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雲港艦隊的戰列艦露頭了
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 作者:葫蘆開小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憲本人既不在直隸府,也不在北平,而是偷偷的返迴了滬城。
滬城這邊異常安定,歸根結底是趕走了小日子,其他的幾個列強跟張憲達成了合作。
背靠強大的法雞、大陰、美利堅,再加上張憲本身就是硬氣的人,當然可以站直了身子說話。
返迴滬城的目的有兩個,趁著各方動蕩,盡可能的多吸收一些人才和技術過來。
抓緊猛吸列強的技術,突破一下技術壁壘。
所謂的工業差距,從根本上講就是技術差距。
有些技術路線不打通,談什麽工業?
就拿火炮來講,無外乎就一個炮鋼的問題,隻要解決炮鋼,各個兵工廠都能打造75毫米山野炮,以及105毫米野炮。
多了不敢說,給每個步兵師配一個炮營,每個團配一個迫擊炮連,火力瞬間提升幾個檔次,能大幅度提升每個師的作戰水平。
再把鬼子師團拉上來,讓他打一個1:5試試?
戰亂帶來了大範圍的傷痛,但也能夠打破落後的枷鎖,讓任何人都有機會觸摸到技術的天花板。
列強的技術是100分的話,趕至90分不容易,但弄個60分還不簡單嗎?
以天朝的人口、土地、礦產資源,60分的工業技術,也足以問鼎前五。
還能趁機把西方的一些軍工企業搬過來,或者其他的輕重工業搬過來。
逃難的技術人員、資本,都可以來滬城嘛,給一定的投資優惠。
趁機吸引一些工程師,壯大工業實力。
這個想法很好,不管拉來什麽工廠,都能提升第一戰區的工業水平。
返迴滬城的第二件事情,張憲準備對海進攻了。他作為第一艦隊雲港戰列艦的艦長,要進行第一次海上作戰了。
可以考慮把戰列艦拉出來了,趁著鬼子聯合艦隊的主力不在,把高橋伊望這支艦隊給滅了。
開著一艘航母遊來遊去,真把自己當迴事了。
高橋伊望第三艦隊此次配備的力量並不差,一艘航母、2艘重巡、8艘驅逐艦、3艘護衛艦,還有4艘運輸船。
除此之外在青港附近還停留著一些驅逐艦,以及一艘水上機母艦。
張憲很想吃掉這支艦隊,讓小日子明白一件事,我們的海岸線不是他想來就能來的。
以前大門敞開的日子過去了,想要無條件的串門,不存在了。
張憲可以依靠出其不意的效果,打出戰列艦的威懾力來。
船堅炮利的戰列艦,最佳的方式是堵住敵艦猛射,利用大口徑火炮一個個敲掉重巡,敲掉驅逐艦跟航母。
鬼子第三艦隊在津門港口輔助華北派遣軍作戰,不是自己鑽進了水溝裏嗎。
隻要偷偷摸摸的把戰列艦帶頭的艦隊逼過去,瞞住日軍的偵查眼線,是有機會吃掉高橋伊望的第三艦隊的。
論膽量,估計沒人能跟張憲比。
論魄力,第一戰區同樣敢稱第一。
北方正在打仗,楚雲飛、馮占海的兵力正在猛攻,任誰也沒想到,張憲不在正麵戰場坐鎮,反而偷偷摸摸的返迴了雲港艦隊。
當夜,所有的潛水艇大隊全部駛向巡邏地點。
需要保持東部海域的偵查。
張先手上已經有三個完整的潛艇大隊了,一共18艘潛艇到東部海域遊弋。
接下來的計劃是猛攻第二軍,逼著第三艦隊從津門到青港過來助陣,等第三艦隊進入港口後,張憲帶著戰列艦壓港口,全給他一炮接著一炮擊沉。
馮占海、孫真兩部打區區2萬二流兵力,不存在任何壓力。
