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盒之中,靜靜躺著一枚白玉扳指,雕工精美,觸手溫潤。狄仁傑一眼便認出,這正是當日魏征呈給宋霸天,作為趙貴貪汙證據的那枚扳指。為何它會在趙府管家手中?狄仁傑心中疑竇叢生。
“這……這是怎麽迴事?”狄仁傑沉聲問道。
趙府管家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哭訴道:“大人明鑒,我家老爺冤枉啊!這枚扳指,是前幾日有人送來的,說是老爺的舊物,讓小的轉交給老爺。小的當時也沒多想,就收下了。可誰知,今日老爺忽然讓我將此物交給大人,說是……說是有人要陷害他!”
狄仁傑眉頭緊鎖,這番說辭漏洞百出,卻也透露出一個信息——有人在暗中操控這一切。趙貴,或許隻是顆棋子。他追問道:“送扳指之人是誰?可有特征?”
管家支支吾吾,眼神閃爍:“小的……小的沒看清,天色太暗……”
狄仁傑心中冷笑,這管家明顯在撒謊。但他並未點破,而是換了個角度問道:“你家老爺可知是誰要陷害他?”
管家連連搖頭:“老爺並不知曉,隻說……隻說有人要置他於死地!”
“我知道了,你先迴去吧,此事我自會查明。”狄仁傑揮了揮手,示意管家退下。
管家如蒙大赦,磕了個頭便匆匆離去。狄仁傑看著手中的扳指,陷入了沉思。趙貴的清廉,他早有耳聞,如今看來,這貪汙案背後,恐怕另有隱情。
與此同時,趙府內,趙貴正來迴踱步,焦躁不安。“你說什麽?狄仁傑把你放了?”他怒視著麵前的管家,語氣中帶著一絲恐懼。
“是……是的,老爺。”管家戰戰兢兢地迴答,“狄大人隻問了幾個問題,就讓小的迴來了。”
趙貴臉色陰沉,他沒想到狄仁傑如此難纏,竟然沒有被管家拙劣的謊言所迷惑。他知道,狄仁傑已經開始懷疑他了。
“看來,隻能用那個法子了……”趙貴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他喚來心腹,低聲吩咐了幾句。
夜幕降臨,狄仁傑獨自一人在書房中查閱卷宗。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寧靜。狄仁傑打開門,隻見幾個黑衣人站在門外,個個手持利刃,殺氣騰騰。
為首的黑衣人上前一步,語氣冰冷地說道:“狄大人,我家老爺有句話要帶給你——不該管的事,少管!”
狄仁傑目光如炬,毫不畏懼地直視著黑衣人:“我狄仁傑,隻管天下不平之事!”
黑衣人冷笑一聲,手中利刃寒光一閃……劉文靜站在暗處,嘴角勾起一抹陰險的笑容。他輕輕拍了拍長孫無忌的肩膀,說道:“看來,好戲要開始了……”
黑衣人刀光凜冽,直逼狄仁傑麵門。狄仁傑雖不通武藝,卻臨危不懼,閃身躲過攻擊,順勢抓起桌案上的硯台,狠狠砸向黑衣人。硯台碎裂,黑衣人吃痛後退,其餘黑衣人見狀,一擁而上。狄仁傑且戰且退,利用書房狹小的空間,與黑衣人周旋。
暗處,劉文靜冷眼旁觀,嘴角噙著一絲冷笑。長孫無忌則眉頭緊鎖,心中暗歎:這官場,真是步步驚心。
“動靜鬧得越大越好,最好驚動整個長安城。”劉文靜低聲說道,“這樣一來,就算狄仁傑不死,也得脫層皮。”
長孫無忌沒有接話,隻是靜靜地看著眼前的打鬥。他知道劉文靜的用意,是想借此機會徹底扳倒狄仁傑,但他卻不想卷入這場漩渦。他選擇了沉默,靜觀其變。
書房內,狄仁傑已漸漸力不從心。他雖機智勇敢,但畢竟寡不敵眾,身上已添了幾處刀傷。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喧嘩聲,一群巡夜的士兵聞聲趕來。黑衣人見勢不妙,迅速撤離。
