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期的150毫米榴彈炮分幾個檔次,第一個檔次是放列全重4.5噸級別的,射程在1-1.1萬米左右。


    第二個檔次是5.5噸重的,射程在1.2-1.35萬米左右。


    第三個檔次是6.5噸及以上的,射程能達到18公裏。


    小鬼子的重炮是第一種,選擇的放列全重4噸出頭,最大射程米。


    他們原來的老舊榴彈炮,最大射程才9000米,連一萬米大關都沒突破。


    張憲拿到的德械150毫米榴彈炮,最大射程是13.5公裏,如果搭配火箭增程彈,可以達到更遠的射程。


    除了射程比鬼子的火炮優越外,射界跟精度也是優於對方的,大開腳炮架,最大射界60度。


    開炮到現在短短10分鍾,就已經打出了500多發炮彈,灌的鬼子炮兵陣地周邊一片狼藉。


    火炮受損也就算了,汽車、炮組人員、來援的步兵聯隊均遭受到炮火猛烈打擊。


    相較於小水管山炮,還有重機槍跟輕機槍,火炮的殺傷力才值得重視的。一炮下去,大片的鬼子如韭菜一樣倒地不起。


    看著哪裏人多,直接放射一炮。


    隨著擊斃鬼子的炮兵,張憲連續給手上的炮兵人員灌注經驗,觀瞄、操作、水平、技術幾乎是瞬間提升。


    秦朗有點詫異,手下這群人仿佛突然開了竅,對榴彈炮的操作變得爐火純青了。


    根據觀測手反饋的情況,迅速的調整榴彈炮的角度,進行炮火矯正,隨即進行下一輪的猛烈打擊。


    鬼子的重炮幾乎全部炸趴了,短時間內難以開火。


    他們配備的坦克,也被炮火波及。遭受到灌頂傷害,接連爆炸。


    雙方的步兵交錯,在交戰之餘,楊昭也打出了優勢,利用射程打掉了鬼子的重迫大隊。


    讓其重迫擊炮大隊損失嚴重,多門火炮受損,儲備的炮彈被引爆。


    板垣師團的彈藥本就緊張了,眼下是雪上加霜,雪上加砒霜,幾乎瞬間幹廢了重迫大隊。


    有炮無彈,比死了都難受。


    解決了重迫大隊,12門120迫調轉炮口,對著鬼子步兵聯隊反擊,掩護步兵衝鋒。


    堪比105毫米榴彈炮的家夥,射速快,威力猛,炮彈幾乎是接連砸向鬼子人群。


    聯隊山炮也被壓製,鬼子的支援火力、壓製火力全出現了嚴重問題,這是在以往根本沒有出現過的事情。


    他們習慣了在火炮的掩護下作戰,而火力被壓製的時候,步兵的衝鋒就顯得有些呆板,甚至是自殺一樣。


    楊昭親自操刀,操作一門120迫,對著衝鋒的鬼子步兵速射。


    迫擊炮的精度確實不如榴彈炮,但隻要打過去,幾發炮彈一起甩過去,爆炸的範圍足夠涵蓋一二百米。


    這個範圍內的鬼子,死傷無數,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


    營連手上的火力是步兵炮跟82毫米迫擊炮,相對輕便,推著跟衝鋒部隊一起走,貼近了交戰,對著鬼子猛打。


    黑夜之中,炮火呈現單方麵的壓製射擊,不斷的炸向板垣師團。


    精銳又如何,在火炮麵前,可不管你是新兵還是老兵。


    碰一下就死,斷無生還可能。


    槍聲林立,炮火轟鳴,鬼子不得不唿叫飛機支援,讓飛機去幹掉張憲的炮兵陣地。


    飛機數量不夠,又要麵對高射炮組成的防空火力,轟炸的效果不明顯。


    再加上火炮都藏身在工廠內,隱蔽做的不錯,黑咕隆咚的時候,讓飛機怎麽轟炸。


    盲炸一輪,就在高射炮的威脅下,迅速的返航。


    其中一架轟炸機被炮彈波及,於空中起火,冒著一團火球,發生了劇烈的爆炸。飛機殘骸飛速墜落,陷在街道中央。


    阪垣征四郎不斷催問前線情況,命令步兵貼近作戰,與張憲的兵力廝殺。


    小鬼子的頑強程度不用多提,一個個武士道加身,冒著槍林彈雨衝鋒,死傷非常嚴重。


    他們的自動火力少,沒有衝鋒槍,南部十四式手槍也時靈時不靈,卡殼的概率高,也隻有軍官佩戴。


    張憲這邊裝備了1500支盒子炮手槍,還有2000支質量一般的晉造衝鋒槍。縱然質量差,打幾梭子就壞,也能撐過這場反擊。


    營連部隊如潮水一般,直撲鬼子旅團,坦克連也加入衝鋒,與敵坦克裝甲車交戰。


    雙方在黑夜中廝殺,暫不清楚戰況。從戰線的推進來看,張憲的兵力占據了上風。


    鬼子少將三浦催促重炮旅團迅速整備炮兵陣地,清理受損的重炮,必須盡快讓榴彈炮加入射擊行列。


    太源城內的其他幾支部隊,苦戰了一日,已經全部龜縮進城內,各部損失不小。


    鬼子的進攻猛烈,縛軍長的手下們湊在一起商議。


    已經起到了阻敵的效果,沒必要繼續守孤城了,況且依城野戰是多部隊配合作戰,結果野戰的部隊都跑了,現在成了孤城堅守。


    主力部隊都撤了,大家還守個什麽勁頭兒,也撤退好了。


    縛軍長三個旅的傷亡都不小,萌生了撤退的心思,詢問北路防守情況。


    不知道哪個腦癱的通訊兵,竟然領會錯了意圖,張憲明明是出城野戰,反攻鬼子板垣師團旗下的21旅團。


    到了他這,變成了張憲部隊突圍去了,估計也守不住了。


    既然各路都有撤退的意圖,那35軍撤了,從西路突圍,撤出防守作戰,往綏地方向撤離。


    撤退前,縛軍長還帶走了一個炮團,炮壘大隊帶不走,另有一個炮團不受他影響,不跟著撤退。


    城內僅剩一個炮團,第三軍、川軍365旅,還有炮壘大隊,潰兵殘兵若幹。


    曾軍長與童旅長湊在一起,說不對勁啊,張憲的部隊真撤了?這不是他的風格啊,那兄弟們過來尋他,豈不是自尋死路了。


    連忙讓人聯係北路,與張憲的指揮部取得聯係。


    一聽有人造謠,氣的張憲破口大罵。


    “老子在組織反攻作戰,突擊鬼子的重炮陣地,哪個家夥說我撤了。”


    “要撤也是小鬼子撤,北路堅守如磐石,穩固的很。”


    35軍剛剛從西路決定突圍,部隊已經殺出城去了,這烏龍鬧得,讓守城陷入緊張狀態。


    張憲預估一下戰況,自己這波進攻肯定可以賺的盆滿缽滿,重創鬼子21旅團。


    以手上兩個加強團的兵力,分別可以堅守北路、東路。


    手上的火炮隨時可以支援各方。


    守下去沒有問題,不必撤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葫蘆開小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葫蘆開小花並收藏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