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西斜,亭中張玄清、李世民二人不言不語,靜靜下棋。亭外鳥叫蟲鳴,微風陣陣,刮得樹葉嘩啦啦響。
李世民是順著李淳風的棋路下得,本來棋麵就漸露敗勢,任憑他棋藝再好,麵對張玄清也難力挽狂瀾,不由得越下越慢。
對麵,張玄清卻輕鬆得多,麵對李世民越想時間越久,他卻每次都隨著李世民落子而落子,根本不用耽擱半點時間,讓李世民心裏壓力越來越大。
又下了幾手,尋思著時機也差不多了。張玄清等李世民再次落下一子後,緊跟著又落了一次,隨後笑道:“這位公子,你也也是相識一場,貧道還沒問過貴姓呢。還有,貧道對公子身上的事,也有些好奇。不知公子可願說說,說不定貧道也能開導一二。”
話音方落,李世民終於從棋局中驚醒,暗道自己糊塗,怎麽到了這個時候,還沉迷棋局勝敗中去了。沉吟片刻,歎息道:“不瞞道長,學生確實有些疑惑想請教道長,還望道長不吝賜教。”關於姓名卻未曾說。
張玄清並無意外,自從見麵聽對方自稱學生起,他就知道,對方忍不了多久,肯定想和自己說點什麽。做了個請的手勢,道:“賜教可不敢當,頂多開解開解公子而已。”
李世民沉默,似乎一時間不知該從何說起,良久,方幽幽一歎:“不知道長對兄弟鬩牆有何看法?”
兄弟鬩牆自然是兄弟之間起了間隙,張玄清心中了然,看來對方心情低落的原因是源於家事。這可就有些不好辦了,清官還難斷家務事呢,家事這種東西,可不是外人能夠隨意置喙的。
不過他之前的話已經說出口,收卻是收不迴來了。左右也隻是聽聽而已,張玄清笑了笑道:“兄弟鬩牆也分個程度,不知貴兄弟與公子之間是什麽程度?”說完之後,思緒卻忍不住有些發飄。
如果弟弟張紫陽和自己……
剛想到這裏,張玄清就猛地甩了甩頭,將這個想法甩出腦海。
隻聽對麵李世民有些自嘲地道:“什麽程度?若隻是一般程度,我怎會……我怎會……嘿嘿,他們是想讓我死啊!”
這麽嚴重?張玄清心裏麵詫異急了,他知道對方身份不凡,打第一天見麵他就看出來了;他也知道古代的什麽世家大族裏麵規矩多,兄弟之間的情分可能不怎麽好,但鬧到想讓對方死的地步……這就不僅僅是心性的問題了吧。
不由自主的,張玄清對對方的身份產生了好奇,兩隻眼在對方麵上打量片刻,忽地心頭一跳,越看越驚。
李世民沒有注意,微微低著頭,半是幽恨半是自嘲的說著:“我也不知他們是為什麽,怨恨?嫉妒?我從沒想過和他們爭什麽,可他們卻要置我於死地。道長你知道嗎?為了對付我,他們竟然……竟然……汙蔑我與我父……偏房有染……”
終歸這才是與張玄清第二次見麵,李世民之所以對張玄清說,與張玄清的身份有些關係,但更多的還是想找一個傾訴對象。所以到了這時,他依然沒有表明自己身份,隻是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換到了一個普通富貴人家。
但張玄清卻認出他了!
李世民的麵相太過高貴,簡直貴不可言,乃是天生的帝王之象。再加上他口中兄弟鬩牆的事,熟讀過隋唐這一段曆史的張玄清,如何還不能猜到對方是誰?
心跳不爭氣的開始加速,實在沒有想到眼前這個人竟然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天可汗”,而且他還向自己請教問題?
張玄清感覺心都快從嗓子眼跳出來了,不怪他這般激動。如果是別人,管他什麽程咬金、尉遲恭,即便名聲再大,也不過是個能帶兵打仗的將軍而已。但李世民是誰?他可是……算了,算了,管他是啥,咱可不能激動。就算他日後成就再大,現在不還是跟我這吐苦水?
甭管咱多倒黴,但咱好歹也是一個穿越者不是?
