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萬萬沒想到啊,小鬼子來了一支騎兵
抗戰:開局一本帝國成長手冊 作者:葫蘆開小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步兵炮的射速並不快,威力也比不上75毫米野炮,但炮聲代表的含義不同,給士兵帶來的壓力也不一樣。
步兵中隊沒有炮,拿得出手的隻有擲彈筒,甚至連重機槍都沒有。
武營長的騎兵帶著步兵炮來攻,康平君當然要立刻匯報。
防守是次要情況,看能不能援助一波兵力,把這兩門步兵炮再搶迴來,這也是戰功的一種嘛。
正如張憲猜測的情況一致。
鬼子在石門投入了20師團,另調撥兵力向西集結,準備進攻井陘地區,切斷第一戰區跟第二戰區的聯係。
主力部隊全部壓上去了,預備兵力並不充分。
康平大尉的求援信息,本不想搭理,讓他堅守縣城就好了。
以鬼子中隊的戰鬥力,堅守不出的問題不大。
問題還是出在了這個康平少將的身份上,不太好忽略他兒子的求援信息。
步兵、炮兵要用來攻堅,能夠調動的隻有騎兵聯隊下屬的兩個騎兵中隊了,攜帶兩門騎兵炮,過去解決一下。
20師團轄兩個步兵旅團,每旅團下有兩個步兵聯隊。
另有騎兵、野炮兵、工兵三個聯隊。
抽調騎兵28聯隊下兩個騎兵中隊,浩浩蕩蕩的往無極方向支援過來。
騎兵的速度很快,馬蹄與地麵接觸,如奔雷陣陣。
隔著老遠就能聽到動靜。
張憲帶了4個連的兵力,靜悄悄的到達木刀溝。
河溝內水流很小,大片的河段是幹枯的,碎石雜草遍布,非常適合隱蔽。
“宋有力,你帶3連去另一麵布防,防止縣城內的鬼子步兵。”
“我可不想血戰的時候兩麵受敵。務必給我攔住鬼子的步兵中隊。”
宋有力點了點頭,覺得有點小題大做。
武營長帶了一個騎兵營圍攻,還能讓鬼子步兵從城內跑出來?
“我不喜歡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速度過去布防,小心一點,不要擦槍走火,不要驚動鬼子。”
另外三個連隊,分別是血戰連、張大彪的2連、高海南的4連在北邊河岸布防。
河床差不多一人高,簡單修繕就是良好的掩體。
輕機槍、重機槍搬到合適的射擊位置。
左右兩側分別留守擲彈組。
一旦爆發戰鬥,迅速逼近,將手上的擲榴彈全部拋出去。
兄弟們布防完畢,張憲不放心,又前後檢查了一遍。
最後來到楊昭這邊。
他右臂的傷口結疤了,再加上體質不錯,短期內會有所好轉。
2門迫擊炮放在河溝裏,瞄向了北側路邊。
鬼子要是從北邊來援,肯定要經過這條路。
掏出一把嶄新的毛瑟手槍,將槍把遞給楊昭。
20響關鍵時刻能當衝鋒槍用。
張憲已經把鬼子的王八盒子給換了,更換成毛瑟手槍。
其他的幾個連長跟排長,也都領了一把。
這些人的射擊水平都給提升到了a等,不敢說百發百中,至少也是難得的神射手級別了。
拍了拍士兵的肩膀,檢查了迫擊炮陣地。
“能否伏擊成功,還要看迫擊炮排的發揮,今晚打的好,明天我給你們發牛肉罐頭。”
“謝謝營長!”
話音剛落,楊昭率先聽到了動靜。
神色詫異道:“營長,好多騎兵!”
騎兵?
張憲匆匆來到最前沿,把耳朵貼在地麵,馬蹄聲由遠及近。
鬼子的兩個騎兵中隊,正以最快的速度支援過來。
如果是鬼子的騎兵聯隊來支援,張憲伏擊他們,那不是自尋死路嗎?
但光靠聽是聽不出數量的,隻聽到密密麻麻的馬蹄聲。
咋辦,要不要取消伏擊?
取消伏擊還來得及。
大家紛紛看向張憲。
“取消個屁,來都來了,就算是鬼子的騎兵聯隊,老子也給它刮一刮毛。”
“所有人戒備,進入伏擊範圍立馬開火。”
“騎兵速度快,所有的火力給我在第一時間招唿上去。”
小鬼子支援兵力毫不停歇,
也根本沒有預料到這片幹涸的河溝裏會有伏兵。
騎兵冒出身形,帶著奔騰的架勢衝過來的時候。
重機槍率先發出了火蛇。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兩挺野雞脖子朝著正對麵的方向交叉射擊。
迎頭的鬼子騎兵,被重機槍射穿。
“有伏兵,駐足!”
