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對戰中山國,趙君雍和中山王姿親自率軍對陣。趙君雍勝,中山王姿慘敗。中山王姿率領殘兵敗將,逃迴國都靈壽,做最後的抵抗。趙軍勢如破竹,攻破中山軍的防線,一路高歌猛進,抵達靈壽。就在趙國戰場形勢一片大好,趙君雍竟然不乘勝追擊,蕩平中山國,反而與之締結城下之盟。
田不禮問道:“君上,我們為何不一鼓作氣,攻破靈壽,蕩平中山國。”
趙希也道:“君上,這是我們根絕腹心之患最佳時機,不可錯過。”
許鈞也進言道:“錯過了此次蕩平中山國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們又要等上幾年。”
田不禮見趙雍無動於衷,急色道:“蕩平中山,乃趙氏先祖百年的夢想。君上,蕩平了中山,不僅開疆拓土,建立千秋之功。君上還完成了曆代趙氏先祖未完成的豐功偉業。”
“蕩平中山,指日可待,但寡人不能急於一時。”趙雍迎向眾人不解地眼神,“寡人推行胡服騎射就是為了滅中山,進軍胡地,開拓胡疆,以壯國力。進而劍指中原,以爭天下。”
田不禮亟不可待地問道:“眼下就是我們大好時機,君上還等什麽。”
趙希、許鈞等人也進言道:“劍指靈壽,蕩平中山。”
“這一天,寡人等了二十幾年,多等幾年又如何。”趙雍冷靜地說道:“天下事,瞬息萬變,人事所難預料。正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寡人乃一國之君,就不得不考慮,戰後的事情。我們不能因為中山之事,而忘了諸侯之威。寡人可不想走齊王和楚王的老路。”
“君上這話是什麽意思。”趙希神色迷惑,“臣聽不明白。”
許鈞等人見君上的眼神飄了過來,俯首道:“臣等也不明白。”
“齊國吞燕,楚國滅越,都遭到諸侯圍攻。”趙雍頓了頓,又道:“寡人可不想因為中山之事,被諸侯圍攻。寡人要等到滅中山已成定局,諸侯想幹涉也力不從心。寡人要徹底根除腹心之患,決不能讓他死灰複燃。寡人要天底下,再也不會有中山國。”
“君上的意思是說諸侯會幹涉我們?”田不禮尋思少許,“中原大亂,諸侯混戰。他們豈能幹涉我們攻滅中山。”
“你們別忘了,我們北邊還有燕國,西邊還有秦國。這兩國可沒有加入諸侯混戰。”
“燕國和秦國是我們的盟友。他們會為了中山國,與我們背盟,出兵攻打我國。”田不禮疑色道:“君上,臣不相信燕、秦會為了中山國背盟,而攻我。”
不僅田不禮不相信,這裏的人都不相信。
燕王職和秦王稷都是趙君扶持的。趙國對燕、秦的國君有相助之恩。燕、秦兩國豈會為了中山國,插手趙國的內政。
“齊國吞燕、楚國滅越,遭至諸侯攻伐。就是因為打破天下平衡。中山國雖小,但疆土也有數百裏。”趙雍指著用沙盤堆砌的山穀、河流、城池,“我們攻破中山國,將會和燕國、齊國進一步接壤。燕、齊兩國和我們的矛盾就會更加突出。中山國夾存在趙、齊、燕三國之間而不被大國所滅。是因為中山國的存在,能夠保證齊、燕和我國戰略緩和。任何一國想要攻滅中山,其他兩國也不會坐視不管。”
趙雍手指往南邊和西邊移動,又道:“三晉是秦國東出的攔路虎。秦國要東出函穀,以爭天下,就要攻打三晉。秦國內亂三年,國力大衰,但也沒有傷及根本。秦國不會想看著我們走向強大。魏國是三晉之首。我們攻滅中山,越過了魏國。魏國君臣見了,也會感到恐慌。”
田不禮忙道:“我們攻破了中山,就會成為諸侯共同敵人。齊、秦、魏、燕就會聯合起來,攻打我們。我們就會陷入四戰之地。”
“趙國乃四戰之國,比不上齊、秦之勢。趙國沒有實力挑戰天下諸侯,寡人要做的就是慢慢蠶食中山國的疆土。”趙雍的眼神盯著靈壽,“寡人攻伐一次中山,就要中山王割地賠償。弱其國力。一旦,天下大勢有變,寡人便一舉滅中山。”
田不禮雖然明白趙雍話中的意思,但內心還是不甘,“君上,我們攻滅中山,早晚都會與諸侯交惡。天下大勢不變,我們亦不滅中山國。我們願意等,上天不會給我們太多的時間。”