如此這麽一打岔,張玄清才逐漸平靜下來,這時李世民已將“改良版”的兄弟鬩牆大體說完,最後問道:“……敢問道長何有教我?”
張玄清沉吟了片刻,深吸一口氣,試探地道:“不如公子隨貧道來修道?兄弟鬩牆,說來說去,不過是為了家財而已。正所謂:鐵甲將軍夜渡關,朝臣待漏五更寒。道觀日高人未起,算來名利不如閑。就在這山上有間閑雲觀,公子可願隨貧道去那裏修行?”
“這……”李世民呐呐無言,半晌後,露出苦笑:“道長莫要消遣學生了,學生隻是一個粗人,有太多放不下的。不說其他,若我隨了道長來修道,我那兄弟,也比不肯饒了我,更不會繞我家人,以及部下……朋友。即便道長護得住我,我有怎能忍心害他們喪命?”
他這一番話說的並非沒有道理,身份越高,越發身不由己,何況世間最貴的皇室。即便他真的有心隱居遁世,但隻要他活著一日在,以他在軍中、在百姓心中的聲望,李建成怎能安心?
張玄清也知其中道理,隻是他天性不著調,想著如果真把李世民這個天可汗忽悠成道士,曆史會演變成什麽樣?
不管什麽樣,但肯定是會極為有意思的。
不過如今見李世民不肯,他也隨之放下了這個心思。
終歸曆史太過沉重,張玄清也不能肯定,如果曆史真的被改變了,現代時空的“自己”會不會消失。
既然勸李世民入道這條路走不通,就要走第二條路。而第二條路……就是曆史原本的軌跡!
張玄清想著不由眯起了眼,拿起一枚棋子,在棋盤上輕輕磕動。
嗒、嗒、嗒,一聲一響,似乎磕入了李世民心裏。
良久,張玄清才深吸一口氣,悠悠唿出:“貧道也知勸你入道是在難為你,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家,也需要不同的方法來解決。你的家庭……貧道不好多做口舌,更不願參與。貧道隻有一句話,是早年間從一位偉人處聽來的,現在說與公子,不知公子願不願聽?”
“道長請講!”
李世民是順著李淳風的棋路下得,本來棋麵就漸露敗勢,任憑他棋藝再好,麵對張玄清也難力挽狂瀾,不由得越下越慢。
對麵,張玄清卻輕鬆得多,麵對李世民越想時間越久,他卻每次都隨著李世民落子而落子,根本不用耽擱半點時間,讓李世民心裏壓力越來越大。
又下了幾手,尋思著時機也差不多了。張玄清等李世民再次落下一子後,緊跟著又落了一次,隨後笑道:“這位公子,你也也是相識一場,貧道還沒問過貴姓呢。還有,貧道對公子身上的事,也有些好奇。不知公子可願說說,說不定貧道也能開導一二。”
話音方落,李世民終於從棋局中驚醒,暗道自己糊塗,怎麽到了這個時候,還沉迷棋局勝敗中去了。沉吟片刻,歎息道:“不瞞道長,學生確實有些疑惑想請教道長,還望道長不吝賜教。”關於姓名卻未曾說。
張玄清並無意外,自從見麵聽對方自稱學生起,他就知道,對方忍不了多久,肯定想和自己說點什麽。做了個請的手勢,道:“賜教可不敢當,頂多開解開解公子而已。”
李世民沉默,似乎一時間不知該從何說起,良久,方幽幽一歎:“不知道長對兄弟鬩牆有何看法?”
兄弟鬩牆自然是兄弟之間起了間隙,張玄清心中了然,看來對方心情低落的原因是源於家事。這可就有些不好辦了,清官還難斷家務事呢,家事這種東西,可不是外人能夠隨意置喙的。
不過他之前的話已經說出口,收卻是收不迴來了。左右也隻是聽聽而已,張玄清笑了笑道:“兄弟鬩牆也分個程度,不知貴兄弟與公子之間是什麽程度?”說完之後,思緒卻忍不住有些發飄。
如果弟弟張紫陽和自己……
剛想到這裏,張玄清就猛地甩了甩頭,將這個想法甩出腦海。
隻聽對麵李世民有些自嘲地道:“什麽程度?若隻是一般程度,我怎會……我怎會……嘿嘿,他們是想讓我死啊!”