狄仁傑捂著傷口,看著滿地狼藉,心中怒火中燒。他知道,這隻是個開始,真正的戰鬥還在後麵。
翌日清晨,長安城內議論紛紛,狄仁傑遇刺的消息傳遍了大街小巷。有人說是趙貴買兇殺人,也有人說是狄仁傑得罪了權貴,招致報複。一時間,各種流言蜚語,甚囂塵上。
劉文靜趁機散布謠言,稱狄仁傑私藏贓物,勾結匪類,甚至編造了狄仁傑與刺客勾結的“證據”,並將其呈給了大理寺。一時間,狄仁傑百口莫辯,陷入了困境。
長孫無忌聽到這些傳言,心中暗自思量。他知道,劉文靜這是在落井下石,想要徹底將狄仁傑置於死地。但他同時也明白,狄仁傑並非貪贓枉法之徒,這其中必有蹊蹺。
他決定靜觀其變,等待時機再做決定。他相信,真相終會水落石出。
趙貴府上,趙貴正與劉文靜密謀。
“劉大人,這次多虧了你,才讓狄仁傑身敗名裂。”趙貴感激地說道。
劉文靜擺了擺手,笑道:“趙大人不必客氣,你我如今是同一條船上的人,理應互相幫助。”
“隻是……”趙貴麵露擔憂,“萬一狄仁傑翻身,我們豈不是……”
“放心,”劉文靜眼中閃過一絲陰狠,“我已經安排好了一切,狄仁傑這次插翅難飛。”
他從袖中掏出一封信,遞給趙貴:“這是我偽造的狄仁傑與突厥人勾結的書信,隻要將此信呈給皇上,狄仁傑就死定了。”
趙貴接過信,仔細端詳,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劉大人果然高明!”他讚歎道。
劉文靜笑了笑,說道:“接下來,就看趙大人你的了……”
長孫無忌府邸,長孫無忌正獨自一人在書房中踱步。他手中拿著一封匿名信,信中詳細記錄了劉文靜陷害狄仁傑的整個過程。
他看著信,眉頭緊鎖,心中猶豫不決。他知道,如果將這封信交給皇上,劉文靜和趙貴必將受到嚴懲,但同時也可能會得罪朝中許多權貴。
“老爺,”管家走了進來,“宮裏來人了,說是皇上召見您。”
長孫無忌深吸一口氣,將信收好,然後說道:“走吧,去看看皇上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他走出書房,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宮裏,宋霸天正在批閱奏折。
太監走進來,稟報道:“啟稟皇上,長孫大人求見。”
“宣他進來。”宋霸天放下奏折,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長孫無忌走進禦書房,行禮道:“臣參見皇上。”
宋霸天看著他,緩緩說道:“朕聽說,你最近對狄仁傑的案子很感興趣?”
長孫無忌心中一凜,連忙說道:“臣……”
宋霸天擺了擺手,打斷了他:“不必解釋,朕都知道了……”
宋霸天目光如炬,語氣冰冷:“朕知道有人在暗中阻撓狄仁傑的調查,甚至對他進行人身威脅。朕倒要看看,是誰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在朕的眼皮底下耍花樣!”他猛地一拍桌案,龍顏大怒,“傳朕旨意,狄仁傑遇刺一案,由大理寺卿和禦史大夫共同負責徹查,任何人不得阻撓,違令者,斬!”
長孫無忌心中一震,他沒想到宋霸天對狄仁傑如此重視,看來之前的猶豫是多餘的。他從袖中掏出那封匿名信,雙手呈上:“啟稟皇上,臣偶然得到一封匿名信,或許與此案有關。”
宋霸天接過信,快速瀏覽了一遍,臉色愈發陰沉。信中詳細記錄了劉文靜如何策劃陷害狄仁傑,以及趙貴如何與其勾結的全部過程。他看完後,將信扔在桌上,冷笑道:“好一個劉文靜,好一個趙貴!竟然敢如此膽大妄為!”
