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諾門坎重兵集結,張憲連續取地
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 作者:葫蘆開小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個師的兵力湧入城內,先收繳了偽軍跟鬼子治安軍,再輔助抓捕特務間諜等。
俘虜的偽軍跟鬼子交出武器裝備後,一律作為挖礦的苦力,先安排到煤山。
自從多了一些免費的勞動力後,張憲似乎找到了新的處理這些畜生的辦法。直接槍斃了他們太可惜了,建設戰俘營,給他們安排生產任務,活活累死為止。
手握的地盤越來越多,采礦、冶煉、生產、鋪路所需的人力也越來越多,尤其是鋪路一項,缺乏大型設備,隻能靠人力修。
鐵路維修、公路鋪設,沒有幾萬勞動力根本推不動。
不是張憲仁慈,是要榨幹這群俘虜的最後一點價值,能不殺就先不殺了。
死罪能緩一緩,折磨不能停。
四九城一夜之間就變了天,第一戰區的士兵輪番到各個街道駐防,巡邏的坦克碾壓到街道上。
此時的城市大部分街道都是髒亂差,又剛經過戰事,血跡斑斑,散發著不少惡臭。
不是詆毀北方城市,缺少雨水跟衝刷的條件,藏汙納垢之處太多。
接管以後第一件事就應該來一遍徹底的大清掃跟消毒,消毒粉是現成的,這座古城內的魑魅魍魎也少不了,清掃、盤點的難度遠勝其他。
靳洋、吳敬中牽頭,以軍統站為核心,單獨調幾個營的兵力過來輔助,好好的洗洗涮涮這座城市的心肝脾肺腎。
“魏大勇,我的警衛營也調進去,你們有清掃城市的經驗,給靳洋提供一些幫助,給你們一周時間。”
另安排了一支完整的部隊封鎖城門,暫時不允許任何人外出,能進不能出。
想要出來也行,必須有第一戰區頒布的證件跟通行證。
未盤查清楚之前,一律扣在城內。
都說四九城裏王八多,隨便撈出來了一個都含著金秤砣。
鬼子華北派遣軍司令部放在這裏,不知道積累了多少臭魚王八,還有一些前朝的遺老,更有一些肮髒胡同見不得人。
趁著此次機會,一並清理了。
士兵既可以軍紀嚴明,也可以毫不講理,按照長官的意思,槍口一致對不聽話的。
第一戰區不著痕跡的收複四九城,報刊、戰報都無介紹,統帥部的對外戰報中也是寥寥一句蓋過。
相較於前段時間宣傳大捷的力度,實在是針對第一戰區,形成了鮮明之對比啊。
張憲不是願意高調的人,悶聲發財就行了,沒必要當出頭鳥。統帥部願意宣傳就宣傳,不願意宣傳嘛,也不強迫。
現在大家關注的重點是諾門坎,關注毛熊跟鬼子是不是繼續打下去。
第一波交鋒調動的兵力都不多,分別是草原步兵師跟日寇聯隊級兵力。
根據遲來的情報顯示,毛熊並不想在遠東與日寇打一場大規模的戰鬥。
可麵對小日子的連續挑釁,他不想打,也得被迫代入進來。
為什麽關東軍有這麽高的自信,覺得能打過遠東軍呢,這得引入超級大腦辻政信的神奇算法。
按照鐵路補給的原則,後勤補給的極限是鐵路附近250公裏的距離,這也是日軍反複驗證過的事情。
他們缺少汽車,純靠馬車、人力等手段運輸物資,最多支持250公裏範圍作戰。
一旦超出這個範圍,則後勤難以供應。
反觀遠東軍的鐵路線至諾門坎,至少有700公裏距離,即便對方的汽車多一些,也不可能支撐大量的兵力。
這樣算下來,一個日軍師團可以頂三個遠東軍師團。
辻政信就是按照1:3的後勤運輸距離,換算成了一個23師團,頂遠東毛熊至少3個師團的兵力,一打三不是問題。
況且700公裏的運輸範圍,遠東軍頂多支撐兩三萬人作戰。
再多一些兵力,根本無法支撐後勤。
不知道關東軍從哪的出來的結論,可能是通過特殊情報,推演出的遠東軍後勤運輸能力。
兩個大聰明分別是關東軍的一名少佐參謀辻政信,另一位是23師團的小鬆原道太郎,兩人湊在一起商議。
