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派出了重兵在十萬大山中的遺跡入口駐兵,確保這裏完全屬於朝廷,不會有什麽仙門的人來插手。


    不過自那南蠻一族進去之後就再也沒有出來,截教的人在裏麵也待了一個多月,還是沒有出來,裏麵也沒有什麽消息傳出來,至於這遺跡中究竟發生了什麽,殷受還是沒有任何了解。


    以截教大姐大金靈聖母的身手,殷受可以肯定這一天不會等太久,她出來的那一天會給自己帶來答案的。


    科舉結束後的幾天,殷受在找一個能去治理南理的人,武成王黃飛虎乃是軍武出身,對於治理地方不如文官來的好,殷受正在神傷的時候,一個人走進了自己的視野。


    朝中七位親王,現如今隻有比幹有實權,其餘的六位親王伯夷,叔齊,微子,箕子,微子啟,微子衍雖有王位,可是總在朝歌待著也不是事啊。


    這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兒子,可以考慮將他們送到外麵去辦事了。


    這一年即將結束,各部也按照陛下的要去做所謂的年終總結,殷受便從戶部的折子上看見了伯夷和叔齊的名字。


    七親王中上朝議事的便是比幹和帝辛的兩位哥哥,微子啟和微子衍。其餘的四位王爺是相對比較清閑的。當伯夷和叔齊的名字出現在折子上麵的時候,殷受瞬間就有了去南理的人選。


    伯夷和叔齊的故事他是有印象的,這二人對於大商的忠臣絕對是真心,殷受這便要讓伯夷前往南理做那南理王,除了軍事不歸他管,其餘的一切事情都由他管理。


    這件事情與比幹和商容商量一番,見二相同意,殷受便讓人擬旨,讓伯夷去管理南理,等以後東夷打下來,殷受還準備讓叔齊去東夷做管理者。


    這幾位親王待在朝歌,一天無所事事,以殷受不養閑人的理念,一定要給他們安排一些事情做。


    殷受這些日子關注的點都放在東夷,暗閣那裏傳來的消息說聞太師在東夷取得了大捷,更是擒住了東靈羽王,現在由吳龍壓著她正從東夷往朝歌的路上。


    聽到這個消息後,殷受自然是興奮不已,聞太師無愧是能震懾住朝堂的人,這個三朝老臣果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能在這麽短的時間能取得這樣的成績。


    當然,楊蛟在裏麵起到的作用殷受也是看的清楚,從軍報上能看出來,楊蛟此番的表現的確可以稱得上大將風範,用計巧妙,又在大軍中勸降東靈羽王,無愧為自己親自培養的人。


    .......


    現如今,北伯候崇侯虎一直擁戴帝辛,在推恩令一出來的時候就表示要聽從帝辛的安排,如今在北伯候的位子上坐的很舒服,殷受也幾乎沒有動他的全力,是四大諸侯中生活最逍遙的。


    南伯侯鄂崇禹被人殺害,他的兒子鄂順接替侯位,出兵謀反,被拒在三山關之外,被三山關大軍和武成王的飛虎軍平定了叛亂,如今南方已經平定,將會由伯夷去接管。


    東麵的東伯侯薑桓楚自然不必多說,作為帝辛的老丈人,如今他的女兒身為一國之母,得到了一份很美好的生活,兒子又得到帝辛賞識,朝堂上都覺得東伯侯是最成功的人了,他也表示願意交出東魯,由中央管轄政事,他則負責軍事,他知道百年之後,帝辛會將東魯的兵權交給自己的兒子,自然也不會生出什麽謀逆之心。


    現如今在大商境內最大的毒瘤便是西岐了,隻是西岐很配合帝辛,帝辛所要求的要按照推恩令去分解西岐,西岐明麵上也這麽做了,殷受也找不到任何的理由去動西岐,還好現在西伯侯姬昌還在朝歌,西岐不會做出什麽出格的舉動。


