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現在約束第一戰區會不會太晚了
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 作者:葫蘆開小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樊克令、威廉、範爾迪三人緊急碰頭,需要確定第一戰區軍艦的實際情況,需要拿到最新的且最詳細的情報。
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張憲已經發展出遠洋作戰的艦隊,這對列強而言是極大的威脅。
任何威脅都應該適當的幹預,既不會過早的浪費精力,也不會放任它繼續成長。
第一戰區顯然到了需要製約的時候了,如果再不管不顧,張憲必然可以成為心腹大患。
“雖然跟第一戰區有一定的合作關係,可張憲的實力已經構成了威脅,為了維持我們三方的利益,必須對他加以幹涉。”
樊克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也得到了另外兩人的同意。
隨後威廉跟範爾迪眼巴巴的盯著他,對對對,你說得對,那接下來呢?
接下來當然是武力幹涉,或者封鎖技術嘍,難道要用愛感化嗎?
範爾迪作為法雞的租界領事,比這兩人的權限更高一些。
他知道更多的內幕消息,漢斯帝國有對波波動手的跡象。
自打吞並了捷克,收編了對方的軍工,漢斯帝國的實力大大增強。
已經無視不能擁有10萬軍隊的製約,公然的擴充軍備。
如果再讓漢斯帝國跟白熊吃掉了波波,那要養成兩頭龐然大物了,相比較而言,那倆更難對付,威脅更大。
畢竟第一賽季的時候,漢斯帝國是躺輸的。
大部分人都認為是豬隊友的問題,他們根本沒輸。
如果再來一次,戰績可查的通天代,給大家帶來的壓力是不一樣的。
是不是優先製約漢斯跟大白熊,解決了這倆再解決張憲的問題?
孰輕孰重,心裏頭沒點b數嗎?
“樊先生,不妨換個思路,優先搞定西方的大麻煩。讓第一戰區跟日軍狗鬥,我們扶持第一戰區,讓他倆鬥到底。用天朝的一句古話形容,鷸蚌相爭漁人得利,我們扶持第一戰區增強實力,勢必影響白熊、旭日帝國雙方,你看這個主意怎樣。”
樊克令搖搖頭,他並不認為張憲是一個可扶持的人。用張憲製約遠東跟太平洋,很容易養虎為患。
如果是扶持統帥部,大家都沒啥意見,要扶持張憲這個梟雄,危險度太高了。
能力強的人,都不太好控製。
以張憲的能力,怎麽看都不像是容易控製的人。
既然如此,威廉也放棄了這個想法,打了個哈欠,感歎多事之秋啊,遠不是他們這三個人能夠討論清楚的,建議往高層匯報,讓他們出計劃跟方案,大家都做執行者就行了。
區區租界的小董事,還替帝國考慮大問題,有那個眼光跟手段嗎?
三人的會議無疾而終,除了感歎事情棘手外,想不出任何太好的方式。
他們多是商人出身,能把錢賺了就行了,至於帝國如何抉擇,讓智囊團去算計好啦。
滿載而歸的第一戰區艦隊,大搖大擺的進入滬城港口休整。
張憲同樣有炫耀戰列艦的想法,錦衣夜行有什麽意思,有能力裝b的時候,絕對要把b格拉滿。
他本人站在戰列艦的甲板上,環視戰艦的前方,其餘軍艦全部位於戰列艦之後,緩緩的行駛到軍港附近。
炮口微微轉動,黑洞洞的炮口,散發著寒意。
帥啊,張司令可太帥了。
軍艦扔下船錨勾住了海床後,緩停了軍艦,隨後有一艘小船,將張憲等軍官接了下來。
下船後第一件事,就是安排人手前往青港。
“讓陳部長親自跑一趟吧,目前就他沒事兒幹,安排人手去打撈日寇第三艦隊的船隻。也讓他見識一下耀武揚威的日軍,如何毀在了我張憲的戰列艦下。”
士兵忙點頭,前去打電話通知陳部長。
這份安排很有新意,海軍部的最大夢想是什麽,曾經的夢想是戰勝鬼子的內河艦隊,也就是一開始被張憲廢掉的揚子江艦隊。
現在的夢想不一樣了,自然是戰勝日軍的一支遠洋作戰艦隊。
目標還是被張憲實現了,小小的覆滅第三艦隊,作為敲響日軍的警鍾。
也讓世人看一看,我天朝之海軍,已有崢嶸之勢。
相信今天戰列艦壓港的場麵,一定有眼疾手快的記者拍下來,希望明天能看到報紙刊登首頁,宣示第三艦隊的覆滅消息,宣傳第一戰區海軍的第一次正兒八經的出海作戰大捷。
他張憲除了步兵玩的好,帶海軍一樣沒有問題。
名聲、威望、人氣,統統給整起來。
這年頭要是有直播,高低得直播開個專場,讓大家刷郵輪、跑車。
粉絲值不得起飛嘍。
特戰營負責接應,將張憲帶迴了滬城司令部。
他可不能輕易的拋頭露麵,萬一被人盯上了,用自殺式襲擊,會搞出不少亂子的。
出出風頭就夠了,有事沒事的,還是躲起來為好。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出奇的寧靜,大家都望向小日子方向。
海軍吃了這麽大的虧,來點反應啊,集結海軍兵力,把第一戰區給堵了。
不是號稱第三強大的海軍艦隊嗎,不會連一艘戰列艦都收拾不了吧?
