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逐漸暗淡,李兌、肥義和田不禮起身告退。穆澗,對著三人離去的背影,憤憤不平道:“大司馬隻惦記杯中之酒,也不為君上籌謀劃策。君上,你還將幾壇酒,贈送給他。這…”
司馬望族,雙手交叉,道:“你真以為,大司馬是酒色之徒。”
穆澗,伸出三根手指,道:“喝了三壇酒,還不能證明大司馬是酒色之徒。”
“穆澗!這次你看人,沒有望族看得準。”趙雍,看著他,搖了搖頭,道:“方才多虧了大司馬,否則,李兌和田不禮定會分個高下。辯論是件喜事,可,傷了和氣,終究不太好。大司馬,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化解寡人處境的尷尬。”
迴宮後,趙雍陷入沉思。此次出宮,收獲良多。除了聽聞了一場精彩的辯論之外,他還間接得知了有關新政,來自平民的心聲…平民皆對趙君的新政,持懷疑,以及漠不關心之態。
也是,趙國曆代先君,皆說實行新政,卻無影而終。平民對國君的新政,從希望演變成失望,甚至是絕望。再說,趙國的政體,從趙簡子傳到至今,也沒人發現不合理之處,變不變革,都沒有影響。司馬望族位立一旁,這才發現君上出宮不是為了玩,而是用不同的目光,看待這個世界,從而找到一個新的出發點。司馬望族,凝望著趙君落寞的身影,內心感慨,道:“君上已經長大了。”他的聲音,宛如七八十歲的老者之言。他自己也不過才十六、七歲。
趙君繼位後,在得力臣子的輔佐下,對國政處理,也是得心應手。可政務處理多了,他就想得深遠。漸漸地他發現國政,有許多弊端。於是,對著田不禮問道:“上大夫,寡人有一事,想要請教你。”
田不禮,怔了一會兒,雙手做楫,道:“願為君上分憂。”
趙雍,長長出了一口氣,語調黯然,顯然內心藏了許多事,道:“邯鄲、太原、上黨及代四郡。其中,邯鄲者眾,代郡寡民。這個難題,我應該如何解決。”
田不禮思慮少頃,方道:“君上何不移民戍邊。即可解決代地寡民,又能戍邊,抵禦來自北胡與燕國的騷擾。”
趙雍陷入沉思,方道:“代郡處於趙國北疆,北地苦寒荒蕪。又有胡人之患,何人願意前往。”
“邯鄲乃趙國富裕之地。達官顯貴、商賈平民自然不願意前去北疆受苦。”田不禮,見君上眼神失望,話鋒一轉,道:“君上,有類人可以。”
趙雍心裏本來有點落寞,忽然田不禮口風一轉,這個難題,有了轉機,頓時掃去了頹廢之色。田不禮見趙君少年心性,也不加刻意渲染氣氛,說道:“君上,何不將罪犯及奴隸發配北疆,讓他們戴罪立功,為國家出力。”
趙雍聞言,再次陷入沉思。將罪犯及奴隸發配北疆,的確可以解決北疆寡民,開墾戍邊,同時也可以緩解邯鄲人口的重壓。這個主意雖好,但罪犯及奴隸本身就是不穩定因素。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動亂。再說,以他君侯名義,發配罪犯尚行。奴隸,牽連甚廣,關係重大,不是一道命令就可以解決的。
這些時日與趙君共處,田不禮對趙君的品行已有幾分了解,眼前這個少年雖幼,既不是一位懷有三分熱度、缺乏持之以恆之人。也不是一位心血來潮、品性衝動之人。倘若,趙君不經過深思熟慮就貿然做出決定。他,不會認為自己尋覓到了一位明君。田不禮常說,日後這個少年,必定會是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而他,將會親眼目睹這一切。此刻,他真心的期盼著,這一天可以早日降臨。