“朕再賜狄仁傑尚方寶劍,便宜行事,無論涉及到何人,皆可先斬後奏!”宋霸天語氣堅決,不容置疑。
長孫無忌領命而去,心中暗歎:這狄仁傑,真是走了大運了。
狄仁傑府邸,此刻的氣氛卻異常凝重。狄仁傑並沒有被刺殺嚇倒,反而更加堅定了調查的決心。他知道,對手既然敢對他下殺手,就說明他們已經狗急跳牆了。
“大人,您沒事吧?”侍衛關切地問道。
狄仁傑搖搖頭,目光落在散落一地的書籍上,眼神中閃過一絲精光。“將這些書都收起來,仔細檢查,看看有沒有什麽線索。”他沉聲說道。
侍衛們雖然不解,但還是照做了。他們小心翼翼地將書籍整理好,一頁一頁地翻看著。
狄仁傑則在書房中來迴踱步,仔細迴憶著案情的每一個細節。他知道,趙貴貪汙的證據一定藏在某個地方,隻是他還沒有找到而已。
突然,他停下了腳步,目光落在牆上的一幅字畫上。這幅字畫是趙貴送給他的,說是名家真跡。他走上前,仔細端詳著這幅字畫,心中突然升起一個念頭。
他小心翼翼地將字畫從牆上取下來,然後輕輕敲擊著畫框。果然,在畫框的背麵,他發現了一個小小的凸起。他用小刀輕輕撬開,裏麵竟然藏著一張折疊的紙條。
他展開紙條,上麵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數字。他仔細辨認著,發現這些數字竟然是趙貴貪汙受賄的賬目!
狄仁傑心中大喜,他知道,自己終於找到了關鍵的證據。他立刻派人將這些賬目抄錄下來,然後連夜趕往大理寺,將證據呈交給了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看完證據,臉色大變,他沒想到趙貴竟然貪汙了如此巨額的錢財。他立刻下令,將趙貴和劉文靜等人逮捕歸案。
趙貴府邸,趙貴正在與劉文靜商量對策。
“劉大人,現在怎麽辦?狄仁傑已經掌握了我們的證據!”趙貴焦急地說道。
劉文靜臉色陰沉,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別慌,”他冷聲說道,“我們還有後手……”
劉文靜冷笑一聲,眼中閃爍著陰狠的光芒:“既然硬的不行,那就來軟的。狄仁傑不是想邀功嗎?我們就讓他‘功成名就’!散布消息出去,就說狄仁傑為了討好皇上,不惜羅織罪名,陷害忠良。他查抄的那些金銀珠寶,其實都是他自己貪墨的。”
趙貴有些遲疑:“這…這能行嗎?萬一皇上…”
劉文靜打斷他,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屑:“皇上日理萬機,哪有時間理會這些細枝末節?隻要我們運作得當,讓朝野上下都相信狄仁傑是貪贓枉法之徒,皇上為了平息眾怒,也隻能犧牲他。”
趙貴一聽,覺得也有些道理,於是連忙吩咐下去,讓自己的心腹四處散播謠言。一時間,長安城內流言四起,各種版本的傳言層出不窮,將狄仁傑描繪成一個陰險狡詐、貪得無厭的小人。
這些謠言傳到狄仁傑耳中,他隻是淡淡一笑,並不在意。他知道,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真相遲早會大白於天下。他繼續著手調查,將搜集到的證據整理成冊,準備呈交給宋霸天。
然而,事情的發展遠比他想象的要複雜。謠言的影響力超乎了他的預料,許多原本支持他的官員也開始對他產生懷疑。甚至連一些百姓也開始對他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這天,狄仁傑上朝的時候,明顯感覺到氣氛不對。許多官員都對他投來異樣的目光,有的帶著鄙夷,有的帶著同情,還有的帶著幸災樂禍。
早朝開始,宋霸天坐在龍椅上,臉色陰沉。他知道長安城內的流言,也知道這些流言是針對狄仁傑的。他倒想看看,是誰在背後興風作浪。
“眾位愛卿,可有本要奏?”宋霸天沉聲問道。
話音剛落,一個官員站了出來,正是禦史中丞王珪。他手持笏板,義正言辭地說道:“啟稟皇上,臣要彈劾大理寺少卿狄仁傑,此人貪贓枉法,陷害忠良,擾亂朝綱,罪不容誅!”
