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我跟法雞合作圖啥呢,當然是圖他們的技術了
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 作者:葫蘆開小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點意思了啊,張憲拿起對方的資料,同時把另一份遞給一旁的陳部長。
驅逐艦領艦這個想法由來已久,對於巡洋艦的定位中,各國也不盡相同,譬如隔壁的小日子,就常用來擔任驅逐艦的領艦。
美利堅則更多的擔任艦隊的護航,利用巡洋艦提供防空火力。
大家對作戰需要不同,對於艦艇的定位也不一樣,不一定非要必要。
其空想級驅逐艦,雖然眼前的兩人稱唿是巡洋艦,但本質上這就是驅逐艦。主要參數是2500噸標排,滿載排水3400噸,10萬馬力42節最大航速,5座138mm單管主炮,3座3聯533魚雷管,具備強大的炮擊能力跟雷擊能力。
看到42節航速,張憲是有點驚訝的。
能跑這麽快?
範爾迪聳聳肩表示自己不清楚,一旁的設計師喬治連忙解釋,這是實際下水試航所能達到的航速,絕對不是作假。
而且現役的幾艘空想級驅逐艦中,已經證實了適航速度。在8小時的試航中,航速達到平均40-42節,這些均有實際的數據作為擔保。
“快艦巨炮,絕對是綠海作戰的首選。”
“我們預估大部分海戰都發生在近海區域,真正遠洋作戰的機會很少,即便遠洋作戰也需要戰列艦、重巡來扛大旗。而綠海作戰,最實惠的,最有性價比的絕對是我們的方案。”
張憲拿著資料往後靠了靠,他現在也不是純粹的小白,還是知道軍艦的大部分理論基礎的。
驅逐艦與巡洋艦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不具備單獨作戰能力,需要搭配油船,否則它的航行距離太短,不足以支撐遠洋的需要。
巡洋艦不一樣,它並不需要搭配油船,自身的航行距離就能滿足大部分作戰所需。
“油耗的問題我們也考慮了,看這裏。”
喬治拿出了兩份對比數據,原有的驅逐艦大部分用的是老舊鍋爐,鍋爐壓力隻有2兆帕左右,而新式驅逐艦所使用的蒸汽輪機的動力鍋爐能達到3-4兆帕。
鍋爐溫度也能達到450度,動力有了極大提升的同時,油耗也大幅度降低,4000海裏,啊不,5000海裏的航程不是問題。
吆西,不得不說法雞有點大東西的。
說的這些內容,直接鑽進了張憲的心坎裏。
巡洋艦級別的主炮,37節以上的航速(42節的試航速度聽聽就行了,實際能達到37-39節航速就不錯了。)能夠輕而易舉的屠宰1000噸級的驅逐艦及其他魚雷艦艇。
海戰分兩個場景,遇到上述說的這些軍艦,直接開無雙就行了。火力輪番點名,利用大炮就可以教驅逐艦做人,航速還快,敵人想跑都跑不掉。
要是碰到重巡、戰列艦牽頭的主力艦隊,放煙閃人就行了,37節以上的航速,保證主力艦艇追不上你。
能追上你的打不過你,打得過你的追不上。
很符合海戰之需要嘛。
另外,空想級的加強版,莫加多爾級也搞出來了,可以賣,但不提供技術。
莫加多爾級的火力更加變態,滿載排水量4000噸,最大航速39節,試航航速達到了43.5節,4座雙聯裝138mm主炮,三聯21.7英寸魚雷管2具,雙聯21.7英寸魚雷管2具,一共10具魚雷發射管具;深水炸彈投擲槽2座;防空方麵有37毫米防空炮4座,13毫米防空炮4座。
防空、反潛、雷擊、炮擊屬性都點上了,綜合作戰能力不俗。
這群噸位不大的輕巡遠比想象中難對付,而且跟艦隊百搭,你想怎麽用都行。
陳部長微微點了點頭,表示法雞的方案大大滴不錯啊。
張憲心領神會,坐直了身子,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空想級的方案跟技術可以轉讓嗎?另外我還需要600-1000噸級的驅逐艦技術,以期望能夠跟貴方達成深度合作。”
範爾迪痛快迴複道:“當然沒問題,選擇我們,絕對是第一戰區最明智的決定。”
法雞目前比較動蕩,內部的經濟條件也遠沒有想象中那麽好,如果張憲可以采購他們的驅逐艦,再把盤尼西林的事情聯合搞一搞。
對範爾迪而言,絕對是一劑腎上腺素,能讓他們多多的掙紮一下。
大家經常考慮禦三家,海軍最強的日不落、美利堅、小日子,往往忽略了法雞的海軍實力也能排在第四名,前五名內必有吧。
張憲還關心一個問題,索性直接問詢:“2艘莫加多爾級還在建設中,明年才能下水是吧。我想提前拿出一筆錢,給它加加速,希望年底至年初時分,能夠讓這兩艘軍艦到達南洋。”
明年很可能第二賽季開啟,甚至提前開啟。
以法雞的投降速度,張憲很怕自己的錢打水漂,東西沒到手之前,一切都沒意義。
跟對方合作圖啥?
