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辰安滿意的看著自己寫下來的分析,以及條理清晰的辦案流程。
第一道大題對於他來說也就這麽順利的度過了過去。
接下來第二道也是同樣的斷案題,隻不過這道題,倒是有些讓人頭痛。
此道題以自身的良知上來斷案的話,那麽是要判對方有罪的,可是按照他們大成的法律來說,對方的舉動可能會判無罪釋放。
題目背景:
一座小城內,發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件。
一個幼童,因心思歹毒,竟失手將一個小姑娘推進水缸,致使小姑娘溺水而亡。
此事一出,全城嘩然。很快,幼童被帶到公堂之上。
那幼童的父母家人紛紛趕到,一個勁地推脫,口中不停叫嚷著:
“孩子還小,他不懂事。”而那小男孩童,被壓在堂下,臉上卻一副壓根就不太害怕的表情,仿佛不知自己犯下了何等罪過。
堂上主審官員看著這一幕,心中糾結萬分。
若按照大成律法,此男孩的確可能無罪釋放。
畢竟律法中對於幼童犯罪的規定較為寬鬆,往往因考慮其年幼無知而從輕處置。
有些罪大惡極之輩,也是能夠說出最不再稚兒,很多孩童犯罪,基本上都不會有什麽特別大的處置。
但看著那逝去的小姑娘的家人悲痛欲絕的模樣,再看看這毫無悔過之心的幼童,如若你是那位官員,你會如何斷案?
蘇辰安沒想到,竟然有這麽讓人頭疼的題目,但也是巧了,這道題他還真會。
當初,他就覺得老祖宗的做法是真對,後麵應該也這麽來才對。
對方的解決方法,簡直是讓人拍手叫好,大快人心。
相傳明朝時期有一縣,兩童相鬥,一人致死。
縣令命人押至牢房,此童不懼,飯點,縣令使人端食物前來,置於此童麵前,筷子一正一反插著,
此童端過碗,把筷子捋順。縣令斥聲道:“已明事理,當斬立決!”。
縣令認為,筷子一正一反插著,而孩童端過碗後能夠把筷子捋順,這表明這個孩子已經到了懂事的年紀,他顯然知道自己做了什麽就要負責任。
因此,縣令判定這個孩子“已明事理,當斬立決”。
蘇辰安筆下的動作不停,有了思路,已經有了前人的方法,他這一番斷案,哪裏會有什麽問題。
“若按照大成律法,男孩的確無罪,可要出於個人的良知來說,男孩有罪。
取一碗白米飯,筷子一正一反擺著。如若男孩,把筷子擺好,那麽他就不算是年紀小,不懂事。
既然清楚筷子的正反,那麽也懂得是非黑白。
那麽在你年紀小,不懂事為由根本就站不住腳,所以,孩童雖小,犯下的罪狀,卻不能就這麽輕飄飄的揭過。”
當良知與律法的衝突上升到一個一定要解決的程度上,那就不能拖著。也不能給全天下的孩童一個錯誤的信號。
如果說那個孩童被判定為無罪,那麽以後是不是全天下的孩童都能夠在故意殺人或傷人之後都不付出任何代價。
有的隻是一句,孩子還小,不懂事,就輕飄飄的接過去,仿佛所有的事情都沒有發生過。
還有那一句,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做了一輩子好事的人,別人會覺得是理所應當。
可一旦那個好人開始不做好事之後,迎來的將會是全天下的謾罵。
至於經常做壞事的人,下場就好多了,他們無惡不作,隻是稍稍的表現自己想要迴頭是岸,重新做人。
就會得到歌頌,得到表揚,得到大家的原諒。
但其實,這樣真的對嗎?
