下來可是有著一場艱難的大仗要打。
一旦公孫敖心裏麵不舒服,給張遠撂了挑子,可要比夫羊句山狹那次戰役影響大上許多。
“驃騎將軍,你怕是想錯了,是大將軍派我來的。
大將軍那邊的將領不多,多是大漢邊郡的這些太守,你我之間算是熟識,也曾共事過一段時間。
大將軍統管大漢軍政要務,想的自然要周到一些。”
張遠點點頭,這件事情恐怕還真的是他自己多想了。
好像衛青的確是找不到人來配合張遠。
公孫賀倒是挺合適的,可一個車騎將軍跑去配合一個驃騎將軍,傳出去總不是一迴事。
另外公孫賀現在是漁陽郡的太守,他留在漁陽城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哈哈哈,我就是那麽一說。
漁陽城現在的情況怎麽樣?”
張遠最關心的當然是漢軍的情況跟匈奴那邊的情況。
這才是他做出下一步判斷的依據和根本之所在。
衛青肯定不會出城,死守城池這一點是不會變的。
前期是衛青跟著張遠的節奏走,後麵匈奴勢弱之後,漢軍有了正麵硬拚的機會,才會讓衛青去操心怎麽打陣地仗。
“大將軍下令讓驃騎將軍您放十萬步卒前往漁陽郡的狐奴城。
那裏防守最為空虛,隻有不到一萬的守軍。
其餘二十四萬大軍有二十萬全都在漁陽城,其餘大軍分布在漁陽郡其他城池,每座城池都有五千到一萬人。
至於匈奴人那邊我不是很清楚,但是他們的兵力不下於五十萬,特別是渾邪王率領二十萬大軍到了之後,總兵力肯定是在七十萬以上的。
另外大將軍給我的信息,他們匈奴的主力大軍應該都聚集在了漁陽城周圍。”
“匈奴人是想要複仇罷了,攻打其他的城池對他們意義不大,他們又不會跟其他民族一樣占據城池。
如果他們有七十萬大軍一定全都圍在了漁陽城周邊。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探明清楚匈奴到底有多少的兵力,然後找到一處地方,將他們困死在一處尋求決戰的機會。”
張遠還想著匈奴隻有七十萬人,而且有二十萬不穩定的因素在。
隻要找到一處能夠裝的下七十萬騎兵的山穀,然後把穀口一堵,絞殺匈奴就是。
張遠想的很簡單,有時候對於戰爭不能夠想的太過於複雜,越是複雜人就越會猶豫,一猶豫就可能失去戰機。
“可是在漁陽郡沒有這樣的機會。”
公孫敖十分肯定的說道。
漁陽郡是有著這樣的地形,可是漁陽城以北沒有,過了長城就是一馬平川的地方了。
公孫敖不覺得張遠有這個能力能夠把匈奴人都往南邊或者東邊趕。
其實張遠心裏麵算計的是把匈奴大軍往東邊趕。
因為隻有這樣,匈奴人不管往哪裏跑都跑不掉。
向北是烏桓一族的母親河,他們渡不過去。
向東雖然有大漢的三個群,右北平郡遼西郡還有遼東郡在,可是百姓們都會躲在城裏。
頂多讓匈奴人把農田糟踐完了,這點損失張遠能夠承擔的起,也不會把大漢拖垮。
明年會有更多的流民逃往朝鮮。
如果真的結果是這樣,張遠不介意在虐完匈奴後,順道就把衛滿朝鮮給滅了。
一萬大軍或許就足夠。
另外匈奴要是一直往東邊逃,衛滿朝鮮估計連匈奴人的那一波攻擊都扛不住。
張遠越想越興奮。
朝鮮半島才像是匈奴人最後的歸宿麽。
這不就是一個天然的大布袋。
如果匈奴人沒能跑那麽遠,遼東半島其實也可以的。
張遠實在是找不到能夠容得下七十萬大軍的山穀,即便找到了匈奴人又不傻。
當初馬邑之戰還曆曆在目。
如果是以一個半島為山穀,那麽匈奴人很有可能就一頭紮了進去。
張遠不覺得匈奴人能夠知道衛滿朝鮮南邊是個半島。
甚至不覺得匈奴有人見過大海。
自己有地圖,匈奴人又沒有地圖。
想著想著張遠就鋪開了地圖。
“驃騎將軍您可是有了主意?”
