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國大使商議之後,接受了趙國提出的條件。五國聯軍按照趙國規劃的路線行進。沿路,趙國將士持戈相隨。對外說是保護他們在趙國境內不會受傷害,實際上五國聯軍是遭受了趙國嚴密監視。中牟離邯鄲不過百裏之地,五國聯軍走了幾日,方才抵達邯鄲城外。
樓緩見相邦親自前來迎接,拋下眾人,上前行禮,“末將,拜見相邦。”
“將軍辛苦。將軍沒有辜負君上對你的期望。”趙豹對他的表現相當滿意,點了點頭,褒揚道:“五國之事,接下來,交給我處置。”
“喏。”樓緩行禮告退。
趙豹對五國聯軍及大使,采取的策略第一步是將帥分離。趙豹笑容可掬將五國大使及公孫衍等有威望之人,引進城內。送葬的軍隊,則被他安置在邯鄲城外。為了不失禮數,彰顯趙國氣度。趙豹精心準備了許多美酒、美食,犒勞長途奔涉前來參加先君葬禮的‘好心人’。
五國大使,雖有爭論,但在趙豹麵前,言談舉止不敢太放肆。五國使者深知相邦的地位在趙國是無人能及。招惹了他,日後難以相安無事。俗話說,今日退一步,他日安可好相見。再說呢?入趙境時,他們已然選擇退讓。此刻氣焰強勢逼人,惹惱了趙人。他們的結局,注定是無可挽迴的悲劇。
五國大使及部眾,按照趙君旨意行事,趙人是不會對五國軍隊發難,亦不會為難他們。五國大使商議之後,攜帶著本國國君吊唁之物,由負責接見的大臣趙豹,直接送入邯鄲。趙豹將他們安置官驛,備好美酒,招待他們。
席間,楚使一邊欣賞歌舞,一邊飲酒,冒然問道:“相邦,我們是客人。趙君怎能讓客人住在城外。這不符合周朝的禮數。”楚使一句話,瞬間讓良好的氣氛降到冰點。其他四國大使,隻顧飲酒,也不幫他言上一句,就好像他們不認識眼前這個人。
公孫衍,放下酒樽,靜靜地等待著趙國的迴答。他在為下一步的行動做思考。
“邯鄲城小,你們人多,容不下。”趙豹指著身後的美酒,軟硬相加,“各位一路辛苦,請飲酒去除旅途上的勞苦。”
楚使哼了一聲,心中不樂,舉樽而飲。四國大使明白相邦話中隱藏的意思,豈非邯鄲城小。識趣者頻頻向趙豹敬酒,重新塑造良好的氣氛。公孫衍思考著眼前這個老者說的話。趙國相邦之言,不溫不怒。他的意思,代表趙君的意思。看樣子,趙國做好了與五國撕破臉的準備。
趙豹陪酒,招待客人。直到夜深,方才離去。
先前和諧融洽的氛圍,隨著趙豹的離開,突然冷了幾分。楚使將酒樽擲於地麵,憤憤不平地道:“趙國將我們和將士分開,是什麽意思。”
秦使,轉著酒樽,語調散漫道:“你說是什麽意思。”
楚使,不滿道:“我們在城內吃好的,將士在城外受苦。”
秦使,冷笑道:“我們是客,就得聽主人的安排。”
楚使,麵立而向,發難道:“我乃楚臣,怎聽趙人的安排。”
秦使,冷言冷語道:“你想身首異處,不歸故裏,就去尋釁趙人。這裏,也不會有人攔著你。”
楚使見口頭上占不了秦人的便宜,問道:“公孫將軍,難道我們坐在這裏,任由趙人宰割不成。”
公孫衍早已心寒,起身離去。楚使,望著他離開的背影,大罵道:“他是什麽意思。”
魏使,拂袖道:“楚人,豈懂我們中原禮數。”
其他四國使者,也抽身離去,懶得跟野蠻人多說半句閑話。趙豹,離開官驛,沒有迴到府邸,直接進入宮中。他將從五國大使收集到的情報,加以整理之後,稟明新君雍。
趙雍,思傾少許,方道:“將五國使者隔離,我們分化他們,不就很容易。”
相邦趙豹,笑容可掬,也不解釋:“國君所言甚是。臣,才學淺薄,慮不周全。”
肥義見狀,忙道,“國君有所不知。兵法有雲,遇事宜緩不宜急。分化瓦解五國之勢,不宜操之過急,以免弄巧成拙。”
