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炸機的到來,基本預示著日寇護航艦隊的悲劇。


    整個艦隊是一艘商船改造的護航巡洋艦打頭,排水量在5000噸左右,另有5艘驅逐艦,護衛著8艘運兵船。


    攜帶士兵過萬,攜帶物資過萬噸。


    反攻的時機到來,潛艇大隊瞬間發射4枚魚雷,目標就是最大的護航巡洋艦。


    魚雷宛若離弦的箭,飛速的射向艦艇。


    轟炸機編隊也向敵艦展開轟炸,由戰鬥機率先加速騷擾,利用機載機槍、小型的航彈騷擾軍艦的防空火力。


    再由轟炸機向下投射炸彈,轟炸艦艇的甲板、炮台。


    魚雷命中的巡洋艦後產生了巨大的爆炸,爆炸導致巡洋艦的雪茄般的煙囪都停了。運氣這玩意兒似乎眷顧著潛艇第二大隊。


    眼見魚雷造成的效果極大,立馬補發魚雷,接二連三的朝著巡洋艦猛射。


    爆炸的轟響席卷海域,這艘商船改造的護航巡洋艦的防護水平顯然不足,被魚雷炸開了花,直接失去了戰鬥力。


    整個船身也發生了傾斜。


    趁他病要他命,3架轟炸機向傾斜的護航巡洋艦展開狂轟猛炸,艦艇上的海軍馬鹿遭了殃,在高爆彈的轟炸範圍內斷無存活的可能。


    其餘的日式驅逐艦也瘋狂的對空射擊,更有海軍馬鹿瘋狂的呐喊,端著步槍朝天空拉大栓。


    防空火力的不足,再加上轟炸機的連續轟炸,接連炸損軍艦的武器設施。


    上有飛機轟炸,下有潛艇老六偷襲。


    第二艘驅逐艦、第三艘驅逐艦也接連被擊沉入水。


    剩下的2艘驅逐艦毫不猶豫的選擇逃離,在逃離的過程中,被追上來的轟炸機席卷。


    一艘沉海,另一艘行駛出去一段距離後,也沒有逃脫沉海的命運,大量的海軍馬鹿隻能跳海求生。


    整個交戰過程在2個小時內結束,而鬼子的運兵船失去了護航艦艇之後,一如待宰的羔羊。


    船上運輸的陸軍馬鹿,唯一的武器是步槍,射程能有多遠?


    潛艇、轟炸機再集中精力,向這群待宰的肥魚開火。


    運輸船接連爆炸,船艙內攜帶的軍用物資沉重,讓運輸船的航速很慢,甚至比不過潛艇。


    它們就是純粹的活靶子,給潛艇大隊刷經驗,刷魚雷轟炸的經驗。


    潛艇大隊可謂是豐收滿滿,利用魚雷炸毀運兵船的同時,還要把部分軍用物資打撈上來,轉入到潛艇內帶迴來。


    運兵船上的陸軍馬鹿可謂是舉頭四顧心茫然,放眼所及全是海水。


    有的抱著木板,有的抱住一塊殘骸求生。


    被炸下大海之後,免不了要遭受喂魚的噩夢,在喂鯊魚之前,還要麵臨轟炸機、戰鬥機的機槍掃射。


    子彈打在海麵,嗖嗖嗖飛射。


    瞬間一片片血紅。


    密密麻麻的鬼子,隻露著一個腦袋,在海浪中翻騰。


    炮彈、機炮、機槍掃射不停,直到整片海域都是一片血紅,光機槍直接射殺的鬼子就有幾千人。


    打光了所有子彈後,轟炸大隊才戀戀不舍的選擇迴防。


    過癮啊過癮,毫無壓力的殺鬼子可太爽了,尤其是最後的機槍掃射,不僅過癮還解壓。


    擊沉驅逐艦5艘,巡洋艦一艘,斃敵過萬,具體數量實在沒辦法數了。


    一部分鬼子沉了海,一部分喂了魚,還有一部分直接炸成了粉碎。


    估計連陸軍省都沒辦法判斷傷亡人數,沒辦法盤點死亡人數。對他們而言屬於好消息,可以統統的掛為失蹤。


    反正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可以不當陣亡看待,一手失蹤連賠償費用都省了。


    戰果碩碩,統一匯報到張憲的司令部。


    “好,好,好啊。”


    張憲本人別提多高興了,不僅僅是擊沉了鬼子的運兵艦隊,更是擊沉了數艘軍艦,獲得了2000多張海軍經驗書。


    靠著這些經驗書,他完全可以迅速的培養一個驅逐艦大隊出來。


    對第一戰區而言,這些單兵經驗書是最良好的備用軍。


    一旦兵力不足,可以迅速的拉出後備兵力,進行正麵交戰。


    最近這段時間,積累了不少單兵經驗書,普通陸軍步兵經驗書已有5萬+,海軍經驗書3000+,其餘軍官、飛行員等特殊經驗書,則及時的分配給了骨幹核心人員,進一步提升部隊戰鬥力。


    這也算是張憲本人的底蘊吧,無論第一戰區打成什麽樣,哪怕部隊打光了,他也可以迅速的東山再起。


    第二潛艇大隊滿載而歸,還順勢帶迴來2000餘噸的軍用物資,直接用在了雲港周邊。


    方便就近擴編海岸的防備兵力。


    日軍登陸作戰的指揮官,足柄號艦長,第三艦隊司令高橋伊望中將盼來了運兵船。


    一路、兩路,第三路呢?


    第三路運兵艦隊覆滅的消息同時傳來,又一次震動了海軍省的這群馬鹿。


    因為此次覆滅一萬餘陸軍飯桶的同時,還有1艘輕巡、5艘驅逐艦沉海,他們海軍士兵也出現了大量的傷亡。


    高橋伊望是不會關心陸軍死多少的,但海軍的傷亡著實讓他傷心了一些。


    當即跟手下的軍官下令:“準備進攻作戰,所有掩護進攻的軍艦全部後撤5公裏,提防第一戰區的飛機、軍艦反擊。”


    葵司大佐立馬提出了疑議,“將軍,搶灘登陸作戰屬於難度最高的作戰方式,軍艦後退5公裏,必然導致艦炮的威力跟精度大大下降,我擔心陸軍無法順利搶占灘頭陣地。”


    陸軍能不能占領灘頭陣地,跟他海軍有屁的關係。


    該掩護掩護了,該配合配合了,如果拿不下外灘,也是陸軍馬鹿的職責,跟第三艦隊無關。


    高橋伊望是想優先保證海軍軍艦的安全,給防空火力留一段反應區間,避免被張憲的飛機大炮反擊。


    這份操作很熟悉,很像統帥部的某些軍官,以保存實力為先,戰術執行倒是隨時可以拋棄的。


    既然運兵船到了,開始發起搶灘登陸作戰嘍。


    高橋伊望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運兵船上放下一批衝鋒艇,每艘小艇可以容納幾十人。


    第三艦隊也安排了小炮艇跟炮艦輔助,準備進攻作戰。


    鬼子的士氣尚可,不少尉官站在船頭,拿起武器大喊:“衝鋒,衝鋒,幹掉第一戰區指揮部。”


    嗷嗷叫的朝灘頭陣地發起進攻。


    淞滬大戰再一次打響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葫蘆開小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葫蘆開小花並收藏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