騎兵跑的正快,那是你想停就能停下來的。
使勁勒馬,前後互相間差點撞到一起。
緊接著兩門迫擊炮開火,炮彈速射。十幾枚迫擊炮彈朝著鬼子人群砸了下去。
連人帶馬,一起留下來吧。
兩側的擲彈組也瞬間投射火力,擲榴彈在鬼子人群炸開。
馬匹驚跳,騎兵中隊亂作一團。
其餘的射手趁機向鬼子人群射擊。
大晚上視線不佳,關鍵鬼子佩戴了很多手電筒,還有其他照明的馬燈。
看不到鬼子,專門朝著發光的地方打就行了。
子彈飛射,槍響光滅,小鬼子接連從馬匹上掉落下來。
騎兵的優勢是機動性高,可不是跟重機槍陣地硬碰硬的。
麵對兩挺重機槍,十幾挺輕機槍組成的火力網,小鬼子果斷的選擇撤退。
狼狽的退出伏擊範圍。
一波交火讓戰馬受損,騎兵傷亡80餘人。
處在爆炸範圍內的騎兵,連人帶馬一起躺在了血泊當中。
可惜了,多好的戰馬啊。
趁你病,要你命。
“衝上去,兩側包抄,別讓他們跑了。”
2連、3連的士兵從河道鑽出來,直衝騎兵的兩側,舉槍就打。
放在冷兵器時代,步兵敢找騎兵的麻煩,那是純粹找死。
放在熱兵器時代,有輕重機槍壓陣,且有了完備的火力網。騎兵膽敢衝陣,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區區二百多人的騎兵,第一波就傷亡了三分之一的兵力。
遭遇兩側的圍追,第一時間不是撤退,竟然是下馬反擊。
這操作,著實讓人有點沒看明白啊。
騎兵有馬,步兵沒馬,這個道理小鬼子最應該清楚的。(我還是喜歡步兵的!!!)
兩個騎兵中隊,沒把伏擊的士兵當人看。
覺得下馬之後反擊,可以輕易的擊潰伏擊兵力。
都是跟雜牌軍交手得來的經驗。
小鬼子跟我軍交戰的戰損比一直是7:1左右,訓練精良的士兵,敢於朝著更多的兵力衝鋒。
關鍵張憲的部隊是一般部隊嗎?
兩個騎兵中隊攏共288人,傷亡80餘人,下了馬就相當於一個步兵中隊。
火力還不如步兵,純純的找死行為。
張大彪連猶豫都沒猶豫,操著一挺歪把子就衝上去了。
貼近之後,一甩大刀,就跟鬼子殺在了一團。
步兵中隊沒有炮,拿得出手的隻有擲彈筒,甚至連重機槍都沒有。
武營長的騎兵帶著步兵炮來攻,康平君當然要立刻匯報。
防守是次要情況,看能不能援助一波兵力,把這兩門步兵炮再搶迴來,這也是戰功的一種嘛。
正如張憲猜測的情況一致。
鬼子在石門投入了20師團,另調撥兵力向西集結,準備進攻井陘地區,切斷第一戰區跟第二戰區的聯係。
主力部隊全部壓上去了,預備兵力並不充分。
康平大尉的求援信息,本不想搭理,讓他堅守縣城就好了。
以鬼子中隊的戰鬥力,堅守不出的問題不大。
問題還是出在了這個康平少將的身份上,不太好忽略他兒子的求援信息。
步兵、炮兵要用來攻堅,能夠調動的隻有騎兵聯隊下屬的兩個騎兵中隊了,攜帶兩門騎兵炮,過去解決一下。
20師團轄兩個步兵旅團,每旅團下有兩個步兵聯隊。
另有騎兵、野炮兵、工兵三個聯隊。
抽調騎兵28聯隊下兩個騎兵中隊,浩浩蕩蕩的往無極方向支援過來。
騎兵的速度很快,馬蹄與地麵接觸,如奔雷陣陣。
隔著老遠就能聽到動靜。
張憲帶了4個連的兵力,靜悄悄的到達木刀溝。
河溝內水流很小,大片的河段是幹枯的,碎石雜草遍布,非常適合隱蔽。
“宋有力,你帶3連去另一麵布防,防止縣城內的鬼子步兵。”
“我可不想血戰的時候兩麵受敵。務必給我攔住鬼子的步兵中隊。”
宋有力點了點頭,覺得有點小題大做。
武營長帶了一個騎兵營圍攻,還能讓鬼子步兵從城內跑出來?
