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恢複簽到,獎勵48艘小炮艇
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 作者:葫蘆開小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場麵上的局勢降溫,張憲主動收迴攻勢,暫時的將戰火平息下來。
對特務的安排卻沒停,吳敬中拿著他資助的2萬大洋,已經向北平城內進行滲透,重建了北平站點。
先站穩腳步,再考慮對鬼子進行深層次的情報滲透。
吳站長的能力毋庸置疑,能從北滿活著迴來,至少是跟鬼子特務正麵交鋒過的,經驗豐富,為人老道。
至於另外津門的站長陳恭樹,也從張憲手上拿到了槍械資助,還有一批狙擊手作為行動隊人員,加入到津門軍統站。
情報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對鬼子軍官、鐵杆漢奸的暗殺任務不能停。
軍統兩輪暗殺執行的幹脆利落,擊斃鬼子少將一名,擊斃大漢奸一位,也算是露了臉。
張憲對這兩人的興趣很大,吳敬中能用則用,而陳恭樹是必須要收到麾下做事的。
他手上也有一些軍屬的特務人員,同時投入到敵占區,執行監視、滲透、潛伏、暗殺等任務。
第一戰區的擴軍速度飛快,短短半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兵力的調動跟安排,隨後融入到各位師長手上。
有人曾經介紹過第二賽季的各家部隊,想確定哪家的部隊最強,哪家的部隊最弱。
評比之後發現一個問題,都有很能打的部隊,也都有不能打的兵力。
純步兵而言,沒有那麽大的差距。最看中的是裝備軍械,配備足夠的作戰物資,滿足這兩點後,配備優良的指揮官就夠了。
隻要指揮官不差,帶出來的兵基本都很能打。
換而言之,隻要一支軍隊的骨架還在,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隨在一群強兵身邊,再孬的兵也能打磨出來。
天朝軍隊最大的特點已經分析過了,上限極高,下限是沒有下限。
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大概是跟這個一樣的道理吧。
明明增加了十萬餘兵力,可撒到各軍手上,似乎沒有太大的變化,張憲人在指揮部,不自覺的皺起眉頭。
防線還是那個防線,無外乎部署的據點更多了,從這個角度看,擴軍確實是有些作用的。
一個月的封禁時間清除,張憲迎來了新月份的第一次簽到。
搓了搓手,選擇了獎勵。
簽到1天,獎勵內河小炮艇48艘,炮艇參數如下:
滿載排水54噸,成員17人,裝甲30-40毫米,還可以搭載10枚水雷。
類似於毛熊的1124型裝甲炮艇,前後裝備兩座炮塔,使用的是t34的76毫米坦克炮,駕駛艙配備雙聯裝12.7毫米機槍,最大航速20節。
放在主要的河流航道上,這就是水上坦克。
小鬼子研製了一批25噸的內河小疙瘩,裝載了80毫米迫擊炮跟重機槍,作為水上巡邏工具。
對方的小炮艇碰見裝甲炮艇,那是純純的送死。
有了這一批裝甲炮艇,可以有效的控製大運河航線,可以主要保證魯中微山湖上的安全。
還能輔助岸上部隊作戰。
相當於給了48輛水上坦克,給本月的簽到來了一個開門紅。
張憲已經在所難免的接觸到沿海地區,勢必要對港口、近海的鬼子動手。
壓在頭上的壓力是艦炮。
在沿海地區作戰,鬼子的海上軍艦能夠提供艦炮支援,還有艦載機配合作戰。
需要一整套的岸防手段,能夠打擊對方的艦艇,才能更好的掌握沿海。
此時此刻,有必要籌備岸防手段了。
飛機、岸防炮、岸防部隊、近海炮艇等。
以手上這48艘裝甲炮艇,先把魯中區域的湖泊巡邏起來,跟鬼子的水上部隊碰一碰。
張憲本人返迴安陽,手上還有大量的坦克、飛機、大炮,新培訓的人手,正在迅速的接收武器。
另外是漢斯、毛熊那邊的援助有眉目了。
拖拉機廠沒問題,要價2000萬法幣,而這個小廠隻值幾百萬罷了,兩條生產線,可以生產牽引使用的拖拉機。