趙雍思之,但覺得田不禮這個主意雖好,但尚有欠缺之處。他在心中呐問:怎樣才能讓平民、罪犯及奴隸心甘情願前往北疆,而不是詔令強行迫加壓力。慎重考慮後,眸色之中充滿自信,顯然有了主意,對著田不禮,道:“上大夫言之有理,但寡人認為,罪犯前往北疆,不但可以戴罪立功,也可免其罪行。至於,自願前往代地的奴隸,寡人也會去除他們奴隸的身份,還他們自由”
“若是平民願前往北疆,國家給予錢糧資助,並可獲得土地,官獲一個爵位。”
趙君心下盤算?寡人給這類人重新樹立了一個希望。凡是可以看到陽光的地方,誰願意呆在黑暗忍受寒冷。
解決了北地寡民之事,趙雍心中說不出的暢快,眸色之中對田不禮也是大加讚賞,道:“上大夫不愧是我的智囊,但凡有憂,爾皆可解。寡人得你,實乃一生幸事。說吧!要什麽樣的獎勵。”
田不禮聞言,言語謙卑道:“為君分憂,乃理所當然之事。”
趙雍聞言,眼珠轉動,心底頗為震驚。一個外臣,有見識、有謀慮也就算了,難得居然不貪圖財物。不過賞罰分明,也是身為明君,必要的條件。
“上大夫出謀為寡人分憂,賞賜是應該的。”趙雍想了想,賞賜什麽好呢?忽然,他想到了一件事,微笑道:“我就將《管子》一書賞賜給你。”
《管子》一書,乃齊相管仲所著,乃法家經典。然而,數百年後,此書已經失傳。如今,在趙宮得到此書,田不禮按捺住心中的喜悅,行禮道:“謝,君上。”趙雍見他高興的樣子,顯然是對自己這份賞賜相當滿意。
趙雍和田不禮商談有關移民戍邊之策,廷臣不知道從何處嗅到風聲,紛紛進言納諫。有的人說:“釋放奴隸,容易導致秩序混亂。”
“奴隸就該是奴隸,怎可去除他們的身份。”
“國君年幼,怎可做出如此令人難以所思的決定。”
“國君受了齊人蠱惑,應該驅逐齊人。”
“親賢臣,遠離小人。”
“趙國基業得來不易,國君三思啊!”
廷臣罵聲一片。趙雍明白,這些人,以國家的命運,義正言辭的痛訴。無非是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這類人,不但可憎,簡直是無恥至極。但,令他心中充滿疑惑,是誰將他移民戍邊之策散播出去的。
“君上,時辰到了。”韓忠軟語提醒他。
韓忠見君上,陷入沉思,沒有聽見自己說的話,續道:“君上…”
趙雍精神為之一振,截道:“大令,你出去告訴那群家夥,寡人累了,今日朝會作罷。”
“這…”韓忠側目瞧了一眼趙君的臉色,見他怒氣正盛,壓住了話頭,順道:“諾。”
麵對廷臣施加的壓力,趙雍索性‘躲’在後宮,拒不上朝。趙雍在殿內來迴走動,心中憋著一股怒氣,道:“寡人無論做什麽,這群老家夥總會有理由反對。好吧!寡人隨他們心願。什麽都不做,總不會出錯吧!”
穆澗,躲在一旁,滿臉委屈道:“君上,我又沒惹你。”
“誰讓我心煩的時候,你總會在我的視野之中。”趙雍瞪著他,一字一字道:“活該。”
穆澗知他被外麵大臣欺負,需要找個人發泄。然而,自己又撞上了,除了怪自己命苦,還能怨天不成。穆澗,努了努嘴,也不反駁,道:“好好,你是君上,我自認倒黴。”
朝臣等了多時,仍不見趙君身影。忽聞,宦者令韓忠的聲音在大殿響起,“君上身子不適,今日朝會作罷。諸位辛苦了,都散去吧!”