李兌,也道:“相邦將五國將帥分離,我們已經成功了第二步。如此,五國使者的意見,便不能很好地傳達給將士。他們行事處處掣肘,難隨心所欲。倘若貿然將五國使者分離,定會讓五國使者心生疑慮,引發諸多變故。”
肥義、李兌之言,即為新君雍解答疑惑,又替相邦趙豹申辯。趙豹暗中觀察著這兩人,心道:“這兩人在一起,實在是太可怕了。好在,他們是朋友,不是敵人。”
新君雍聽了,恍然大悟,賠禮道:“我一時疏忽,誤了相邦之意。險些,壞了大事。”
趙豹拱手示意,也不說話。
趙雍,繼續問道:“敢問相邦,接下來的路,又將怎樣應對。”
趙豹穩了穩心神,雙手做楫,“分化五國大使。”
分化五國大使,讓他們離心離德。如何分化,怎樣分化,這是一件難度挺高的事情。畢竟,想要把抱團的人,悄無聲息的分開,本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想要出色的完成這件事,分化之人,首先必須懂得圓滑世故,左右逢源。其次,要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獲得五國大使的態度。做到最好,莫過於讓敵人誤認為你們是親密無間的朋友。
這項任務,落在相邦肩上,再也合適不過。相邦,對五國大使,有一定的了解。再加上他身居相邦多年,對於處理此類事件,有著豐富的經驗。否則,趙肅侯怎會給他的評價…宗室子弟君最賢。
魏使慌亂來到公孫衍房間,喊道:“公孫將軍,不好了,楚國和燕國的使者,被趙君派人接走了。”
公孫衍思之,方道:“齊國和秦國的使者呢?”
“尚在官驛之中。”
公孫衍,徘徊踱步,思考對策。說話間,齊使、秦使已經來到。
齊使率先道:“燕國和楚國的使者,被接入趙宮。公孫將軍,你對這件事,有什麽看法。”
公孫衍思忖少頃,方道:“這是趙君離間我們的計策。”
魏使道:“今日,我欲出官驛探尋將士的情況如何。誰知接待使派人將我等擋住。接待使說,沒有相邦命令,不得隨意進出。”
齊使也有相同的遭遇,點了點頭道:“我們被趙人監禁。”
公孫衍走到窗邊,推開窗戶,觀察著外麵的情況。官驛四周,增加了許多趙軍將士。大街上,又來了幾波趙軍,整裝待戈,按列行進。不曾看出這是趙軍精銳,已經進入邯鄲。
“趙人不會知道我們的意圖,準備對我們動手吧!”魏使大驚道:“難不成,楚、燕兩位大使,已將我們的密謀,告知趙君。”
齊使也覺得魏使的話,很有道理。要不然,楚、燕兩國使者剛被召進趙宮,官驛四周突然增加了許多趙國將士。魏使發出歎息,“五國少了兩國,該如何是好。”
秦使道:“少了楚國和燕國。魏國、齊國加上秦國,何懼趙國。依我之見,我們趁著趙人不備,殺出去,會同城外的將士,血戰趙國。”
公孫衍關好窗戶,迴到座位,目視眾人,問道:“我們現在還走的出去嗎?”
秦使道:“有何不能,秦人的劍,豈是趙人能阻擋。”
“官驛四周,各個要道,都有趙軍重兵把守。我等出得了官驛,又怎能出得了邯鄲。此地有異動,城外的將士必先快我一步,成為趙人刀下亡魂。”公孫衍續道:“秦人的劍,雖是鋒利無比。我等身在趙都,麵對趙君數十萬之眾,秦使有幾分把握獲勝。”
秦使心裏明白,與趙人發生衝突,兇多吉少。但是,他做為秦國使者,怎可嘴上服軟,“公孫將軍怎可長他人誌氣,滅我等威風。趙人雖多,又有何懼。”
“哈哈哈”,公孫衍一笑,隨即臉色一沉,肅然道:“等燕國和楚國兩位使者,探聽迴趙國的情況,我們在商討下一步。”
秦使憤然起身,“告辭。”
齊使也道:“告辭。”
秦、齊兩位使者離去。魏使問道:“公孫將軍,我們真的沒有其他的方法了嗎?”