毛熊的態度是愛要不要,設備跟生產線不是他們援助的範圍。
軍械火炮可以便宜給。
張憲也不需要那些軍械火炮的,一咬牙同意了對方的要求,讓老摳抓緊把生產線牽引進來。
跟原來的太源汽車廠合並,打通造車的技術壁壘。
漢斯更多的是提供技術顧問,軍械、設備等幾乎沒有提供。
他們自己也要開啟動員了,能給一些技術就不錯了。
唯一可以提供的是衝壓設備,輔助提升兵工廠、機械廠的產能。
豪森少將做了最大的努力,可以提供98k的一條生產線加生產圖紙。
被張憲否決掉了。
現在兵工廠能夠生產晉造栓動步槍,質量跟得上,能夠媲美鬼子的三八大蓋,6.5毫米子彈也能正常供應。
再不濟還有中正式步槍的生產圖紙,以手上的技術,也完全能造的出來。
沒必要單獨再引入98k的生產線。
栓動步槍對部隊火力的提升有限了,不能滿足張憲的需求。
比較感興趣的還是坦克、火炮技術,最不濟也得是半自動步槍的生產線,或者自動步槍的生產線。
當然了,能拿到衝壓設備也不錯,還有一些其他的機械製造設備,做人不能太貪婪。
請顧問還是有用的,這筆錢得花,也得舍得花。
漢斯的技術人員過來後,可以幫忙解決150毫米榴彈炮的問題,進一步輔助優化火炮用鋼,以及輕型裝甲車、坦克的技術問題,還有就是自行火炮的問題。
對方的火炮技術、穿甲技術是值得學習的。
還有比較先進的作戰戰術,同樣值得拉一些教官過來執教。
已經重開了直隸府軍校,接下來就要組織軍官速成班,提升基層軍官的作戰素養。
張憲預估了一個5000萬左右的投入,目前也僅僅需要3000萬而已,根本沒到他的預期。
那就考慮剩下的錢買t26坦克,或者漢斯那邊的2號坦克,這兩款都是輕型坦克,價格較低,也屬於老的裝備,作為戰場上的備用,給各調整師配備一個坦克營。
需要老摳持續的去談2號生產線的問題,2號坦克馬上就要過時了,它的生產線盡量給談下來。
放在漢斯帝國那裏屬於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一旦戰爭房開啟,輕型坦克的作用大幅度降低,它的生產線是可以談的。其餘的35t\/38t,張憲更可以接受,根本不挑啊。
隻要價錢合適,還是舍得入手的。
在戰爭房過時的坦克,放在咱們這烈度相對較低的戰場,還是能當寶貝用的。
對特務的安排卻沒停,吳敬中拿著他資助的2萬大洋,已經向北平城內進行滲透,重建了北平站點。
先站穩腳步,再考慮對鬼子進行深層次的情報滲透。
吳站長的能力毋庸置疑,能從北滿活著迴來,至少是跟鬼子特務正麵交鋒過的,經驗豐富,為人老道。
至於另外津門的站長陳恭樹,也從張憲手上拿到了槍械資助,還有一批狙擊手作為行動隊人員,加入到津門軍統站。
情報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對鬼子軍官、鐵杆漢奸的暗殺任務不能停。
軍統兩輪暗殺執行的幹脆利落,擊斃鬼子少將一名,擊斃大漢奸一位,也算是露了臉。
張憲對這兩人的興趣很大,吳敬中能用則用,而陳恭樹是必須要收到麾下做事的。
他手上也有一些軍屬的特務人員,同時投入到敵占區,執行監視、滲透、潛伏、暗殺等任務。
第一戰區的擴軍速度飛快,短短半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兵力的調動跟安排,隨後融入到各位師長手上。
有人曾經介紹過第二賽季的各家部隊,想確定哪家的部隊最強,哪家的部隊最弱。
評比之後發現一個問題,都有很能打的部隊,也都有不能打的兵力。
純步兵而言,沒有那麽大的差距。最看中的是裝備軍械,配備足夠的作戰物資,滿足這兩點後,配備優良的指揮官就夠了。
隻要指揮官不差,帶出來的兵基本都很能打。
換而言之,隻要一支軍隊的骨架還在,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隨在一群強兵身邊,再孬的兵也能打磨出來。
天朝軍隊最大的特點已經分析過了,上限極高,下限是沒有下限。
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大概是跟這個一樣的道理吧。