趙豹聞言,暗自搖頭,君上連這點困難都不敢麵對,日後怎能治理好趙氏先祖留下的千裏江山。公子成聞言,嘴角彎出了一道弧度,君上不上朝,他便可以聯絡下麵的人大做文章。肥義、李兌及公孫義等人,嘴角微微一笑,不發一語。趙俊、趙文等人見了,壓鬱不住心中的喜悅,若不是身在宮廷,恐怕會放聲大笑。
散朝後,公子成居在府邸,想著今日朝會之事。他本以為今天朝會不同往日,君上會顏麵掃地。他很想看一看,麵對來自諸臣強大的壓力,他的少年侄兒,應該選擇如何應對。然而,趙雍拒不上朝,這場好戲,終究沒讓公子成如願以償。
隨著,幾盞美酒下肚,公子成如換了一個人似的。
“大司寇,我敬你一杯。”趙俊,高舉酒樽,但公子成眼神呆滯,陷入沉思。趙俊順著公子成的目光看了看,並沒有發生異常,問道:“大司寇,你怎麽了。”
“君上,今日有些奇怪。”公子成說出了心中的憂慮,道:“君上,繼位以來,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君主。這次君上拒不上朝,背後會不會有高人指點。”
趙俊不以為然,認為公子成的神經過敏,語調散淡道:“麵對諸臣的壓力,君上,哪有心思上朝。大司寇,你多心了。”
“趙君不是不理朝政,而是正在和我們賭氣”。趙文,見公子成臉色動容,續道,“君上,畢竟年輕。處事,任性而為,從不考慮會引發的後果。君上,拒絕今日朝會,倒也是明智之舉。”
趙俊點了點頭,附議道:“君上,真會折騰。新政推行不力,又來一個移民戍邊。”
公子成,才不認為趙君此舉,是折騰。一個十五歲的孩童,能有這樣的想法,早已經超出了同年人的心智。實行新政、移民戍邊,這本身需要多大的勇氣及魄力。忽然,他腦海深處湧現出了一個清晰的答案…新君該不會要變革朝局。果真如此,趙雍負氣不理朝政,豈不是有意為之,為的就是麻痹眾人。
趙文,碎了一地,道:“曆代先君,皆不能改變趙國的局勢,他一個年僅十五歲的孩子,又能做出什麽成績來。君上,真是胡鬧啊!長久下去,君上的威信,必不能讓眾人歸服。”
趙炤,笑道:“君上,異於常人,他可是胸有大誌。”
趙俊不想聽見有關讚美趙雍之語,眸色之中盡顯蔑視,道:“他就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年而已。有你說的那麽厲害。趙君胸懷大誌,要我說,君上,是頭腦發熱。。”
此言,引發眾人一陣大笑。
趙炤微微一笑,整理措詞道:“新君初涉大位,魏國邀請齊、燕、楚、秦等萬乘之國,欲趁先君喪期之跡,分我領土,亡我趙國。就是你口中的十五歲少年,以一國之力,抵抗五國,不惜魚死網破、爭鋒相對。試問,尋常的少年,豈會有如此膽識與魄力。”
麵對不爭的事實,趙俊仍然不服,冷哼一聲。
趙炤,續道:“二十四年前,魏人以龐涓為將,圍我邯鄲。趙成侯種欲遷國都,暫避魏人鋒芒,眾臣,皆以為然。然,先君語那時為太子,深知遷都後會引發種種惡果。寧可與魏人決一死戰,誓死不願遷都避禍。事後證明,不遷都是正確的。邯鄲之難,我等雖年幼,卻是親眼目睹。難道,你們沒有在這個少年的身上,看到先君的影子?”
趙俊,冷聲道:“哼,那又能怎樣。”
趙炤深知自己言語,不受眾人喜愛,因而嘎然而止,埋首飲酒。
趙炤的話語,觸發了公子成的內心。逝去的往事,逐一湧上心頭。那個少年是哥哥的兒子,他不但繼承了君侯之位,同時也繼承了他的膽識和魄力。忽然,公子成從那個少年的身上,看到了已大哥的影子。他相信,那個少年,決不會是半途而廢之人。新政、戍邊之策,他勢在必行。然,此刻不見他有動作,想必是在等待一個機會。
趙雍‘躲’進後宮,避宮不出。任何人,都拒不相見。這一躲,就是一個月。趙雍躲在後宮,表麵上是閑著,其實是在思考,奴隸前往北疆,就可以獲得平民的身份。按照趙律,平民就可以為官。如此,改變奴隸命運之舉,為什麽他們會反對呢?
很快,趙雍在先輩聖賢古籍之中,找到了答案。奴隸製存在了數百年,它對國家和社會有一定作用的。它的存在,也有必要性。奴隸不願意前往北疆,一則,他們習慣了被別人安排生活。其次,脫離了主人,他們不知道怎樣生活,對未來有深深的恐懼。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不相信,這個少年君主魄力與決斷。
司馬望族見趙君一月不上朝,每天都是吃喝玩樂重複上演,覺得君上有頹廢之意。長此下去,整個人都毀了。還談什麽理想,還說什麽大誌。司馬望族再也坐不住了了,進宮勸導:“君上,你忘了胸中大誌了嗎?”