這麽嚴重?張玄清心裏麵詫異急了,他知道對方身份不凡,打第一天見麵他就看出來了;他也知道古代的什麽世家大族裏麵規矩多,兄弟之間的情分可能不怎麽好,但鬧到想讓對方死的地步……這就不僅僅是心性的問題了吧。
不由自主的,張玄清對對方的身份產生了好奇,兩隻眼在對方麵上打量片刻,忽地心頭一跳,越看越驚。
李世民沒有注意,微微低著頭,半是幽恨半是自嘲的說著:“我也不知他們是為什麽,怨恨?嫉妒?我從沒想過和他們爭什麽,可他們卻要置我於死地。道長你知道嗎?為了對付我,他們竟然……竟然……汙蔑我與我父……偏房有染……”
終歸這才是與張玄清第二次見麵,李世民之所以對張玄清說,與張玄清的身份有些關係,但更多的還是想找一個傾訴對象。所以到了這時,他依然沒有表明自己身份,隻是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換到了一個普通富貴人家。
但張玄清卻認出他了!
李世民的麵相太過高貴,簡直貴不可言,乃是天生的帝王之象。再加上他口中兄弟鬩牆的事,熟讀過隋唐這一段曆史的張玄清,如何還不能猜到對方是誰?
心跳不爭氣的開始加速,實在沒有想到眼前這個人竟然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天可汗”,而且他還向自己請教問題?
張玄清感覺心都快從嗓子眼跳出來了,不怪他這般激動。如果是別人,管他什麽程咬金、尉遲恭,即便名聲再大,也不過是個能帶兵打仗的將軍而已。但李世民是誰?他可是……算了,算了,管他是啥,咱可不能激動。就算他日後成就再大,現在不還是跟我這吐苦水?
甭管咱多倒黴,但咱好歹也是一個穿越者不是?
如此這麽一打岔,張玄清才逐漸平靜下來,這時李世民已將“改良版”的兄弟鬩牆大體說完,最後問道:“……敢問道長何有教我?”
張玄清沉吟了片刻,深吸一口氣,試探地道:“不如公子隨貧道來修道?兄弟鬩牆,說來說去,不過是為了家財而已。正所謂:鐵甲將軍夜渡關,朝臣待漏五更寒。道觀日高人未起,算來名利不如閑。就在這山上有間閑雲觀,公子可願隨貧道去那裏修行?”
“這……”李世民呐呐無言,半晌後,露出苦笑:“道長莫要消遣學生了,學生隻是一個粗人,有太多放不下的。不說其他,若我隨了道長來修道,我那兄弟,也比不肯饒了我,更不會繞我家人,以及部下……朋友。即便道長護得住我,我有怎能忍心害他們喪命?”
他這一番話說的並非沒有道理,身份越高,越發身不由己,何況世間最貴的皇室。即便他真的有心隱居遁世,但隻要他活著一日在,以他在軍中、在百姓心中的聲望,李建成怎能安心?
張玄清也知其中道理,隻是他天性不著調,想著如果真把李世民這個天可汗忽悠成道士,曆史會演變成什麽樣?
不管什麽樣,但肯定是會極為有意思的。
不過如今見李世民不肯,他也隨之放下了這個心思。
終歸曆史太過沉重,張玄清也不能肯定,如果曆史真的被改變了,現代時空的“自己”會不會消失。
既然勸李世民入道這條路走不通,就要走第二條路。而第二條路……就是曆史原本的軌跡!
張玄清想著不由眯起了眼,拿起一枚棋子,在棋盤上輕輕磕動。
嗒、嗒、嗒,一聲一響,似乎磕入了李世民心裏。
良久,張玄清才深吸一口氣,悠悠唿出:“貧道也知勸你入道是在難為你,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家,也需要不同的方法來解決。你的家庭……貧道不好多做口舌,更不願參與。貧道隻有一句話,是早年間從一位偉人處聽來的,現在說與公子,不知公子願不願聽?”
“道長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