張遠搖了搖頭,他鋪開地圖才發現,除非渾邪王直接選擇跟他合作,然後把跳身份站到大漢這一邊。
不然光靠他的十五萬騎兵想要把匈奴的七十萬騎兵攆到北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個時候要是有人能在匈奴內部幫助他就好了。
張遠想到了褚達,然後搖了搖頭。
“傳令下去,我們先北上過居庸關然後繞到要陽都尉府駐紮。”
公孫敖點了下頭。
張遠決定先繞後是正確的思路。
因為要陽都尉有著一萬漢軍駐守,另外漁陽郡屯糧第二多的地方就是要陽都尉。
匈奴人不會攻城,要陽都尉很可能一直就處在敵後沒有補給,衛青這才弄了大量的糧草囤積在那裏,也是考慮到張遠有繞後的可能性。
張遠先去要陽都尉府也是為了能夠有個補給糧草的地方。
幸虧軍臣死了,大單於之位由伊稚斜接手。
張遠還有衛青他們現在都不清楚,為什麽幾個邊郡的斥候都撤走了。
如此一來就給了張遠絕佳的繞後機會。
伊稚斜也是大意了,覺得自己手握九十萬大軍,整個大漢都沒有九十萬大軍,而他現在在聚集了三方勢力後將兵力頂上了九十萬。
換做是別人也同樣會膨脹的。
因為漢初馬鞍的發展,這才使得劉徹時期有大規模的騎兵作戰。
高腰馬鞍也就是出現在這個時候。
雖然沒有遺傳下去實物,張遠可是真的見到了馬鞍。
如果沒有馬鞍,衛青跟霍去病怎麽可能率領幾萬騎兵在草原上追著匈奴打。
張遠弄出來雙邊馬鐙,又搞出來馬蹄鐵,進一步加強了騎兵對戰馬的掌控力。
匈奴跟大漢加在一起,差不多在漁陽郡這個地方有一百多萬的騎兵。
這種盛況,下一次再出現恐怕就是一千多年後蒙古人馳騁亞歐大陸的時候。
決定執行繞後計劃後。
十五萬騎兵開始北上,另外十萬步卒則由高不識還有趙不虞率領前往狐奴城。
二十五萬大軍在涿縣分道揚鑣。
十萬步卒入駐到狐奴城之後,漁陽城就有了支援。
漁陽城跟狐奴城之間的距離不過才五十裏,不管是狐奴城支援漁陽城還是漁陽城支援狐奴城都非常的方便。
衛青將十萬步卒調到狐奴城去,還有另外一層意思。
希望這十萬大軍能夠吸引走一部分的匈奴騎兵,這樣就可以暫時緩解漁陽城的困局。
張遠在前往要陽都尉府的路上,突然想起來隊伍裏的一個匈奴人趙信。
張遠對趙信是有印象的。
趙信算是在曆史上記載比較早的投降大漢的匈奴人。
而趙信在匈奴是一個小王,等他重新迴到匈奴的懷抱時更是又被伊稚斜封為了自次王,有著不低於左右穀蠡王的地位。
張遠之所以能夠記得趙信這個人,其實是因為他說是有原則也算有原則說沒原則也算是沒原則。
他在大漢的時候盡心盡力為大漢戰鬥,為大漢訓練騎兵。
等迴到匈奴之後又盡心盡力為匈奴賣命,絲毫不顧往日劉徹對他的恩寵。
而且趙信投降是兵敗投降,而不是本來就想著要去投降。
趙信喜歡軍臣單於的一個女兒,然後軍臣看不上趙信,逼迫趙信投降大漢的故事其實想一想也挺狗血的。
張遠這麽一想,不僅匈奴那邊有個不穩定因素,他這邊也有一個啊。
軍臣到時候把自己的女兒弄出來,趙信這個情種很有可能就反叛了。
想到這裏,張遠在路上就把趙信喊到自己的身邊來。
“翕侯。”
“驃騎將軍。”
趙信對張遠還是很尊重的。
所以張遠才覺得這個人有些怪,趙信對每個人其實態度都挺好的。
“聽說你喜歡匈奴大單於軍臣的女兒?”
趙信臉色一變,他從來沒有把這件事情告訴給任何人,即便是在匈奴那邊知道的人也很少。
“驃騎將軍從何處得知?”
“你迴答我是與不是便是了。”
“我是喜歡著軍臣的女兒阿伊妹,可是軍臣與我有仇,我又投靠了大漢,今生恐怕無法再跟阿伊妹見麵。”
“誰說不能的?”
“驃騎將軍突然問起這個是為了什麽?
難不成擔心我趙信會反水?”