“寡人為了攻滅中山,籌劃了二十多年,多等幾年又有什麽關係。”趙雍沉重地出了一口氣,“如果上天不憐惜寡人。寡人不能攻滅中山,建立萬世之功,引領趙國走向強盛之路。寡人隻有將攻滅中山的遺願,交給子孫去完成。”
這時,肥義、司馬望族和樂毅走了進來,行禮道:“參見君上。”
趙雍抬手道:“無需多禮。”
肥義道:“君上所料不錯,靈壽內還存有大量的中山軍。我們若要一戰滅國,恐怕很困難。”
司馬望族接過話道:“我們攻城,中山軍勢必會殊死抵抗。我們進攻不但不能摧毀敵人的心裏防線,反而還會激發敵人的鬥誌。我們能夠擊潰中山,兵臨靈壽,倚靠的是鐵騎的威力。我們缺乏攻城器械,強行攻城,對我們不利。”
趙雍問道:“樂毅,你看到了什麽。”
“麵對國難,中山國必會同仇敵愾與我們對戰。”樂毅又道:“中山王姿逃迴靈壽之時,下達中山國各地駐軍勤王。北邊、東邊的中山軍,正在向靈壽集結。如果我們攻打靈壽,陷入僵持。中山國勤王之師趕至,我們就會腹背受敵。”
“靈壽地勢險峻,城中有山,山中有城。中山王姿必會利用天然地優勢,與我們殊死決戰。寡人即便攻下中山,也會折損太多的兵力。”趙雍將眼神看著肥義,問道:“靈壽城內是什麽情況。”
“迴君上。”肥義答道:“中山王姿恢複了司馬喜的相國之位。”
“此戰,我們大獲全勝,也震懾了中山國。我們逼得太急,反而還會激發他們的血性。一收一放,方能瓦解他們的鬥誌。”趙雍笑道:“寡人在他們看到希望的時候,狠狠地敲打他們,令他們跌入萬丈深淵。寡人要中山王姿既想改變,但又無能力改變。寡人要中山王姿生活在恐懼之中,從而自亂陣腳,毀其長城。”
田不禮問道:“君上,臣不明白。我們議和,為何不與中山王姿,或者其他大臣。君上為何指定要司馬喜為議和之人。”
趙雍的眼神往眾人看去,“你們也不明白。”
肥義也道:“臣想不明白。”
樂毅也道:“臣也想不明白。”
許鈞、趙希等人乃行伍之人更加的想不明白。
“司馬喜了解趙國。寡人也了解司馬喜。”趙雍意味深長地說道:“司馬喜重權利,善謀略。他是聰明人,知道趙國的實力,更知道中山國的弊端。司馬喜忌憚我們,他成為中山國相,就會一心想著與我們交好,而不是與我們開戰。司馬喜隻會想圖存之策,而不會想圖強之道。”
司馬望族問道:“司馬喜之舉,觸碰到中山國君臣的底線。中山王姿就會廢了他。”
“司馬喜為了守住自己的權利,也會排除異己,攪亂中山國朝政。”趙雍又看著沙盤上的靈壽,“司馬喜誤國,亂國,對我們更加有利。中山王姿廢除司馬喜相國之位,就等於挑戰寡人的底線。寡人就用借口,攻伐中山。”
司馬喜率領公子尚、魏義、陰簡公、司馬子期等人來到趙國陣地。趙君雍以肥義為負責人,並讓田不禮、許鈞、趙希等人前去會盟。趙國和中山國雙方在靈壽城下,締結和平。經過雙方協商、退步,總算達成協議。中山國滹沱河以南的疆土,劃歸趙國。
趙國四伐中山,總算落下了帷幕。
中山王姿見趙軍撤出靈壽,仰天道:“感謝先祖護佑,中山國總算是死裏逃生。”
趙雍安排趙希、許鈞接收新的疆土,並讓中山國石氏、季氏等將領,負責守衛。一切準備就緒,趙雍率領大軍迴歸邯鄲。歸途中,趙雍收到來自邯鄲的國書。
肥義、田不禮等人見君上看了國書,整個人陷入沉默,問道:“君上,發生了什麽事。”
趙雍將國書遞給肥義,注視著天空,“齊、韓、魏三國,擊敗了楚國。”
“楚國敗了。”田不禮問道:“君上,我們不如加入齊國,攻打楚國。”
“寡人還是那句話,攻伐楚國,是齊、韓、魏三國之事。寡人的戰略依舊在中山國。”
“中原諸侯又該停戰了。”肥義看完書信,答道:“楚國敗給了齊、韓、魏三國,必會向秦國求助。秦國出兵,天下又該平靜了。”
“秦國總算插手了中原之事。”趙雍眸色蕩漾,“天下會平靜,但不會平靜太久。短暫地平靜之後,將會有更大、更劇烈的暴風雨。天下大亂之時,就是我們踏進靈壽之日。”
......
