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遠,休得無禮!”羅思遠一句話說完,還要再說,張玄清立即將他喝止。轉而對著一臉尷尬的狄仁英,歉然道:“小孩子不知禮數,還望狄兄莫怪。”
狄仁英慌忙擺手:“不敢,不敢!說來還是狄某的過錯。羅小道長護師心切,又有他父母的原因,我、我……唉!我隻是乍一聽聞這般消息,有些難以置信。畢竟——罷了,罷了,不說也罷!是狄某的錯,狄某自罰一杯,望羅小道長勿怪!”說罷端起麵前酒水,一飲而盡。
羅思遠發出一聲輕哼,猶自不喜。張玄清瞪他一眼,才不情不願的站起來,端起酒杯說:“狄先生,是小子不對,小子不該反應激烈,小子給您賠禮。”
待羅思遠把酒喝下,張玄清才道:“不瞞狄兄,其實貧道對此事也抱有懷疑。因為一些關係,貧道避世多年,直至前幾日,被這小子從夢中驚醒,才從他口中聽到玉皇派的惡行——貧道避世之前,倒也聽說過這個派別,甚至短暫接觸過。此次出山,便是探查這小子話中真假。若他說的是真的,這玉皇派與貧道也有幾分淵源,怕是非出不可;若是假的、是別的妖邪冒充玉皇派名頭,貧道也要給他一個教訓瞧瞧!”
“道長也不知真假?”這次說話的不再是狄仁英,而是李元霸。他遲疑了下,又道:“其實關於玉皇派不利的傳言,我這些年闖蕩江湖,也聽到過幾分。記得有一次在冀州,就遇到過孩童丟失的事情,當時好像就有傳言說,是玉皇派做的。然而此前我又聽說玉皇派教主張公藝與道長相識,心中覺得,既然是道長的朋友,絕不會是惡人,便沒去管他。而今聽道長言論……你與那張公藝並不相識?”
“張公藝?”張玄清挑挑眉,旋即恍然:古人對於身份高的人都習慣在姓後麵加個“公”字,或者名後邊加個“老”字。比如張公藝,讀起來應該是“張公·藝”,但傳得一多,自然連起來了。這類名字曆史上有很多,比如張果“老”、羅“公”遠……等等,羅公遠?
張玄清猛然轉頭看向羅思遠,如果他沒記錯,曆史上有個叫羅公遠的著名道士,原名就叫羅思遠,而且還差不多就是這個時期的人!
羅思遠被看的好一陣莫名其妙,問:“師父,怎麽了?”張玄清搖搖頭,說沒什麽,轉而對李元霸解釋道:“那張公藝確實與貧道有一麵之緣,但其與貧道之間,卻無交情,甚至還有幾分過節。隻不過那老小子當時也無甚本事,現如今他能把玉皇派壯大如斯,貧道也好奇的緊。原本貧道還以為那老小子都是靠的運氣,現如今聽元霸兄一說,許是他另有機緣,思遠父母的死因,真與他有關係也說不定。”
接下來幾人便將又話題轉移到城裏死的人身上。根據狄仁英介紹,他本是來這縣裏談生意的,順便帶著弟弟遊玩。哪想到生意剛談完,還沒帶著弟弟玩兒呢,客棧門口就死了人,還是被剝皮挖心而死,血淋淋的。縣太爺為了破案,勒令客棧裏的所有人都不許離開,協助查案。正好狄仁英的弟弟被嚇得發燒,就留在這裏看病。可沒想到,他弟弟的病始終不見好轉,城裏卻接二連三的死人,短短一個月,整整死了十七條人命。幾乎每隔兩三天,就會在夜裏聽到外麵鬼哭狼嚎的,縣太爺派人去街上尋,不是找不到源頭,就是有去無迴。那十七條人命裏邊,就有七條是差人的。也正是因此,現在這青山縣裏幾乎天剛一擦黑,就家家戶戶房門緊閉,不敢出屋。除非有什麽要事,那也是行色匆匆。這麽多人命官司,縣太爺是徹底慌了神,在死到第四個人的時候,就勒令封城,不惜一切代價追拿兇手。就這樣,狄仁傑就被困在了這裏。