王珪話音剛落,又有幾個官員站了出來,紛紛附和。他們都是趙貴和劉文靜的同黨,早就串通好了,要一起彈劾狄仁傑。
狄仁傑麵色平靜,他知道這是趙貴和劉文靜的反撲,但他並不畏懼。他上前一步,朗聲道:“啟稟皇上,臣冤枉!臣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查清趙貴貪汙一案,絕無半點私心!”
“證據呢?你有何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王珪咄咄逼人地問道。
狄仁傑正要開口,劉文靜卻搶先一步說道:“狄大人,你所謂的證據,不會又是偽造的吧?之前你陷害趙大人,用的不就是這種卑鄙的手段嗎?”
狄仁傑怒視著劉文靜,正要反駁,卻聽到一個陰冷的聲音傳來:“劉大人所言極是,狄仁傑,你還有什麽話要說?”
說話的,是吏部尚書裴蘊。他一直以來都與狄仁傑不和,這次也加入了彈劾狄仁傑的行列。
看到越來越多的官員站出來指責狄仁傑,長孫無忌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他感覺事情有些不對勁,似乎有一張無形的大網,正在慢慢收緊,將狄仁傑困在其中。他看了一眼宋霸天,發現宋霸天的臉上並沒有絲毫表情,讓人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長孫無忌心中暗道:看來,這場鬥爭才剛剛開始……他悄悄地向站在他旁邊的宇文化及遞了個眼色。宇文化及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然後附在長孫無忌耳邊,低聲說道:“今晚,醉仙樓……”
“這……這是怎麽迴事?”狄仁傑沉聲問道。
趙府管家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哭訴道:“大人明鑒,我家老爺冤枉啊!這枚扳指,是前幾日有人送來的,說是老爺的舊物,讓小的轉交給老爺。小的當時也沒多想,就收下了。可誰知,今日老爺忽然讓我將此物交給大人,說是……說是有人要陷害他!”
狄仁傑眉頭緊鎖,這番說辭漏洞百出,卻也透露出一個信息——有人在暗中操控這一切。趙貴,或許隻是顆棋子。他追問道:“送扳指之人是誰?可有特征?”
管家支支吾吾,眼神閃爍:“小的……小的沒看清,天色太暗……”
狄仁傑心中冷笑,這管家明顯在撒謊。但他並未點破,而是換了個角度問道:“你家老爺可知是誰要陷害他?”
管家連連搖頭:“老爺並不知曉,隻說……隻說有人要置他於死地!”
“我知道了,你先迴去吧,此事我自會查明。”狄仁傑揮了揮手,示意管家退下。
管家如蒙大赦,磕了個頭便匆匆離去。狄仁傑看著手中的扳指,陷入了沉思。趙貴的清廉,他早有耳聞,如今看來,這貪汙案背後,恐怕另有隱情。
與此同時,趙府內,趙貴正來迴踱步,焦躁不安。“你說什麽?狄仁傑把你放了?”他怒視著麵前的管家,語氣中帶著一絲恐懼。
“是……是的,老爺。”管家戰戰兢兢地迴答,“狄大人隻問了幾個問題,就讓小的迴來了。”
趙貴臉色陰沉,他沒想到狄仁傑如此難纏,竟然沒有被管家拙劣的謊言所迷惑。他知道,狄仁傑已經開始懷疑他了。
“看來,隻能用那個法子了……”趙貴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他喚來心腹,低聲吩咐了幾句。
夜幕降臨,狄仁傑獨自一人在書房中查閱卷宗。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寧靜。狄仁傑打開門,隻見幾個黑衣人站在門外,個個手持利刃,殺氣騰騰。
為首的黑衣人上前一步,語氣冰冷地說道:“狄大人,我家老爺有句話要帶給你——不該管的事,少管!”