楚王以唐昧為將,率領十萬申息之師,對戰齊、韓、魏三國。雙方交戰三個迴合,楚國三戰皆敗。唐昧率領大軍後撤,從主動進攻,變成了被動防守。
楚王在郢都得到這則消息,氣得胡須亂顫,喝道:“我們輸給了中原諸侯,你們可有退敵之策。”
楚王見眾人不發一語,怒罵道:“攻伐中原之時,你們不是信心十足。如今,我們敗了。你們都啞巴了。”
昭魚答道:“王上,我們一國之力對戰三國,難以取勝。我們不如向中原諸侯求和。”
“向中原諸侯求和。”楚王怒道:“寡人絕不向中原諸侯低頭。寡人更不想看著齊國淩駕於我國之上。寡人寧可與田辟彊血戰到底。”
“王上,再打下去。我們也不能獲勝。”昭魚道:“我們以求和之名,拖延時間,並將昭雎、昭滑、景缺等戰將悉數調迴來,伺機再戰。”
“寡人絕不向中原諸侯低頭。”楚王真的向中原諸侯求和,豈不是打了自己一個響亮的耳光,“今日,我們向中原諸侯求和。明日,他們便會變本加厲攻打我國。求和等同與示弱。寡人絕不求和。中原諸侯願戰,寡人迎戰便是。”
眾人勸不會楚王心意,低頭不語。
楚王見著殿內,沒有一人出來問他分憂,嚷道:“除了向中原求和,你們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嗎?”
此時,陳軫出使秦國歸來,步入宮中,“陳軫,參見王上。”
楚王問道:“秦國如何說。”
“秦國答應出兵攻打韓、魏。”陳軫停頓少許,“但他們有一個條件。”
“哼,秦國也敢向寡人提條件。”楚王冷笑道:“真是天大的笑話。”
昭魚問道:“秦國要什麽條件。”
陳軫答道:“太子入秦為質,秦國方才出兵。”
“你說什麽。秦國要橫兒入秦為質。”楚王怒罵道:“秦國算什麽東西,安敢提出這樣無禮的條件。寡人女兒剛嫁去秦國。秦國又要寡人的橫兒。秦國真是欺人太甚。”
“王上休要動怒。”昭魚安慰道:“秦國不想出兵攻伐韓魏,故意以此為由,搪塞我們。我們拒絕讓太子入秦為質,秦國也不用承擔背盟的責任。”
“王上,我們對戰中原諸侯,已經有心無力。”熊彪道:“秦國加入中原諸侯攻打我們,我們就危險了。”
“秦國安敢加入中原諸侯,攻伐楚國。”楚王眸色噴射出火焰,“寡人就率軍滅了秦國。”
“我們精銳被中原諸侯牽製。一旦,秦國攻打我們。”昭魚擔憂道:“我們就會敗得更慘。”
“你們告訴寡人,應該怎麽辦。”
昭魚道:“請王上讓太子入秦為質,結好秦國,共對諸侯。”
文武大臣附和道:“臣等附議。”
楚王怒道:“楚國是強國,我們將橫兒送去秦國,豈不是惹天下人笑。這是國恥,國恥啊!”