當然不是圖他們強大的陸軍水平嘍,自然是想著把技術搞到手。
一旦對方在正麵戰場潰敗,也需要盟友來維持自己大國的尊嚴。
跟美利堅、日不落聯盟,隻會把他吃抹的幹幹淨淨,如果到時候第一戰區跟法雞聯合,也未必不能合情合理的搞點事情的。
雙方的交流非常順暢,這才是各取所需來驅動。
不像那兩個海軍強國,隻是單純的想從張憲手中騙到盤尼西林。
但是呢,明知道對方想把你吃抹幹淨,為了能夠順暢的撐過這兩年,他必須有所選擇,有所拋棄。
第一個選擇,要逐步的把第一戰區跟統帥部分割。
對外各國而言,一定要明確一點,統帥部是統帥部,第一戰區是第一戰區,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隻有這樣拿到列強的保護傘,才可以光明正大的從日軍的海上封鎖線運輸物資。
第二個選擇,第一戰區的掌握範圍肯定要逐步收縮,往江淮地區匯聚,掌握沿海的富庶地段,方便隨時往海外進軍作戰。
這個過程會慢一些,但主力部隊一定是朝著江淮地帶匯聚的。
地方則同步擴充守備部隊,再聯合地方武裝,也足夠穩住陣線。
22個主力步兵師屬於張憲必須要帶著的武力,哪怕全帶不走,也至少帶走15個以上的師級兵力。
驅逐艦領艦這個想法由來已久,對於巡洋艦的定位中,各國也不盡相同,譬如隔壁的小日子,就常用來擔任驅逐艦的領艦。
美利堅則更多的擔任艦隊的護航,利用巡洋艦提供防空火力。
大家對作戰需要不同,對於艦艇的定位也不一樣,不一定非要必要。
其空想級驅逐艦,雖然眼前的兩人稱唿是巡洋艦,但本質上這就是驅逐艦。主要參數是2500噸標排,滿載排水3400噸,10萬馬力42節最大航速,5座138mm單管主炮,3座3聯533魚雷管,具備強大的炮擊能力跟雷擊能力。
看到42節航速,張憲是有點驚訝的。
能跑這麽快?
範爾迪聳聳肩表示自己不清楚,一旁的設計師喬治連忙解釋,這是實際下水試航所能達到的航速,絕對不是作假。
而且現役的幾艘空想級驅逐艦中,已經證實了適航速度。在8小時的試航中,航速達到平均40-42節,這些均有實際的數據作為擔保。
“快艦巨炮,絕對是綠海作戰的首選。”
“我們預估大部分海戰都發生在近海區域,真正遠洋作戰的機會很少,即便遠洋作戰也需要戰列艦、重巡來扛大旗。而綠海作戰,最實惠的,最有性價比的絕對是我們的方案。”
張憲拿著資料往後靠了靠,他現在也不是純粹的小白,還是知道軍艦的大部分理論基礎的。
驅逐艦與巡洋艦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不具備單獨作戰能力,需要搭配油船,否則它的航行距離太短,不足以支撐遠洋的需要。
巡洋艦不一樣,它並不需要搭配油船,自身的航行距離就能滿足大部分作戰所需。
“油耗的問題我們也考慮了,看這裏。”
喬治拿出了兩份對比數據,原有的驅逐艦大部分用的是老舊鍋爐,鍋爐壓力隻有2兆帕左右,而新式驅逐艦所使用的蒸汽輪機的動力鍋爐能達到3-4兆帕。
鍋爐溫度也能達到450度,動力有了極大提升的同時,油耗也大幅度降低,4000海裏,啊不,5000海裏的航程不是問題。
吆西,不得不說法雞有點大東西的。
說的這些內容,直接鑽進了張憲的心坎裏。
巡洋艦級別的主炮,37節以上的航速(42節的試航速度聽聽就行了,實際能達到37-39節航速就不錯了。)能夠輕而易舉的屠宰1000噸級的驅逐艦及其他魚雷艦艇。