兵鋒直指西尾壽造的指揮部。
第二軍速速向第三艦隊求援,留幾艘驅逐艦在津門就行了,抓緊過來支援一下,頂不住了。
張憲躲在滬城,一直等著機會,等著自己的海上消息來。
緩緩的走上了戰列艦的指揮室,不得不說一嘴,意呆維內托級戰列艦的內飾是真不錯,非常豪華。
艦隊上下提前準備油料、魚雷、炮彈。
特訓的海軍人員全部秘密登上軍艦,等候作戰命令的啟動。
作戰距離並不遠,就在東部海域的沿海地帶,隻要把鍋爐子熱起來,以快速戰列艦的航速,很快就能到達作戰地點。
滬城提前搞定了鬼子,這一片海域並沒有日軍封鎖,給了張憲偷襲的策劃的勇氣。
就在日寇海軍第三艦隊前往青港的時候,第一戰區提前得知了消息。
這則消息來自於西尾壽造的司令部翻譯,早就埋下的一顆間諜種子夏先生,能夠獲知第一手的消息。
調動戰列艦1艘,重巡2艘,法雞的4艘驅逐艦領艦,以及2艘長良號輕巡。至於小型的驅逐艦就沒必要往外拉了,安排了2艘隨行,其餘的根本不需要。
出動的全是狠家夥,排水量最差的是2艘驅逐艦領艦,隻有3000左右的排水量。
重巡、戰列艦的排水量都在萬噸以上。
軍艦魚貫入海,向北航行。
保密工作做的尤其好,靜默了電台之後,艦隊如海上的幽靈,一點點的逼近東部海域。
張憲坐鎮戰列艦的指揮室,反複確認了安全之後,開啟了電台指揮。
艦隊以一條長龍行進,目標是第三艦隊所在的青港港口。
負責進攻的馮占海、孫真減緩了攻勢,調動飛機50餘架,與敵機在空中纏鬥。
性能落後一籌的日式飛機再度被擊落3架。
高橋伊望的心情很不爽,打了兩波支援,損失11架艦載機,這打的是什麽玩意兒啊。
第一戰區很懂艦炮的射程,所有的進攻全在30公裏以外,第三艦隊心有餘而力不足。
唯一能夠支援的水上飛機、航母艦載機,加起來有六七十架,全部起飛也打不過徐城機場起飛的bf109。
讓人奇怪的是第一戰區並未投入俯衝式轟炸機,以及b17空中堡壘轟炸機。這兩者是可以對軍艦形成威脅的。
高橋伊望反複強調防空,與第一戰區交戰兩次,深知張憲這人的手段。
必須先確保軍艦之安全,把防空拉滿了,艦載戰鬥機也要優先保證巡邏跟攔截,避免第一戰區的轟炸機偷襲。
“帝國急需一款性能更強的戰鬥機,否則難以進行沿海登陸作戰。不把第一戰區的飛機全部擊落,就無法在局部上取得優勢。”
高橋伊望發了發牢騷,而參謀卻告訴他,新式的戰機很快就會投入實戰了,讓將軍再等一等,零式很快就能列裝。
滬城這邊異常安定,歸根結底是趕走了小日子,其他的幾個列強跟張憲達成了合作。
背靠強大的法雞、大陰、美利堅,再加上張憲本身就是硬氣的人,當然可以站直了身子說話。
返迴滬城的目的有兩個,趁著各方動蕩,盡可能的多吸收一些人才和技術過來。
抓緊猛吸列強的技術,突破一下技術壁壘。
所謂的工業差距,從根本上講就是技術差距。
有些技術路線不打通,談什麽工業?
就拿火炮來講,無外乎就一個炮鋼的問題,隻要解決炮鋼,各個兵工廠都能打造75毫米山野炮,以及105毫米野炮。
多了不敢說,給每個步兵師配一個炮營,每個團配一個迫擊炮連,火力瞬間提升幾個檔次,能大幅度提升每個師的作戰水平。
再把鬼子師團拉上來,讓他打一個1:5試試?
戰亂帶來了大範圍的傷痛,但也能夠打破落後的枷鎖,讓任何人都有機會觸摸到技術的天花板。
列強的技術是100分的話,趕至90分不容易,但弄個60分還不簡單嗎?