“我們和中原諸侯開戰,戰況不利。我們就應該以大局為重,先穩住秦國。”昭魚逼迫道:“請王上讓太子入秦。”
“請王上讓太子入秦。”
楚王壓不住群臣,無奈道:“寡人就聽你們的,讓橫兒入秦。”
田不禮問道:“君上,我們為何不一鼓作氣,攻破靈壽,蕩平中山國。”
趙希也道:“君上,這是我們根絕腹心之患最佳時機,不可錯過。”
許鈞也進言道:“錯過了此次蕩平中山國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們又要等上幾年。”
田不禮見趙雍無動於衷,急色道:“蕩平中山,乃趙氏先祖百年的夢想。君上,蕩平了中山,不僅開疆拓土,建立千秋之功。君上還完成了曆代趙氏先祖未完成的豐功偉業。”
“蕩平中山,指日可待,但寡人不能急於一時。”趙雍迎向眾人不解地眼神,“寡人推行胡服騎射就是為了滅中山,進軍胡地,開拓胡疆,以壯國力。進而劍指中原,以爭天下。”
田不禮亟不可待地問道:“眼下就是我們大好時機,君上還等什麽。”
趙希、許鈞等人也進言道:“劍指靈壽,蕩平中山。”
“這一天,寡人等了二十幾年,多等幾年又如何。”趙雍冷靜地說道:“天下事,瞬息萬變,人事所難預料。正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寡人乃一國之君,就不得不考慮,戰後的事情。我們不能因為中山之事,而忘了諸侯之威。寡人可不想走齊王和楚王的老路。”
“君上這話是什麽意思。”趙希神色迷惑,“臣聽不明白。”
許鈞等人見君上的眼神飄了過來,俯首道:“臣等也不明白。”
“齊國吞燕,楚國滅越,都遭到諸侯圍攻。”趙雍頓了頓,又道:“寡人可不想因為中山之事,被諸侯圍攻。寡人要等到滅中山已成定局,諸侯想幹涉也力不從心。寡人要徹底根除腹心之患,決不能讓他死灰複燃。寡人要天底下,再也不會有中山國。”
“君上的意思是說諸侯會幹涉我們?”田不禮尋思少許,“中原大亂,諸侯混戰。他們豈能幹涉我們攻滅中山。”
“你們別忘了,我們北邊還有燕國,西邊還有秦國。這兩國可沒有加入諸侯混戰。”
“燕國和秦國是我們的盟友。他們會為了中山國,與我們背盟,出兵攻打我國。”田不禮疑色道:“君上,臣不相信燕、秦會為了中山國背盟,而攻我。”
不僅田不禮不相信,這裏的人都不相信。
燕王職和秦王稷都是趙君扶持的。趙國對燕、秦的國君有相助之恩。燕、秦兩國豈會為了中山國,插手趙國的內政。
“齊國吞燕、楚國滅越,遭至諸侯攻伐。就是因為打破天下平衡。中山國雖小,但疆土也有數百裏。”趙雍指著用沙盤堆砌的山穀、河流、城池,“我們攻破中山國,將會和燕國、齊國進一步接壤。燕、齊兩國和我們的矛盾就會更加突出。中山國夾存在趙、齊、燕三國之間而不被大國所滅。是因為中山國的存在,能夠保證齊、燕和我國戰略緩和。任何一國想要攻滅中山,其他兩國也不會坐視不管。”
趙雍手指往南邊和西邊移動,又道:“三晉是秦國東出的攔路虎。秦國要東出函穀,以爭天下,就要攻打三晉。秦國內亂三年,國力大衰,但也沒有傷及根本。秦國不會想看著我們走向強大。魏國是三晉之首。我們攻滅中山,越過了魏國。魏國君臣見了,也會感到恐慌。”
田不禮忙道:“我們攻破了中山,就會成為諸侯共同敵人。齊、秦、魏、燕就會聯合起來,攻打我們。我們就會陷入四戰之地。”
“趙國乃四戰之國,比不上齊、秦之勢。趙國沒有實力挑戰天下諸侯,寡人要做的就是慢慢蠶食中山國的疆土。”趙雍的眼神盯著靈壽,“寡人攻伐一次中山,就要中山王割地賠償。弱其國力。一旦,天下大勢有變,寡人便一舉滅中山。”
田不禮雖然明白趙雍話中的意思,但內心還是不甘,“君上,我們攻滅中山,早晚都會與諸侯交惡。天下大勢不變,我們亦不滅中山國。我們願意等,上天不會給我們太多的時間。”
