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4團兵力的缺口需要盡快解決,至少缺口1800人,尤其是缺少炮兵人員。


    他倒是擅長炮,但這個炮威力沒有火炮大。


    晉綏軍的炮兵技術還可以,得考慮挖一挖牆角。


    擴充兵力的辦法很簡單,一方麵是從地方征收新兵,用錢砸,用口號忽悠,用武力強行征用。


    另一個辦法就是立馬前往前線,收斂潰兵,收斂那些打光番號的潰兵。


    還有一個不算辦法的辦法,那就是剿匪,收編土匪兵力。


    尋常人這樣搞出來的部隊沒啥戰鬥力,東拚西湊的泥團,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散的七零八落了。


    張憲完全可以借助能力強化戰鬥力。


    到了中午時分,方鎮長露麵了。


    拿著迷龍的大洋,拉出來140名年輕的青壯。


    給現錢的團長,可並不多見。


    別人來征兵,都是打欠條。


    至於日後兌現不兌現,聽天由命。


    看到這般情景,張憲立馬拿出2000大洋,讓宋大壯帶兵前往平安縣。


    去那裏招兵買馬,以手上連隊為骨幹,拉一個營出來。


    鬼子一旦突破娘子關,接下來就是陽泉、壽陽等地,沿正太線壓進。


    平安縣城在正太線的邊緣,用不了多久,戰火必然波及過去。


    宋大壯不情不願的,他更願意衝鋒陷陣,不願意去拉新兵訓練。看能不能跟堂哥宋有力換一換。


    自己擔任2營營長,跟著張憲打鬼子。


    拉隊伍的事情,就交給宋有力好了。


    本意是想讓他好好養傷,這家夥身上有十幾道刺刀劃傷的口子。其中兩道口子深可見骨。


    再好的體格子,也架不住連續作戰的。


    看他狀態還行,也罷,讓宋大壯擔任2營營長,安排宋有力前往平安縣城招兵買馬。


    “這才對嘛,老子這雙手,就是為殺鬼子而生的。”


    張憲撇了撇嘴,讓兩個營集合待命。


    下午他要親自帶騎兵偵察連行動,到前線看一看柏井鎮的情況,再做新的決斷。


    此刻的柏井鎮依然有槍聲,小鬼子殺入鎮子後,一直麵臨川軍跟八路的反撲,妄圖奪迴陣地。


    40旅團留下大隊級別的兵力防守,另外的兵力向固關方向夾擊第三軍。


    考慮到整個陣線背後的風險,黃長官也出了昏招,將正麵作戰的主力調過來,意圖消滅鬼子的40旅團。


    27路軍、26路軍、第3軍的主力向後方包抄,圍剿40旅團。


    主力調過來清理後方的麻煩,那正麵戰場呢?不要了?


    歸根結底是兵力不夠,保後方,還有一條生路,最不濟還能撤。


    保前方,則必然遭受鬼子兩個旅團的夾擊,想撤都撤不下來,必然全軍覆沒。


    釜底抽薪的策略,實在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因為八路跟川軍擋不住鬼子40旅團。


    此刻的柏井鎮外圍,李雲龍的新一團、771團、川軍兩個旅,連續發起了幾輪反撲,武器裝備差距較大,均被鬼子打退。


    張憲帶著騎兵連繞到柏井鎮的東南方向,看到了損兵折將的川軍。


    一夥人裝備破爛,穿著草鞋,渾身是傷的坐在地上。


    士兵眼神裏全是疲憊。


    他們的營長正跟負責後勤的軍官爭吵。


    “我們跟鬼子拚殺一整天,連口飯也沒得吃嗎?”


    對方也是個校官,兩手一攤。


    “沒辦法,已經發完了,我手上一粒糧食都沒有。”


    “那怎麽辦?”


    “隻能靠你們自己解決嘍。”


    負責後勤的是晉綏軍的軍官,運來的糧食少,被各部隊迅速的瓜分幹淨。


    川軍剛從前線撤下來,迎接他們的是見了底的飯盆子,連一粒米都看不到了。


    不給飯吃,還打什麽仗。


    “那老子不管,給我的糧食就這些,我也不能憑空變出糧食來嘛。”


    “格老子的,我斃了你。”


    營長掏出手槍,頂在了後勤軍官麵前。


    對方非但不理會,還帶著嘲笑語氣:


    “老子是晉綏軍的,在我們的地盤,你敢開槍斃我,斃一個試試看。”


    張憲正好騎著高頭大馬過來,


    從東冶頭鎮趕到了柏井鎮外圍。


    “怎麽迴事?你負責後勤,告訴我吃的在哪?讓士兵餓著肚子跟鬼子拚殺嗎?”


    眼看張憲是團長職務,比倆人的等級都高。


    川軍營長撤迴了手槍,一臉憤憤不平。


    “你們是哪支部隊的?”


    “川軍122師的。”


    他們連夜趕路到戰場,立馬投入廝殺。


    對地形不熟,裝備落後,部隊的傷亡很重。


    張憲迴頭招唿騎兵連,


    “把你們手上的幹麵包都拿出來,分給川軍的同袍。”


    從鬼子輜重手上繳獲了不少幹麵包,拿出來給士兵當幹糧,至少能湊一頓。


    至於這個不負責任的後勤軍官。


    嗬嗬,哪個軍需官不貪呢。


    說到底,留守在娘子關的都是一些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雜牌軍。


    別說彈藥補充了,連飯都供不起,還打什麽?


    收拾了一下情緒。


    張憲拿出望遠鏡,看向柏井鎮。


    這裏自很早就開始建設驛站,建城屯兵。


    石門道、柏井鎮都是險地,利於防守。


    怎麽一口氣全部丟光了?


    話說另外一股兵力呢?怎麽隻看到川軍頂在正麵,八路呢?


    129師麾下的新一團、771團確實比川軍更早到達戰場,李雲龍還跟鬼子聯隊血拚了一波。


    為了保存實力,緊急調整了策略,選擇避開正麵之敵,采取向後繞路,截取鬼子的尾巴。


    張憲的眉頭緊皺,避開正麵之敵,豈不是浪費了石門道的險要地勢。


    八路這保存實力打法,著實坑了後到戰場的川軍。


    沒有地圖,不熟悉地形,剛剛到達戰場就迎上鬼子主力。


    一個營、一個團的砸上去,添油一般的消耗殆盡。


    能擋得住才怪。


    當務之急還是要奪迴柏井鎮,鬼子40聯隊的輜重被張憲搶燒幹淨了。


    持久作戰能力大大下降。


    如能拿到一批炮兵,結合自己繳獲的山炮、速射炮,再聯合122師、第三軍12師,完全可以跟鬼子師團正麵做一場。


    奪迴柏井鎮也不是不可能。


    “通訊兵,問問前線還有多少炮兵,統統調過來給我544團用,我張憲帶隊,把柏井鎮給奪迴來。”


    “通知張大彪、宋大壯、楊昭,帶步兵營跟炮兵連過來。”


    “聯係八路新一團、771團,不要撤出戰鬥,配合我軍反撲。”


    “聯絡第三軍12師、川軍122師協同作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葫蘆開小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葫蘆開小花並收藏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