    為了慶祝如今四海安定,殷受決定要派一個欽差大臣去全國巡視,以前這件事情是費仲尤渾做的,隻是自那二人被殷受斬了之後,又因為大商動亂了一段時間,這件事情也就沒有人去做了。


    如今新來的進士已經安排去各地做官了,如今正好需要一個官員去巡視各地,將各地的問題反映上來。


    這個想法是殷受的兒子殷郊提出來的,他如今磨煉了差不多兩年的時間,對於朝政有了一定的見解,聽到這個想法的殷受頓時覺得這個兒子長大了。


    這天上朝的時候殷受便將這件事情提了出來,現在就需要一個人來擔任所謂的額欽差大臣了。朝臣們聽到這個消息,竊竊私語,都在下麵小聲探討。


    殷受坐在上麵,咳嗽了一下,隨即說道:“且放心,朕會讓欽差在年過完之後再去的!”


    下麵的聲音漸漸安靜下來,殷受看著站在前排的殷郊道:“太子,你說說這件事情由誰去比較合適?”


    殷郊抱拳道:“兒臣以為,這件事情,非吏部官員不可,吏部平日裏就負責百官的安排工作,監察百官,他們對於百官的事情也最為了解了!”


    殷受覺得有道理,“那你說,讓吏部的哪位官員去呢?”


    “吏部尚書梅伯,吏部侍郎趙啟以前都是八大夫,他二人在朝廷為官多年,最適合幹這件事情了。”殷郊說道。


    殷受總是覺得這殷郊話裏有話,原來是這二人同時出自八位上大夫,如今趙啟卻是要比梅伯低一品,雖說梅伯年歲已大,用不了幾年就該辭官,或者是告老還鄉了,但是趙啟還是不願意在那個位置上待太久,本來殷受都是說好讓他們在各自位置上幹著,評價政績再行調配,可是這惡人誰都不願意做,殷受也將這件事情拋在了腦後。


    如今殷郊強調二人以前都是八大大夫,不就是希望殷受能照顧一下趙啟嗎?


    殷受想了想,隨即說道:“那便有吏部侍郎趙啟去做這欽差,年後啟程,巡視監察百官,凡是遇到不平事和官員不愛護子民的,都給朕好好寫在折子遞上來!


    至於這品級,便是正三品大員吧!”


    趙啟很興奮,雖然品級降了,但是全力大了。


    “以前有諫議大夫,朕覺得無用,便撤了,如今有百官為朕分憂,監察著朕,朕覺得朕撤的不錯。


    咳咳,但是朕從以前的諫議大夫上看到了一種新的體係,便是這用來監察百官的!”


    監察百官其實是有暗閣的,不過暗閣做事情是在地下,明麵上殷受也準備設立這樣一個機構,這還是殷郊提醒到自己的。


    暗閣行事,不方便透露,這監察百官的機構若是能建立在明麵上,暗閣的一些做法會有很好的掩飾。


    “敢問陛下,這監察百官不是有吏部嗎?”戶部侍郎孫寅問道。


    殷受笑著解釋道:“吏部管的事情太多,況且吏部官員誰去監察啊?這機構也在年後建立吧,朕給它命名為監察院吧,院長的話,就由魏淶擔任吧!”


    “啟稟陛下,此事不可,魏淶資曆尚淺!”


    “無礙,朕信得過他,品級與原來一樣,從二品!”


    魏淶受陛下器重的事情從來都不是什麽秘密,卻不想魏淶能升的這麽快,而他,僅僅是一個商戶的兒子。


    “陛下,這新科狀元還跟著我呢?”魏淶知道,陛下這可能是準備要做那件事情了。


    “劉長卿啊?就讓他繼續留在刑部吧!”殷受說道。


    “是,微臣謝陛下隆恩!”


    他們三個和一些刑部的官員正在製定新的法律,這件事情並沒有瞞著刑部尚書楊任,殷受專門找楊任談了話,楊任已經加入了他們的陣營,畢竟楊任還準備等二相退位的時候上位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此紂王不早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烤魚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烤魚的魚並收藏從此紂王不早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