趙雍聞言,怔了一會,他的言行舉止不但蒙蔽了百官,就連司馬望族最親近的人也一同蒙騙過去。他雖身居宮中,不理朝政。但趙宮發生的每一件事,他都看在眼裏。他也明白,隻要有趙豹等賢臣在,趙國政務不會出現差錯。麵對司馬望族的進言,趙雍也沒有責怪他,對著身旁的穆澗問道:“我是不務正業的人麽?”
穆澗也沒細想,點了點頭。趙雍冷冰冰的眼神直視過來,穆澗連忙搖了搖頭。
趙雍瞪著他,雙眸深處散發出不友好的眼神,道:“說。”
穆澗,定了定心神,道:“君上,是你要我說的。那我就說了。但,你不能生氣,也不能踢我屁股。”
趙雍,爽快道:“好,我答應你。”
穆澗明白,君上臉上呈現出這種表情的時候,等待他的定會有苦頭吃。往日,穆澗會選擇躲避。然而,今日的穆澗,不知從何處借來勇氣,直言,道:“君上,不務正業。”
趙雍麵帶微笑朝他走來。
穆澗,不等對方靠近,一個快閃,躲在司馬望族後麵。
趙雍,停下腳步,抑製住氣息,道:“過來。”
穆澗,嚷道:“不過來。”
趙雍,壞壞笑道:“你確定不過來。”
穆澗,道:“就不過來。”
趙雍,道:“你這樣,我就沒辦法收拾你了嗎?”
“夠了?”司馬望族,麵對兩人,臉色極差,道:“君上,你拒不上朝,一月有餘,你可知外麵的大臣,是怎樣議論你的嗎?望族聽了,皆為君上感到萬分羞愧。”
“他們是怎樣說寡人,寡人不在乎。”趙雍,莫不在乎地道::“寡人在乎的是你心中的想法。”
司馬望族,抑製住心底湧出的悲憤,拱手道:“君上,你在龍台高閣,立下的誓言,你還記得嗎?”
趙雍心神激蕩,頓了頓,凝視著司馬望族,一字一句道:“胸中之誌,一刻也不曾忘。”
司馬望族,雙手交叉,道:“你真以為,大司馬是酒色之徒。”
穆澗,伸出三根手指,道:“喝了三壇酒,還不能證明大司馬是酒色之徒。”
“穆澗!這次你看人,沒有望族看得準。”趙雍,看著他,搖了搖頭,道:“方才多虧了大司馬,否則,李兌和田不禮定會分個高下。辯論是件喜事,可,傷了和氣,終究不太好。大司馬,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化解寡人處境的尷尬。”
迴宮後,趙雍陷入沉思。此次出宮,收獲良多。除了聽聞了一場精彩的辯論之外,他還間接得知了有關新政,來自平民的心聲…平民皆對趙君的新政,持懷疑,以及漠不關心之態。
也是,趙國曆代先君,皆說實行新政,卻無影而終。平民對國君的新政,從希望演變成失望,甚至是絕望。再說,趙國的政體,從趙簡子傳到至今,也沒人發現不合理之處,變不變革,都沒有影響。司馬望族位立一旁,這才發現君上出宮不是為了玩,而是用不同的目光,看待這個世界,從而找到一個新的出發點。司馬望族,凝望著趙君落寞的身影,內心感慨,道:“君上已經長大了。”他的聲音,宛如七八十歲的老者之言。他自己也不過才十六、七歲。
趙君繼位後,在得力臣子的輔佐下,對國政處理,也是得心應手。可政務處理多了,他就想得深遠。漸漸地他發現國政,有許多弊端。於是,對著田不禮問道:“上大夫,寡人有一事,想要請教你。”
田不禮,怔了一會兒,雙手做楫,道:“願為君上分憂。”
趙雍,長長出了一口氣,語調黯然,顯然內心藏了許多事,道:“邯鄲、太原、上黨及代四郡。其中,邯鄲者眾,代郡寡民。這個難題,我應該如何解決。”