明明增加了十萬餘兵力,可撒到各軍手上,似乎沒有太大的變化,張憲人在指揮部,不自覺的皺起眉頭。
防線還是那個防線,無外乎部署的據點更多了,從這個角度看,擴軍確實是有些作用的。
一個月的封禁時間清除,張憲迎來了新月份的第一次簽到。
搓了搓手,選擇了獎勵。
簽到1天,獎勵內河小炮艇48艘,炮艇參數如下:
滿載排水54噸,成員17人,裝甲30-40毫米,還可以搭載10枚水雷。
類似於毛熊的1124型裝甲炮艇,前後裝備兩座炮塔,使用的是t34的76毫米坦克炮,駕駛艙配備雙聯裝12.7毫米機槍,最大航速20節。
放在主要的河流航道上,這就是水上坦克。
小鬼子研製了一批25噸的內河小疙瘩,裝載了80毫米迫擊炮跟重機槍,作為水上巡邏工具。
對方的小炮艇碰見裝甲炮艇,那是純純的送死。
有了這一批裝甲炮艇,可以有效的控製大運河航線,可以主要保證魯中微山湖上的安全。
還能輔助岸上部隊作戰。
相當於給了48輛水上坦克,給本月的簽到來了一個開門紅。
張憲已經在所難免的接觸到沿海地區,勢必要對港口、近海的鬼子動手。
壓在頭上的壓力是艦炮。
在沿海地區作戰,鬼子的海上軍艦能夠提供艦炮支援,還有艦載機配合作戰。
需要一整套的岸防手段,能夠打擊對方的艦艇,才能更好的掌握沿海。
此時此刻,有必要籌備岸防手段了。
飛機、岸防炮、岸防部隊、近海炮艇等。
以手上這48艘裝甲炮艇,先把魯中區域的湖泊巡邏起來,跟鬼子的水上部隊碰一碰。
張憲本人返迴安陽,手上還有大量的坦克、飛機、大炮,新培訓的人手,正在迅速的接收武器。
另外是漢斯、毛熊那邊的援助有眉目了。
拖拉機廠沒問題,要價2000萬法幣,而這個小廠隻值幾百萬罷了,兩條生產線,可以生產牽引使用的拖拉機。
毛熊的態度是愛要不要,設備跟生產線不是他們援助的範圍。
軍械火炮可以便宜給。
張憲也不需要那些軍械火炮的,一咬牙同意了對方的要求,讓老摳抓緊把生產線牽引進來。
跟原來的太源汽車廠合並,打通造車的技術壁壘。
漢斯更多的是提供技術顧問,軍械、設備等幾乎沒有提供。
他們自己也要開啟動員了,能給一些技術就不錯了。
唯一可以提供的是衝壓設備,輔助提升兵工廠、機械廠的產能。
豪森少將做了最大的努力,可以提供98k的一條生產線加生產圖紙。
被張憲否決掉了。
現在兵工廠能夠生產晉造栓動步槍,質量跟得上,能夠媲美鬼子的三八大蓋,6.5毫米子彈也能正常供應。
再不濟還有中正式步槍的生產圖紙,以手上的技術,也完全能造的出來。
沒必要單獨再引入98k的生產線。
栓動步槍對部隊火力的提升有限了,不能滿足張憲的需求。
比較感興趣的還是坦克、火炮技術,最不濟也得是半自動步槍的生產線,或者自動步槍的生產線。
當然了,能拿到衝壓設備也不錯,還有一些其他的機械製造設備,做人不能太貪婪。
請顧問還是有用的,這筆錢得花,也得舍得花。
漢斯的技術人員過來後,可以幫忙解決150毫米榴彈炮的問題,進一步輔助優化火炮用鋼,以及輕型裝甲車、坦克的技術問題,還有就是自行火炮的問題。
對方的火炮技術、穿甲技術是值得學習的。
還有比較先進的作戰戰術,同樣值得拉一些教官過來執教。
已經重開了直隸府軍校,接下來就要組織軍官速成班,提升基層軍官的作戰素養。
張憲預估了一個5000萬左右的投入,目前也僅僅需要3000萬而已,根本沒到他的預期。
那就考慮剩下的錢買t26坦克,或者漢斯那邊的2號坦克,這兩款都是輕型坦克,價格較低,也屬於老的裝備,作為戰場上的備用,給各調整師配備一個坦克營。
需要老摳持續的去談2號生產線的問題,2號坦克馬上就要過時了,它的生產線盡量給談下來。
放在漢斯帝國那裏屬於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一旦戰爭房開啟,輕型坦克的作用大幅度降低,它的生產線是可以談的。其餘的35t\/38t,張憲更可以接受,根本不挑啊。
隻要價錢合適,還是舍得入手的。
在戰爭房過時的坦克,放在咱們這烈度相對較低的戰場,還是能當寶貝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