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憲反複看了一下簽到獎勵,三項選擇其一?


    後邊還有一條小字,如自由選擇,20天內不能簽到,自由選擇最多不超過48門火炮。


    咋,不是全都給嗎?


    做人不能太貪婪。


    德械榴彈炮36門,屬於標準的常規德械師配備的武器裝備。


    蘇械122毫米榴彈炮36門,這玩意兒有一個好處,其發射的122毫米新炮彈威力提升了一倍,威力堪比150毫米榴彈炮。


    也就是說,這玩意兒可以湊合著當150毫米榴彈炮使用的。


    最後則是迫擊炮,150\/120毫米兩個口徑,數量也多了12門,足有48門。


    從戰場需要而言,前兩者都行,德械火炮的質量上佳,屬於最佳的選擇。


    從實際規劃而言,應該選擇迫擊炮,重量低,攜帶相對輕便,不需要汽車也能運輸。


    以目前的路基條件,以及張憲的運輸能力,隻能選更輕的迫擊炮。


    大口徑迫擊炮也具備一定的破襲工事的能力,戰場上並沒有太多混凝土加鋼板工事,亦或者西伯利亞神木工事。


    普通的作戰工事,用迫擊炮也能敲的動。


    可榴彈炮才是攻堅利器,這玩意兒是真香啊。


    張憲最想要的,也能解決他目前情況的,是選擇12門150毫米榴彈炮,18門105毫米榴彈炮,6門150毫米迫擊炮,12門120毫米迫擊炮。


    這才是最優解,即便日後榴彈炮帶不動,還有個人背包空間,領取滿月獎勵後,目前已經是20噸的負重,可以把炮管子跟主要的零件帶走。


    沉重的炮架完全可以再造。


    損失20天簽到的機會,必然也要拿到重武器,可以逆轉戰場局勢的神兵利器,他張憲舍不得。


    考慮實際,榴彈炮的數量還可以下降,盡可能多選迫擊炮,


    最主要的還是輕便,能夠隨軍運輸。


    其次是迫擊炮需要的技術稍低,國內就有生產120毫米迫擊炮,炮彈製作難度也低,方便日後補充。


    最後則是對炮兵人員的需求不高。


    想要玩轉榴彈炮,沒有成熟的炮兵體係,成熟的炮兵人員,拿過來也是浪費。


    總不能把榴彈炮拿出來直瞄吧,而間瞄射擊,手上的炮兵營還玩不熟練,也不能說沒有間瞄射擊能力,跟精銳的炮兵比差了很多。


    再精準的火炮,找不到目標,也是白費。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當下情況以防守居多,還是多選擇迫擊炮。


    120毫米迫擊炮的射程能達到6公裏,可以有效壓製鬼子的山炮。


    利用多山地形的反斜麵使用,是可以撐一撐場麵的。


    150毫米迫擊炮威力大,射程能達到3800米。


    楊昭本人也是熟練掌握迫擊炮技巧,又有使用地獄大炮的經驗,對大口徑迫擊炮並不陌生。


    可以迅速接手,讓迫擊炮投入作戰。


    最終決定12門150毫米德械榴彈炮是必須要拿到的,炮彈1.2萬發。


    即便沒有運輸能力,也要放在城內,對鬼子炮兵陣地進行反擊。


    否則麵對鬼子的150毫米重炮毫無反擊能力,隻能被動挨揍。


    12門105毫米榴彈炮,也是必須要有的,作為師級支援火力。他現在的兵力掛的是272旅的番號,實則比一個師的兵力還多。


    隻要熬過守城戰,弄十幾輛汽車沒有問題,完全可以對師級火炮牽引作戰。


    剩下的全部要120毫米迫擊炮,共計24門,作為替代75毫米山野炮的備選。


    有了榴彈炮,150毫米迫擊炮就不香了,射程、威力、對工事的破壞力,榴彈炮綽綽有餘。


    做出抉擇以後,張憲並沒有聲張,準備給鬼子留一手大活,還想著一舉摧毀對方的炮兵陣地,來一次反衝鋒,去繳獲鬼子的重武器。


    城防部署需要重新調整,先拿出12門120毫米迫擊炮加強防守。


    迫擊炮扛不住對方150毫米榴彈炮的猛攻,必須縮到城內建築群做掩護。


    將覆蓋區域放置在城垣工事附近,打擊來犯的鬼子。


    前沿工事投入少量兵力,重兵縮在街道、巷戰內,等鬼子步兵來襲,再將其擊退。


    楊昭、秦朗兩位炮兵人才,被張憲帶到了指揮部。


    這倆人一個精通迫擊炮,一個精通高射炮。


    張憲有話就直說了,問秦朗能否操作德械榴彈炮,水平如何?


    秦朗還是略帶謙虛,微微一笑的說:“我畢業於漢斯軍事學院炮兵科,擅長的便是榴彈炮,隻是晉軍沒有榴彈炮,退而求其次,玩起了高射炮。”


    會玩就行。


    大口徑重炮與山野炮不同,想要玩的轉,必須要更多的炮兵組成員,更多的人手。


    一門150毫米榴彈炮五六噸重,沒有幾十人根本調教不開。光操作需要6人,裝填炮彈需要4人,這是純炮兵組人員10人。


    張憲手上的炮兵基本沒接觸過榴彈炮,用的最多的是75毫米山炮跟野炮。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用炮兵經驗書強化過,接受能力、火炮技術較之尋常炮兵要強一些。


    手上這些人,好歹還能玩一玩間瞄。


    如果秦朗的技術夠硬,能夠帶隊把榴彈炮給操練起來,張憲就可以規劃一輪大反攻計劃了。


    一舉幹翻鬼子的重炮大隊、野炮聯隊、重迫擊炮大隊。


    “跟我來!”


    張憲引著兩人往後邊隱蔽的廠房內領,這邊是工業區,很多寬闊廠房,領用了一門150毫米榴彈炮,放置在內。


    還有12門120毫米迫擊炮,整齊的排列著,炮彈箱也碼成一排,預備炮彈600發,差不多十噸。


    楊昭瞪大了眼睛。


    秦朗差點把眼珠子瞪出來,好奇詢問:


    “哪來的,從軍火庫翻出來的?我就知道晉軍手上還藏著寶貝,平時都不讓用呢?”


    “這一門火炮可不便宜,好幾萬大洋呢…”


    別管它便宜不便宜,就問能不能玩的轉。


    讓秦朗帶隊,先從現有的炮兵中拉出來,過來學一學榴彈炮的基礎操作。


    固定的火炮,不需要移動,也沒能力移動,缺少汽車牽引,馬匹根本拖不動。


    隻需要掌握矯正跟射擊就夠了。


    在小鬼子情報中並沒有這些重武器的訊息,以至於他們的炮兵陣地幾乎暴露在外。


    相隔八九公裏,對著城垣肆無忌憚的射擊。


    隻要把榴彈炮操作起來,瞄準那些暴露在外的炮兵陣地,張憲就可以發動一起夜間襲擊。


    殺鬼子一個血流成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葫蘆開小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葫蘆開小花並收藏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