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霍源已經坐上了皇位,還掌控了京營禁軍和錦衣衛,該是很威風才是,可是隨著霍淳起兵。還有其他各國的進攻,京城裏人心動蕩,許多人陸續離開了京城。
而朝堂上的氣氛也越來越緊繃。
敵軍已經漸漸逼近,有不少大臣開始勸著霍源離京避難。
但是霍源怎麽可能願意離開。
若是他離開了京城,霍淳趁機占了京城怎麽辦?況。他知道底下站著的朝臣們,已經有不少生了反心。並且有不少在心裏懷疑他的身分。
要不是因為他手裏有京營禁軍和錦衣衛,怕是早就被兵部尚書帶著人逼宮了。
自打霍淳跳出來指責他是冒牌貨之後,兵部尚書就對他疏遠了,連帶的和兵部尚書走得比較近的大臣們,也開始隱隱地和他作對。
甚至有些大臣直接就告病在家,不來早朝了。
霍源眼見著事情漸漸的不受控製,他的心裏也生出了一股無力。
到如今,京城裏亂成一團,宮裏也亂成一團,他也沒有心思去管,再說,他也管不動了。
因為前幾日開始,他突然指揮不動京營禁軍了,不隻是京營禁軍出了問題。錦衣衛也不聽話了。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讓霍源忙得心力憔悴,然後京城外又不斷有縣城失守的消息傳迴來,東雲國勾結了其他幾個國家,一路朝著京城衝了過來。
敵軍即將攻打過來的消息。使得京城人心惶惶,越來越多百姓逃離,就連大臣也有偷偷離開了。
霍源知道,那些告病沒來的大臣裏麵,有不少其實已經離開了京城。
就是宮裏也有不少太監宮婢偷偷離開了。
霍源望著空蕩蕩的乾清宮,身旁太監還在不斷勸著他。他聞言輕笑一聲,淡淡地說道:“賈順,你自個兒離開罷。”
“陛下——”賈順聽罷,焦急地喊了一聲。
“朕……嗬嗬,我算什麽皇帝呢?如今京城都快變一座空城了,敵國的兵馬也要兵臨城下了,我能跑到哪兒去呢?”霍源木著一張臉淡淡地說道。
況且他知道,霍淳肯定在城外等著他呢。
他就算沒有死在敵軍的手裏,他的好兄弟,他的半身,真正的晉王,絕對不會放過他的。
畢竟他可是“竊取”了皇位的罪人,更是謀殺先帝的亂臣賊子,霍淳將這些個罪名安在他的頭上,不就是為了有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除掉自己麽?
可笑之前自己一直以為勝券在握,還在暗地裏嘲笑守在封地的霍淳。
殊不知,他踏入京城才是中了霍淳的圈套。
霍源自嘲地笑了笑,站起身來環顧著這一座富麗堂皇卻是冷清寂靜的宮殿。……
……布來亞劃。
東雲國的士兵勢如破竹的往著南安府而去,沒承想卻被霍展祈的霍家軍給攔下來了。
東雲國的鐵騎攻破燕赤關之後,一路打進了雲城,接著便往北方推進,就在他們想要一鼓作氣的打上北方的京城時,沒想卻在南安府就受到挫折。
當在戰線後方的東雲國皇帝聽聞前線將領的稟報之後,眯了眯眼問道:“誠王?是不是就是斬殺了吾兒的那個大慶狗賊?!”
“迴王上的話,正是。”跪在底下的東雲士兵迴道。
東雲國的皇帝聽罷,麵上閃過一絲狠戾,接著冷聲說道:“全力進攻,將他的誠王府給拆了!我要見到他的頭顱掛在南安府的城牆上!”
“遵命!”士兵恭敬應下,隨即領命而去。……
另一邊,霍展祈正率領著眾人死守南安府的城門。
燕赤關的大慶士兵也退守到南安府來,和燕家軍及霍家軍一起守城。
上一迴誠王府眾人已經有了經驗,所以麵上不露懼色,他們知道,若是南安府這一道防線破了,整個大慶就危險了,京城就危險了。
所以他們說什麽也得守住了南安府。
隻是他們卻不知道,西北和西南的防線早已經破了。
現在就隻剩下東南還苦苦支撐著,其他很多地區都已經淪陷了,晉王霍淳更是領著兵,一路打到京城去。
其實對於霍淳的做法,許多人都很不解,現在正是國難當頭的時候,霍淳不先把敵軍打退,卻是急吼吼的往著京城而去,他的心思簡直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就在此時,一直默默無聲的定王突然也跳了出來。
當霍淳聽聞定王也打著名號起兵時,心理不屑的嗤笑一聲,定王拿什麽和他爭?他的手上有瑞王的勢力,還有馮啟章和兵部尚書的兵馬,定王有什麽?