唯一能讓他高興的就是前幾日他弟弟的病終於好轉了,所以他今天一個人在這客棧飲酒,既是慶祝,也是無奈、遣懷。這可都一個月了,他被困在這裏不能出城,家裏的生意,交給母親打理,他是又擔心母親能不能打理好,又怕他母親累著。
幾人談話難免有時候聲音會大些,尤其李元霸,是個大嗓門。隨著時間推移,漸漸入夜已深,二樓不少房客紛紛探出頭,責令他們小點聲。——別看這客棧張玄清來的時候十分冷清,其實住在這裏的人並不少。試想想,縣太爺下令封城,許進不許出,這城裏有得多少人?不算城裏的原住戶,外來人也不少,不住客棧,能住哪裏去?之所以張玄清和羅思遠來的時候城裏冷清,那都是因為天快黑了,大家怕被妖魔邪祟害了命,躲在家裏不敢出門。就連住在客棧裏的客人,也都不敢出屋,吃飯都是在自己房間解決的。也就是狄仁英,今兒個高興,出來慶祝一下。其實他前些日子也是在屋裏吃飯的。
初時還好,隨著夜色愈深,開門責令他們的人愈多,連老掌櫃都勸他們迴屋睡覺,張玄清幾人的談興也下去了。相互告別,又老掌櫃給開了兩間房,張玄清和羅思遠就在這裏住下。
初時還好,隨著夜色愈深,開門責令他們的人愈多,連老掌櫃都勸他們迴屋睡覺,張玄清幾人的談興也下去了。相互告別,又老掌櫃給開了兩間房,張玄清和羅思遠就在這裏住下。李元霸、狄仁英也各自迴了自己房間。其他人還好,單單對於羅思遠來說,今晚注定是個不眠夜。
隨著後來眾人談話漸深,羅思遠這小子幾乎可以認定,張玄清就是名滿大唐的那位張仙人。原本他雖當張玄清是神仙,可也想過,張玄清可能隻是一個會些道法的高人,畢竟他說過,他不是神仙。現如今得知張玄清的身份,無論是張玄清的身份地位也好,還是能力,都讓他覺得自己若能拜師,便必能報仇。可就有兩點,一是張玄清一直不收他為徒,二是張玄清說他和玉皇派的教主張公藝認識,這讓心思比較多的羅思遠有些擔心。
總之,今天對他來說,是一個不眠夜……(未完待續。)
狄仁英慌忙擺手:“不敢,不敢!說來還是狄某的過錯。羅小道長護師心切,又有他父母的原因,我、我……唉!我隻是乍一聽聞這般消息,有些難以置信。畢竟——罷了,罷了,不說也罷!是狄某的錯,狄某自罰一杯,望羅小道長勿怪!”說罷端起麵前酒水,一飲而盡。
羅思遠發出一聲輕哼,猶自不喜。張玄清瞪他一眼,才不情不願的站起來,端起酒杯說:“狄先生,是小子不對,小子不該反應激烈,小子給您賠禮。”
待羅思遠把酒喝下,張玄清才道:“不瞞狄兄,其實貧道對此事也抱有懷疑。因為一些關係,貧道避世多年,直至前幾日,被這小子從夢中驚醒,才從他口中聽到玉皇派的惡行——貧道避世之前,倒也聽說過這個派別,甚至短暫接觸過。此次出山,便是探查這小子話中真假。若他說的是真的,這玉皇派與貧道也有幾分淵源,怕是非出不可;若是假的、是別的妖邪冒充玉皇派名頭,貧道也要給他一個教訓瞧瞧!”
“道長也不知真假?”這次說話的不再是狄仁英,而是李元霸。他遲疑了下,又道:“其實關於玉皇派不利的傳言,我這些年闖蕩江湖,也聽到過幾分。記得有一次在冀州,就遇到過孩童丟失的事情,當時好像就有傳言說,是玉皇派做的。然而此前我又聽說玉皇派教主張公藝與道長相識,心中覺得,既然是道長的朋友,絕不會是惡人,便沒去管他。而今聽道長言論……你與那張公藝並不相識?”
“張公藝?”張玄清挑挑眉,旋即恍然:古人對於身份高的人都習慣在姓後麵加個“公”字,或者名後邊加個“老”字。比如張公藝,讀起來應該是“張公·藝”,但傳得一多,自然連起來了。這類名字曆史上有很多,比如張果“老”、羅“公”遠……等等,羅公遠?