“我不喜歡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速度過去布防,小心一點,不要擦槍走火,不要驚動鬼子。”
另外三個連隊,分別是血戰連、張大彪的2連、高海南的4連在北邊河岸布防。
河床差不多一人高,簡單修繕就是良好的掩體。
輕機槍、重機槍搬到合適的射擊位置。
左右兩側分別留守擲彈組。
一旦爆發戰鬥,迅速逼近,將手上的擲榴彈全部拋出去。
兄弟們布防完畢,張憲不放心,又前後檢查了一遍。
最後來到楊昭這邊。
他右臂的傷口結疤了,再加上體質不錯,短期內會有所好轉。
2門迫擊炮放在河溝裏,瞄向了北側路邊。
鬼子要是從北邊來援,肯定要經過這條路。
掏出一把嶄新的毛瑟手槍,將槍把遞給楊昭。
20響關鍵時刻能當衝鋒槍用。
張憲已經把鬼子的王八盒子給換了,更換成毛瑟手槍。
其他的幾個連長跟排長,也都領了一把。
這些人的射擊水平都給提升到了a等,不敢說百發百中,至少也是難得的神射手級別了。
拍了拍士兵的肩膀,檢查了迫擊炮陣地。
“能否伏擊成功,還要看迫擊炮排的發揮,今晚打的好,明天我給你們發牛肉罐頭。”
“謝謝營長!”
話音剛落,楊昭率先聽到了動靜。
神色詫異道:“營長,好多騎兵!”
騎兵?
張憲匆匆來到最前沿,把耳朵貼在地麵,馬蹄聲由遠及近。
鬼子的兩個騎兵中隊,正以最快的速度支援過來。
如果是鬼子的騎兵聯隊來支援,張憲伏擊他們,那不是自尋死路嗎?
但光靠聽是聽不出數量的,隻聽到密密麻麻的馬蹄聲。
咋辦,要不要取消伏擊?
取消伏擊還來得及。
大家紛紛看向張憲。
“取消個屁,來都來了,就算是鬼子的騎兵聯隊,老子也給它刮一刮毛。”
“所有人戒備,進入伏擊範圍立馬開火。”
“騎兵速度快,所有的火力給我在第一時間招唿上去。”
小鬼子支援兵力毫不停歇,
也根本沒有預料到這片幹涸的河溝裏會有伏兵。
騎兵冒出身形,帶著奔騰的架勢衝過來的時候。
重機槍率先發出了火蛇。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兩挺野雞脖子朝著正對麵的方向交叉射擊。
迎頭的鬼子騎兵,被重機槍射穿。
“有伏兵,駐足!”
騎兵跑的正快,那是你想停就能停下來的。
使勁勒馬,前後互相間差點撞到一起。
緊接著兩門迫擊炮開火,炮彈速射。十幾枚迫擊炮彈朝著鬼子人群砸了下去。
連人帶馬,一起留下來吧。
兩側的擲彈組也瞬間投射火力,擲榴彈在鬼子人群炸開。
馬匹驚跳,騎兵中隊亂作一團。
其餘的射手趁機向鬼子人群射擊。
大晚上視線不佳,關鍵鬼子佩戴了很多手電筒,還有其他照明的馬燈。
看不到鬼子,專門朝著發光的地方打就行了。
子彈飛射,槍響光滅,小鬼子接連從馬匹上掉落下來。
騎兵的優勢是機動性高,可不是跟重機槍陣地硬碰硬的。
麵對兩挺重機槍,十幾挺輕機槍組成的火力網,小鬼子果斷的選擇撤退。
狼狽的退出伏擊範圍。
一波交火讓戰馬受損,騎兵傷亡80餘人。
處在爆炸範圍內的騎兵,連人帶馬一起躺在了血泊當中。
可惜了,多好的戰馬啊。
趁你病,要你命。
“衝上去,兩側包抄,別讓他們跑了。”
2連、3連的士兵從河道鑽出來,直衝騎兵的兩側,舉槍就打。
放在冷兵器時代,步兵敢找騎兵的麻煩,那是純粹找死。
放在熱兵器時代,有輕重機槍壓陣,且有了完備的火力網。騎兵膽敢衝陣,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區區二百多人的騎兵,第一波就傷亡了三分之一的兵力。
遭遇兩側的圍追,第一時間不是撤退,竟然是下馬反擊。
這操作,著實讓人有點沒看明白啊。
騎兵有馬,步兵沒馬,這個道理小鬼子最應該清楚的。(我還是喜歡步兵的!!!)
兩個騎兵中隊,沒把伏擊的士兵當人看。
覺得下馬之後反擊,可以輕易的擊潰伏擊兵力。
都是跟雜牌軍交手得來的經驗。
小鬼子跟我軍交戰的戰損比一直是7:1左右,訓練精良的士兵,敢於朝著更多的兵力衝鋒。
關鍵張憲的部隊是一般部隊嗎?
兩個騎兵中隊攏共288人,傷亡80餘人,下了馬就相當於一個步兵中隊。
火力還不如步兵,純純的找死行為。
張大彪連猶豫都沒猶豫,操著一挺歪把子就衝上去了。
貼近之後,一甩大刀,就跟鬼子殺在了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