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鬼子九路作戰,路路被反擊
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 作者:葫蘆開小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高平的黑市開的還是比較順利的,有物資流出,就能吸引更多人過來。
這不連八路也過來換物資了嗎?
馬匹依然是緊缺的,運輸隊需要馱馬、挽馬、馬拉大車。
尤其是山路地帶,汽車根本跑不通,油料不足的時候,馬匹還是主要的運力。
用251匹馬換五六百條槍,也算張憲賺了一些。至於15萬紙幣,目前還能通用,價值縮水一些,差不多相當於10萬大洋。
不管咋說,八路的這一波伏擊用很少的代價,殺了鬼子,搶了物資,屬於穩賺不賠的買賣。
關於日寇主力來襲的情報,再一次得到證實。晉東南、晉東情況 活躍在第一軍的108師團、109師團出重兵壓向山區。
其中108師團分別向昔陽、合順、榆社、武鄉等縣城壓進,策應平安縣城作戰,主要應對張憲手上的119師、第7師、116師三部。
目的是維持跟20師團的山區供應路線,保障後勤線的安全。
阻斷太嶽一線的山區地帶,不讓太源城防司令部跟高平地區的兵力匯合。
108師團的主要作戰任務是肅清晉東這一嘎達的防守兵力,將掃蕩推進山區。
109師團的主要作戰任務很簡單,逼近晉東南,找到防守部隊的主力,予以殲滅。
兩個師團調動了3萬人的精銳,幾乎是第一軍的核心兵力了,差不多二分之一的兵力。該軍總共差不多八九萬的兵力,三大主力師團外,還有零星的一些混成旅團。
20師團要麵對晉綏軍的殘餘兵力,向呂梁山一帶壓進,還要防備張憲的7師、119師兵力。
整體局麵上能夠看到,20師團有被包圍殲滅之風險。
108師團、109師團屬於主動進攻的部隊,必須保證20師團東部山區的安全。
整體的大盤就是目前的情況,鬼子分出了9路兵力,每路兵力大小不一。
少的隻有一個步兵大隊,多得則是步兵聯隊,或者以支隊的形式加強作戰。
張憲有心要休整,但小鬼子完全不給機會啊。
率先與太源方向的曾萬中溝通,日寇的主要進攻方向在晉東、晉東南,對於城防附近的壓力並不大。
況且有3個主力師,還有張大彪的34師備戰,壓力並不大。
哪怕三個師團全部向太源進攻,也不足以撼動防守陣地。
畢竟火炮、飛機都有了,且火力還在持續加強,曾萬中也有底氣跟鬼子掰手腕。
既然如此,張憲就可以放心的把控高平地區的130師、91師了。
手上勉強算6個步兵團,其中2個步兵團屬於新編。
這種仗該怎麽打?
心中琢磨了兩種方式,其一是直接甩經驗書,依靠經驗書的能力,迅速提升部隊戰鬥力,跟鬼子師團血戰。
這種打法是純耗兵力,用有生兵力,用青壯士兵去磨鬼子攻勢。
第二種方式則是調整策略,以防守為主,利用山區地形展開布防,大大降低傷亡。
聯絡八路在敵後方遊動作戰、遊擊作戰,自己可以提供武器裝備跟後勤彈藥。
這一點僅靠著每日簽到,都足夠支撐作戰消耗。
還有一座兵工廠,可以持續產出槍炮、子彈、炮彈。
用一拖一耗的方式,泄去鬼子的銳氣。
等對方銳氣消磨,把精氣神消耗在山區的時候,再由休整完畢的34師牽頭,12師、89師等主力出擊,從正太線出,橫掃108師團、109師團。
這倒是一條挺好的思路,符合張憲整軍休整的想法。
保證小部分兵力參戰,主力部隊繼續安心休整,將球推給協同作戰的友軍。
別忘了,晉西南這邊還有中央軍的一大坨兵力呢,也完全可以申請過來援助作戰。
事兒不能都讓他張憲扛了。
統帥部給的那點錢,很難幫他辦事啊。
接著奏樂,接著舞。
部隊繼續整軍,黑市照常開著,依托山區展開防禦。
火炮、重機槍、精銳兵力等,沿入山的入口擺開架勢。
鬼子號稱九路出擊,此刻從地圖上看來也頗為壯觀,大量的軍械物資正從公路運輸過來。
車馬、汽車絡繹不絕。
槍聲響徹戰場,沿途有八路的小股兵力阻擊。
116師率先跟鬼子交戰,與109師團的一部在山區遭遇。