狄仁傑目光如炬,毫不畏懼地直視著黑衣人:“我狄仁傑,隻管天下不平之事!”
黑衣人冷笑一聲,手中利刃寒光一閃……劉文靜站在暗處,嘴角勾起一抹陰險的笑容。他輕輕拍了拍長孫無忌的肩膀,說道:“看來,好戲要開始了……”
黑衣人刀光凜冽,直逼狄仁傑麵門。狄仁傑雖不通武藝,卻臨危不懼,閃身躲過攻擊,順勢抓起桌案上的硯台,狠狠砸向黑衣人。硯台碎裂,黑衣人吃痛後退,其餘黑衣人見狀,一擁而上。狄仁傑且戰且退,利用書房狹小的空間,與黑衣人周旋。
暗處,劉文靜冷眼旁觀,嘴角噙著一絲冷笑。長孫無忌則眉頭緊鎖,心中暗歎:這官場,真是步步驚心。
“動靜鬧得越大越好,最好驚動整個長安城。”劉文靜低聲說道,“這樣一來,就算狄仁傑不死,也得脫層皮。”
長孫無忌沒有接話,隻是靜靜地看著眼前的打鬥。他知道劉文靜的用意,是想借此機會徹底扳倒狄仁傑,但他卻不想卷入這場漩渦。他選擇了沉默,靜觀其變。
書房內,狄仁傑已漸漸力不從心。他雖機智勇敢,但畢竟寡不敵眾,身上已添了幾處刀傷。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喧嘩聲,一群巡夜的士兵聞聲趕來。黑衣人見勢不妙,迅速撤離。
狄仁傑捂著傷口,看著滿地狼藉,心中怒火中燒。他知道,這隻是個開始,真正的戰鬥還在後麵。
翌日清晨,長安城內議論紛紛,狄仁傑遇刺的消息傳遍了大街小巷。有人說是趙貴買兇殺人,也有人說是狄仁傑得罪了權貴,招致報複。一時間,各種流言蜚語,甚囂塵上。
劉文靜趁機散布謠言,稱狄仁傑私藏贓物,勾結匪類,甚至編造了狄仁傑與刺客勾結的“證據”,並將其呈給了大理寺。一時間,狄仁傑百口莫辯,陷入了困境。
長孫無忌聽到這些傳言,心中暗自思量。他知道,劉文靜這是在落井下石,想要徹底將狄仁傑置於死地。但他同時也明白,狄仁傑並非貪贓枉法之徒,這其中必有蹊蹺。
他決定靜觀其變,等待時機再做決定。他相信,真相終會水落石出。
趙貴府上,趙貴正與劉文靜密謀。
“劉大人,這次多虧了你,才讓狄仁傑身敗名裂。”趙貴感激地說道。
劉文靜擺了擺手,笑道:“趙大人不必客氣,你我如今是同一條船上的人,理應互相幫助。”
“隻是……”趙貴麵露擔憂,“萬一狄仁傑翻身,我們豈不是……”
“放心,”劉文靜眼中閃過一絲陰狠,“我已經安排好了一切,狄仁傑這次插翅難飛。”
他從袖中掏出一封信,遞給趙貴:“這是我偽造的狄仁傑與突厥人勾結的書信,隻要將此信呈給皇上,狄仁傑就死定了。”
趙貴接過信,仔細端詳,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劉大人果然高明!”他讚歎道。
劉文靜笑了笑,說道:“接下來,就看趙大人你的了……”
長孫無忌府邸,長孫無忌正獨自一人在書房中踱步。他手中拿著一封匿名信,信中詳細記錄了劉文靜陷害狄仁傑的整個過程。
他看著信,眉頭緊鎖,心中猶豫不決。他知道,如果將這封信交給皇上,劉文靜和趙貴必將受到嚴懲,但同時也可能會得罪朝中許多權貴。
“老爺,”管家走了進來,“宮裏來人了,說是皇上召見您。”
長孫無忌深吸一口氣,將信收好,然後說道:“走吧,去看看皇上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他走出書房,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宮裏,宋霸天正在批閱奏折。
太監走進來,稟報道:“啟稟皇上,長孫大人求見。”
“宣他進來。”宋霸天放下奏折,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長孫無忌走進禦書房,行禮道:“臣參見皇上。”
宋霸天看著他,緩緩說道:“朕聽說,你最近對狄仁傑的案子很感興趣?”