一個認為關東軍最多安排3萬兵力,另一個自稱是獵熊專家,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
小鬆原道太郎經過多年的分析得出了結論,關東軍最怕迂迴包抄戰術,隻要側翼包抄,必然是一觸即潰。
所以23師團絕對可以取得作戰的勝利。
基於這兩個大聰明的互通有無,才導致了日寇越發囂張,反複的挑釁。
既然找死,那遠東軍自然要迎戰了,抽調了3325輛卡車全部動員起來,火車線飽滿式運輸兵力、坦克、火炮、炮彈,向諾門坎地區集結兵力。
運輸距離700公裏,那就在沿途修建6個維修站點和補給站點,保證卡車能夠日夜不間斷跑起來。
雙方都在往這片地區集結兵力,調動物資。
這種大規模的調動很難瞞住人,尤其是火車連續往前線滾動,很容易被特務人員察覺。
都不需要額外打聽,都能猜出了前線要大戰了。
實際的作戰物資比計劃差太多了,炮彈的供應不成正比,距離會戰級別物資的標準差距有點大。小鬆原道太郎第一時間提出了抗議。
要打仗了,物資得給配齊了啊。
他是真不知道帝國的窘迫,為了籌備師團級作戰物資,多少人都勒緊褲腰帶了。
好不容易抽出來的北進作戰物資,陸陸續續的運輸過來。
攤子鋪的太大,各軍都需要物資供應,尤其是新調過來的大阪師團,光步槍就申請了2萬支,其餘火炮也需要補充。
別問他們的軍械去哪了,問就是作戰損耗。
“大阪師團那群廢物又不需要參戰,先把他們所需的物資調撥給23師團,先緊著前線之戰事。”辻政信用自己的一點點特權,幫助23師團爭取作戰物資。
這一句話得罪了大阪師團。
山下奉文代理師團長,原師團長因為眼睛病疾惡化,視力嚴重受損。不得不返迴本土治療,把師團長的職務暫時委托給了山下奉文。
欺負人嘛,欺負山下奉文初來乍到沒有背景,把大阪師團申請的作戰物資先調給了23師團。
剩下的就是飛機跟坦克的調撥,申請作戰飛機約120架,成功調動第一戰車團到達海拉爾。
看到第一戰車團到來,辻政信、小鬆原道太郎紛紛豎起大拇指,誇讚帝國的戰車戰無不勝。並堅定的認為,己方的97式中型坦克絕對是優於遠東軍坦克的,勝勢大大滴有。
俘虜的偽軍跟鬼子交出武器裝備後,一律作為挖礦的苦力,先安排到煤山。
自從多了一些免費的勞動力後,張憲似乎找到了新的處理這些畜生的辦法。直接槍斃了他們太可惜了,建設戰俘營,給他們安排生產任務,活活累死為止。
手握的地盤越來越多,采礦、冶煉、生產、鋪路所需的人力也越來越多,尤其是鋪路一項,缺乏大型設備,隻能靠人力修。
鐵路維修、公路鋪設,沒有幾萬勞動力根本推不動。
不是張憲仁慈,是要榨幹這群俘虜的最後一點價值,能不殺就先不殺了。
死罪能緩一緩,折磨不能停。
四九城一夜之間就變了天,第一戰區的士兵輪番到各個街道駐防,巡邏的坦克碾壓到街道上。
此時的城市大部分街道都是髒亂差,又剛經過戰事,血跡斑斑,散發著不少惡臭。
不是詆毀北方城市,缺少雨水跟衝刷的條件,藏汙納垢之處太多。
接管以後第一件事就應該來一遍徹底的大清掃跟消毒,消毒粉是現成的,這座古城內的魑魅魍魎也少不了,清掃、盤點的難度遠勝其他。
靳洋、吳敬中牽頭,以軍統站為核心,單獨調幾個營的兵力過來輔助,好好的洗洗涮涮這座城市的心肝脾肺腎。
“魏大勇,我的警衛營也調進去,你們有清掃城市的經驗,給靳洋提供一些幫助,給你們一周時間。”
另安排了一支完整的部隊封鎖城門,暫時不允許任何人外出,能進不能出。
想要出來也行,必須有第一戰區頒布的證件跟通行證。
未盤查清楚之前,一律扣在城內。
都說四九城裏王八多,隨便撈出來了一個都含著金秤砣。
鬼子華北派遣軍司令部放在這裏,不知道積累了多少臭魚王八,還有一些前朝的遺老,更有一些肮髒胡同見不得人。
趁著此次機會,一並清理了。
士兵既可以軍紀嚴明,也可以毫不講理,按照長官的意思,槍口一致對不聽話的。
