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徹還沒有宣布冊立衛子夫為皇後的時候,長安城又發生一件大事。
淮南國的中郎雷被不遠萬裏,跑到長安城來告禦狀。
起因不是張遠記憶中的那樣。
原本應該是雷被跟淮南王劉安的兒子,淮南國的太子劉遷比劍。
最後雷被不小心傷到了劉遷,從而一直被劉遷在劉安麵前詆毀中傷。
劉安肯定是護著自己的寶貝兒子,這才把雷被的職位給撤了,逼得雷被跑來長安城告禦狀。
結果現在卻發生了變化。
雷被到了長安城之後,竟然說自己發現了劉遷跟一個宮女私通,然後劉遷遷怒與他。
一個諸侯國太子玩玩宮女算得了什麽大事,王宮裏麵的宮女全都是他爸跟他的。
結果劉遷就因為這件事情遷怒了雷被。
眾人詢問了詳細的細節之後才知道,原來劉遷那方麵有些問題,被撞見了自然羞憤難當。
張遠知道之後,都驚呆了。
還能這麽玩的麽。
不過雷被也沒有直接告劉遷還有劉安造反的事情。
那些事情他沒有證據,是不可能以這樣的罪名去告劉安的。
他向劉徹告禦狀是說淮南王劉安嚴禁雷被入京從軍的事情。
原來劉徹早就在全國頒布了一個律令。
但凡大漢有人願意從軍,都可以直接來長安保命參戰,不管是諸侯王還是各地官員都不可以擅自截留這些人。
雷被一開始是想以這個名義離開淮南國,畢竟他一身的武藝,去從軍也能夠得到重用。
結果劉安為了自己的兒子,直接在淮南國頒布了一命令。
‘嚴禁中郎雷被入京從軍,淮南國人以此為戒。
今後誰再惹是生非,休想以從軍為名一走了之。’
就這樣雷被在淮南國實在是走投無路了,這才有入長安告禦狀的事情。
阻撓雷被入長安城是小事,可阻撓雷被執行天子詔令可是欺君的大罪。
按照大漢律令,應該直接在街市上砍頭殺死然後棄屍。
本來劉徹對淮南國早就有不滿,現在弄出這一檔子事情,恰好給了劉徹機會。
要知道劉安可是帶頭拒不執行推恩令的諸侯王。
受到劉徹關注最多的諸侯王,百分百就是劉安。
劉陵人在長安城中幾十年,誰不知道這個劉徹的表妹是淮南王劉安的間諜。
不然諸侯王翁主也是這群當官的可以睡的?
劉徹當即就派人去調查這件事情。
距離淮南國最近的關外郡一級官府是河南郡,而且洛陽城又是大城。
劉徹就把這件事情交給了河南郡的太守,讓河南郡的太守抓捕淮南國太子劉遷到洛陽受審。
命令直接就送到了淮南國的國都壽春縣。
可是壽春縣的縣丞是淮南王劉安任命的,他自然是要袒護劉遷還有淮南王劉安。
就這樣,劉徹的命令到了壽春縣竟然沒有人執行了。
可淮南國的國相可是劉徹任命的,於是就把這一情況捅到了長安。
淮南國相直接實名舉報壽春縣丞。
淮南王劉安一聽,自己的國相要舉報壽春縣丞,立馬就找到淮南國相,要他把彈劾壽春縣丞的文書給追迴來。
可淮南國相根本就不聽淮南王劉安的。
每個諸侯國的國相都直接由中央委派這一招實在是高,任何諸侯國想要造反,繞過國相執行是很難的。
這就造成了,許多諸侯王根本沒有取得最大的優勢就被逼的造反了。
劉安見自己勸不動淮南國相,立馬就打算惡人先告狀。
派人八百裏加急趕往長安城。
告淮南國相違法亂紀。
在長安城看戲的這群人,一個個就差拿個小板凳磕著瓜子。
劉徹也不在意,一出函穀關就是河南郡,再往東南走就是淮南國。
相比較那些比較遠的諸侯國,劉徹想要拿下劉安簡直不要太簡單。
說實話,上林苑駐紮的這八校尉就是防劉安的。
淮南國離長安城也近的很,一入函穀關那也是一馬平川的地界。
就這樣,淮南國相告壽春縣丞,淮南王劉安告淮南國相。
劉徹索性也不讓河南郡太守審理了,直接把案件交給了廷尉府。
