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盡快見到第一輛2號坦克
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 作者:葫蘆開小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豪森等人已經有了心理預期,張憲拿出來的東西確實是他們需要的。
那支青黴素藥劑也連夜分析了一下,效果比預想的要好。
在任何人都沒能力大規模生產青黴素的時候,半噸青黴素的價值不菲,至少跟他們的坦克生產線的價值是對等的。
不過漢斯帝國不差區區一條生產線,也不差一個軍工廠。
但青黴素他們是真的缺啊,誰會嫌這玩意兒多呢,能夠救治傷兵的神藥,多少錢都買不來的。
迅速簽字,避免了拖拖拉拉。
除了生產線外,對方還能提供技術顧問,幫助張憲迅速的完成工廠部署,完成生產線的運作。
保證在一個月內,將生產線部署成功,兩個月內生產出第一輛樣車。
老摳談了半個月沒談成的事情,張憲一天搞定,隨後讓人準備飛機,打通安陽至金城的航線。
設備運輸過來後加加速,一部分靠陸運水運,一部分則直接以空運投入使用。
時不我待啊,需要爭分奪秒啊,迫切的需要看到第一輛2號坦克。
迴安陽就不想坐車了,直接讓飛機降落在金城的簡易機場,這邊很多人還在訓練,紛紛抬頭看向天空。
看著第一戰區的飛機降落後,張憲乘坐飛機離開。
“那是第一戰區的飛機吧?”
“我看那人影是個中將,看著像張憲呢?”
越看越像,一群人擠在一團,就確認了就是第一戰區副司令張憲,跟報紙上的樣貌完全一樣。
他怎麽來金城了,一點消息都沒有啊。
飛機從機場起飛,留下一群人伸長了脖子,暢想著他們飛上天空的時刻。
有飛機還是方便,直接飛過山區,降落在安陽機場。
看樣子得投入一筆錢,弄幾架運輸飛機,把航運給搞起來,也是很賺錢的產業。
這年頭一張飛機票可不便宜,從金城飛安陽這個距離,可能要上千大洋的。
張憲手上都是戰鬥機跟轟炸機,他這次過來就是用轟炸機充當的客機。
還是得弄幾架正兒八經的運輸機、客機。坦克大炮已經有了,飛機也想掙紮一下,弄不來戰鬥機,搞一搞運輸飛機還不行嘛。
迴到安陽司令部,還是自己的地方舒服。
參謀、警衛營等,都在半路返迴途中,張憲有一兩天時間休息一下,順便調整一下思緒。
上個月已經完成了三角師的擴編工作,將手上的番號都湊齊了,每個師標準配備1.4萬人。
缺少的槍械、火炮、物資也陸續運輸至各軍手上。
三角師的好處是容易擴軍,對後勤的壓力小一點,作戰而言確實不如方塊師。
但受限於後勤能力,不可能大規模的安排方塊師的,張憲也養不起來的。
他的後勤能力已然夠強了,還能依托鐵路線運輸物資。可供養三四十萬人,也需要頭疼一些。
整體的擴軍思路就是調整師都按照三角師的方式來,先形成戰鬥力,穩住主要的陣線,這些三角師至少配備一個炮營,有條件了可以加山炮團。
王牌師就需要按照方塊師的方式打造,最基礎的是兩旅四個步兵團的標準,往機械師的角度調整,單獨配備一個炮團。
像34師、89師這類,師屬兵力也多,不止有炮團,還有裝甲營、騎兵營、高射炮營等,差不多小兩萬人的樣子。
編製往往是根據作戰需要來的,沒有最好的編製,隻有最符合情況的編製。
如今手上又有500輛大卡車了,完全可以培養一個新的王牌師。
手下這些部隊中,屬於張憲最嫡係的有116師,宋有力也是他一手拉起來的人,可以考慮給宋有力配備卡車、坦克、火炮。
這樣就具備三個王牌師了。
任何一個王牌師拉出來,搭配炮兵旅,都可以跟鬼子的師團碰一碰。
116師已經不用盯著20師團了,這部分鬼子興不起風浪來,即刻拉到安陽過來整編。
靳洋露麵了,過來找張憲匯報工作。
第一批軍械要往綏中運輸,需要他簽字過目。
“加緊運輸過去,有了這批軍械,35軍跟81軍的實力大漲,勢必要在地方擴軍。”
“擴軍就會打破西北地方勢力的平衡,他們自己會先鬥起來,而我們隻需要靜靜的發育,安排一個騎兵軍在歸綏,足夠穩住局麵了。”
古代是二桃殺三士,張憲給35軍\/81軍賣軍械的行為,也有異曲同工的妙用。
打破地域平衡,讓他們無法形成鐵板一塊,則必然內鬥不息。
靳洋表示理解,他親自運輸軍械過去,爭取早點把錢賺迴來。
另外一件事是靳洋的同學,有不少人找上他,想找個門路。
趁機拉攏了一些讀書學生,已經送到了臨澧班進行特務培訓,肯定會有一批人叛變,但也會有一批人被拉攏過來。
畢竟張憲給的多,給的工資高。
運輸隊的壓力很重,交給別人張憲不放心,唯有靳洋父子從一開始拖家帶口出來,隨他一起起於微末,最值的托付。
對方推薦的人,張憲自然要高看一眼。
“劉下士,有您的電話!”