田不禮思慮少頃,方道:“君上何不移民戍邊。即可解決代地寡民,又能戍邊,抵禦來自北胡與燕國的騷擾。”
趙雍陷入沉思,方道:“代郡處於趙國北疆,北地苦寒荒蕪。又有胡人之患,何人願意前往。”
“邯鄲乃趙國富裕之地。達官顯貴、商賈平民自然不願意前去北疆受苦。”田不禮,見君上眼神失望,話鋒一轉,道:“君上,有類人可以。”
趙雍心裏本來有點落寞,忽然田不禮口風一轉,這個難題,有了轉機,頓時掃去了頹廢之色。田不禮見趙君少年心性,也不加刻意渲染氣氛,說道:“君上,何不將罪犯及奴隸發配北疆,讓他們戴罪立功,為國家出力。”
趙雍聞言,再次陷入沉思。將罪犯及奴隸發配北疆,的確可以解決北疆寡民,開墾戍邊,同時也可以緩解邯鄲人口的重壓。這個主意雖好,但罪犯及奴隸本身就是不穩定因素。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動亂。再說,以他君侯名義,發配罪犯尚行。奴隸,牽連甚廣,關係重大,不是一道命令就可以解決的。
這些時日與趙君共處,田不禮對趙君的品行已有幾分了解,眼前這個少年雖幼,既不是一位懷有三分熱度、缺乏持之以恆之人。也不是一位心血來潮、品性衝動之人。倘若,趙君不經過深思熟慮就貿然做出決定。他,不會認為自己尋覓到了一位明君。田不禮常說,日後這個少年,必定會是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而他,將會親眼目睹這一切。此刻,他真心的期盼著,這一天可以早日降臨。
趙雍思之,但覺得田不禮這個主意雖好,但尚有欠缺之處。他在心中呐問:怎樣才能讓平民、罪犯及奴隸心甘情願前往北疆,而不是詔令強行迫加壓力。慎重考慮後,眸色之中充滿自信,顯然有了主意,對著田不禮,道:“上大夫言之有理,但寡人認為,罪犯前往北疆,不但可以戴罪立功,也可免其罪行。至於,自願前往代地的奴隸,寡人也會去除他們奴隸的身份,還他們自由”
“若是平民願前往北疆,國家給予錢糧資助,並可獲得土地,官獲一個爵位。”
趙君心下盤算?寡人給這類人重新樹立了一個希望。凡是可以看到陽光的地方,誰願意呆在黑暗忍受寒冷。
解決了北地寡民之事,趙雍心中說不出的暢快,眸色之中對田不禮也是大加讚賞,道:“上大夫不愧是我的智囊,但凡有憂,爾皆可解。寡人得你,實乃一生幸事。說吧!要什麽樣的獎勵。”
田不禮聞言,言語謙卑道:“為君分憂,乃理所當然之事。”
趙雍聞言,眼珠轉動,心底頗為震驚。一個外臣,有見識、有謀慮也就算了,難得居然不貪圖財物。不過賞罰分明,也是身為明君,必要的條件。
“上大夫出謀為寡人分憂,賞賜是應該的。”趙雍想了想,賞賜什麽好呢?忽然,他想到了一件事,微笑道:“我就將《管子》一書賞賜給你。”
《管子》一書,乃齊相管仲所著,乃法家經典。然而,數百年後,此書已經失傳。如今,在趙宮得到此書,田不禮按捺住心中的喜悅,行禮道:“謝,君上。”趙雍見他高興的樣子,顯然是對自己這份賞賜相當滿意。
趙雍和田不禮商談有關移民戍邊之策,廷臣不知道從何處嗅到風聲,紛紛進言納諫。有的人說:“釋放奴隸,容易導致秩序混亂。”
“奴隸就該是奴隸,怎可去除他們的身份。”
“國君年幼,怎可做出如此令人難以所思的決定。”
“國君受了齊人蠱惑,應該驅逐齊人。”
“親賢臣,遠離小人。”
“趙國基業得來不易,國君三思啊!”