查來查去最終還是查到了淮南王的頭上。
長安城中的公卿大臣一致認為應該直接逮捕淮南王劉安。
可是劉徹覺得直接把自己的叔叔抓到長安城來,畢竟不算個事。
人嘛,麵子工程還是要做做的。
於是劉徹就派了一名中尉去了淮南國,向淮南王劉安詢問事情的真相。
雖然已經查清楚了,劉徹還是盡可能的給劉安一些尊嚴。
中尉到了淮南國,和顏悅色的對待淮南王,其他事情一概不問,隻問雷被的事情,也沒說到劉徹會對淮南王有什麽懲戒。
淮南王原本是想殺了中尉然後直接造反的,見到中尉這個樣子,就收起了殺心。
就這樣中尉得以平安迴到長安城。
淮南王等於是向中尉承認了自己的犯罪事實。
那些公卿大臣們又要求劉徹按照律令處死淮南王劉安。
可劉徹直接拒絕了。
在他看來,是雷被有錯在先,劉安是一時憤怒才忘了自己的律令。
如果以這樣的理由殺掉劉安,前不久殺掉主父偃平息諸侯王怒火的事情就等於是白幹了,而主父偃也是白死了。
最終劉徹決定隻削去淮南國的兩個縣,而且還派了之前詢問淮南王情況的那個中尉去宣布判罰。
劉徹這完全就是想暫時壓著淮南王劉安,不讓他有理由造反,而且還能削弱淮南國的實力。
傳出去諸侯王們也會說劉徹仁慈,而不會想到其他的東西。
淮南王的事情隻是一個小插曲。
大漢的秋日大祭終於是來了。
衛青跟公孫賀在北邊的戰事陷入到了焦灼當中,根本沒有辦法離開,劉徹也沒辦法下令撤軍。
一旦那樣做了,就是把漁陽郡暴露在匈奴人的兵鋒之下。
現在大漢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即便消耗再大,劉徹也不會跟匈奴求和。
反正秋天一過去,冬天就要來了。
劉徹不相信那些烏桓人跟匈奴人會選擇在頹當城過冬繼續跟漢軍戰鬥。
不僅劉徹不相信,大漢也沒有人會覺得匈奴人會選擇在冬天跟漢軍打仗。
冬天城外麵又沒有莊稼必須要保護,邊郡的老百姓們全都進城了,匈奴人難道會選擇攻城麽。
劉徹最終決定在秋日大祭這一天,讓衛子夫登頂後位。
張遠也從側麵打聽到了一個消息,其實就是平陽公主那邊傳來的。
劉徹已經把大將軍的印綬送去漁陽郡了。
生個兒子,一個皇後一個大將軍。
真的是旁人羨慕都羨慕不來的榮寵。
今年的秋日大祭,劉徹選擇在上林苑直接開啟一場圍獵活動。
秋日的動物都要養膘,這個時節的獸類也要更加的肥美一些。
張遠的位置直接被安排在了最上麵的台階,跟劉徹還有薛澤張歐他們坐在一起。
至於蕭若還有平陽公主她們這些女眷則坐在另一側。
“蕭若,你嫁給新安侯也有兩月了,肚子裏還是沒有動靜?”
女人坐在一起,除了談胭脂水粉外,能談的事情就剩下婚育。
平陽公主倒是想跟朝臣們一起聊聊政事,可現在的場合也不允許啊。
“長公主殿下,我還沒有跟侯爺圓房。”
蕭若說完這句話,臉紅的都快要滴出血。
“新安侯難不成被卓氏大女給迷住了?”
“侯爺也未從去姐姐那裏休息,基本上都是在書房睡得。
有一次我進去為侯爺送些幹淨的衣物,發現侯爺始終在看著地圖,還在紙上寫寫畫畫,可是我不懂這些東西,也不敢打擾到侯爺。”
“新安侯身體上不會有什麽舊疾,等迴去侯府之後你多關心關心他。
看來新安侯也是察覺到了什麽事情,才會如此操勞,但這也不能影響了綿延子嗣不是麽。”
“我明白,多謝長公主殿下提醒。”
一到圍獵的時候,都是年輕將領跟那些十多歲二十多歲的勳貴子弟露臉的時候。
指不定抓到什麽稀有的獵物,送到劉徹身邊,就能夠獲得一點封賞。
不過今天的圍獵開始時間會比較晚,張遠看見一邊的黃門侍郎手裏麵握著一份厚厚的詔書。
許多人的封賞都要在今日宣布。
“噤聲!”