遭遇的過程有點搞笑,都以為對方隻是小股部隊,鬼子二話不說就衝上去了。
童程的川軍調過來,也是想著主動出擊的。
一聽遭遇了小鬼子,也立馬讓先頭部隊直接幹了。
等真正的交鋒,才忽然發現彼此的行軍隊列老長老長的,116師的一個步兵團跟鬼子步兵聯隊遭遇。
在平安縣城西部山區遭遇,瞬間爆發了激烈的衝鋒戰。
作戰雙方都是進攻方,仇人見麵分外眼紅。
槍炮聲猛烈,第一時間架好輕重機槍,利用迫擊炮、擲彈筒向鬼子射擊。
川軍作戰很勇,如今更換了全套的新裝備,軍官也經過了深造,戰鬥力大幅度提升。
另外則是團屬的12門迫擊炮,第一時間將炮彈覆蓋鬼子頭頂。
迫擊炮的速射、曲射火力,在遭遇戰中遠勝鬼子的九二式步兵炮。
高爆彈紛紛炸開,將山頭炸成一片火海。
116師1團團長王文珍,立刻向師部匯報。
“師長,我部遭遇敵軍步兵聯隊主力,於平安縣城冶西鎮交火,正令部隊爭搶製高點,與敵血戰。”
該部後方是四方山,北部是雞冠山,都是可以輻射戰場的製高點。
趁著火力優勢,王文珍團分出2個連隊,外加2門60毫米小炮,速向雞冠山衝鋒,搶占有利地形。
架設重機槍,圍繞2門60炮構建高點火力,以輕重機槍、重機槍向鬼子射擊。
居高臨下,猛射打擊。
子彈從頭頂飛下來,躲無可躲,避無可避。
尤其是60炮,射程1500米,極大的增強了連隊火力。比鬼子的擲彈筒打的遠,威力也有提升,依靠瞄準鏡,精準度也有保證。
對著山下鬼子的重機槍,一炮一個,一打一個準。
鬼子聯隊在遭遇作戰的瞬間,就處在了劣勢。
被迫擊炮一通轟炸,導致陣線混亂,直接傷亡三四百人。
王文珍團毫不猶豫的發起進攻,並沒有給小鬼子任何組織反擊的機會,將手上兇狠的火力猛射。
尤其是對準了鬼子山炮方向,4門迫擊炮齊射,不給對方放列山炮的機會。
鬼子聯隊配屬的6門步兵炮、4門山炮、4門速射炮,竟然在同一時間被82毫米迫擊炮壓製。
不得不選擇後撤,放棄一個步兵中隊斷後,給輜重兵、炮兵展開火力爭取時間。
這不連八路也過來換物資了嗎?
馬匹依然是緊缺的,運輸隊需要馱馬、挽馬、馬拉大車。
尤其是山路地帶,汽車根本跑不通,油料不足的時候,馬匹還是主要的運力。
用251匹馬換五六百條槍,也算張憲賺了一些。至於15萬紙幣,目前還能通用,價值縮水一些,差不多相當於10萬大洋。
不管咋說,八路的這一波伏擊用很少的代價,殺了鬼子,搶了物資,屬於穩賺不賠的買賣。
關於日寇主力來襲的情報,再一次得到證實。晉東南、晉東情況 活躍在第一軍的108師團、109師團出重兵壓向山區。
其中108師團分別向昔陽、合順、榆社、武鄉等縣城壓進,策應平安縣城作戰,主要應對張憲手上的119師、第7師、116師三部。
目的是維持跟20師團的山區供應路線,保障後勤線的安全。
阻斷太嶽一線的山區地帶,不讓太源城防司令部跟高平地區的兵力匯合。
108師團的主要作戰任務是肅清晉東這一嘎達的防守兵力,將掃蕩推進山區。
109師團的主要作戰任務很簡單,逼近晉東南,找到防守部隊的主力,予以殲滅。
兩個師團調動了3萬人的精銳,幾乎是第一軍的核心兵力了,差不多二分之一的兵力。該軍總共差不多八九萬的兵力,三大主力師團外,還有零星的一些混成旅團。
20師團要麵對晉綏軍的殘餘兵力,向呂梁山一帶壓進,還要防備張憲的7師、119師兵力。
整體局麵上能夠看到,20師團有被包圍殲滅之風險。
108師團、109師團屬於主動進攻的部隊,必須保證20師團東部山區的安全。
整體的大盤就是目前的情況,鬼子分出了9路兵力,每路兵力大小不一。
少的隻有一個步兵大隊,多得則是步兵聯隊,或者以支隊的形式加強作戰。
張憲有心要休整,但小鬼子完全不給機會啊。
率先與太源方向的曾萬中溝通,日寇的主要進攻方向在晉東、晉東南,對於城防附近的壓力並不大。
況且有3個主力師,還有張大彪的34師備戰,壓力並不大。
哪怕三個師團全部向太源進攻,也不足以撼動防守陣地。
畢竟火炮、飛機都有了,且火力還在持續加強,曾萬中也有底氣跟鬼子掰手腕。
既然如此,張憲就可以放心的把控高平地區的130師、91師了。
手上勉強算6個步兵團,其中2個步兵團屬於新編。
這種仗該怎麽打?