海戰分兩個場景,遇到上述說的這些軍艦,直接開無雙就行了。火力輪番點名,利用大炮就可以教驅逐艦做人,航速還快,敵人想跑都跑不掉。
要是碰到重巡、戰列艦牽頭的主力艦隊,放煙閃人就行了,37節以上的航速,保證主力艦艇追不上你。
能追上你的打不過你,打得過你的追不上。
很符合海戰之需要嘛。
另外,空想級的加強版,莫加多爾級也搞出來了,可以賣,但不提供技術。
莫加多爾級的火力更加變態,滿載排水量4000噸,最大航速39節,試航航速達到了43.5節,4座雙聯裝138mm主炮,三聯21.7英寸魚雷管2具,雙聯21.7英寸魚雷管2具,一共10具魚雷發射管具;深水炸彈投擲槽2座;防空方麵有37毫米防空炮4座,13毫米防空炮4座。
防空、反潛、雷擊、炮擊屬性都點上了,綜合作戰能力不俗。
這群噸位不大的輕巡遠比想象中難對付,而且跟艦隊百搭,你想怎麽用都行。
陳部長微微點了點頭,表示法雞的方案大大滴不錯啊。
張憲心領神會,坐直了身子,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空想級的方案跟技術可以轉讓嗎?另外我還需要600-1000噸級的驅逐艦技術,以期望能夠跟貴方達成深度合作。”
範爾迪痛快迴複道:“當然沒問題,選擇我們,絕對是第一戰區最明智的決定。”
法雞目前比較動蕩,內部的經濟條件也遠沒有想象中那麽好,如果張憲可以采購他們的驅逐艦,再把盤尼西林的事情聯合搞一搞。
對範爾迪而言,絕對是一劑腎上腺素,能讓他們多多的掙紮一下。
大家經常考慮禦三家,海軍最強的日不落、美利堅、小日子,往往忽略了法雞的海軍實力也能排在第四名,前五名內必有吧。
張憲還關心一個問題,索性直接問詢:“2艘莫加多爾級還在建設中,明年才能下水是吧。我想提前拿出一筆錢,給它加加速,希望年底至年初時分,能夠讓這兩艘軍艦到達南洋。”
明年很可能第二賽季開啟,甚至提前開啟。
以法雞的投降速度,張憲很怕自己的錢打水漂,東西沒到手之前,一切都沒意義。
跟對方合作圖啥?
當然不是圖他們強大的陸軍水平嘍,自然是想著把技術搞到手。
一旦對方在正麵戰場潰敗,也需要盟友來維持自己大國的尊嚴。
跟美利堅、日不落聯盟,隻會把他吃抹的幹幹淨淨,如果到時候第一戰區跟法雞聯合,也未必不能合情合理的搞點事情的。
雙方的交流非常順暢,這才是各取所需來驅動。
不像那兩個海軍強國,隻是單純的想從張憲手中騙到盤尼西林。
但是呢,明知道對方想把你吃抹幹淨,為了能夠順暢的撐過這兩年,他必須有所選擇,有所拋棄。
第一個選擇,要逐步的把第一戰區跟統帥部分割。
對外各國而言,一定要明確一點,統帥部是統帥部,第一戰區是第一戰區,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隻有這樣拿到列強的保護傘,才可以光明正大的從日軍的海上封鎖線運輸物資。
第二個選擇,第一戰區的掌握範圍肯定要逐步收縮,往江淮地區匯聚,掌握沿海的富庶地段,方便隨時往海外進軍作戰。
這個過程會慢一些,但主力部隊一定是朝著江淮地帶匯聚的。
地方則同步擴充守備部隊,再聯合地方武裝,也足夠穩住陣線。
22個主力步兵師屬於張憲必須要帶著的武力,哪怕全帶不走,也至少帶走15個以上的師級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