劉徹一個眼神示意之下,黃門侍郎大喊了一聲,隨後那些傳聲的小黃門一聲一聲的喊下去,直到整個獵場的人都不再說話。
“今日秋日大祭,天子有詔。
詔曰:朕聽說天地不變,施化不成;陰陽不變,物不暢茂。
《易》說:‘因勢變通,人民的精神才會振作。’
《詩》說:‘通天地之變而不失道,擇善而從。’
朕欣賞唐虞而樂觀殷周,願汲取曆史的經驗教訓以為借鑒。
現在大赦天下,與民更始。有的犯了罪畏罪逃亡及久欠官物而被起訴,事出在孝景皇帝三年以前的,都免予處理。
另冊立衛夫人衛子夫為大漢皇後,移居椒房殿!
大司馬驃騎將軍長平侯衛青為大將軍,加五千戶封邑。
封衛青長子衛伉為宜春侯,封邑一千三百戶。
封衛青次子衛不疑為陰安侯,封邑一千三百戶。
封衛青幼子衛登為發幹侯,封邑一千三百戶。”
牛逼,張遠嘖嘖了兩聲。
衛子夫真的是牛逼,黃門侍郎還沒念完,底下的人臉都綠了。
一家子四個列侯,這還是就四個男的,要是有更多男的,不得再封幾個。
“擢升衛將軍張遠為大司馬驃騎將軍,增封邑萬戶。
岸頭侯張次公,增封邑千戶。
期門仆射李健為青衣侯,封邑八百戶。
羽林校尉薛仁為陰山侯,封邑七百戶....”
跟著張遠一起出征的校尉,除了李沮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還有李朔被俘獲,最差也是個關內侯的封賞。
不過這些都比不上衛子夫被冊立為皇後,衛青被封為大將軍來的震撼。
“新安侯如今也是萬戶侯了。”
平陽公主對著蕭若笑著說道,算是恭喜了。
平陽侯曹參當年都沒有張遠現如今的封邑多,比張遠剛好差了一百戶。
曹參當年是一萬六百戶,而張遠是一萬七百戶。
要知道蕭何才多少封邑?八千戶而已。
蕭慶重新承襲爵位,現在更是大打折扣,隻有兩千四百戶了。
劉徹這一輩子大概封了九十位列侯。
縱觀過去,萬戶侯也就隻有張遠還有衛青。
至於後來渾邪王投降大漢被封為萬戶侯,那都是後話了。
現在大漢跟渾邪王那邊還沒有商量好,一時半會兒還投降不了。
“長公主殿下說笑了,侯爺的榮耀也是天子給的。”
蕭若不驕不躁,輕輕點了下頭。
最中間的台子上,張遠身邊也都是祝賀的聲音。
侯爵直接分的話有兩種。
一種關內侯,在大漢是第十九等爵位。
再來就是列侯,是異性人能夠獲取的最高爵位。
可列侯也是分地位高低上下的。
不然列侯幾百個,總不能都平等對待吧。
要麽直接以官職高低來分地位高下。
比如張遠要對丞相薛澤保持尊敬。
要麽就以跟皇帝的親近程度。
列侯裏麵也有關內侯。
那是封地在關內的列侯的別稱。
張遠的封地新安縣就在函穀關西邊,剛好卡在關內裏麵。
這就跟關外那些列侯區分開來了。
這就代表著跟皇帝親近。
最後最直接的就是按照封邑來區分。
封邑多的列侯,要麽是功勞大要麽就是沾上了皇親國戚。
衛青他們這些外戚封侯的原因那一條都寫著皇後的弟弟。
你不服不行啊。
但張遠是實打實的功勞,殊不知公孫弘當丞相後封他一個列侯,食邑才三百多戶。
薛仁他們這些靠軍功換的列侯,誰不比公孫弘強啊。
張遠無論是從那一條來看,都是站在大漢勳貴階層山巔上的人物。
隻要他不作死,班固將來編撰《漢書》的時候,保不齊就給張遠來個《張遠列傳》。
《史記》張遠是不趕趟了,起碼得把出生日期往前挪個幾十年,才可能讓司馬遷給自己整一個世家。
張遠想想,覺得列傳的排麵還是不夠大,可也隻能夠委屈著自己了。
淮南國的中郎雷被不遠萬裏,跑到長安城來告禦狀。
