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宴結束,羅順命人將劉備從柴房帶來,解開繩子送上一碗酒,說道:“劉備,你殺我一兄弟,我殺你一兄弟,今日我不殺你,從此咱倆兩清,誰也不欠誰。你走吧。”
劉備看著羅順,接過碗一飲而盡,在範五二的護送下離開了山寨。
臨別之際,範五二羞愧萬分,跪在地上給劉備磕了三個響頭,說道:“玄德哥哥一路保重。”
劉備一言不發,飛身上馬,直奔青棗岡。
找到部隊,周勁孫上前相問:“劉君,何故你一人歸來,張順呢?”
劉備心中有愧,撒謊說道:“張順被陳忠殺了。羅順殺了陳忠,已經落草為寇,咱們繼續趕路吧。”
周勁孫深信不疑,哀歎一聲“人各有命”,喚起眾人向中牟縣趕去。
翌日,劉備急行軍返迴中牟,見漢軍攻克城池,張威首級懸掛城南,一麵使周勁孫押送生辰綱何苗,一麵自己送糧草給馬濤。
馬濤見到劉備非常意外,表揚了幾句就打發他離開,至於周勁孫,連何苗的臉都未曾見到,就被士卒轟了出來。
返迴營帳,劉備還沒來得及喝口水,張飛、關羽抬著幾個箱子走了進來。
打開箱子,裏麵全是金銀珠寶,就連益州的絲綢也有好幾匹。
“這些東西是從哪來的?”劉備問道。
關羽答道:“大哥,這些都是馬濤送給我和益德的,你離開之後,馬濤便想用這些東西收買我們二人。”
張飛大笑道:“那死驢臉怎知咱們兄弟情深,豈是金銀可以比擬的!”
“兩位賢弟,將這些錢財分發給兄弟們吧。”劉備看著金銀,腦海中全是張順,又想起張順家中還有親人,於是說道。
關羽看出了劉備的異樣,問道:“大哥,可是此次運糧出了問題?”
劉備哀歎一聲,將羅順七人劫掠生辰綱,自己故意釋放羅順,攻打山寨害死張順一事全都抖落出來。
張飛聞言氣憤難平,怒罵道:“他娘的,這羅順忘恩負義,不是東西,大哥待明日點齊人馬,殺上山去為張順報仇雪恨。”
“益德。”關羽嗬斥一聲,說道:“休要胡言,依我來看,這羅順倒是個重義氣的漢子。大哥殺他一個兄弟,他殺了張順也是情有可原。更何況那個時候,如果他不殺張順,又如何能夠殺死陳忠?”
張飛說道:“二哥,我沒聽錯吧。大哥可是救了他一命,還給他找了安身之所。他不思迴報也就算了,反倒殺害張順,天下豈有這種道理?”
關羽沒有接張飛的話,繼續說道:“大哥,這事不能這麽算。正所謂‘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你既然救了他,又給他找了一個安身之地,為何不再留給他一些糧草輜重?”
“這是何道理?”劉備大惑不解。
關羽答道:“那羅順雖然得了山寨,可是沒錢沒糧,俗話說‘錦上添花人人有,雪中送炭世間稀’,若此時相助羅順,他必定會感恩戴德。”
“而張順,在益德你看來是羅順殺的,但是在我或者別人看來,卻是形勢所殺。他若不死,大哥何以安然歸來?大哥日後莫要在行險事,有道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另外《老子》曾言: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也。”
“那張順的命就白丟了?”
“行了,你們二人別吵了,不論如何,張順都因我而死,他家中還有親人在世,就將這箱金銀送去吧。”
劉備本就理虧,關羽、張飛二人有這麽一吵,整個人頭都大了一圈。
正打算休息,可偏偏這個時候,何苗的傳令兵送來了軍令:追擊剿滅反賊張洪。
軍令既下,劉備不能不接,送給傳令兵一貫錢,打發其離開。
打開簡牘通讀一遍,何苗令他帶本部及漢軍一部千人,合計兩千人追擊張洪。
當天劉備就帶兵離開了中牟縣,一路向西,追擊張洪。
整個河南因為張威起義而震動,許多豪強大族趁機建立塢堡、寨子,招攬流民自保。
這些勢力環環相接,少的不過幾百人,多的竟然能拉出數千餘人的隊伍。
而劉備隻有兩千人,為了防止發生不必要的麻煩,所以不得不避讓開他們,專挑深山老林穿行,行軍速度也就慢了許多。
張洪逃跑的速度很快,再加上劉備沿途又要避開麻煩,連追了兩天都沒能把他追上。
這一日上午,將到京縣境內,前邊斥候飛也似地策馬奔迴來報:“張洪所部賊兵剛過京縣,突然折轉進入梅山了。”
新鄭縣位於洧水一側,毗鄰大騩山、陘山,翻過這兩座山,就是豫州潁川郡。
鏖戰中牟這些日子,又接連追擊張洪了兩天,劉備麾下的將士大多疲憊。
但是聽到張洪就在前邊,全都精神抖擻起來。
張洪是張威的族弟,幾次給漢軍造成麻煩,而且還擊敗了馮芳的伏兵,如果能斬殺了他,絕對是大功一件。
不過因為有了張順這檔子事,劉備沒有急著進軍,而是壓製住內心的激動,召集關羽、張飛來商討。
正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有人在身邊,該用就得用!