劉嘎豆作為張憲的副官,一直沒有正麵露臉,拖了很久才是中校軍銜。
大家都願意用她以前的下士軍銜來戲稱,以此凸顯她的重要性。
劉嘎豆在太源,這幾天的狀態很不對,幫著張憲接手設備,加緊擴充工廠。
兵工廠的產能持續提升,坦克跟拖拉機的生產線也有了眉目,需要她留在太源,穩住這些家業。
有情緒很正常,時間緊任務重嘛。
劉嘎豆的情緒可不僅僅是累的,還有安陽司令部內接連有女人出現,讓她非常的不爽,非常的生氣,
還非常的氣憤。
守著現成的不要,非得去找雜七雜八的人呢。
老摳也在太源,熟悉他以前的地盤,看著設備接連湧入進來,也有股莫名的成就感。
搞建設是把好手。
隻要他把心思擺正,安心在政務方麵做事,遠比放在軍事上更有利。
擅長什麽,你就去做什麽?
非得挑戰自己的軟肋,那不是搞笑嗎?
單獨給劉嘎豆、曾萬中兩人做了囑咐,必須盯緊了老摳,有些事情他可以插手,有些事情絕不可能讓他插手。
後方已經穩定,設備、生產線也在順利引入進來。
按部就班的推進,就可以實現坦克的自由。
軍工的技術方麵堅決不需要老摳插手,這一點屬於張憲的底線。
任何人,休想插手到他的後勤、軍需、軍工、軍隊內。
那支青黴素藥劑也連夜分析了一下,效果比預想的要好。
在任何人都沒能力大規模生產青黴素的時候,半噸青黴素的價值不菲,至少跟他們的坦克生產線的價值是對等的。
不過漢斯帝國不差區區一條生產線,也不差一個軍工廠。
但青黴素他們是真的缺啊,誰會嫌這玩意兒多呢,能夠救治傷兵的神藥,多少錢都買不來的。
迅速簽字,避免了拖拖拉拉。
除了生產線外,對方還能提供技術顧問,幫助張憲迅速的完成工廠部署,完成生產線的運作。
保證在一個月內,將生產線部署成功,兩個月內生產出第一輛樣車。
老摳談了半個月沒談成的事情,張憲一天搞定,隨後讓人準備飛機,打通安陽至金城的航線。
設備運輸過來後加加速,一部分靠陸運水運,一部分則直接以空運投入使用。
時不我待啊,需要爭分奪秒啊,迫切的需要看到第一輛2號坦克。
迴安陽就不想坐車了,直接讓飛機降落在金城的簡易機場,這邊很多人還在訓練,紛紛抬頭看向天空。
看著第一戰區的飛機降落後,張憲乘坐飛機離開。
“那是第一戰區的飛機吧?”
“我看那人影是個中將,看著像張憲呢?”