在這個世界上,有時候,僅僅依靠律法是不夠的,還需要有良知的指引,才能做出真正公正的裁決。
蘇辰安覺得自己這一題,不知道他能不能拿到高分,但想必每一個有良知的人看到他的斷案方式,都不會忍心,一分都不給。
把這段大題寫完之後,蘇辰安來到了詩賦,現在這玩意兒對他沒有那麽讓人頭痛了。
看了看題目,“爭乃不爭,不爭亦為爭。”
“爭乃不爭,不爭亦為爭”這句話蘇辰安仔細琢磨後的理解。
從心境與態度層麵來看:“爭乃不爭”意味著真正的智者在麵對紛爭時,並非以表麵的激烈競爭、搶奪之態去應對。
他們內心平和,不為外物所擾,看似不爭,實則是超越了世俗的爭逐之心。
這種不爭並非消極逃避,而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境界。他們明白,過於執著於爭奪,往往會陷入無盡的煩惱和爭鬥之中,失去內心的寧靜。
所以,以不爭之態麵對,是一種對自我的堅守和對內心安寧的追求。
從策略與結果層麵而言:“不爭亦為爭”體現了一種以退為進的智慧。
在某些情況下,不直接參與爭奪,而是通過默默積累、提升自我,等待時機。
看似沒有在爭,實際上卻在為最終的成功奠定基礎。
這種不爭可能會使對手放鬆警惕,而自己則在暗中積蓄力量。
當時機成熟時,便能夠以更強大的姿態出現,取得勝利。
或者通過自身的品德和行為贏得他人的尊重與支持,從而在無形之中獲得更多的機會和資源,這也是一種“爭”的表現。
總之,這首詩賦的主題就是“爭”,以其題為意,作詩一首。
蘇辰安了解了題意,那麽對於他難的點就是把這一大段的理解如何?組成讓人一眼看過去就能明白的詩。
真不愧是博川書院,感覺就這種程度都已經趕得上比人家科舉還要嚴苛一些。
蘇辰安,醞釀了幾下之後,終於選出了自己最滿意的一篇。
隻能說現在他突然悟了之後,用詞和用句,都比以前進步了太多。
想必現在總不會有人指著他的鼻子罵他寫的詩是垃圾了吧。
“
塵世喧囂心若湖,波瀾不起映雲圖。
智者靜守清光裏,任那風雲自卷舒。
默觀歲月悄然逝,德厚行端意韻殊。
淡看浮華皆過眼,靈思澄澈映明珠。”
剛把他的詩做完,就聽見整個考場之上傳來了不少的唿吸粗重的聲音。
看樣子他們是看到了那一道斷案題,有些頭痛了吧。
想到他之前,也是被嚇了一跳,可以說光這一道題應該就能刷下來80%的人。
蘇辰安看到最後的策論,這倒是巧了,竟然跟府試的時候,竟然是同樣的問題。
這一次蘇辰安都覺得有些天意弄人,而這一次的他的答案,還會是一如既往嗎。
當然不,明知前路是死,而他現在還不想死,那麽他為何要知錯不改。
明明有另外的方式,而且能達到最好的效果,雖然辦法是迂迴了一些,個人的風骨是低了那麽一點。
但是隻要能夠達成最終的結果,那麽他的表達方式盡量符合對方想法一點又如何。
蘇辰安把自己早就已經改過千萬遍的策論寫了上去。
保留著自己一點點的風骨和他主要的想法內容,再加上那些優美的造句,古色古香華麗的用詞。
雖然虛了一些,但也是真的會誇,想必這次應該是能拿個高分了吧。
第一道大題對於他來說也就這麽順利的度過了過去。
接下來第二道也是同樣的斷案題,隻不過這道題,倒是有些讓人頭痛。
此道題以自身的良知上來斷案的話,那麽是要判對方有罪的,可是按照他們大成的法律來說,對方的舉動可能會判無罪釋放。
題目背景:
一座小城內,發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件。
一個幼童,因心思歹毒,竟失手將一個小姑娘推進水缸,致使小姑娘溺水而亡。
此事一出,全城嘩然。很快,幼童被帶到公堂之上。
那幼童的父母家人紛紛趕到,一個勁地推脫,口中不停叫嚷著:
“孩子還小,他不懂事。”而那小男孩童,被壓在堂下,臉上卻一副壓根就不太害怕的表情,仿佛不知自己犯下了何等罪過。
堂上主審官員看著這一幕,心中糾結萬分。
若按照大成律法,此男孩的確可能無罪釋放。
畢竟律法中對於幼童犯罪的規定較為寬鬆,往往因考慮其年幼無知而從輕處置。
有些罪大惡極之輩,也是能夠說出最不再稚兒,很多孩童犯罪,基本上都不會有什麽特別大的處置。
但看著那逝去的小姑娘的家人悲痛欲絕的模樣,再看看這毫無悔過之心的幼童,如若你是那位官員,你會如何斷案?