起因不是張遠記憶中的那樣。
原本應該是雷被跟淮南王劉安的兒子,淮南國的太子劉遷比劍。
最後雷被不小心傷到了劉遷,從而一直被劉遷在劉安麵前詆毀中傷。
劉安肯定是護著自己的寶貝兒子,這才把雷被的職位給撤了,逼得雷被跑來長安城告禦狀。
結果現在卻發生了變化。
雷被到了長安城之後,竟然說自己發現了劉遷跟一個宮女私通,然後劉遷遷怒與他。
一個諸侯國太子玩玩宮女算得了什麽大事,王宮裏麵的宮女全都是他爸跟他的。
結果劉遷就因為這件事情遷怒了雷被。
眾人詢問了詳細的細節之後才知道,原來劉遷那方麵有些問題,被撞見了自然羞憤難當。
張遠知道之後,都驚呆了。
還能這麽玩的麽。
不過雷被也沒有直接告劉遷還有劉安造反的事情。
那些事情他沒有證據,是不可能以這樣的罪名去告劉安的。
他向劉徹告禦狀是說淮南王劉安嚴禁雷被入京從軍的事情。
原來劉徹早就在全國頒布了一個律令。
但凡大漢有人願意從軍,都可以直接來長安保命參戰,不管是諸侯王還是各地官員都不可以擅自截留這些人。
雷被一開始是想以這個名義離開淮南國,畢竟他一身的武藝,去從軍也能夠得到重用。
結果劉安為了自己的兒子,直接在淮南國頒布了一命令。
‘嚴禁中郎雷被入京從軍,淮南國人以此為戒。
今後誰再惹是生非,休想以從軍為名一走了之。’
就這樣雷被在淮南國實在是走投無路了,這才有入長安告禦狀的事情。
阻撓雷被入長安城是小事,可阻撓雷被執行天子詔令可是欺君的大罪。
按照大漢律令,應該直接在街市上砍頭殺死然後棄屍。
本來劉徹對淮南國早就有不滿,現在弄出這一檔子事情,恰好給了劉徹機會。
要知道劉安可是帶頭拒不執行推恩令的諸侯王。
受到劉徹關注最多的諸侯王,百分百就是劉安。
劉陵人在長安城中幾十年,誰不知道這個劉徹的表妹是淮南王劉安的間諜。
不然諸侯王翁主也是這群當官的可以睡的?
劉徹當即就派人去調查這件事情。
距離淮南國最近的關外郡一級官府是河南郡,而且洛陽城又是大城。
劉徹就把這件事情交給了河南郡的太守,讓河南郡的太守抓捕淮南國太子劉遷到洛陽受審。
命令直接就送到了淮南國的國都壽春縣。
可是壽春縣的縣丞是淮南王劉安任命的,他自然是要袒護劉遷還有淮南王劉安。
就這樣,劉徹的命令到了壽春縣竟然沒有人執行了。
可淮南國的國相可是劉徹任命的,於是就把這一情況捅到了長安。
淮南國相直接實名舉報壽春縣丞。
淮南王劉安一聽,自己的國相要舉報壽春縣丞,立馬就找到淮南國相,要他把彈劾壽春縣丞的文書給追迴來。
可淮南國相根本就不聽淮南王劉安的。
每個諸侯國的國相都直接由中央委派這一招實在是高,任何諸侯國想要造反,繞過國相執行是很難的。
這就造成了,許多諸侯王根本沒有取得最大的優勢就被逼的造反了。
劉安見自己勸不動淮南國相,立馬就打算惡人先告狀。
派人八百裏加急趕往長安城。
告淮南國相違法亂紀。
在長安城看戲的這群人,一個個就差拿個小板凳磕著瓜子。
劉徹也不在意,一出函穀關就是河南郡,再往東南走就是淮南國。
相比較那些比較遠的諸侯國,劉徹想要拿下劉安簡直不要太簡單。
說實話,上林苑駐紮的這八校尉就是防劉安的。
淮南國離長安城也近的很,一入函穀關那也是一馬平川的地界。
就這樣,淮南國相告壽春縣丞,淮南王劉安告淮南國相。
劉徹索性也不讓河南郡太守審理了,直接把案件交給了廷尉府。
查來查去最終還是查到了淮南王的頭上。
長安城中的公卿大臣一致認為應該直接逮捕淮南王劉安。
