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方麵軍司令部內噤若寒蟬,第五戰區司令部內已經形同過年了。


    “萬乘在第四師團的牽扯下,仍能派主力南進130公裏,於碭山殲敵主力師團,讓我徐城戰場的局勢幽暗複明啊。”


    “各部應按軍令堅守陣地,死守生死之關口,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我勸諸位做好與城共存亡之意,戰場之上軍令如山軍法無情,若有臨陣脫逃者,必嚴懲不貸。”


    嚴肅的話語說完,眾多軍官參謀紛紛共享得到的情報。


    臉上笑容洋溢,仿佛34師打出來的戰績是他們的。


    “第五集團軍殲敵一萬,殺敵無數,我在徐城都聞到燒焦的味道了。”


    “哎?你的消息不準,最新消息是殲敵1.6萬。”


    “錯,明明是殲敵2萬餘人,無任何活口,殺敵報國,真乃我等之榜樣。”


    討論不休,一掃大敵壓境的陰霾,大家都堅信一件事,隻要張憲的第五集團軍在,大家的主心骨就在,鬼子就翻不出天去。


    “依我看,叫張憲過來指揮好了!”


    湯司令突然一句話,殺死了大家的談論。


    當著戰區長官的麵說這種話,這不是把張憲捧殺的手段嗎。


    就因為調動了一次鄭峒幗的第2師作戰,讓這位軍團司令倍感不忿。


    場麵一度十分尷尬。


    你看我,我看你,參謀們紛紛的看向作戰沙盤,分析當下的局勢。


    李長官盯著湯司令看了兩眼,打趣的說道:“如能獲得作戰之勝利,請張憲過來也未嚐不可!”


    傻子也能聽出語氣當中的質問。


    李長官同樣不滿意湯司令,守著20軍團精銳,生怕有絲毫的損失,飄忽在戰場之上,不肯與鬼子血戰。


    反倒是讓人看不起的雜牌軍,拚死阻敵,寧死不退。


    拿著最差的裝備,打最苦的仗,這些人才是爺們。


    至於精銳跟嫡係,不算爺們。


    ……


    此一戰,讓雙方的攻防動作都停滯了兩天。


    鬼子需要重新審視攻下徐城的代價,至少還得付出一個甲種師團,才能拖住張憲的主力部隊。


    而守軍則一掃頹廢之勢,對戰線有極大的鼓舞作用,對士氣也有極大的振奮性。


    尤其是漫天的黑煙從西邊彌漫過來,士兵、基層軍官都在談論,張憲可老狠了。


    一些準備撤退跑路的軍官,暫時穩住了心態。


    打定了主意,看一看情況再跑也不遲。


    有願意保家衛國的,也便有願意當漢奸賣國的,這很常見,習慣就好。


    巨野指揮部內,張憲可沒心思鼓舞友軍。


    催著維修人員查看汽車、坦克的受損程度,每損失一輛卡車,都讓人覺得心疼。


    抓緊維修損壞的車輛。


    缺少的零件,可以考慮跟大阪師團買。


    對方連裝備都能賣,機械的零件更不在話下。


    另外從鬼子師團手上俘虜的一批輜重兵,也納入進來幹活。


    這些人都有一技之長,沒有經過軍國主義的荼毒,當了俘虜之後肯老老實實幹活,隻為了求大米飯吃。


    讓修車就修車,讓挖礦就挖礦。


    大運河防線暫時安全,雙方進行了第三輪的交換,又拿出了500名俘虜,換取到大量的武器裝備。


    大阪師團要求延緩一下交易,手頭的軍械不足,得想辦法從後方拿一批過來。


    張憲當然不會拒絕,維持交易過程中對他有利,大阪師團又不敢進攻運河防線。


    交易過程拉長,意味著對峙時間變長。


    大阪師團的師團部裏,澤田茂高興的分享自己想出來的辦法。


    “山下君,你之前的建議是對的,張憲這人不可用常理待之,我特意要求延長交易時間,緩和雙方之間的局麵。”


    “將交易周期拉伸到一個月,徐城戰事結束之前,我必不可能再發起進攻了。”


    山下奉文點了點頭,對師團長的決策倍感讚同。


    識時務者為俊傑嘛。


    “就是司令部那邊,得想辦法穩住。咱們遲遲不進攻,怕是要遭受司令的嗬斥。”


    澤田茂才不管嗬斥與否呢。


    罵一頓又不損失什麽。


    司令部也沒空打理大阪師團,現在頭疼16師團的損失,一口氣傷亡了2萬餘人,這可都是甲種師團的老鬼子。


    倒不是拿不出2萬預備兵力,鬼子的可征召兵力還很多。


    心疼的是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兵,新征士兵的戰鬥力肯定比不上老兵。


    對當前的徐城戰事而言,16師團並沒有給張憲帶了多大的傷亡,意味著張憲還可以吃掉一個師團。


    眼下的114師團、重新整編的磯穀師團,似乎已經變成了張憲最佳的進攻對象。


    114師團在徐城北部,微山湖的南部。


    緊挨著張憲的主力部隊,雙方相隔幾十公裏。


    一旦打掃完戰場,完全可以興兵東進,把114師團給打花了。


    另外114師團屬於特設師團,前身是14師團新編。


    士兵大多是預備役組成,配屬騎兵大隊,炮兵聯隊的質量也弱一層。


    連16師團都能速度吃掉,114師團根本不是張憲的對手。


    此時此刻,114師團必須跟磯穀師團抱起團來,兩個師團聯合作戰,總兵力近5萬人。


    同進退,共禦敵。


    兩個師團綁定在一起,相信張憲也啃不動。


    同時兩個炮兵聯隊,一共72門野炮,再加上獨立重炮旅團的火力。


    相當於加強中的再加強,這樣總能擋住張憲的主力吧。


    火炮、戰車、騎兵也統一放在一起指揮。


    因為磯穀廉介重傷待死,兩個師團的指揮就交給了114師團的末鬆茂治,由該中將統帥五萬人馬。


    頗有點曹操在赤壁鐵鎖鏈橋的操作。


    鬼子兩個師團在平原充分合編,真讓人哭笑不得。


    簽到至14天,


    簽到獎勵加蘭德半自動步槍2000支,子彈200萬發;


    簽到獎勵歐寶閃電卡車99輛,燃油2000噸;


    簽到獎勵96式戰機*10,燃油200噸,航彈2000噸;


    簽到獎勵89式150毫米加農炮4門,炮彈4000發;


    簽到獎勵89式150毫米加農炮4門,炮彈4000發;最大射程18公裏,搭配95式牽引車8輛;


    簽到獎勵95式挎鬥摩托車200輛,搭配燃料2000噸。


    張憲翻看這幾天的簽到,忍不住拍了拍大腿。


    這幾天係統獎勵很豐厚啊。


    一口氣給了8門加農炮,可以組成兩個炮連,連13噸的牽引車都給了,能極大提升部隊的壓製火力。


    另外200輛挎鬥式摩托車也不錯,乘員3人,挎鬥搭配一挺輕機槍,能極大提升機動能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葫蘆開小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葫蘆開小花並收藏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