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驚哭在中醫中也屬於一種病症,幾乎每個郎中,都有一套對付小兒驚哭的方法。
孫思邈身為“第一個倡導建立婦科、兒科”的人,對付小兒驚哭自也有一手。隻見李治剛交道他手中,他隻在李治腦門、後背、腳底三個部位拍了幾拍,李治的哭聲立馬止住。
李世民向孫思邈點了點頭,權作道謝,便再難忍心中驚疑,將目光轉向張玄清,問:“張真人,不知我大唐是否真的隻有三百年國運?”
卻見張玄清乜眼看著他,醉態朦朧:“什……什麽?什麽三……三百年?呃……”打了個嗝,忽地恍然:“哦、哦……你說國……國運啊,差、差不多吧……哈哈!”
此時他是真的醉了。
李世民緊緊咬起牙關,目光閃爍,看不出心裏在想什麽。片刻後,又問:“那敢問真人,有何延續之法?”
旁邊袁天罡張了張口,但最終,卻隻發出一聲歎息,沒有觸李世民的黴頭。隻希望張玄清還能保存一點理智,不要有什麽說什麽。
然而醉酒之下保存理智又談何容易?
就見張玄清醉眼迷離的在殿內所有人身上一掃,最終一指孫思邈懷裏的李治:“要……要……要怎麽延續道爺不知道,但道爺知道……知道……怎麽改。嗝……隻要……隻要別把皇位傳給這小子,應該……呃……就不是三百年了。”
愕然,全場愕然!
尤其是孫思邈,甩手把李治扔地上的心都有了。
開什麽玩笑,太子就在旁邊站著呢,你說李世民以後會把皇位傳給別人?
特麽作死也沒有這麽作的啊!
可以看見李承乾錯愕之後,臉上流露出慌張、陰鬱之色。
不等李世民開口,長孫無垢便先忍不住道:“真人此話又是何意?承乾好好的,二哥怎會另行立儲?”
雖然兩個都是她親兒子,可如今李承乾為太子,李治若能當皇上隻有兩個可能,要麽是李承乾犯錯被罷了,要麽是李承乾死了,這兩者可都不是她一個身為母親的人所願看到的。
張玄清嗬嗬笑了:“為……為什麽?要怪就隻能怪李世民是個好皇帝,卻不會做個好爹。還有……你長孫無垢死的太早了……”
轟隆隆——
外麵又是一聲炸雷。
其實張玄清的話又何嚐不是一道驚雷,劈入在場所有人的心底?
李世民猛地變色:“觀音婢她怎麽了?真人你究竟什麽意思!”
一旁長孫無垢忽然話鋒一轉:“陛下勿憂,我看真人是喝醉了,在說胡話呢。”不過眼底卻閃過一抹精光。
她是故意的!
果然,張玄清醉酒之下,立即中計,喝的一聲長身而起:“道爺說胡話?好好好,看來道爺不拿出點真格的還真拿不住你們了!不是不信道爺嗎?等著,接下來貧道說的話,如果有哪句以後沒有驗證,都算道爺我今天喝醉了!”
說完,不等麵色大變的袁天罡出聲阻止,便一指李承乾:“太子李承乾,幼聰慧,宜令聽訟,貞觀五年,大病,陛下道士秦英來為兒子祈福;病愈後,更召度三千人出家,並特地修建西華觀、普光寺。”
“貞觀七年,又病,陛下請天竺僧人波頗為其祈福。”
“貞觀九年,娶秘書丞蘇亶長女蘇氏為太子妃,同年五月庚子,高祖李淵病逝,居喪期間,陛下詔令太子監國權知軍國大事,其頗識大體,頗能聽斷。”
隨後一指長孫無垢:“貞觀十年,皇後漸漸病重,太子憂心之下便請求大赦囚徒並度人入道,以期冀蒙福佑,然被皇後所拒。同年七月,皇後因氣疾之症身死,諡號文德皇後。”
“皇後逝去,太子亦因墜馬患足疾,陛下以有傷國體之言,有令立儲君之意。”
接著又一指李泰:“貞觀十二年,魏王李泰修繕《括地誌》,陛下大喜,本就寵愛,更添寵愛,許其不之官。”
“貞觀十七年,太子被廢,其因寵祿過盛,屢次謀嫡,被大臣揭穿。陛下因此立李治為太子。”
最後一指李治:“貞觀二十三年,陛下身死,此子繼位,在位三十四載。然其乾綱獨斷,寵幸曾當陛下才人的武士彠次女武媚娘,不顧大臣反對,廢當時皇後,立其為後。”
“顯慶五年,李治風疾發作,頭暈目眩,讓昔日武媚娘,今朝武則天處理朝政,造成二聖臨朝。”
“後數年,李治身死,武則天登基稱帝,改大唐為大周……”
劈哢、劈哢、轟隆隆!