趙國全境戒嚴,邯鄲更是一級戒備,隨時準備迎戰,而今趙國精銳湧進邯鄲,情況對五國聯軍來說,的確不容樂觀。不能圖趙國,就會多樹立一個敵國,那時的魏國處境,可就堪憂了。作為謀士,唯有以犧牲最小的損失,換取本國最大的利益。
公孫衍,思之道:“有。”
魏使,忙道:“什麽辦法。”
公孫衍,果斷道:“上國書,與趙君講和。”
樓緩見相邦親自前來迎接,拋下眾人,上前行禮,“末將,拜見相邦。”
“將軍辛苦。將軍沒有辜負君上對你的期望。”趙豹對他的表現相當滿意,點了點頭,褒揚道:“五國之事,接下來,交給我處置。”
“喏。”樓緩行禮告退。
趙豹對五國聯軍及大使,采取的策略第一步是將帥分離。趙豹笑容可掬將五國大使及公孫衍等有威望之人,引進城內。送葬的軍隊,則被他安置在邯鄲城外。為了不失禮數,彰顯趙國氣度。趙豹精心準備了許多美酒、美食,犒勞長途奔涉前來參加先君葬禮的‘好心人’。
五國大使,雖有爭論,但在趙豹麵前,言談舉止不敢太放肆。五國使者深知相邦的地位在趙國是無人能及。招惹了他,日後難以相安無事。俗話說,今日退一步,他日安可好相見。再說呢?入趙境時,他們已然選擇退讓。此刻氣焰強勢逼人,惹惱了趙人。他們的結局,注定是無可挽迴的悲劇。
五國大使及部眾,按照趙君旨意行事,趙人是不會對五國軍隊發難,亦不會為難他們。五國大使商議之後,攜帶著本國國君吊唁之物,由負責接見的大臣趙豹,直接送入邯鄲。趙豹將他們安置官驛,備好美酒,招待他們。
席間,楚使一邊欣賞歌舞,一邊飲酒,冒然問道:“相邦,我們是客人。趙君怎能讓客人住在城外。這不符合周朝的禮數。”楚使一句話,瞬間讓良好的氣氛降到冰點。其他四國大使,隻顧飲酒,也不幫他言上一句,就好像他們不認識眼前這個人。
公孫衍,放下酒樽,靜靜地等待著趙國的迴答。他在為下一步的行動做思考。
“邯鄲城小,你們人多,容不下。”趙豹指著身後的美酒,軟硬相加,“各位一路辛苦,請飲酒去除旅途上的勞苦。”
楚使哼了一聲,心中不樂,舉樽而飲。四國大使明白相邦話中隱藏的意思,豈非邯鄲城小。識趣者頻頻向趙豹敬酒,重新塑造良好的氣氛。公孫衍思考著眼前這個老者說的話。趙國相邦之言,不溫不怒。他的意思,代表趙君的意思。看樣子,趙國做好了與五國撕破臉的準備。
趙豹陪酒,招待客人。直到夜深,方才離去。
先前和諧融洽的氛圍,隨著趙豹的離開,突然冷了幾分。楚使將酒樽擲於地麵,憤憤不平地道:“趙國將我們和將士分開,是什麽意思。”
秦使,轉著酒樽,語調散漫道:“你說是什麽意思。”
楚使,不滿道:“我們在城內吃好的,將士在城外受苦。”
秦使,冷笑道:“我們是客,就得聽主人的安排。”
楚使,麵立而向,發難道:“我乃楚臣,怎聽趙人的安排。”
秦使,冷言冷語道:“你想身首異處,不歸故裏,就去尋釁趙人。這裏,也不會有人攔著你。”
楚使見口頭上占不了秦人的便宜,問道:“公孫將軍,難道我們坐在這裏,任由趙人宰割不成。”
公孫衍早已心寒,起身離去。楚使,望著他離開的背影,大罵道:“他是什麽意思。”
魏使,拂袖道:“楚人,豈懂我們中原禮數。”
其他四國使者,也抽身離去,懶得跟野蠻人多說半句閑話。趙豹,離開官驛,沒有迴到府邸,直接進入宮中。他將從五國大使收集到的情報,加以整理之後,稟明新君雍。
趙雍,思傾少許,方道:“將五國使者隔離,我們分化他們,不就很容易。”
相邦趙豹,笑容可掬,也不解釋:“國君所言甚是。臣,才學淺薄,慮不周全。”
肥義見狀,忙道,“國君有所不知。兵法有雲,遇事宜緩不宜急。分化瓦解五國之勢,不宜操之過急,以免弄巧成拙。”
李兌,也道:“相邦將五國將帥分離,我們已經成功了第二步。如此,五國使者的意見,便不能很好地傳達給將士。他們行事處處掣肘,難隨心所欲。倘若貿然將五國使者分離,定會讓五國使者心生疑慮,引發諸多變故。”