廷臣罵聲一片。趙雍明白,這些人,以國家的命運,義正言辭的痛訴。無非是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這類人,不但可憎,簡直是無恥至極。但,令他心中充滿疑惑,是誰將他移民戍邊之策散播出去的。
“君上,時辰到了。”韓忠軟語提醒他。
韓忠見君上,陷入沉思,沒有聽見自己說的話,續道:“君上…”
趙雍精神為之一振,截道:“大令,你出去告訴那群家夥,寡人累了,今日朝會作罷。”
“這…”韓忠側目瞧了一眼趙君的臉色,見他怒氣正盛,壓住了話頭,順道:“諾。”
麵對廷臣施加的壓力,趙雍索性‘躲’在後宮,拒不上朝。趙雍在殿內來迴走動,心中憋著一股怒氣,道:“寡人無論做什麽,這群老家夥總會有理由反對。好吧!寡人隨他們心願。什麽都不做,總不會出錯吧!”
穆澗,躲在一旁,滿臉委屈道:“君上,我又沒惹你。”
“誰讓我心煩的時候,你總會在我的視野之中。”趙雍瞪著他,一字一字道:“活該。”
穆澗知他被外麵大臣欺負,需要找個人發泄。然而,自己又撞上了,除了怪自己命苦,還能怨天不成。穆澗,努了努嘴,也不反駁,道:“好好,你是君上,我自認倒黴。”
朝臣等了多時,仍不見趙君身影。忽聞,宦者令韓忠的聲音在大殿響起,“君上身子不適,今日朝會作罷。諸位辛苦了,都散去吧!”
趙豹聞言,暗自搖頭,君上連這點困難都不敢麵對,日後怎能治理好趙氏先祖留下的千裏江山。公子成聞言,嘴角彎出了一道弧度,君上不上朝,他便可以聯絡下麵的人大做文章。肥義、李兌及公孫義等人,嘴角微微一笑,不發一語。趙俊、趙文等人見了,壓鬱不住心中的喜悅,若不是身在宮廷,恐怕會放聲大笑。
散朝後,公子成居在府邸,想著今日朝會之事。他本以為今天朝會不同往日,君上會顏麵掃地。他很想看一看,麵對來自諸臣強大的壓力,他的少年侄兒,應該選擇如何應對。然而,趙雍拒不上朝,這場好戲,終究沒讓公子成如願以償。
隨著,幾盞美酒下肚,公子成如換了一個人似的。
“大司寇,我敬你一杯。”趙俊,高舉酒樽,但公子成眼神呆滯,陷入沉思。趙俊順著公子成的目光看了看,並沒有發生異常,問道:“大司寇,你怎麽了。”
“君上,今日有些奇怪。”公子成說出了心中的憂慮,道:“君上,繼位以來,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君主。這次君上拒不上朝,背後會不會有高人指點。”
趙俊不以為然,認為公子成的神經過敏,語調散淡道:“麵對諸臣的壓力,君上,哪有心思上朝。大司寇,你多心了。”
“趙君不是不理朝政,而是正在和我們賭氣”。趙文,見公子成臉色動容,續道,“君上,畢竟年輕。處事,任性而為,從不考慮會引發的後果。君上,拒絕今日朝會,倒也是明智之舉。”
趙俊點了點頭,附議道:“君上,真會折騰。新政推行不力,又來一個移民戍邊。”
公子成,才不認為趙君此舉,是折騰。一個十五歲的孩童,能有這樣的想法,早已經超出了同年人的心智。實行新政、移民戍邊,這本身需要多大的勇氣及魄力。忽然,他腦海深處湧現出了一個清晰的答案…新君該不會要變革朝局。果真如此,趙雍負氣不理朝政,豈不是有意為之,為的就是麻痹眾人。
趙文,碎了一地,道:“曆代先君,皆不能改變趙國的局勢,他一個年僅十五歲的孩子,又能做出什麽成績來。君上,真是胡鬧啊!長久下去,君上的威信,必不能讓眾人歸服。”
趙炤,笑道:“君上,異於常人,他可是胸有大誌。”
趙俊不想聽見有關讚美趙雍之語,眸色之中盡顯蔑視,道:“他就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年而已。有你說的那麽厲害。趙君胸懷大誌,要我說,君上,是頭腦發熱。。”
此言,引發眾人一陣大笑。
趙炤微微一笑,整理措詞道:“新君初涉大位,魏國邀請齊、燕、楚、秦等萬乘之國,欲趁先君喪期之跡,分我領土,亡我趙國。就是你口中的十五歲少年,以一國之力,抵抗五國,不惜魚死網破、爭鋒相對。試問,尋常的少年,豈會有如此膽識與魄力。”
麵對不爭的事實,趙俊仍然不服,冷哼一聲。
趙炤,續道:“二十四年前,魏人以龐涓為將,圍我邯鄲。趙成侯種欲遷國都,暫避魏人鋒芒,眾臣,皆以為然。然,先君語那時為太子,深知遷都後會引發種種惡果。寧可與魏人決一死戰,誓死不願遷都避禍。事後證明,不遷都是正確的。邯鄲之難,我等雖年幼,卻是親眼目睹。難道,你們沒有在這個少年的身上,看到先君的影子?”