一連數聲驚天炸響,天搖地動,電蛇狂舞,眾人隻覺頭頂轟然碎裂。
隻見當空數道腰粗的閃電從天而降,劈破大殿屋頂,轟在正“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張玄清身上。
砰!
巨大的衝擊力將所有人都掀飛,強烈的光芒讓所有人都失明。
“護駕!護駕!”外麵的守衛見此巨變,驚惶叫喊,倉皇衝入大殿。
潑天大雨從大殿上方被雷劈出的窟窿中直灌而下,眾人這才看到,原先張玄清所在之地以化為一個大坑,坑底一具焦炭,隱約尚有人形,哪還看得出張玄清麵貌?
“道兄!”
“師叔!”
孫思邈、袁天罡師徒一聲哀嚎,就見劉神威和李淳風衝到坑底,不顧張玄清化作“焦炭”的身體仍燙的要命,手忙腳亂將他拉出來。
接著,老手老腳的孫思邈才趕到。一看已經不成人形的“焦炭”,心下就是一沉。努力找到“焦炭”上手腕的部位,伸手一搭,便又是一聲哀嚎,忍不住落下淚來。
“道兄,你……你……你這又是何苦啊……”袁天罡亦是老淚縱橫,同時心裏萬分自責:若是之前自己能將道兄攔下,他又如何會泄露天機,遭此天譴?
好一會兒,李世民無聲無息分開拱衛他的兵將,來到已成焦炭的張玄清屍體前,沉默良久,道:“來人,傳朕旨意,張真人泄露天機,觸怒上蒼,被天帝召迴。命房玄齡、魏征、孔穎達、李靖等一眾四品以上文武百官進宮,送張真人一程。並商議追封之事!”
接著轉頭對袁天罡、孫思邈等人道:“諸位道長放心,朕絕對不會虧待張真人的!”
不虧待?人都死了,怎麽才算不虧待?孫思邈幾人默默無語。(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孫思邈身為“第一個倡導建立婦科、兒科”的人,對付小兒驚哭自也有一手。隻見李治剛交道他手中,他隻在李治腦門、後背、腳底三個部位拍了幾拍,李治的哭聲立馬止住。
李世民向孫思邈點了點頭,權作道謝,便再難忍心中驚疑,將目光轉向張玄清,問:“張真人,不知我大唐是否真的隻有三百年國運?”
卻見張玄清乜眼看著他,醉態朦朧:“什……什麽?什麽三……三百年?呃……”打了個嗝,忽地恍然:“哦、哦……你說國……國運啊,差、差不多吧……哈哈!”
此時他是真的醉了。
李世民緊緊咬起牙關,目光閃爍,看不出心裏在想什麽。片刻後,又問:“那敢問真人,有何延續之法?”
旁邊袁天罡張了張口,但最終,卻隻發出一聲歎息,沒有觸李世民的黴頭。隻希望張玄清還能保存一點理智,不要有什麽說什麽。
然而醉酒之下保存理智又談何容易?
就見張玄清醉眼迷離的在殿內所有人身上一掃,最終一指孫思邈懷裏的李治:“要……要……要怎麽延續道爺不知道,但道爺知道……知道……怎麽改。嗝……隻要……隻要別把皇位傳給這小子,應該……呃……就不是三百年了。”
愕然,全場愕然!
尤其是孫思邈,甩手把李治扔地上的心都有了。
開什麽玩笑,太子就在旁邊站著呢,你說李世民以後會把皇位傳給別人?
特麽作死也沒有這麽作的啊!
可以看見李承乾錯愕之後,臉上流露出慌張、陰鬱之色。
不等李世民開口,長孫無垢便先忍不住道:“真人此話又是何意?承乾好好的,二哥怎會另行立儲?”
雖然兩個都是她親兒子,可如今李承乾為太子,李治若能當皇上隻有兩個可能,要麽是李承乾犯錯被罷了,要麽是李承乾死了,這兩者可都不是她一個身為母親的人所願看到的。
張玄清嗬嗬笑了:“為……為什麽?要怪就隻能怪李世民是個好皇帝,卻不會做個好爹。還有……你長孫無垢死的太早了……”
轟隆隆——
外麵又是一聲炸雷。
其實張玄清的話又何嚐不是一道驚雷,劈入在場所有人的心底?