第一戰區的潛艇大隊一直活躍在雙方航線之間,並未偵查到任何軍艦出發的跡象,鬼子聯合艦隊仿佛默認了此次失利。
吃了這麽大的虧?說忍就忍了?
不正常,可太不正常了,一定是在等著新式飛機出場。
等著零式飛機加入到作戰中來,妄圖以此作為製霸的武器。
都不用想,隨便猜都能猜到。
張憲手上有空中優勢,還有破壞力十足的俯衝轟炸機,且數量還不少,可以助力到沿海作戰,以及近海作戰。這是日軍投鼠忌器的一環。
擔心集結海軍主力打一場,自身的損失比想象中會大。
飛機從陸地起飛,跟從航母起飛,差距很大的。
張憲損失一架飛機,再重新安排一架就夠了。航母要是損失一架飛機,想要補充,可並不容易。
算來算去,都必須先把第一戰區的製空權搞定,否則海陸兩軍都沒辦法取得勝勢。
鬼子想要等零式飛機入場,張憲也得考慮飛機維修、組裝,以及采購飛機生產線的問題。
倉促搞起來的飛機水平,肯定沒辦法比擬各大強國,有差距是正常的,有差距也得搞自己的航空業。
哪怕弱幾個檔次,也必須要有。
隻要有了航空產業,就有不斷進步的可能,就有培養新鮮血液的可能。
不引入航空技術,一輩子抬不起頭來。
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張憲已經發展出遠洋作戰的艦隊,這對列強而言是極大的威脅。
任何威脅都應該適當的幹預,既不會過早的浪費精力,也不會放任它繼續成長。
第一戰區顯然到了需要製約的時候了,如果再不管不顧,張憲必然可以成為心腹大患。
“雖然跟第一戰區有一定的合作關係,可張憲的實力已經構成了威脅,為了維持我們三方的利益,必須對他加以幹涉。”
樊克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也得到了另外兩人的同意。
隨後威廉跟範爾迪眼巴巴的盯著他,對對對,你說得對,那接下來呢?
接下來當然是武力幹涉,或者封鎖技術嘍,難道要用愛感化嗎?
範爾迪作為法雞的租界領事,比這兩人的權限更高一些。
他知道更多的內幕消息,漢斯帝國有對波波動手的跡象。
自打吞並了捷克,收編了對方的軍工,漢斯帝國的實力大大增強。
已經無視不能擁有10萬軍隊的製約,公然的擴充軍備。
如果再讓漢斯帝國跟白熊吃掉了波波,那要養成兩頭龐然大物了,相比較而言,那倆更難對付,威脅更大。
畢竟第一賽季的時候,漢斯帝國是躺輸的。
大部分人都認為是豬隊友的問題,他們根本沒輸。
如果再來一次,戰績可查的通天代,給大家帶來的壓力是不一樣的。
是不是優先製約漢斯跟大白熊,解決了這倆再解決張憲的問題?
孰輕孰重,心裏頭沒點b數嗎?
“樊先生,不妨換個思路,優先搞定西方的大麻煩。讓第一戰區跟日軍狗鬥,我們扶持第一戰區,讓他倆鬥到底。用天朝的一句古話形容,鷸蚌相爭漁人得利,我們扶持第一戰區增強實力,勢必影響白熊、旭日帝國雙方,你看這個主意怎樣。”
樊克令搖搖頭,他並不認為張憲是一個可扶持的人。用張憲製約遠東跟太平洋,很容易養虎為患。
如果是扶持統帥部,大家都沒啥意見,要扶持張憲這個梟雄,危險度太高了。
能力強的人,都不太好控製。
以張憲的能力,怎麽看都不像是容易控製的人。
既然如此,威廉也放棄了這個想法,打了個哈欠,感歎多事之秋啊,遠不是他們這三個人能夠討論清楚的,建議往高層匯報,讓他們出計劃跟方案,大家都做執行者就行了。
區區租界的小董事,還替帝國考慮大問題,有那個眼光跟手段嗎?
