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距離仁壽堂已不遠,走過三條街道兩條小巷,就看到前方排著一條長龍。長龍起始,正是仁壽堂門口。


    走過去,門口竟還有兩個人維持秩序。見三人不排隊,眉頭一皺,往後一指:“喂,你們三個,趕緊去排隊去。沒見這麽多人都排著呢嗎,別在這搗亂。”


    三人對視一眼,劉神威立即忍不住怒氣:“你們怎麽說話的?有這樣對待病人的嗎?”在濟世堂的時候,他們師徒對待哪個人不是和顏悅色,故對方頤指氣使的態度,讓他極為不爽。


    沒想到對方比他還不爽:“怎麽說話的,什麽叫這樣對待病人?我怎麽樣了?你們到底是不是來看病的,不是趕緊走,沒見我這忙著呢嘛!”


    “你!”劉神威氣結,不料後邊還有人“伸張正義”。


    “就是就是,你們這些外鄉人,怎麽這麽沒有素質!“


    “連排隊都不知道,也不知是從哪個窮山溝子蹦出來的,要我看啊,你們還是迴去吧。”


    “沒錯,省的給你們家鄉丟人!”


    “三個鄉巴佬!”


    當然,並非人人都這般態度,也有那勸的。


    “三位道長,如果你們沒有大病,還是迴去吧。”


    “出了縣往南走就是甘縣,你們可以去那裏,為了這麽點事吵起來,不值當得。”


    “看三位道長麵色甚好,應該……”


    “說什麽呢,說什麽呢,還想看病嗎!”後麵這幾個人的話卻把其中一個看門的激怒了,頓時那些人閉了口,不敢再言。


    劉神威大怒不已:“好好好,我今天算是見識了!”四下一掃,見身旁一個人背著扁擔,抽過來就要打。


    可他的手剛剛舉起,忽感覺手腕一緊,被人抓住了。扭過頭去,發現是張玄清,不由驚愕:“師叔,你幹嘛阻我?”


    張玄清緩緩搖了搖頭,拉著他就往後走。劉神威力氣若,被拖著不能反抗,不由高叫:“師父,師父,你看看師叔!”可卻突然發現,孫思邈就跟在旁邊。


    “師父,你們……”劉神威不能理解,難道就這麽算了,眼睜睜的看著這幫人敗壞醫家名聲?


    孫思邈衝其搖頭道:“沉住氣,不要衝動。忘了你師叔曾經說過,閻王好見,小鬼難纏。這仁壽堂的郎中是好是壞,區區兩個學徒,還代表不了。”


    “那我們就這麽走了?”劉神威仍有些不甘。


    此時三人正好走到隊伍最後,張玄清忽地腳步頓住,轉身看著頭前隊伍冷笑:“走?哪那麽容易!他不說規矩嗎,咱就按著他們的規矩來!”


    孫思邈亦點頭道:“無規矩不成方圓,常年在外的人,都知道去一個地方,守一個地方的風俗。既然這裏規矩如此,我們又何必特立獨行。”


    “嘿嘿……”張玄清依舊在冷笑,忽地他神情一肅,鄭重迴頭:“神威,你要記住,這天底下最需要維護的是規矩,同樣最可怕的也是規矩。規矩來源於習慣,人隻要習慣了一件事,無論好壞,理所當然的就會認為那是對的。所以,如果可能,你一定要尊重任何規矩,但卻不要去習慣它、融入它!”


    劉神威一愣,眼前張玄清所表現出來的嚴肅他從未見過。在他記憶中,張玄清是個很隨和的人,有時候還很……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很逗比的那麽一個人。所以一直以來,劉神威對張玄清都極為親切,但行為上卻尊重不起來。可今天的張玄清,忽然讓他感覺像自己的師父,甚至比師父還要莊嚴。


    他一時間不由認真思索起張玄清的話,規矩、習慣,兩個極為普通熟悉的詞匯,這時在他眼裏卻忽然變得特別、陌生起來。


    師叔要表達的究竟是什麽意思?


    劉神威越想眉頭皺的越深,越想越想不透,突地,腦海中一道閃電劃過:他猛然想起了今年夏天遇到的一件事。


    那是一位書生和一位旅者,旅者孤身在外,流離失所,當時太陽正辣,實在饑渴難耐,就上旁邊田裏摘了個瓜吃。


    此事正巧被一書生看見,立即斥責他不該偷竊。旅者則說,仨瓜倆棗不算偷,自己隻是充饑解渴。書生則說,不告而取謂之竊,無論你有什麽理由,偷了就是偷了,偷盜就是不對。


    兩人一個從人情世故出發,一個從道德禮法出發,看似都對。當時劉神威也是那麽以為的,一會兒偏向這邊,一會兒偏向那邊,反正覺得他們說的都有道理。但這時候再一想,又覺得他們都不對。


    旅者講仨瓜倆棗不算偷,確實,古人民風淳樸,遇見為難的,都想幫一幫。你摘他一個瓜吃,他不僅不生氣,看你可憐,沒準還能再送你個。但也有那不想幫的啊!


    有人會說,吝嗇到見死不救的人不值得同情,但三瓜倆棗也是財產,也是人家勞動所得,你憑什麽竊取別人的勞動成果?人家憑什麽就必須要同情你?就因為你可憐?說不定人家還以為你是騙子呢!


    可反過來講,天貴地貴,生命最貴。以道德禮法約束一個快要餓死的人,本來就不是一件很道德的事。旅者一沒殺人、二沒放火,不過是偷個瓜補充營養體力,這樣就觸碰到道德了?


    還什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扯淡一樣的!這兩者能一樣嗎?


    原本書生和旅者的言論此時在劉神威腦海裏都被推翻,想到張玄清所說的習慣、規矩,再看看身前排隊的長龍,他不由陷入更深層的思考。


    習慣?規矩?


    是規矩來源於習慣?還是習慣造成了規矩?


    這就好比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劉神威一時間自然想不明白。


    不過他卻對張玄清所說“要學會尊重任何規矩,但卻一定不要去融入它們”有了一定的理解。看看眼前這些百姓,明明自己損失了原本應有的利益,卻還在自鳴得意,這不就是因為習慣了某種規矩?


    短短片刻時間,劉神威忽而皺眉,忽而沉思,忽而恍然。前方張玄清、孫思邈兩人注意到,不禁對視一眼,各自發出一絲微笑。


    劉神威此番表現,實乃終窺道之門戶矣!(未完待續。)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遊仙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盜非道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盜非道1並收藏遊仙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