長孫無忌心中一凜,連忙說道:“臣……”
宋霸天擺了擺手,打斷了他:“不必解釋,朕都知道了……”
宋霸天目光如炬,語氣冰冷:“朕知道有人在暗中阻撓狄仁傑的調查,甚至對他進行人身威脅。朕倒要看看,是誰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在朕的眼皮底下耍花樣!”他猛地一拍桌案,龍顏大怒,“傳朕旨意,狄仁傑遇刺一案,由大理寺卿和禦史大夫共同負責徹查,任何人不得阻撓,違令者,斬!”
長孫無忌心中一震,他沒想到宋霸天對狄仁傑如此重視,看來之前的猶豫是多餘的。他從袖中掏出那封匿名信,雙手呈上:“啟稟皇上,臣偶然得到一封匿名信,或許與此案有關。”
宋霸天接過信,快速瀏覽了一遍,臉色愈發陰沉。信中詳細記錄了劉文靜如何策劃陷害狄仁傑,以及趙貴如何與其勾結的全部過程。他看完後,將信扔在桌上,冷笑道:“好一個劉文靜,好一個趙貴!竟然敢如此膽大妄為!”
“朕再賜狄仁傑尚方寶劍,便宜行事,無論涉及到何人,皆可先斬後奏!”宋霸天語氣堅決,不容置疑。
長孫無忌領命而去,心中暗歎:這狄仁傑,真是走了大運了。
狄仁傑府邸,此刻的氣氛卻異常凝重。狄仁傑並沒有被刺殺嚇倒,反而更加堅定了調查的決心。他知道,對手既然敢對他下殺手,就說明他們已經狗急跳牆了。
“大人,您沒事吧?”侍衛關切地問道。
狄仁傑搖搖頭,目光落在散落一地的書籍上,眼神中閃過一絲精光。“將這些書都收起來,仔細檢查,看看有沒有什麽線索。”他沉聲說道。
侍衛們雖然不解,但還是照做了。他們小心翼翼地將書籍整理好,一頁一頁地翻看著。
狄仁傑則在書房中來迴踱步,仔細迴憶著案情的每一個細節。他知道,趙貴貪汙的證據一定藏在某個地方,隻是他還沒有找到而已。
突然,他停下了腳步,目光落在牆上的一幅字畫上。這幅字畫是趙貴送給他的,說是名家真跡。他走上前,仔細端詳著這幅字畫,心中突然升起一個念頭。
他小心翼翼地將字畫從牆上取下來,然後輕輕敲擊著畫框。果然,在畫框的背麵,他發現了一個小小的凸起。他用小刀輕輕撬開,裏麵竟然藏著一張折疊的紙條。
他展開紙條,上麵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數字。他仔細辨認著,發現這些數字竟然是趙貴貪汙受賄的賬目!