李世民猛地變色:“觀音婢她怎麽了?真人你究竟什麽意思!”
一旁長孫無垢忽然話鋒一轉:“陛下勿憂,我看真人是喝醉了,在說胡話呢。”不過眼底卻閃過一抹精光。
她是故意的!
果然,張玄清醉酒之下,立即中計,喝的一聲長身而起:“道爺說胡話?好好好,看來道爺不拿出點真格的還真拿不住你們了!不是不信道爺嗎?等著,接下來貧道說的話,如果有哪句以後沒有驗證,都算道爺我今天喝醉了!”
說完,不等麵色大變的袁天罡出聲阻止,便一指李承乾:“太子李承乾,幼聰慧,宜令聽訟,貞觀五年,大病,陛下道士秦英來為兒子祈福;病愈後,更召度三千人出家,並特地修建西華觀、普光寺。”
“貞觀七年,又病,陛下請天竺僧人波頗為其祈福。”
“貞觀九年,娶秘書丞蘇亶長女蘇氏為太子妃,同年五月庚子,高祖李淵病逝,居喪期間,陛下詔令太子監國權知軍國大事,其頗識大體,頗能聽斷。”
隨後一指長孫無垢:“貞觀十年,皇後漸漸病重,太子憂心之下便請求大赦囚徒並度人入道,以期冀蒙福佑,然被皇後所拒。同年七月,皇後因氣疾之症身死,諡號文德皇後。”
“皇後逝去,太子亦因墜馬患足疾,陛下以有傷國體之言,有令立儲君之意。”
接著又一指李泰:“貞觀十二年,魏王李泰修繕《括地誌》,陛下大喜,本就寵愛,更添寵愛,許其不之官。”
“貞觀十七年,太子被廢,其因寵祿過盛,屢次謀嫡,被大臣揭穿。陛下因此立李治為太子。”
最後一指李治:“貞觀二十三年,陛下身死,此子繼位,在位三十四載。然其乾綱獨斷,寵幸曾當陛下才人的武士彠次女武媚娘,不顧大臣反對,廢當時皇後,立其為後。”
“顯慶五年,李治風疾發作,頭暈目眩,讓昔日武媚娘,今朝武則天處理朝政,造成二聖臨朝。”
“後數年,李治身死,武則天登基稱帝,改大唐為大周……”
劈哢、劈哢、轟隆隆!
一連數聲驚天炸響,天搖地動,電蛇狂舞,眾人隻覺頭頂轟然碎裂。
隻見當空數道腰粗的閃電從天而降,劈破大殿屋頂,轟在正“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張玄清身上。
砰!
巨大的衝擊力將所有人都掀飛,強烈的光芒讓所有人都失明。
“護駕!護駕!”外麵的守衛見此巨變,驚惶叫喊,倉皇衝入大殿。
潑天大雨從大殿上方被雷劈出的窟窿中直灌而下,眾人這才看到,原先張玄清所在之地以化為一個大坑,坑底一具焦炭,隱約尚有人形,哪還看得出張玄清麵貌?
“道兄!”
“師叔!”
孫思邈、袁天罡師徒一聲哀嚎,就見劉神威和李淳風衝到坑底,不顧張玄清化作“焦炭”的身體仍燙的要命,手忙腳亂將他拉出來。
接著,老手老腳的孫思邈才趕到。一看已經不成人形的“焦炭”,心下就是一沉。努力找到“焦炭”上手腕的部位,伸手一搭,便又是一聲哀嚎,忍不住落下淚來。
“道兄,你……你……你這又是何苦啊……”袁天罡亦是老淚縱橫,同時心裏萬分自責:若是之前自己能將道兄攔下,他又如何會泄露天機,遭此天譴?
好一會兒,李世民無聲無息分開拱衛他的兵將,來到已成焦炭的張玄清屍體前,沉默良久,道:“來人,傳朕旨意,張真人泄露天機,觸怒上蒼,被天帝召迴。命房玄齡、魏征、孔穎達、李靖等一眾四品以上文武百官進宮,送張真人一程。並商議追封之事!”
接著轉頭對袁天罡、孫思邈等人道:“諸位道長放心,朕絕對不會虧待張真人的!”
不虧待?人都死了,怎麽才算不虧待?孫思邈幾人默默無語。(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