“寡人為了攻滅中山,籌劃了二十多年,多等幾年又有什麽關係。”趙雍沉重地出了一口氣,“如果上天不憐惜寡人。寡人不能攻滅中山,建立萬世之功,引領趙國走向強盛之路。寡人隻有將攻滅中山的遺願,交給子孫去完成。”
這時,肥義、司馬望族和樂毅走了進來,行禮道:“參見君上。”
趙雍抬手道:“無需多禮。”
肥義道:“君上所料不錯,靈壽內還存有大量的中山軍。我們若要一戰滅國,恐怕很困難。”
司馬望族接過話道:“我們攻城,中山軍勢必會殊死抵抗。我們進攻不但不能摧毀敵人的心裏防線,反而還會激發敵人的鬥誌。我們能夠擊潰中山,兵臨靈壽,倚靠的是鐵騎的威力。我們缺乏攻城器械,強行攻城,對我們不利。”
趙雍問道:“樂毅,你看到了什麽。”
“麵對國難,中山國必會同仇敵愾與我們對戰。”樂毅又道:“中山王姿逃迴靈壽之時,下達中山國各地駐軍勤王。北邊、東邊的中山軍,正在向靈壽集結。如果我們攻打靈壽,陷入僵持。中山國勤王之師趕至,我們就會腹背受敵。”
“靈壽地勢險峻,城中有山,山中有城。中山王姿必會利用天然地優勢,與我們殊死決戰。寡人即便攻下中山,也會折損太多的兵力。”趙雍將眼神看著肥義,問道:“靈壽城內是什麽情況。”
“迴君上。”肥義答道:“中山王姿恢複了司馬喜的相國之位。”
“此戰,我們大獲全勝,也震懾了中山國。我們逼得太急,反而還會激發他們的血性。一收一放,方能瓦解他們的鬥誌。”趙雍笑道:“寡人在他們看到希望的時候,狠狠地敲打他們,令他們跌入萬丈深淵。寡人要中山王姿既想改變,但又無能力改變。寡人要中山王姿生活在恐懼之中,從而自亂陣腳,毀其長城。”
田不禮問道:“君上,臣不明白。我們議和,為何不與中山王姿,或者其他大臣。君上為何指定要司馬喜為議和之人。”
趙雍的眼神往眾人看去,“你們也不明白。”
肥義也道:“臣想不明白。”
樂毅也道:“臣也想不明白。”
許鈞、趙希等人乃行伍之人更加的想不明白。
“司馬喜了解趙國。寡人也了解司馬喜。”趙雍意味深長地說道:“司馬喜重權利,善謀略。他是聰明人,知道趙國的實力,更知道中山國的弊端。司馬喜忌憚我們,他成為中山國相,就會一心想著與我們交好,而不是與我們開戰。司馬喜隻會想圖存之策,而不會想圖強之道。”
司馬望族問道:“司馬喜之舉,觸碰到中山國君臣的底線。中山王姿就會廢了他。”
“司馬喜為了守住自己的權利,也會排除異己,攪亂中山國朝政。”趙雍又看著沙盤上的靈壽,“司馬喜誤國,亂國,對我們更加有利。中山王姿廢除司馬喜相國之位,就等於挑戰寡人的底線。寡人就用借口,攻伐中山。”
司馬喜率領公子尚、魏義、陰簡公、司馬子期等人來到趙國陣地。趙君雍以肥義為負責人,並讓田不禮、許鈞、趙希等人前去會盟。趙國和中山國雙方在靈壽城下,締結和平。經過雙方協商、退步,總算達成協議。中山國滹沱河以南的疆土,劃歸趙國。
趙國四伐中山,總算落下了帷幕。
中山王姿見趙軍撤出靈壽,仰天道:“感謝先祖護佑,中山國總算是死裏逃生。”
趙雍安排趙希、許鈞接收新的疆土,並讓中山國石氏、季氏等將領,負責守衛。一切準備就緒,趙雍率領大軍迴歸邯鄲。歸途中,趙雍收到來自邯鄲的國書。
肥義、田不禮等人見君上看了國書,整個人陷入沉默,問道:“君上,發生了什麽事。”
趙雍將國書遞給肥義,注視著天空,“齊、韓、魏三國,擊敗了楚國。”
“楚國敗了。”田不禮問道:“君上,我們不如加入齊國,攻打楚國。”
“寡人還是那句話,攻伐楚國,是齊、韓、魏三國之事。寡人的戰略依舊在中山國。”
“中原諸侯又該停戰了。”肥義看完書信,答道:“楚國敗給了齊、韓、魏三國,必會向秦國求助。秦國出兵,天下又該平靜了。”
“秦國總算插手了中原之事。”趙雍眸色蕩漾,“天下會平靜,但不會平靜太久。短暫地平靜之後,將會有更大、更劇烈的暴風雨。天下大亂之時,就是我們踏進靈壽之日。”
......