肥義、李兌之言,即為新君雍解答疑惑,又替相邦趙豹申辯。趙豹暗中觀察著這兩人,心道:“這兩人在一起,實在是太可怕了。好在,他們是朋友,不是敵人。”
新君雍聽了,恍然大悟,賠禮道:“我一時疏忽,誤了相邦之意。險些,壞了大事。”
趙豹拱手示意,也不說話。
趙雍,繼續問道:“敢問相邦,接下來的路,又將怎樣應對。”
趙豹穩了穩心神,雙手做楫,“分化五國大使。”
分化五國大使,讓他們離心離德。如何分化,怎樣分化,這是一件難度挺高的事情。畢竟,想要把抱團的人,悄無聲息的分開,本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想要出色的完成這件事,分化之人,首先必須懂得圓滑世故,左右逢源。其次,要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獲得五國大使的態度。做到最好,莫過於讓敵人誤認為你們是親密無間的朋友。
這項任務,落在相邦肩上,再也合適不過。相邦,對五國大使,有一定的了解。再加上他身居相邦多年,對於處理此類事件,有著豐富的經驗。否則,趙肅侯怎會給他的評價…宗室子弟君最賢。
魏使慌亂來到公孫衍房間,喊道:“公孫將軍,不好了,楚國和燕國的使者,被趙君派人接走了。”
公孫衍思之,方道:“齊國和秦國的使者呢?”
“尚在官驛之中。”
公孫衍,徘徊踱步,思考對策。說話間,齊使、秦使已經來到。
齊使率先道:“燕國和楚國的使者,被接入趙宮。公孫將軍,你對這件事,有什麽看法。”
公孫衍思忖少頃,方道:“這是趙君離間我們的計策。”
魏使道:“今日,我欲出官驛探尋將士的情況如何。誰知接待使派人將我等擋住。接待使說,沒有相邦命令,不得隨意進出。”
齊使也有相同的遭遇,點了點頭道:“我們被趙人監禁。”
公孫衍走到窗邊,推開窗戶,觀察著外麵的情況。官驛四周,增加了許多趙軍將士。大街上,又來了幾波趙軍,整裝待戈,按列行進。不曾看出這是趙軍精銳,已經進入邯鄲。
“趙人不會知道我們的意圖,準備對我們動手吧!”魏使大驚道:“難不成,楚、燕兩位大使,已將我們的密謀,告知趙君。”
齊使也覺得魏使的話,很有道理。要不然,楚、燕兩國使者剛被召進趙宮,官驛四周突然增加了許多趙國將士。魏使發出歎息,“五國少了兩國,該如何是好。”
秦使道:“少了楚國和燕國。魏國、齊國加上秦國,何懼趙國。依我之見,我們趁著趙人不備,殺出去,會同城外的將士,血戰趙國。”
公孫衍關好窗戶,迴到座位,目視眾人,問道:“我們現在還走的出去嗎?”
秦使道:“有何不能,秦人的劍,豈是趙人能阻擋。”
“官驛四周,各個要道,都有趙軍重兵把守。我等出得了官驛,又怎能出得了邯鄲。此地有異動,城外的將士必先快我一步,成為趙人刀下亡魂。”公孫衍續道:“秦人的劍,雖是鋒利無比。我等身在趙都,麵對趙君數十萬之眾,秦使有幾分把握獲勝。”
秦使心裏明白,與趙人發生衝突,兇多吉少。但是,他做為秦國使者,怎可嘴上服軟,“公孫將軍怎可長他人誌氣,滅我等威風。趙人雖多,又有何懼。”
“哈哈哈”,公孫衍一笑,隨即臉色一沉,肅然道:“等燕國和楚國兩位使者,探聽迴趙國的情況,我們在商討下一步。”
秦使憤然起身,“告辭。”
齊使也道:“告辭。”
秦、齊兩位使者離去。魏使問道:“公孫將軍,我們真的沒有其他的方法了嗎?”
趙國全境戒嚴,邯鄲更是一級戒備,隨時準備迎戰,而今趙國精銳湧進邯鄲,情況對五國聯軍來說,的確不容樂觀。不能圖趙國,就會多樹立一個敵國,那時的魏國處境,可就堪憂了。作為謀士,唯有以犧牲最小的損失,換取本國最大的利益。
公孫衍,思之道:“有。”
魏使,忙道:“什麽辦法。”
公孫衍,果斷道:“上國書,與趙君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