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但如果是張憲懷璧,得到的卻是列強的短時間的擁簇。


    哎呀呀,第一戰區有這樣的好玩意兒,應該早點拿出來嘛?


    一開始大家懷疑過,覺得不太可能。


    張憲怎麽可能掌握量產青黴素的手段呢,國外先進的生物製藥都搞不定的事兒,他一個軍人怎麽可能搞得定。


    眼下突然拿出來了,還要搞合作,你可以不信,但是不能妨礙別人不信。


    美利堅的情報更多,顯然是相信這件事的,也是最強有力的競爭者,第一時間跟曾世秉取得了聯係。


    樊克令同時向國內的各大造船廠同步,巡洋艦可以造,也有現成的二手艦艇可以出售,同時有關於驅逐艦的一些方案,同樣可以拿出來。


    威廉傳教士也不甘示弱,論巡洋艦當然是他們大陰帝國最先進,數量最多。


    巡洋艦的本質是幹嘛,當然是組成巡視艦隊,用來維持殖民地的統治。


    別人能有多少殖民地,就算美利堅國力強盛,在這一點上也絕對沒大陰帝國有實力。


    實話實說,確實如此。


    兩個全球性的海軍強國,目前的no.1肯定是大陰帝國。


    穩穩追擊有超越跡象的必然是美利堅。


    張憲想要尋求合作,必然是從這兩者之中挑選。


    任誰也沒想到,張憲解決公共租界的方式竟然是這個,根本不是動用武力。


    接連四五天,頻繁有人出入曾世秉的警備局,既要歡迎這個新貴軍官,也是變相的給張憲示好。


    這個過程中,張憲並沒有出麵。


    在籌備另外的幾件大事兒,劉嘎豆跟老西已經到了,不是張憲不信任老西,而是他做事摳摳搜搜,不適合搞主要的造船廠。


    必然是讓自己的鐵杆心腹劉下士來扛大梁,整合江淮地區的所有造船廠,以滬城造船廠為根本,重塑他的生產線,調整職工結構,變革工廠體製。


    按照兵工廠的方式來就行了,刺激技術人員的積極性。


    這一點劉下士已經輕車熟路了。


    滬城造船廠保存相對完好,隻需投錢、投料就可以率先生產小型運輸船、鋼製汽艇這類,光軍需訂單都可以撐一段時間。


    對於老西有單獨的安排,還給了他一點點小小的刺激。


    太源兵工廠已經能夠自造150毫米榴彈炮、105毫米榴彈炮,除了加農炮外,陸軍所能使用的150迫、120迫、82迫、60迫都能自造,75毫米山野炮乃至92式步兵炮等都能生產。


    且格式炮彈的產量也是與日俱增,可以供應張憲的日常所需。


    不過呢,終歸是在內陸地區,不如沿海地區的交通方便。張憲要重塑滬城兵工廠,在原來的廠址重蓋廠房,遷移設備,購入設備,引入職工。


    將兵工廠的部分產能複製到滬城來,其餘的2號坦克生產線、拖拉機廠生產線,也要複製一份,遷移到滬城地區。


    充分利用江航條件,解決運輸成本。


    給老西畫了餅,等把這邊做好了,太源的那些就可以給他了。


    明顯感覺到了對方眼睛裏的光亮,幹事兒都有動力了。


    立刻準備了相關規劃事宜,當晚就給張憲提交了預算,索要人手跟大洋,要用最短的時間完成滬城兵工廠的重建工作。


    看吧,想要跑得快,全靠大餅帶。


    這是頭等大事,整合工廠跟資源,使其能夠完好的配合軍用,一切都要給張憲讓步。


    第二件大事同樣重要,繼續進行潛艇人員的培訓,手上準備了24艘潛艇,目前才投入進去12艘,至少要有4個潛艇大隊持續的巡邏偷襲,來破除鬼子對雲港、滬城的海上封鎖。


    光靠潛艇不行,日軍的主力艦隊在集結,準備拉過來跟張憲決一勝負。


    張憲心裏準備組織100架b17轟炸機,對日軍的軍港執行一次大規模的轟炸。但一直沒能下定決心,對方艦艇齊聚,防空跟空戰水平大大增加。


    一旦投入轟炸編隊,很可能將所有的飛機葬送在鬼子本土。


    很可能沒炸掉幾艘船,反而重創自己的空中力量。


    不妨把消息放出去,證明自己有能力轟炸其本土,令小日子投鼠忌器,不敢把主力艦隊全部拉出來,不敢把飛機全部安排出來,必須預留一部分守備本土。


    有時候不進攻,反而威懾力最大,更能牽扯海軍馬鹿的精力。


    轟炸其軍港的計劃定位a計劃,可由三院的特務人員“不經意”的泄露出去,提醒小鬼子在本土留人。


    眼下的情況很明確了,張憲需要一段時間發育海軍,而鬼子絕不願意給他這個時間。


    趁著第一戰區艦隊沒有起飛之前,必須滅於萌芽之中,及時打通他們與華中派遣軍之聯係。


    而b計劃與a計劃截然相反,b計劃的方式是以滬城為誘餌,迫使日軍的海軍主力真的在這裏來一場大決戰。張憲會把第一戰區的主力調過來,充分利用手上的火炮、坦克、飛機與敵決戰一輪。


    手上的這些轟炸機,一定要等日寇的軍艦全部到達作戰地點之後,對其軍港附近的儲油倉庫執行毀滅打擊,一舉滅掉小日子的航空、軍艦用油。


    都知道他們缺少石油,那就猛踹瘸子那條好腿。


    a計劃以威懾為主,削減日寇對滬城進攻的壓力。


    b計劃以釜底抽薪為主,一舉炸翻小日子儲存的大部分石油。


    兩者不是二選一的關係,而是先a後b,作為張憲應對日軍聯合艦隊的反製手段。


    兌換的維內托級戰列艦,也得抓緊拉出來了,光這艘戰列艦就需要近2000的海軍人手,能夠指揮該艦艇的人,可能隻有張憲本人了。


    畢竟隻有他吃了鬼子第三艦隊司令長穀川清爆出來的經驗書。


    手下其他的海軍將領,頂多玩一玩驅逐艦,就連巡洋艦也是強行上位。


    沒玩過大洋馬,一般人可駕馭不住大型軍艦。


    張憲不一樣,老張家的人能力強,猛。(真是什麽破路都能開車,哈哈哈哈!)


    日寇的高層確實在重新評判第一戰區的問題,想要遏製張憲,不能再聚焦於一點,應該從全方位打擊。


    調動海軍主力,將張憲的大部分海陸空兵力封鎖在滬城,同時向華北方麵軍的第一軍、第二軍增兵,從北平、津門、青濟方向增兵,向其心腹的平原地帶壓進。


    想要完成這樣的兵力調動跟物資安排,至少需要準備3個月以上。


    當務之急需要先看看滬城情況,消炎藥的生產方案他們必須拿到手,不惜代價拿到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葫蘆開小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葫蘆開小花並收藏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