真是不自量力。
不管霍淳心裏怎麽瞧不上霍展琮,霍展琮卻是以勢如破竹之姿,迅速的進入了京城,並且闖到皇宮裏,然後將“假晉王”給囚禁起來了。
霍展琮卻沒有直接登基,而是以二皇子的身分暫理朝政,並且調兵遣將,準備抵抗外敵的入侵。
定王的這番表現,贏得了還留在京城裏的少數大臣的好感。
相比較晉王的急躁和野心勃勃,定王自然顯得高段許多,大臣們其實也心知肚明,定王肯定也是衝著皇位而來。
但是至少定王會裝啊。
定王入京之後沒有露出難看的吃相,反而是態度溫和謙虛的和大臣們商議,談的也是如何守住京城,保住大慶百年基業。
定王從頭到尾都不曾說過要登基,就算大臣故意們提起,他也是推辭了,用“品德不足以當此重任”給婉拒了。
定王越是如此表現,大臣們就對他越有好感,因此在霍淳還在半路上時,定王已經幾乎收服了所有大臣們的心,就是京城的百姓也知道定王是來拯救他們的。
盡管現在的大臣和百姓人數所剩不多,但是能夠收服這些人心也是好的。分手妻約
而霍淳知道霍展琮的所作所為後,幹脆也不迴京城了,就在半道上的一個縣城停了下來,在那裏自行登基了。
並且自個兒改了國號大晉。
京城裏的大臣們聽說之後,便力勸霍展琮登基,畢竟霍展琮才是正統。
因著霍淳的身世還沒天下大白,所以大臣們認為身為先帝皇子的霍展琮,才有資格繼承皇位。
霍展琮拗不過大臣們的勸說,在霍淳自立為王不久後,也登基為皇,國號仍然是大慶。
接著,銷聲匿跡已久的秦王也在另一個縣城自己登基,國號為大秦。
至此,天下大亂,大慶分裂成幾個小國家,各國之間的戰亂也正式拉開了序幕。
而朝堂上的氣氛也越來越緊繃。
敵軍已經漸漸逼近,有不少大臣開始勸著霍源離京避難。
但是霍源怎麽可能願意離開。
若是他離開了京城,霍淳趁機占了京城怎麽辦?況。他知道底下站著的朝臣們,已經有不少生了反心。並且有不少在心裏懷疑他的身分。
要不是因為他手裏有京營禁軍和錦衣衛,怕是早就被兵部尚書帶著人逼宮了。
自打霍淳跳出來指責他是冒牌貨之後,兵部尚書就對他疏遠了,連帶的和兵部尚書走得比較近的大臣們,也開始隱隱地和他作對。
甚至有些大臣直接就告病在家,不來早朝了。
霍源眼見著事情漸漸的不受控製,他的心裏也生出了一股無力。
到如今,京城裏亂成一團,宮裏也亂成一團,他也沒有心思去管,再說,他也管不動了。
因為前幾日開始,他突然指揮不動京營禁軍了,不隻是京營禁軍出了問題。錦衣衛也不聽話了。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讓霍源忙得心力憔悴,然後京城外又不斷有縣城失守的消息傳迴來,東雲國勾結了其他幾個國家,一路朝著京城衝了過來。
敵軍即將攻打過來的消息。使得京城人心惶惶,越來越多百姓逃離,就連大臣也有偷偷離開了。
霍源知道,那些告病沒來的大臣裏麵,有不少其實已經離開了京城。
就是宮裏也有不少太監宮婢偷偷離開了。
霍源望著空蕩蕩的乾清宮,身旁太監還在不斷勸著他。他聞言輕笑一聲,淡淡地說道:“賈順,你自個兒離開罷。”
“陛下——”賈順聽罷,焦急地喊了一聲。
“朕……嗬嗬,我算什麽皇帝呢?如今京城都快變一座空城了,敵國的兵馬也要兵臨城下了,我能跑到哪兒去呢?”霍源木著一張臉淡淡地說道。
況且他知道,霍淳肯定在城外等著他呢。
他就算沒有死在敵軍的手裏,他的好兄弟,他的半身,真正的晉王,絕對不會放過他的。
畢竟他可是“竊取”了皇位的罪人,更是謀殺先帝的亂臣賊子,霍淳將這些個罪名安在他的頭上,不就是為了有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除掉自己麽?