劉備問道:“雲長,你覺得張洪會不會一頭紮進梅山?”
關羽掃了一眼地圖,沉默片刻,遂即說道:“大哥,依我看張洪不會進入梅山。”
“理由有二,其一是這梅山的位置,它處於五縣之間,如果張洪率軍進入梅山,就像是進入甕裏的鱉,隻有敗亡的結果。而大騩山、陘山不同,它位於潁川郡與河南尹交界,進可攻退可守,正適合張洪這種敗軍。”
“其二是這梅山裏的強人。梅山就這麽大,不僅有當地的強人,還有潁川黃巾餘孽,現在正處在一個微妙的平衡中,如果這個時候張洪一頭紮進梅山,勢必會引起爭鬥。到那個時候,依然是敗亡的結局。”
“那你覺得應該如何?”
關羽接著說道:“我軍可以放棄輜重糧草,以騎兵出擊,每人裝備三天的口糧,輕裝奔襲張洪部。”
“不可,這樣做太冒險了,倘若無法擊敗張洪,我軍糧草斷絕,豈不是危險了!更何況張威乃窮困之寇,正所謂‘窮寇勿追,歸眾勿迫’!”劉備說道。
關羽據理力爭,說道:“大哥此言差矣,張洪兵敗南遁,雖然擊敗了馮芳,卻沒有來得及帶走糧草,說明他們已經被嚇破了膽子。”
“糧草輜重盡莫,士卒饑困疲憊,乃是喪失鬥誌的疲師,絕非歸眾、窮寇。況且他們一日一夜奔走二百餘裏,此乃‘強弩之末’,兵法之大忌,宜當速破之。”
劉備看著羅順,接過碗一飲而盡,在範五二的護送下離開了山寨。
臨別之際,範五二羞愧萬分,跪在地上給劉備磕了三個響頭,說道:“玄德哥哥一路保重。”
劉備一言不發,飛身上馬,直奔青棗岡。
找到部隊,周勁孫上前相問:“劉君,何故你一人歸來,張順呢?”
劉備心中有愧,撒謊說道:“張順被陳忠殺了。羅順殺了陳忠,已經落草為寇,咱們繼續趕路吧。”
周勁孫深信不疑,哀歎一聲“人各有命”,喚起眾人向中牟縣趕去。
翌日,劉備急行軍返迴中牟,見漢軍攻克城池,張威首級懸掛城南,一麵使周勁孫押送生辰綱何苗,一麵自己送糧草給馬濤。
馬濤見到劉備非常意外,表揚了幾句就打發他離開,至於周勁孫,連何苗的臉都未曾見到,就被士卒轟了出來。
返迴營帳,劉備還沒來得及喝口水,張飛、關羽抬著幾個箱子走了進來。
打開箱子,裏麵全是金銀珠寶,就連益州的絲綢也有好幾匹。
“這些東西是從哪來的?”劉備問道。
關羽答道:“大哥,這些都是馬濤送給我和益德的,你離開之後,馬濤便想用這些東西收買我們二人。”
張飛大笑道:“那死驢臉怎知咱們兄弟情深,豈是金銀可以比擬的!”
“兩位賢弟,將這些錢財分發給兄弟們吧。”劉備看著金銀,腦海中全是張順,又想起張順家中還有親人,於是說道。
關羽看出了劉備的異樣,問道:“大哥,可是此次運糧出了問題?”
劉備哀歎一聲,將羅順七人劫掠生辰綱,自己故意釋放羅順,攻打山寨害死張順一事全都抖落出來。
張飛聞言氣憤難平,怒罵道:“他娘的,這羅順忘恩負義,不是東西,大哥待明日點齊人馬,殺上山去為張順報仇雪恨。”
“益德。”關羽嗬斥一聲,說道:“休要胡言,依我來看,這羅順倒是個重義氣的漢子。大哥殺他一個兄弟,他殺了張順也是情有可原。更何況那個時候,如果他不殺張順,又如何能夠殺死陳忠?”