越看越像,一群人擠在一團,就確認了就是第一戰區副司令張憲,跟報紙上的樣貌完全一樣。
他怎麽來金城了,一點消息都沒有啊。
飛機從機場起飛,留下一群人伸長了脖子,暢想著他們飛上天空的時刻。
有飛機還是方便,直接飛過山區,降落在安陽機場。
看樣子得投入一筆錢,弄幾架運輸飛機,把航運給搞起來,也是很賺錢的產業。
這年頭一張飛機票可不便宜,從金城飛安陽這個距離,可能要上千大洋的。
張憲手上都是戰鬥機跟轟炸機,他這次過來就是用轟炸機充當的客機。
還是得弄幾架正兒八經的運輸機、客機。坦克大炮已經有了,飛機也想掙紮一下,弄不來戰鬥機,搞一搞運輸飛機還不行嘛。
迴到安陽司令部,還是自己的地方舒服。
參謀、警衛營等,都在半路返迴途中,張憲有一兩天時間休息一下,順便調整一下思緒。
上個月已經完成了三角師的擴編工作,將手上的番號都湊齊了,每個師標準配備1.4萬人。
缺少的槍械、火炮、物資也陸續運輸至各軍手上。
三角師的好處是容易擴軍,對後勤的壓力小一點,作戰而言確實不如方塊師。
但受限於後勤能力,不可能大規模的安排方塊師的,張憲也養不起來的。
他的後勤能力已然夠強了,還能依托鐵路線運輸物資。可供養三四十萬人,也需要頭疼一些。
整體的擴軍思路就是調整師都按照三角師的方式來,先形成戰鬥力,穩住主要的陣線,這些三角師至少配備一個炮營,有條件了可以加山炮團。
王牌師就需要按照方塊師的方式打造,最基礎的是兩旅四個步兵團的標準,往機械師的角度調整,單獨配備一個炮團。
像34師、89師這類,師屬兵力也多,不止有炮團,還有裝甲營、騎兵營、高射炮營等,差不多小兩萬人的樣子。
編製往往是根據作戰需要來的,沒有最好的編製,隻有最符合情況的編製。
如今手上又有500輛大卡車了,完全可以培養一個新的王牌師。
手下這些部隊中,屬於張憲最嫡係的有116師,宋有力也是他一手拉起來的人,可以考慮給宋有力配備卡車、坦克、火炮。
這樣就具備三個王牌師了。
任何一個王牌師拉出來,搭配炮兵旅,都可以跟鬼子的師團碰一碰。
116師已經不用盯著20師團了,這部分鬼子興不起風浪來,即刻拉到安陽過來整編。
靳洋露麵了,過來找張憲匯報工作。
第一批軍械要往綏中運輸,需要他簽字過目。
“加緊運輸過去,有了這批軍械,35軍跟81軍的實力大漲,勢必要在地方擴軍。”
“擴軍就會打破西北地方勢力的平衡,他們自己會先鬥起來,而我們隻需要靜靜的發育,安排一個騎兵軍在歸綏,足夠穩住局麵了。”
古代是二桃殺三士,張憲給35軍\/81軍賣軍械的行為,也有異曲同工的妙用。
打破地域平衡,讓他們無法形成鐵板一塊,則必然內鬥不息。
靳洋表示理解,他親自運輸軍械過去,爭取早點把錢賺迴來。
另外一件事是靳洋的同學,有不少人找上他,想找個門路。
趁機拉攏了一些讀書學生,已經送到了臨澧班進行特務培訓,肯定會有一批人叛變,但也會有一批人被拉攏過來。
畢竟張憲給的多,給的工資高。
運輸隊的壓力很重,交給別人張憲不放心,唯有靳洋父子從一開始拖家帶口出來,隨他一起起於微末,最值的托付。
對方推薦的人,張憲自然要高看一眼。
“劉下士,有您的電話!”
劉嘎豆作為張憲的副官,一直沒有正麵露臉,拖了很久才是中校軍銜。
大家都願意用她以前的下士軍銜來戲稱,以此凸顯她的重要性。
劉嘎豆在太源,這幾天的狀態很不對,幫著張憲接手設備,加緊擴充工廠。
兵工廠的產能持續提升,坦克跟拖拉機的生產線也有了眉目,需要她留在太源,穩住這些家業。
有情緒很正常,時間緊任務重嘛。
劉嘎豆的情緒可不僅僅是累的,還有安陽司令部內接連有女人出現,讓她非常的不爽,非常的生氣,
還非常的氣憤。
守著現成的不要,非得去找雜七雜八的人呢。
老摳也在太源,熟悉他以前的地盤,看著設備接連湧入進來,也有股莫名的成就感。
搞建設是把好手。
隻要他把心思擺正,安心在政務方麵做事,遠比放在軍事上更有利。
擅長什麽,你就去做什麽?
非得挑戰自己的軟肋,那不是搞笑嗎?
單獨給劉嘎豆、曾萬中兩人做了囑咐,必須盯緊了老摳,有些事情他可以插手,有些事情絕不可能讓他插手。
後方已經穩定,設備、生產線也在順利引入進來。
按部就班的推進,就可以實現坦克的自由。
軍工的技術方麵堅決不需要老摳插手,這一點屬於張憲的底線。
任何人,休想插手到他的後勤、軍需、軍工、軍隊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