可笑之前自己一直以為勝券在握,還在暗地裏嘲笑守在封地的霍淳。
殊不知,他踏入京城才是中了霍淳的圈套。
霍源自嘲地笑了笑,站起身來環顧著這一座富麗堂皇卻是冷清寂靜的宮殿。……
……布來亞劃。
東雲國的士兵勢如破竹的往著南安府而去,沒承想卻被霍展祈的霍家軍給攔下來了。
東雲國的鐵騎攻破燕赤關之後,一路打進了雲城,接著便往北方推進,就在他們想要一鼓作氣的打上北方的京城時,沒想卻在南安府就受到挫折。
當在戰線後方的東雲國皇帝聽聞前線將領的稟報之後,眯了眯眼問道:“誠王?是不是就是斬殺了吾兒的那個大慶狗賊?!”
“迴王上的話,正是。”跪在底下的東雲士兵迴道。
東雲國的皇帝聽罷,麵上閃過一絲狠戾,接著冷聲說道:“全力進攻,將他的誠王府給拆了!我要見到他的頭顱掛在南安府的城牆上!”
“遵命!”士兵恭敬應下,隨即領命而去。……
另一邊,霍展祈正率領著眾人死守南安府的城門。
燕赤關的大慶士兵也退守到南安府來,和燕家軍及霍家軍一起守城。
上一迴誠王府眾人已經有了經驗,所以麵上不露懼色,他們知道,若是南安府這一道防線破了,整個大慶就危險了,京城就危險了。
所以他們說什麽也得守住了南安府。
隻是他們卻不知道,西北和西南的防線早已經破了。
現在就隻剩下東南還苦苦支撐著,其他很多地區都已經淪陷了,晉王霍淳更是領著兵,一路打到京城去。
其實對於霍淳的做法,許多人都很不解,現在正是國難當頭的時候,霍淳不先把敵軍打退,卻是急吼吼的往著京城而去,他的心思簡直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就在此時,一直默默無聲的定王突然也跳了出來。
當霍淳聽聞定王也打著名號起兵時,心理不屑的嗤笑一聲,定王拿什麽和他爭?他的手上有瑞王的勢力,還有馮啟章和兵部尚書的兵馬,定王有什麽?
真是不自量力。
不管霍淳心裏怎麽瞧不上霍展琮,霍展琮卻是以勢如破竹之姿,迅速的進入了京城,並且闖到皇宮裏,然後將“假晉王”給囚禁起來了。
霍展琮卻沒有直接登基,而是以二皇子的身分暫理朝政,並且調兵遣將,準備抵抗外敵的入侵。
定王的這番表現,贏得了還留在京城裏的少數大臣的好感。
相比較晉王的急躁和野心勃勃,定王自然顯得高段許多,大臣們其實也心知肚明,定王肯定也是衝著皇位而來。
但是至少定王會裝啊。
定王入京之後沒有露出難看的吃相,反而是態度溫和謙虛的和大臣們商議,談的也是如何守住京城,保住大慶百年基業。
定王從頭到尾都不曾說過要登基,就算大臣故意們提起,他也是推辭了,用“品德不足以當此重任”給婉拒了。
定王越是如此表現,大臣們就對他越有好感,因此在霍淳還在半路上時,定王已經幾乎收服了所有大臣們的心,就是京城的百姓也知道定王是來拯救他們的。
盡管現在的大臣和百姓人數所剩不多,但是能夠收服這些人心也是好的。分手妻約
而霍淳知道霍展琮的所作所為後,幹脆也不迴京城了,就在半道上的一個縣城停了下來,在那裏自行登基了。
並且自個兒改了國號大晉。
京城裏的大臣們聽說之後,便力勸霍展琮登基,畢竟霍展琮才是正統。
因著霍淳的身世還沒天下大白,所以大臣們認為身為先帝皇子的霍展琮,才有資格繼承皇位。
霍展琮拗不過大臣們的勸說,在霍淳自立為王不久後,也登基為皇,國號仍然是大慶。
接著,銷聲匿跡已久的秦王也在另一個縣城自己登基,國號為大秦。
至此,天下大亂,大慶分裂成幾個小國家,各國之間的戰亂也正式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