楚王以唐昧為將,率領十萬申息之師,對戰齊、韓、魏三國。雙方交戰三個迴合,楚國三戰皆敗。唐昧率領大軍後撤,從主動進攻,變成了被動防守。
楚王在郢都得到這則消息,氣得胡須亂顫,喝道:“我們輸給了中原諸侯,你們可有退敵之策。”
楚王見眾人不發一語,怒罵道:“攻伐中原之時,你們不是信心十足。如今,我們敗了。你們都啞巴了。”
昭魚答道:“王上,我們一國之力對戰三國,難以取勝。我們不如向中原諸侯求和。”
“向中原諸侯求和。”楚王怒道:“寡人絕不向中原諸侯低頭。寡人更不想看著齊國淩駕於我國之上。寡人寧可與田辟彊血戰到底。”
“王上,再打下去。我們也不能獲勝。”昭魚道:“我們以求和之名,拖延時間,並將昭雎、昭滑、景缺等戰將悉數調迴來,伺機再戰。”
“寡人絕不向中原諸侯低頭。”楚王真的向中原諸侯求和,豈不是打了自己一個響亮的耳光,“今日,我們向中原諸侯求和。明日,他們便會變本加厲攻打我國。求和等同與示弱。寡人絕不求和。中原諸侯願戰,寡人迎戰便是。”
眾人勸不會楚王心意,低頭不語。
楚王見著殿內,沒有一人出來問他分憂,嚷道:“除了向中原求和,你們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嗎?”
此時,陳軫出使秦國歸來,步入宮中,“陳軫,參見王上。”
楚王問道:“秦國如何說。”
“秦國答應出兵攻打韓、魏。”陳軫停頓少許,“但他們有一個條件。”
“哼,秦國也敢向寡人提條件。”楚王冷笑道:“真是天大的笑話。”
昭魚問道:“秦國要什麽條件。”
陳軫答道:“太子入秦為質,秦國方才出兵。”
“你說什麽。秦國要橫兒入秦為質。”楚王怒罵道:“秦國算什麽東西,安敢提出這樣無禮的條件。寡人女兒剛嫁去秦國。秦國又要寡人的橫兒。秦國真是欺人太甚。”
“王上休要動怒。”昭魚安慰道:“秦國不想出兵攻伐韓魏,故意以此為由,搪塞我們。我們拒絕讓太子入秦為質,秦國也不用承擔背盟的責任。”
“王上,我們對戰中原諸侯,已經有心無力。”熊彪道:“秦國加入中原諸侯攻打我們,我們就危險了。”
“秦國安敢加入中原諸侯,攻伐楚國。”楚王眸色噴射出火焰,“寡人就率軍滅了秦國。”
“我們精銳被中原諸侯牽製。一旦,秦國攻打我們。”昭魚擔憂道:“我們就會敗得更慘。”
“你們告訴寡人,應該怎麽辦。”
昭魚道:“請王上讓太子入秦為質,結好秦國,共對諸侯。”
文武大臣附和道:“臣等附議。”
楚王怒道:“楚國是強國,我們將橫兒送去秦國,豈不是惹天下人笑。這是國恥,國恥啊!”
“我們和中原諸侯開戰,戰況不利。我們就應該以大局為重,先穩住秦國。”昭魚逼迫道:“請王上讓太子入秦。”
“請王上讓太子入秦。”
楚王壓不住群臣,無奈道:“寡人就聽你們的,讓橫兒入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