可是劉徹覺得直接把自己的叔叔抓到長安城來,畢竟不算個事。
人嘛,麵子工程還是要做做的。
於是劉徹就派了一名中尉去了淮南國,向淮南王劉安詢問事情的真相。
雖然已經查清楚了,劉徹還是盡可能的給劉安一些尊嚴。
中尉到了淮南國,和顏悅色的對待淮南王,其他事情一概不問,隻問雷被的事情,也沒說到劉徹會對淮南王有什麽懲戒。
淮南王原本是想殺了中尉然後直接造反的,見到中尉這個樣子,就收起了殺心。
就這樣中尉得以平安迴到長安城。
淮南王等於是向中尉承認了自己的犯罪事實。
那些公卿大臣們又要求劉徹按照律令處死淮南王劉安。
可劉徹直接拒絕了。
在他看來,是雷被有錯在先,劉安是一時憤怒才忘了自己的律令。
如果以這樣的理由殺掉劉安,前不久殺掉主父偃平息諸侯王怒火的事情就等於是白幹了,而主父偃也是白死了。
最終劉徹決定隻削去淮南國的兩個縣,而且還派了之前詢問淮南王情況的那個中尉去宣布判罰。
劉徹這完全就是想暫時壓著淮南王劉安,不讓他有理由造反,而且還能削弱淮南國的實力。
傳出去諸侯王們也會說劉徹仁慈,而不會想到其他的東西。
淮南王的事情隻是一個小插曲。
大漢的秋日大祭終於是來了。
衛青跟公孫賀在北邊的戰事陷入到了焦灼當中,根本沒有辦法離開,劉徹也沒辦法下令撤軍。
一旦那樣做了,就是把漁陽郡暴露在匈奴人的兵鋒之下。
現在大漢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即便消耗再大,劉徹也不會跟匈奴求和。
反正秋天一過去,冬天就要來了。
劉徹不相信那些烏桓人跟匈奴人會選擇在頹當城過冬繼續跟漢軍戰鬥。
不僅劉徹不相信,大漢也沒有人會覺得匈奴人會選擇在冬天跟漢軍打仗。
冬天城外麵又沒有莊稼必須要保護,邊郡的老百姓們全都進城了,匈奴人難道會選擇攻城麽。
劉徹最終決定在秋日大祭這一天,讓衛子夫登頂後位。
張遠也從側麵打聽到了一個消息,其實就是平陽公主那邊傳來的。
劉徹已經把大將軍的印綬送去漁陽郡了。
生個兒子,一個皇後一個大將軍。
真的是旁人羨慕都羨慕不來的榮寵。
今年的秋日大祭,劉徹選擇在上林苑直接開啟一場圍獵活動。
秋日的動物都要養膘,這個時節的獸類也要更加的肥美一些。
張遠的位置直接被安排在了最上麵的台階,跟劉徹還有薛澤張歐他們坐在一起。
至於蕭若還有平陽公主她們這些女眷則坐在另一側。
“蕭若,你嫁給新安侯也有兩月了,肚子裏還是沒有動靜?”
女人坐在一起,除了談胭脂水粉外,能談的事情就剩下婚育。
平陽公主倒是想跟朝臣們一起聊聊政事,可現在的場合也不允許啊。
“長公主殿下,我還沒有跟侯爺圓房。”
蕭若說完這句話,臉紅的都快要滴出血。
“新安侯難不成被卓氏大女給迷住了?”
“侯爺也未從去姐姐那裏休息,基本上都是在書房睡得。
有一次我進去為侯爺送些幹淨的衣物,發現侯爺始終在看著地圖,還在紙上寫寫畫畫,可是我不懂這些東西,也不敢打擾到侯爺。”
“新安侯身體上不會有什麽舊疾,等迴去侯府之後你多關心關心他。
看來新安侯也是察覺到了什麽事情,才會如此操勞,但這也不能影響了綿延子嗣不是麽。”
“我明白,多謝長公主殿下提醒。”
一到圍獵的時候,都是年輕將領跟那些十多歲二十多歲的勳貴子弟露臉的時候。
指不定抓到什麽稀有的獵物,送到劉徹身邊,就能夠獲得一點封賞。
不過今天的圍獵開始時間會比較晚,張遠看見一邊的黃門侍郎手裏麵握著一份厚厚的詔書。
許多人的封賞都要在今日宣布。
“噤聲!”