“翕侯你太多心了,我隻是想著跟你確定一下,省的最後匈奴戰敗,手底下的人傷到了你的心上人。”
趙信也出征過許多次,自然見識過漢人看見匈奴人立即就殺死的情況。
他是匈奴人但是也不能夠攔著那些士卒的行為。
“多謝驃騎將軍關心,隻是阿伊妹現在恐怕遠在狼居胥山,我們即便戰勝也到不了那個地方。
太遠了。”
“哦,沒事的。
如果勝了,我們會一直追到那裏,爭取讓你跟你的心上人團聚。”
“多謝驃騎將軍。”
張遠想著趙信都能夠跟大單於的女兒搞在一起,而且跟軍臣有仇還能跑到大漢這邊來,地位肯定是不低的。
想了想或許能夠在趙信身上找到突破口。
“你在匈奴的時候地位不是很低,匈奴那邊估計現在還有你的親信吧。”
趙信皺了下眉頭,覺得這才是張遠的真實意圖。
“迴稟驃騎將軍,當初我與幾個部落的族長相熟,再加上我本身就是匈奴的貴族,所以才有些人站在我這一邊。
隻是現在投靠了大漢,就跟那些人斷了聯係,說不定那些原本支持我的人現在就是最恨我的人。”
這話張遠倒是信了。
那些投靠匈奴的漢人都被罵死了。
“但是我現在需要翕侯幫大漢一下,也隻有你才能夠幫大漢。”
“驃騎將軍請說,隻要我能夠做到就一定照做不誤!”
“現在匈奴大單於率領所有的大軍圍住了漁陽城,頹當城剩下來的肯定隻是一些老弱婦孺,還有給匈奴大軍送糧的騎兵。
你若是能夠前往頹當城,找到人能夠幫我們聯係到渾邪王,此戰你當為首功。”
渾邪王要投降大漢的事情在長安不算是什麽秘密,當真的人不多,趙信也有耳聞。
說實話這件事情對他來說難度不大。
隻是張遠怎麽就真的放心讓他去做這件事情。
“驃騎將軍需要我給渾邪王帶什麽話?”
“告訴渾邪王,當我出現的時候,他必須立刻反水。
另外讓他策反烏桓大單於,戰事結束之後,烏桓大單於可享受到跟渾邪王一樣的待遇。
我會奪取衛滿朝鮮送給烏桓一族!他如果想要拿下濊貉跟三韓,我也可以派大軍支援他。”
張遠說的都是廢話,隻要大漢能把衛滿朝鮮給滅了,以烏桓的戰力輕輕鬆鬆碾壓朝鮮半島這些民族部落。
烏桓人之所以不往東南發展,隻是因為衛滿朝鮮的建立者是漢人,衛滿朝鮮又是大漢的屬國,他擔心大漢會幫助衛滿朝鮮而已。
不然烏桓一族的力量就能夠滅了這些人。
而且張遠說的話,趙信知道,他說的都是忽悠烏桓大單於的話。
在大漢誰敢這麽說?
隻有劉徹。
張遠根本不可能替劉徹做主。
隻要匈奴人不往東邊跑,就算是最後勝利了,張遠也不能指揮大軍把衛滿朝鮮給滅了。
不過趙信覺得如果自己這麽跟渾邪王說了,渾邪王也同意去忽悠烏桓大單於,成功率還是挺高的。
趙信也覺得伊稚斜隻有七十萬騎兵,去掉渾邪王的二十萬再去掉烏桓大單於的二十萬,就隻剩下了三十萬。
就算渾邪王跟烏桓大單於作壁上觀,漢軍也能夠輕輕鬆鬆的解決掉這三十萬人。
現在看起來四方勢力,貌似匈奴本部才是最弱的。
雖然他們有三十萬人,可是漢軍要滅的就是你這三十萬啊。
“末將記清楚了,我會想辦法跟押運糧草的匈奴人一起混進他們的駐地。”
“如果是這樣,那就再好不過了。”
張遠大喜,本來他隻想要趙信找些人去送信就好,沒想到趙信還有著一顆臥底的心。
至於趙信有可能投降的問題,張遠也想過。
如果趙信反水,將所有的情況全都告訴給匈奴大單於軍臣,那麽最起碼渾邪王是坐不住的。
本來匈奴大單於就猜忌渾邪王。
這件事情不管是大漢還是匈奴,人人都知道。
渾邪王難道就不擔心匈奴大單於知道之後,會強行奪走他的兵權?
軍臣奪走渾邪王的兵權簡直不要太簡單,直接把渾邪王弄死,那二十萬大軍肯定就隻聽匈奴大單於軍臣的了。
所以趙信老老實實按照張遠說的去做,會讓匈奴大軍內部動亂。
他不老老實實的,選擇反水,匈奴大軍內部還是會亂。
渾邪王肯定會跟匈奴大單於互相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