心中琢磨了兩種方式,其一是直接甩經驗書,依靠經驗書的能力,迅速提升部隊戰鬥力,跟鬼子師團血戰。
這種打法是純耗兵力,用有生兵力,用青壯士兵去磨鬼子攻勢。
第二種方式則是調整策略,以防守為主,利用山區地形展開布防,大大降低傷亡。
聯絡八路在敵後方遊動作戰、遊擊作戰,自己可以提供武器裝備跟後勤彈藥。
這一點僅靠著每日簽到,都足夠支撐作戰消耗。
還有一座兵工廠,可以持續產出槍炮、子彈、炮彈。
用一拖一耗的方式,泄去鬼子的銳氣。
等對方銳氣消磨,把精氣神消耗在山區的時候,再由休整完畢的34師牽頭,12師、89師等主力出擊,從正太線出,橫掃108師團、109師團。
這倒是一條挺好的思路,符合張憲整軍休整的想法。
保證小部分兵力參戰,主力部隊繼續安心休整,將球推給協同作戰的友軍。
別忘了,晉西南這邊還有中央軍的一大坨兵力呢,也完全可以申請過來援助作戰。
事兒不能都讓他張憲扛了。
統帥部給的那點錢,很難幫他辦事啊。
接著奏樂,接著舞。
部隊繼續整軍,黑市照常開著,依托山區展開防禦。
火炮、重機槍、精銳兵力等,沿入山的入口擺開架勢。
鬼子號稱九路出擊,此刻從地圖上看來也頗為壯觀,大量的軍械物資正從公路運輸過來。
車馬、汽車絡繹不絕。
槍聲響徹戰場,沿途有八路的小股兵力阻擊。
116師率先跟鬼子交戰,與109師團的一部在山區遭遇。
遭遇的過程有點搞笑,都以為對方隻是小股部隊,鬼子二話不說就衝上去了。
童程的川軍調過來,也是想著主動出擊的。
一聽遭遇了小鬼子,也立馬讓先頭部隊直接幹了。
等真正的交鋒,才忽然發現彼此的行軍隊列老長老長的,116師的一個步兵團跟鬼子步兵聯隊遭遇。
在平安縣城西部山區遭遇,瞬間爆發了激烈的衝鋒戰。
作戰雙方都是進攻方,仇人見麵分外眼紅。
槍炮聲猛烈,第一時間架好輕重機槍,利用迫擊炮、擲彈筒向鬼子射擊。
川軍作戰很勇,如今更換了全套的新裝備,軍官也經過了深造,戰鬥力大幅度提升。
另外則是團屬的12門迫擊炮,第一時間將炮彈覆蓋鬼子頭頂。
迫擊炮的速射、曲射火力,在遭遇戰中遠勝鬼子的九二式步兵炮。
高爆彈紛紛炸開,將山頭炸成一片火海。
116師1團團長王文珍,立刻向師部匯報。
“師長,我部遭遇敵軍步兵聯隊主力,於平安縣城冶西鎮交火,正令部隊爭搶製高點,與敵血戰。”
該部後方是四方山,北部是雞冠山,都是可以輻射戰場的製高點。
趁著火力優勢,王文珍團分出2個連隊,外加2門60毫米小炮,速向雞冠山衝鋒,搶占有利地形。
架設重機槍,圍繞2門60炮構建高點火力,以輕重機槍、重機槍向鬼子射擊。
居高臨下,猛射打擊。
子彈從頭頂飛下來,躲無可躲,避無可避。
尤其是60炮,射程1500米,極大的增強了連隊火力。比鬼子的擲彈筒打的遠,威力也有提升,依靠瞄準鏡,精準度也有保證。
對著山下鬼子的重機槍,一炮一個,一打一個準。
鬼子聯隊在遭遇作戰的瞬間,就處在了劣勢。
被迫擊炮一通轟炸,導致陣線混亂,直接傷亡三四百人。
王文珍團毫不猶豫的發起進攻,並沒有給小鬼子任何組織反擊的機會,將手上兇狠的火力猛射。
尤其是對準了鬼子山炮方向,4門迫擊炮齊射,不給對方放列山炮的機會。
鬼子聯隊配屬的6門步兵炮、4門山炮、4門速射炮,竟然在同一時間被82毫米迫擊炮壓製。
不得不選擇後撤,放棄一個步兵中隊斷後,給輜重兵、炮兵展開火力爭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