狄仁傑心中大喜,他知道,自己終於找到了關鍵的證據。他立刻派人將這些賬目抄錄下來,然後連夜趕往大理寺,將證據呈交給了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看完證據,臉色大變,他沒想到趙貴竟然貪汙了如此巨額的錢財。他立刻下令,將趙貴和劉文靜等人逮捕歸案。
趙貴府邸,趙貴正在與劉文靜商量對策。
“劉大人,現在怎麽辦?狄仁傑已經掌握了我們的證據!”趙貴焦急地說道。
劉文靜臉色陰沉,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別慌,”他冷聲說道,“我們還有後手……”
劉文靜冷笑一聲,眼中閃爍著陰狠的光芒:“既然硬的不行,那就來軟的。狄仁傑不是想邀功嗎?我們就讓他‘功成名就’!散布消息出去,就說狄仁傑為了討好皇上,不惜羅織罪名,陷害忠良。他查抄的那些金銀珠寶,其實都是他自己貪墨的。”
趙貴有些遲疑:“這…這能行嗎?萬一皇上…”
劉文靜打斷他,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屑:“皇上日理萬機,哪有時間理會這些細枝末節?隻要我們運作得當,讓朝野上下都相信狄仁傑是貪贓枉法之徒,皇上為了平息眾怒,也隻能犧牲他。”
趙貴一聽,覺得也有些道理,於是連忙吩咐下去,讓自己的心腹四處散播謠言。一時間,長安城內流言四起,各種版本的傳言層出不窮,將狄仁傑描繪成一個陰險狡詐、貪得無厭的小人。
這些謠言傳到狄仁傑耳中,他隻是淡淡一笑,並不在意。他知道,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真相遲早會大白於天下。他繼續著手調查,將搜集到的證據整理成冊,準備呈交給宋霸天。
然而,事情的發展遠比他想象的要複雜。謠言的影響力超乎了他的預料,許多原本支持他的官員也開始對他產生懷疑。甚至連一些百姓也開始對他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這天,狄仁傑上朝的時候,明顯感覺到氣氛不對。許多官員都對他投來異樣的目光,有的帶著鄙夷,有的帶著同情,還有的帶著幸災樂禍。
早朝開始,宋霸天坐在龍椅上,臉色陰沉。他知道長安城內的流言,也知道這些流言是針對狄仁傑的。他倒想看看,是誰在背後興風作浪。
“眾位愛卿,可有本要奏?”宋霸天沉聲問道。
話音剛落,一個官員站了出來,正是禦史中丞王珪。他手持笏板,義正言辭地說道:“啟稟皇上,臣要彈劾大理寺少卿狄仁傑,此人貪贓枉法,陷害忠良,擾亂朝綱,罪不容誅!”
王珪話音剛落,又有幾個官員站了出來,紛紛附和。他們都是趙貴和劉文靜的同黨,早就串通好了,要一起彈劾狄仁傑。
狄仁傑麵色平靜,他知道這是趙貴和劉文靜的反撲,但他並不畏懼。他上前一步,朗聲道:“啟稟皇上,臣冤枉!臣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查清趙貴貪汙一案,絕無半點私心!”
“證據呢?你有何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王珪咄咄逼人地問道。
狄仁傑正要開口,劉文靜卻搶先一步說道:“狄大人,你所謂的證據,不會又是偽造的吧?之前你陷害趙大人,用的不就是這種卑鄙的手段嗎?”
狄仁傑怒視著劉文靜,正要反駁,卻聽到一個陰冷的聲音傳來:“劉大人所言極是,狄仁傑,你還有什麽話要說?”
說話的,是吏部尚書裴蘊。他一直以來都與狄仁傑不和,這次也加入了彈劾狄仁傑的行列。
看到越來越多的官員站出來指責狄仁傑,長孫無忌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他感覺事情有些不對勁,似乎有一張無形的大網,正在慢慢收緊,將狄仁傑困在其中。他看了一眼宋霸天,發現宋霸天的臉上並沒有絲毫表情,讓人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長孫無忌心中暗道:看來,這場鬥爭才剛剛開始……他悄悄地向站在他旁邊的宇文化及遞了個眼色。宇文化及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然後附在長孫無忌耳邊,低聲說道:“今晚,醉仙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