趙俊,冷聲道:“哼,那又能怎樣。”
趙炤深知自己言語,不受眾人喜愛,因而嘎然而止,埋首飲酒。
趙炤的話語,觸發了公子成的內心。逝去的往事,逐一湧上心頭。那個少年是哥哥的兒子,他不但繼承了君侯之位,同時也繼承了他的膽識和魄力。忽然,公子成從那個少年的身上,看到了已大哥的影子。他相信,那個少年,決不會是半途而廢之人。新政、戍邊之策,他勢在必行。然,此刻不見他有動作,想必是在等待一個機會。
趙雍‘躲’進後宮,避宮不出。任何人,都拒不相見。這一躲,就是一個月。趙雍躲在後宮,表麵上是閑著,其實是在思考,奴隸前往北疆,就可以獲得平民的身份。按照趙律,平民就可以為官。如此,改變奴隸命運之舉,為什麽他們會反對呢?
很快,趙雍在先輩聖賢古籍之中,找到了答案。奴隸製存在了數百年,它對國家和社會有一定作用的。它的存在,也有必要性。奴隸不願意前往北疆,一則,他們習慣了被別人安排生活。其次,脫離了主人,他們不知道怎樣生活,對未來有深深的恐懼。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不相信,這個少年君主魄力與決斷。
司馬望族見趙君一月不上朝,每天都是吃喝玩樂重複上演,覺得君上有頹廢之意。長此下去,整個人都毀了。還談什麽理想,還說什麽大誌。司馬望族再也坐不住了了,進宮勸導:“君上,你忘了胸中大誌了嗎?”
趙雍聞言,怔了一會,他的言行舉止不但蒙蔽了百官,就連司馬望族最親近的人也一同蒙騙過去。他雖身居宮中,不理朝政。但趙宮發生的每一件事,他都看在眼裏。他也明白,隻要有趙豹等賢臣在,趙國政務不會出現差錯。麵對司馬望族的進言,趙雍也沒有責怪他,對著身旁的穆澗問道:“我是不務正業的人麽?”
穆澗也沒細想,點了點頭。趙雍冷冰冰的眼神直視過來,穆澗連忙搖了搖頭。
趙雍瞪著他,雙眸深處散發出不友好的眼神,道:“說。”
穆澗,定了定心神,道:“君上,是你要我說的。那我就說了。但,你不能生氣,也不能踢我屁股。”
趙雍,爽快道:“好,我答應你。”
穆澗明白,君上臉上呈現出這種表情的時候,等待他的定會有苦頭吃。往日,穆澗會選擇躲避。然而,今日的穆澗,不知從何處借來勇氣,直言,道:“君上,不務正業。”
趙雍麵帶微笑朝他走來。
穆澗,不等對方靠近,一個快閃,躲在司馬望族後麵。
趙雍,停下腳步,抑製住氣息,道:“過來。”
穆澗,嚷道:“不過來。”
趙雍,壞壞笑道:“你確定不過來。”
穆澗,道:“就不過來。”
趙雍,道:“你這樣,我就沒辦法收拾你了嗎?”
“夠了?”司馬望族,麵對兩人,臉色極差,道:“君上,你拒不上朝,一月有餘,你可知外麵的大臣,是怎樣議論你的嗎?望族聽了,皆為君上感到萬分羞愧。”
“他們是怎樣說寡人,寡人不在乎。”趙雍,莫不在乎地道::“寡人在乎的是你心中的想法。”
司馬望族,抑製住心底湧出的悲憤,拱手道:“君上,你在龍台高閣,立下的誓言,你還記得嗎?”
趙雍心神激蕩,頓了頓,凝視著司馬望族,一字一句道:“胸中之誌,一刻也不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