以天朝的人口、土地、礦產資源,60分的工業技術,也足以問鼎前五。
還能趁機把西方的一些軍工企業搬過來,或者其他的輕重工業搬過來。
逃難的技術人員、資本,都可以來滬城嘛,給一定的投資優惠。
趁機吸引一些工程師,壯大工業實力。
這個想法很好,不管拉來什麽工廠,都能提升第一戰區的工業水平。
返迴滬城的第二件事情,張憲準備對海進攻了。他作為第一艦隊雲港戰列艦的艦長,要進行第一次海上作戰了。
可以考慮把戰列艦拉出來了,趁著鬼子聯合艦隊的主力不在,把高橋伊望這支艦隊給滅了。
開著一艘航母遊來遊去,真把自己當迴事了。
高橋伊望第三艦隊此次配備的力量並不差,一艘航母、2艘重巡、8艘驅逐艦、3艘護衛艦,還有4艘運輸船。
除此之外在青港附近還停留著一些驅逐艦,以及一艘水上機母艦。
張憲很想吃掉這支艦隊,讓小日子明白一件事,我們的海岸線不是他想來就能來的。
以前大門敞開的日子過去了,想要無條件的串門,不存在了。
張憲可以依靠出其不意的效果,打出戰列艦的威懾力來。
船堅炮利的戰列艦,最佳的方式是堵住敵艦猛射,利用大口徑火炮一個個敲掉重巡,敲掉驅逐艦跟航母。
鬼子第三艦隊在津門港口輔助華北派遣軍作戰,不是自己鑽進了水溝裏嗎。
隻要偷偷摸摸的把戰列艦帶頭的艦隊逼過去,瞞住日軍的偵查眼線,是有機會吃掉高橋伊望的第三艦隊的。
論膽量,估計沒人能跟張憲比。
論魄力,第一戰區同樣敢稱第一。
北方正在打仗,楚雲飛、馮占海的兵力正在猛攻,任誰也沒想到,張憲不在正麵戰場坐鎮,反而偷偷摸摸的返迴了雲港艦隊。
當夜,所有的潛水艇大隊全部駛向巡邏地點。
需要保持東部海域的偵查。
張先手上已經有三個完整的潛艇大隊了,一共18艘潛艇到東部海域遊弋。
接下來的計劃是猛攻第二軍,逼著第三艦隊從津門到青港過來助陣,等第三艦隊進入港口後,張憲帶著戰列艦壓港口,全給他一炮接著一炮擊沉。
馮占海、孫真兩部打區區2萬二流兵力,不存在任何壓力。
兵鋒直指西尾壽造的指揮部。
第二軍速速向第三艦隊求援,留幾艘驅逐艦在津門就行了,抓緊過來支援一下,頂不住了。
張憲躲在滬城,一直等著機會,等著自己的海上消息來。
緩緩的走上了戰列艦的指揮室,不得不說一嘴,意呆維內托級戰列艦的內飾是真不錯,非常豪華。
艦隊上下提前準備油料、魚雷、炮彈。
特訓的海軍人員全部秘密登上軍艦,等候作戰命令的啟動。
作戰距離並不遠,就在東部海域的沿海地帶,隻要把鍋爐子熱起來,以快速戰列艦的航速,很快就能到達作戰地點。
滬城提前搞定了鬼子,這一片海域並沒有日軍封鎖,給了張憲偷襲的策劃的勇氣。
就在日寇海軍第三艦隊前往青港的時候,第一戰區提前得知了消息。
這則消息來自於西尾壽造的司令部翻譯,早就埋下的一顆間諜種子夏先生,能夠獲知第一手的消息。
調動戰列艦1艘,重巡2艘,法雞的4艘驅逐艦領艦,以及2艘長良號輕巡。至於小型的驅逐艦就沒必要往外拉了,安排了2艘隨行,其餘的根本不需要。
出動的全是狠家夥,排水量最差的是2艘驅逐艦領艦,隻有3000左右的排水量。
重巡、戰列艦的排水量都在萬噸以上。
軍艦魚貫入海,向北航行。
保密工作做的尤其好,靜默了電台之後,艦隊如海上的幽靈,一點點的逼近東部海域。
張憲坐鎮戰列艦的指揮室,反複確認了安全之後,開啟了電台指揮。
艦隊以一條長龍行進,目標是第三艦隊所在的青港港口。
負責進攻的馮占海、孫真減緩了攻勢,調動飛機50餘架,與敵機在空中纏鬥。
性能落後一籌的日式飛機再度被擊落3架。
高橋伊望的心情很不爽,打了兩波支援,損失11架艦載機,這打的是什麽玩意兒啊。
第一戰區很懂艦炮的射程,所有的進攻全在30公裏以外,第三艦隊心有餘而力不足。
唯一能夠支援的水上飛機、航母艦載機,加起來有六七十架,全部起飛也打不過徐城機場起飛的bf109。
讓人奇怪的是第一戰區並未投入俯衝式轟炸機,以及b17空中堡壘轟炸機。這兩者是可以對軍艦形成威脅的。
高橋伊望反複強調防空,與第一戰區交戰兩次,深知張憲這人的手段。
必須先確保軍艦之安全,把防空拉滿了,艦載戰鬥機也要優先保證巡邏跟攔截,避免第一戰區的轟炸機偷襲。
“帝國急需一款性能更強的戰鬥機,否則難以進行沿海登陸作戰。不把第一戰區的飛機全部擊落,就無法在局部上取得優勢。”
高橋伊望發了發牢騷,而參謀卻告訴他,新式的戰機很快就會投入實戰了,讓將軍再等一等,零式很快就能列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