張飛說道:“二哥,我沒聽錯吧。大哥可是救了他一命,還給他找了安身之所。他不思迴報也就算了,反倒殺害張順,天下豈有這種道理?”
關羽沒有接張飛的話,繼續說道:“大哥,這事不能這麽算。正所謂‘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你既然救了他,又給他找了一個安身之地,為何不再留給他一些糧草輜重?”
“這是何道理?”劉備大惑不解。
關羽答道:“那羅順雖然得了山寨,可是沒錢沒糧,俗話說‘錦上添花人人有,雪中送炭世間稀’,若此時相助羅順,他必定會感恩戴德。”
“而張順,在益德你看來是羅順殺的,但是在我或者別人看來,卻是形勢所殺。他若不死,大哥何以安然歸來?大哥日後莫要在行險事,有道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另外《老子》曾言: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也。”
“那張順的命就白丟了?”
“行了,你們二人別吵了,不論如何,張順都因我而死,他家中還有親人在世,就將這箱金銀送去吧。”
劉備本就理虧,關羽、張飛二人有這麽一吵,整個人頭都大了一圈。
正打算休息,可偏偏這個時候,何苗的傳令兵送來了軍令:追擊剿滅反賊張洪。
軍令既下,劉備不能不接,送給傳令兵一貫錢,打發其離開。
打開簡牘通讀一遍,何苗令他帶本部及漢軍一部千人,合計兩千人追擊張洪。
當天劉備就帶兵離開了中牟縣,一路向西,追擊張洪。
整個河南因為張威起義而震動,許多豪強大族趁機建立塢堡、寨子,招攬流民自保。
這些勢力環環相接,少的不過幾百人,多的竟然能拉出數千餘人的隊伍。
而劉備隻有兩千人,為了防止發生不必要的麻煩,所以不得不避讓開他們,專挑深山老林穿行,行軍速度也就慢了許多。
張洪逃跑的速度很快,再加上劉備沿途又要避開麻煩,連追了兩天都沒能把他追上。
這一日上午,將到京縣境內,前邊斥候飛也似地策馬奔迴來報:“張洪所部賊兵剛過京縣,突然折轉進入梅山了。”
新鄭縣位於洧水一側,毗鄰大騩山、陘山,翻過這兩座山,就是豫州潁川郡。
鏖戰中牟這些日子,又接連追擊張洪了兩天,劉備麾下的將士大多疲憊。
但是聽到張洪就在前邊,全都精神抖擻起來。
張洪是張威的族弟,幾次給漢軍造成麻煩,而且還擊敗了馮芳的伏兵,如果能斬殺了他,絕對是大功一件。
不過因為有了張順這檔子事,劉備沒有急著進軍,而是壓製住內心的激動,召集關羽、張飛來商討。
正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有人在身邊,該用就得用!
劉備問道:“雲長,你覺得張洪會不會一頭紮進梅山?”
關羽掃了一眼地圖,沉默片刻,遂即說道:“大哥,依我看張洪不會進入梅山。”
“理由有二,其一是這梅山的位置,它處於五縣之間,如果張洪率軍進入梅山,就像是進入甕裏的鱉,隻有敗亡的結果。而大騩山、陘山不同,它位於潁川郡與河南尹交界,進可攻退可守,正適合張洪這種敗軍。”
“其二是這梅山裏的強人。梅山就這麽大,不僅有當地的強人,還有潁川黃巾餘孽,現在正處在一個微妙的平衡中,如果這個時候張洪一頭紮進梅山,勢必會引起爭鬥。到那個時候,依然是敗亡的結局。”
“那你覺得應該如何?”
關羽接著說道:“我軍可以放棄輜重糧草,以騎兵出擊,每人裝備三天的口糧,輕裝奔襲張洪部。”
“不可,這樣做太冒險了,倘若無法擊敗張洪,我軍糧草斷絕,豈不是危險了!更何況張威乃窮困之寇,正所謂‘窮寇勿追,歸眾勿迫’!”劉備說道。
關羽據理力爭,說道:“大哥此言差矣,張洪兵敗南遁,雖然擊敗了馮芳,卻沒有來得及帶走糧草,說明他們已經被嚇破了膽子。”
“糧草輜重盡莫,士卒饑困疲憊,乃是喪失鬥誌的疲師,絕非歸眾、窮寇。況且他們一日一夜奔走二百餘裏,此乃‘強弩之末’,兵法之大忌,宜當速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