第一戰區不著痕跡的收複四九城,報刊、戰報都無介紹,統帥部的對外戰報中也是寥寥一句蓋過。
相較於前段時間宣傳大捷的力度,實在是針對第一戰區,形成了鮮明之對比啊。
張憲不是願意高調的人,悶聲發財就行了,沒必要當出頭鳥。統帥部願意宣傳就宣傳,不願意宣傳嘛,也不強迫。
現在大家關注的重點是諾門坎,關注毛熊跟鬼子是不是繼續打下去。
第一波交鋒調動的兵力都不多,分別是草原步兵師跟日寇聯隊級兵力。
根據遲來的情報顯示,毛熊並不想在遠東與日寇打一場大規模的戰鬥。
可麵對小日子的連續挑釁,他不想打,也得被迫代入進來。
為什麽關東軍有這麽高的自信,覺得能打過遠東軍呢,這得引入超級大腦辻政信的神奇算法。
按照鐵路補給的原則,後勤補給的極限是鐵路附近250公裏的距離,這也是日軍反複驗證過的事情。
他們缺少汽車,純靠馬車、人力等手段運輸物資,最多支持250公裏範圍作戰。
一旦超出這個範圍,則後勤難以供應。
反觀遠東軍的鐵路線至諾門坎,至少有700公裏距離,即便對方的汽車多一些,也不可能支撐大量的兵力。
這樣算下來,一個日軍師團可以頂三個遠東軍師團。
辻政信就是按照1:3的後勤運輸距離,換算成了一個23師團,頂遠東毛熊至少3個師團的兵力,一打三不是問題。
況且700公裏的運輸範圍,遠東軍頂多支撐兩三萬人作戰。
再多一些兵力,根本無法支撐後勤。
不知道關東軍從哪的出來的結論,可能是通過特殊情報,推演出的遠東軍後勤運輸能力。
兩個大聰明分別是關東軍的一名少佐參謀辻政信,另一位是23師團的小鬆原道太郎,兩人湊在一起商議。
一個認為關東軍最多安排3萬兵力,另一個自稱是獵熊專家,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
小鬆原道太郎經過多年的分析得出了結論,關東軍最怕迂迴包抄戰術,隻要側翼包抄,必然是一觸即潰。
所以23師團絕對可以取得作戰的勝利。
基於這兩個大聰明的互通有無,才導致了日寇越發囂張,反複的挑釁。
既然找死,那遠東軍自然要迎戰了,抽調了3325輛卡車全部動員起來,火車線飽滿式運輸兵力、坦克、火炮、炮彈,向諾門坎地區集結兵力。
運輸距離700公裏,那就在沿途修建6個維修站點和補給站點,保證卡車能夠日夜不間斷跑起來。
雙方都在往這片地區集結兵力,調動物資。
這種大規模的調動很難瞞住人,尤其是火車連續往前線滾動,很容易被特務人員察覺。
都不需要額外打聽,都能猜出了前線要大戰了。
實際的作戰物資比計劃差太多了,炮彈的供應不成正比,距離會戰級別物資的標準差距有點大。小鬆原道太郎第一時間提出了抗議。
要打仗了,物資得給配齊了啊。
他是真不知道帝國的窘迫,為了籌備師團級作戰物資,多少人都勒緊褲腰帶了。
好不容易抽出來的北進作戰物資,陸陸續續的運輸過來。
攤子鋪的太大,各軍都需要物資供應,尤其是新調過來的大阪師團,光步槍就申請了2萬支,其餘火炮也需要補充。
別問他們的軍械去哪了,問就是作戰損耗。
“大阪師團那群廢物又不需要參戰,先把他們所需的物資調撥給23師團,先緊著前線之戰事。”辻政信用自己的一點點特權,幫助23師團爭取作戰物資。
這一句話得罪了大阪師團。
山下奉文代理師團長,原師團長因為眼睛病疾惡化,視力嚴重受損。不得不返迴本土治療,把師團長的職務暫時委托給了山下奉文。
欺負人嘛,欺負山下奉文初來乍到沒有背景,把大阪師團申請的作戰物資先調給了23師團。
剩下的就是飛機跟坦克的調撥,申請作戰飛機約120架,成功調動第一戰車團到達海拉爾。
看到第一戰車團到來,辻政信、小鬆原道太郎紛紛豎起大拇指,誇讚帝國的戰車戰無不勝。並堅定的認為,己方的97式中型坦克絕對是優於遠東軍坦克的,勝勢大大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