劉徹一個眼神示意之下,黃門侍郎大喊了一聲,隨後那些傳聲的小黃門一聲一聲的喊下去,直到整個獵場的人都不再說話。
“今日秋日大祭,天子有詔。
詔曰:朕聽說天地不變,施化不成;陰陽不變,物不暢茂。
《易》說:‘因勢變通,人民的精神才會振作。’
《詩》說:‘通天地之變而不失道,擇善而從。’
朕欣賞唐虞而樂觀殷周,願汲取曆史的經驗教訓以為借鑒。
現在大赦天下,與民更始。有的犯了罪畏罪逃亡及久欠官物而被起訴,事出在孝景皇帝三年以前的,都免予處理。
另冊立衛夫人衛子夫為大漢皇後,移居椒房殿!
大司馬驃騎將軍長平侯衛青為大將軍,加五千戶封邑。
封衛青長子衛伉為宜春侯,封邑一千三百戶。
封衛青次子衛不疑為陰安侯,封邑一千三百戶。
封衛青幼子衛登為發幹侯,封邑一千三百戶。”
牛逼,張遠嘖嘖了兩聲。
衛子夫真的是牛逼,黃門侍郎還沒念完,底下的人臉都綠了。
一家子四個列侯,這還是就四個男的,要是有更多男的,不得再封幾個。
“擢升衛將軍張遠為大司馬驃騎將軍,增封邑萬戶。
岸頭侯張次公,增封邑千戶。
期門仆射李健為青衣侯,封邑八百戶。
羽林校尉薛仁為陰山侯,封邑七百戶....”
跟著張遠一起出征的校尉,除了李沮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還有李朔被俘獲,最差也是個關內侯的封賞。
不過這些都比不上衛子夫被冊立為皇後,衛青被封為大將軍來的震撼。
“新安侯如今也是萬戶侯了。”
平陽公主對著蕭若笑著說道,算是恭喜了。
平陽侯曹參當年都沒有張遠現如今的封邑多,比張遠剛好差了一百戶。
曹參當年是一萬六百戶,而張遠是一萬七百戶。
要知道蕭何才多少封邑?八千戶而已。
蕭慶重新承襲爵位,現在更是大打折扣,隻有兩千四百戶了。
劉徹這一輩子大概封了九十位列侯。
縱觀過去,萬戶侯也就隻有張遠還有衛青。
至於後來渾邪王投降大漢被封為萬戶侯,那都是後話了。
現在大漢跟渾邪王那邊還沒有商量好,一時半會兒還投降不了。
“長公主殿下說笑了,侯爺的榮耀也是天子給的。”
蕭若不驕不躁,輕輕點了下頭。
最中間的台子上,張遠身邊也都是祝賀的聲音。
侯爵直接分的話有兩種。
一種關內侯,在大漢是第十九等爵位。
再來就是列侯,是異性人能夠獲取的最高爵位。
可列侯也是分地位高低上下的。
不然列侯幾百個,總不能都平等對待吧。
要麽直接以官職高低來分地位高下。
比如張遠要對丞相薛澤保持尊敬。
要麽就以跟皇帝的親近程度。
列侯裏麵也有關內侯。
那是封地在關內的列侯的別稱。
張遠的封地新安縣就在函穀關西邊,剛好卡在關內裏麵。
這就跟關外那些列侯區分開來了。
這就代表著跟皇帝親近。
最後最直接的就是按照封邑來區分。
封邑多的列侯,要麽是功勞大要麽就是沾上了皇親國戚。
衛青他們這些外戚封侯的原因那一條都寫著皇後的弟弟。
你不服不行啊。
但張遠是實打實的功勞,殊不知公孫弘當丞相後封他一個列侯,食邑才三百多戶。
薛仁他們這些靠軍功換的列侯,誰不比公孫弘強啊。
張遠無論是從那一條來看,都是站在大漢勳貴階層山巔上的人物。
隻要他不作死,班固將來編撰《漢書》的時候,保不齊就給張遠來個《張遠列傳》。
《史記》張遠是不趕趟了,起碼得把出生日期往前挪個幾十年,才可能讓司馬遷給自己整一個世家。
張遠想想,覺得列傳的排麵還是不夠大,可也隻能夠委屈著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