三人的會議無疾而終,除了感歎事情棘手外,想不出任何太好的方式。
他們多是商人出身,能把錢賺了就行了,至於帝國如何抉擇,讓智囊團去算計好啦。
滿載而歸的第一戰區艦隊,大搖大擺的進入滬城港口休整。
張憲同樣有炫耀戰列艦的想法,錦衣夜行有什麽意思,有能力裝b的時候,絕對要把b格拉滿。
他本人站在戰列艦的甲板上,環視戰艦的前方,其餘軍艦全部位於戰列艦之後,緩緩的行駛到軍港附近。
炮口微微轉動,黑洞洞的炮口,散發著寒意。
帥啊,張司令可太帥了。
軍艦扔下船錨勾住了海床後,緩停了軍艦,隨後有一艘小船,將張憲等軍官接了下來。
下船後第一件事,就是安排人手前往青港。
“讓陳部長親自跑一趟吧,目前就他沒事兒幹,安排人手去打撈日寇第三艦隊的船隻。也讓他見識一下耀武揚威的日軍,如何毀在了我張憲的戰列艦下。”
士兵忙點頭,前去打電話通知陳部長。
這份安排很有新意,海軍部的最大夢想是什麽,曾經的夢想是戰勝鬼子的內河艦隊,也就是一開始被張憲廢掉的揚子江艦隊。
現在的夢想不一樣了,自然是戰勝日軍的一支遠洋作戰艦隊。
目標還是被張憲實現了,小小的覆滅第三艦隊,作為敲響日軍的警鍾。
也讓世人看一看,我天朝之海軍,已有崢嶸之勢。
相信今天戰列艦壓港的場麵,一定有眼疾手快的記者拍下來,希望明天能看到報紙刊登首頁,宣示第三艦隊的覆滅消息,宣傳第一戰區海軍的第一次正兒八經的出海作戰大捷。
他張憲除了步兵玩的好,帶海軍一樣沒有問題。
名聲、威望、人氣,統統給整起來。
這年頭要是有直播,高低得直播開個專場,讓大家刷郵輪、跑車。
粉絲值不得起飛嘍。
特戰營負責接應,將張憲帶迴了滬城司令部。
他可不能輕易的拋頭露麵,萬一被人盯上了,用自殺式襲擊,會搞出不少亂子的。
出出風頭就夠了,有事沒事的,還是躲起來為好。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出奇的寧靜,大家都望向小日子方向。
海軍吃了這麽大的虧,來點反應啊,集結海軍兵力,把第一戰區給堵了。
不是號稱第三強大的海軍艦隊嗎,不會連一艘戰列艦都收拾不了吧?
第一戰區的潛艇大隊一直活躍在雙方航線之間,並未偵查到任何軍艦出發的跡象,鬼子聯合艦隊仿佛默認了此次失利。
吃了這麽大的虧?說忍就忍了?
不正常,可太不正常了,一定是在等著新式飛機出場。
等著零式飛機加入到作戰中來,妄圖以此作為製霸的武器。
都不用想,隨便猜都能猜到。
張憲手上有空中優勢,還有破壞力十足的俯衝轟炸機,且數量還不少,可以助力到沿海作戰,以及近海作戰。這是日軍投鼠忌器的一環。
擔心集結海軍主力打一場,自身的損失比想象中會大。
飛機從陸地起飛,跟從航母起飛,差距很大的。
張憲損失一架飛機,再重新安排一架就夠了。航母要是損失一架飛機,想要補充,可並不容易。
算來算去,都必須先把第一戰區的製空權搞定,否則海陸兩軍都沒辦法取得勝勢。
鬼子想要等零式飛機入場,張憲也得考慮飛機維修、組裝,以及采購飛機生產線的問題。
倉促搞起來的飛機水平,肯定沒辦法比擬各大強國,有差距是正常的,有差距也得搞自己的航空業。
哪怕弱幾個檔次,也必須要有。
隻要有了航空產業,就有不斷進步的可能,就有培養新鮮血液的可能。
不引入航空技術,一輩子抬不起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