張玄清猛然轉頭看向羅思遠,如果他沒記錯,曆史上有個叫羅公遠的著名道士,原名就叫羅思遠,而且還差不多就是這個時期的人!
羅思遠被看的好一陣莫名其妙,問:“師父,怎麽了?”張玄清搖搖頭,說沒什麽,轉而對李元霸解釋道:“那張公藝確實與貧道有一麵之緣,但其與貧道之間,卻無交情,甚至還有幾分過節。隻不過那老小子當時也無甚本事,現如今他能把玉皇派壯大如斯,貧道也好奇的緊。原本貧道還以為那老小子都是靠的運氣,現如今聽元霸兄一說,許是他另有機緣,思遠父母的死因,真與他有關係也說不定。”
接下來幾人便將又話題轉移到城裏死的人身上。根據狄仁英介紹,他本是來這縣裏談生意的,順便帶著弟弟遊玩。哪想到生意剛談完,還沒帶著弟弟玩兒呢,客棧門口就死了人,還是被剝皮挖心而死,血淋淋的。縣太爺為了破案,勒令客棧裏的所有人都不許離開,協助查案。正好狄仁英的弟弟被嚇得發燒,就留在這裏看病。可沒想到,他弟弟的病始終不見好轉,城裏卻接二連三的死人,短短一個月,整整死了十七條人命。幾乎每隔兩三天,就會在夜裏聽到外麵鬼哭狼嚎的,縣太爺派人去街上尋,不是找不到源頭,就是有去無迴。那十七條人命裏邊,就有七條是差人的。也正是因此,現在這青山縣裏幾乎天剛一擦黑,就家家戶戶房門緊閉,不敢出屋。除非有什麽要事,那也是行色匆匆。這麽多人命官司,縣太爺是徹底慌了神,在死到第四個人的時候,就勒令封城,不惜一切代價追拿兇手。就這樣,狄仁傑就被困在了這裏。
唯一能讓他高興的就是前幾日他弟弟的病終於好轉了,所以他今天一個人在這客棧飲酒,既是慶祝,也是無奈、遣懷。這可都一個月了,他被困在這裏不能出城,家裏的生意,交給母親打理,他是又擔心母親能不能打理好,又怕他母親累著。
幾人談話難免有時候聲音會大些,尤其李元霸,是個大嗓門。隨著時間推移,漸漸入夜已深,二樓不少房客紛紛探出頭,責令他們小點聲。——別看這客棧張玄清來的時候十分冷清,其實住在這裏的人並不少。試想想,縣太爺下令封城,許進不許出,這城裏有得多少人?不算城裏的原住戶,外來人也不少,不住客棧,能住哪裏去?之所以張玄清和羅思遠來的時候城裏冷清,那都是因為天快黑了,大家怕被妖魔邪祟害了命,躲在家裏不敢出門。就連住在客棧裏的客人,也都不敢出屋,吃飯都是在自己房間解決的。也就是狄仁英,今兒個高興,出來慶祝一下。其實他前些日子也是在屋裏吃飯的。
初時還好,隨著夜色愈深,開門責令他們的人愈多,連老掌櫃都勸他們迴屋睡覺,張玄清幾人的談興也下去了。相互告別,又老掌櫃給開了兩間房,張玄清和羅思遠就在這裏住下。
初時還好,隨著夜色愈深,開門責令他們的人愈多,連老掌櫃都勸他們迴屋睡覺,張玄清幾人的談興也下去了。相互告別,又老掌櫃給開了兩間房,張玄清和羅思遠就在這裏住下。李元霸、狄仁英也各自迴了自己房間。其他人還好,單單對於羅思遠來說,今晚注定是個不眠夜。
隨著後來眾人談話漸深,羅思遠這小子幾乎可以認定,張玄清就是名滿大唐的那位張仙人。原本他雖當張玄清是神仙,可也想過,張玄清可能隻是一個會些道法的高人,畢竟他說過,他不是神仙。現如今得知張玄清的身份,無論是張玄清的身份地位也好,還是能力,都讓他覺得自己若能拜師,便必能報仇。可就有兩點,一是張玄清一直不收他為徒,二是張玄清說他和玉皇派的教主張公藝認識,這讓心思比較多的羅思遠有些擔心。
總之,今天對他來說,是一個不眠夜……(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