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衣男子說完,從左側第一個位置,走出一白衫男子,這男子麵帶黑須,眉宇倒衝仿若兩柄利劍,他嘴唇寬厚,麵容雖然普通,但卻自帶一股剛正之氣。


    這白衫男子便是主父偃,主父偃走出之後,拜道:


    “公子,如今我們遠離中央,此地正是公子大展抱負之地,而一些兒女私情無需去計較,我隻希望能在公子兩側,為公子出言納策。”


    “堰父過慮了,這臨淄郡也無大的賊患,想要平複並不困難,如今這濟南郡已經穩定,雖然有黃巾賊四處流竄,但是已難重卷風雲,而這臨淄郡便是我們下一站的方向。”


    聽到黑衣男子這麽說,主父偃便也不再堅持了,既然選擇下一站為臨淄郡,那主父偃隻能為此繼續獻策。


    因此在思襯之後,主父偃道:


    “公子,這青州可以說黃巾之禍四起,沒有一個地方是安定的,而其中最具威脅的地方隻有三處;其一便是平原郡,這裏是王仙芝大軍所在,王仙芝自張角之處學來太平道後,整個天下除了張角,便數他太平道最高,而那張寶、張梁雖為地公將軍、人公將軍,但能力算不得最強。”


    “而王仙芝自起義之後,便駐兵在平原郡並未有所動靜,恐怕是另有圖謀,整個青州之變便係在他的身上。”


    “在青州內除了平原郡外,樂安郡、東萊郡為其餘兩個最具威脅之處。其中樂安郡有黃巢大軍,黃巢為王仙芝師弟,天生異象,具有神鬼之能,傳言能變出三頭六臂,張嘴便能吞下上萬士兵,雖然可能有誇大之嫌,但黃巢能力定然不凡。”


    聞言一旁的文士武將都沒反對的,這太平教內之人的確稀奇古怪,傳言那張角為天人下凡,張手一招便能帶來天上隕石,抓土一散便是百萬雄兵,吹一口氣能夠令死人複生,根本就不是常人能夠應對的。


    在冀州,如今依靠劉繡之能都快抵禦不住了,張角能力太過滔天了,甚至能夠將黑夜變幻成白天,原本軍隊正結營睡覺,誰知下一刻天便亮了,周圍盡是黃巾力士圍困,那場戰役是朝廷軍隊有史以來損失最嚴重的一次。


    原本在冀州剛剛站穩的朝廷軍隊,就是在那場戰役中被打了出來。


    如今在司隸、豫州的一些軍團,已經開始支援到了冀州,一旦讓冀州之火燒到其他州郡,那這天下真的就要變天了。


    劉徹便是察覺到這種可能,因此才會選擇來到青州,如若他繼續待在龍庭之內,按照他身份隻會隨著軍隊去冀州,在那裏可不是他出風頭的地方,那裏能人太多了,單單他的皇叔劉繡,便會死死壓著他。


    正是因此,劉徹才會選擇帶領班底來到這裏,在這青州依靠他的身份能夠做很多事情,況且青州緊鄰冀州,他隻要在這裏能夠使自己班底徹底穩固,再到冀州之時,他便不會被皇叔強壓著了。


    不過這青州也不是簡單之地,他還沒狂到藐視天下雄才呢,那是一種愚蠢。


    麵對主父偃之話,劉徹聽的極其認真,甚至都沒有時間去詢問細節。


    “在樂安郡,如今半壁天已經被這黃巢占領了,其周圍緊鄰之郡也已經開始集結援兵,一旦樂安郡失守,那平原郡便能和其相連一片。”


    “樂安郡和平原郡挨得很近,他們之間就隔著一個泰山郡,不過即便他們相連,也就占了青州西麵三郡之地,這青州局勢還不算危矣,而這東萊郡便是最重要的棋子。”


    這樣說著,主父偃來到了沙盤麵前,這裏是青州總的地圖,其內各郡之地標的明明白白。


    看著沙盤,劉徹聽著主父偃繼續道:


    “整個青州,極西之地為平原郡,而極東之地則為東萊郡,他們遙相唿應著。在東萊郡內的波才更是王仙芝麾下第一大將,其內黃巾之眾恐怕已聚集千萬之眾,這東萊郡位於山窮水盡之地,其內化外之民也是最多,因此黃巾軍發展也是最快。”


    “這裏便是整個青州的變點,隻要東萊郡被占領,再往下延伸便需連接臨淄郡、北海郡。主公看這從東萊郡連接到平原郡之後,整個青州變成了什麽。”


    聞言,劉徹定睛瞧了瞧,他眉頭皺了一下,直言道:


    “如若真的被串聯起來,那麽剩餘青州之地則徹底被黃巾軍包圍了。”


    青州是緊鄰著冀州、兗州、徐州的,而其中青州北麵主要連著兗州、徐州;南麵則是連著冀州。一旦從東萊郡到平原郡被連接起來,那麽青州通往北麵之地便徹底被堵死了,隻有通往南麵之地。


    可是冀州如今已經是黃巾的天下了,因此當青州被下麵這麽一圍,便處在冀州和王仙芝黃巾大軍的圍困之中,已經無疑於落入黃巾囊中了。


    “是的,因此主公前往臨淄郡,便是要去阻擋他們串聯在一起,這黃巾軍如今雖然看起來聲勢滔天,但這不過是假象,這是難民的狂歡,隻要我們控製好糧食,依照黃巾軍這般劫掠的行為,他們早晚要衰敗。因此到達臨淄郡我們便是據守,待兩地黃巾軍盡顯疲敝之像,方可出擊。”


    聽到主父偃此策,劉徹是心悅誠服,主父偃是他最信任的謀臣,否則也不會將其稱為“堰父”。


    正思襯著,主父偃突然又道:


    “公子,前日不是有一個即墨縣縣令的使者麽?如今正好可以見上一見。”


    “見他?一個小小縣令的使者,有何可見的?”


    “公子有所不知,這東萊郡內如今局勢已變,而這變化的根源便是這個即墨縣,具消息來報,波才大軍便是攻向了即墨縣。”


    聽到這裏劉徹思索了一下,接著道:


    “這即墨縣在東萊郡內,怎麽向我來求援?這遠水也無法解得了近渴啊,真是怪哉怪哉。好吧讓那使者進來吧,我就在這裏見他。”


    “諾。”


    聽到劉徹命令之後,便有護衛下殿去帶即墨縣使者前來了。


    過了約莫半柱香的時間,太史清在兩個護衛的帶領下,來到了大堂之上。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球領主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藏瀾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藏瀾星並收藏全球領主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