蘇辰安沒想到,竟然有這麽讓人頭疼的題目,但也是巧了,這道題他還真會。
當初,他就覺得老祖宗的做法是真對,後麵應該也這麽來才對。
對方的解決方法,簡直是讓人拍手叫好,大快人心。
相傳明朝時期有一縣,兩童相鬥,一人致死。
縣令命人押至牢房,此童不懼,飯點,縣令使人端食物前來,置於此童麵前,筷子一正一反插著,
此童端過碗,把筷子捋順。縣令斥聲道:“已明事理,當斬立決!”。
縣令認為,筷子一正一反插著,而孩童端過碗後能夠把筷子捋順,這表明這個孩子已經到了懂事的年紀,他顯然知道自己做了什麽就要負責任。
因此,縣令判定這個孩子“已明事理,當斬立決”。
蘇辰安筆下的動作不停,有了思路,已經有了前人的方法,他這一番斷案,哪裏會有什麽問題。
“若按照大成律法,男孩的確無罪,可要出於個人的良知來說,男孩有罪。
取一碗白米飯,筷子一正一反擺著。如若男孩,把筷子擺好,那麽他就不算是年紀小,不懂事。
既然清楚筷子的正反,那麽也懂得是非黑白。
那麽在你年紀小,不懂事為由根本就站不住腳,所以,孩童雖小,犯下的罪狀,卻不能就這麽輕飄飄的揭過。”
當良知與律法的衝突上升到一個一定要解決的程度上,那就不能拖著。也不能給全天下的孩童一個錯誤的信號。
如果說那個孩童被判定為無罪,那麽以後是不是全天下的孩童都能夠在故意殺人或傷人之後都不付出任何代價。
有的隻是一句,孩子還小,不懂事,就輕飄飄的接過去,仿佛所有的事情都沒有發生過。
還有那一句,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做了一輩子好事的人,別人會覺得是理所應當。
可一旦那個好人開始不做好事之後,迎來的將會是全天下的謾罵。
至於經常做壞事的人,下場就好多了,他們無惡不作,隻是稍稍的表現自己想要迴頭是岸,重新做人。
就會得到歌頌,得到表揚,得到大家的原諒。
但其實,這樣真的對嗎?
在這個世界上,有時候,僅僅依靠律法是不夠的,還需要有良知的指引,才能做出真正公正的裁決。
蘇辰安覺得自己這一題,不知道他能不能拿到高分,但想必每一個有良知的人看到他的斷案方式,都不會忍心,一分都不給。
把這段大題寫完之後,蘇辰安來到了詩賦,現在這玩意兒對他沒有那麽讓人頭痛了。
看了看題目,“爭乃不爭,不爭亦為爭。”
“爭乃不爭,不爭亦為爭”這句話蘇辰安仔細琢磨後的理解。
從心境與態度層麵來看:“爭乃不爭”意味著真正的智者在麵對紛爭時,並非以表麵的激烈競爭、搶奪之態去應對。
他們內心平和,不為外物所擾,看似不爭,實則是超越了世俗的爭逐之心。
這種不爭並非消極逃避,而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境界。他們明白,過於執著於爭奪,往往會陷入無盡的煩惱和爭鬥之中,失去內心的寧靜。
所以,以不爭之態麵對,是一種對自我的堅守和對內心安寧的追求。
從策略與結果層麵而言:“不爭亦為爭”體現了一種以退為進的智慧。
在某些情況下,不直接參與爭奪,而是通過默默積累、提升自我,等待時機。
看似沒有在爭,實際上卻在為最終的成功奠定基礎。
這種不爭可能會使對手放鬆警惕,而自己則在暗中積蓄力量。
當時機成熟時,便能夠以更強大的姿態出現,取得勝利。
或者通過自身的品德和行為贏得他人的尊重與支持,從而在無形之中獲得更多的機會和資源,這也是一種“爭”的表現。
總之,這首詩賦的主題就是“爭”,以其題為意,作詩一首。
蘇辰安了解了題意,那麽對於他難的點就是把這一大段的理解如何?組成讓人一眼看過去就能明白的詩。
真不愧是博川書院,感覺就這種程度都已經趕得上比人家科舉還要嚴苛一些。
蘇辰安,醞釀了幾下之後,終於選出了自己最滿意的一篇。
隻能說現在他突然悟了之後,用詞和用句,都比以前進步了太多。
想必現在總不會有人指著他的鼻子罵他寫的詩是垃圾了吧。
“
塵世喧囂心若湖,波瀾不起映雲圖。
智者靜守清光裏,任那風雲自卷舒。
默觀歲月悄然逝,德厚行端意韻殊。
淡看浮華皆過眼,靈思澄澈映明珠。”
剛把他的詩做完,就聽見整個考場之上傳來了不少的唿吸粗重的聲音。
看樣子他們是看到了那一道斷案題,有些頭痛了吧。
想到他之前,也是被嚇了一跳,可以說光這一道題應該就能刷下來80%的人。
蘇辰安看到最後的策論,這倒是巧了,竟然跟府試的時候,竟然是同樣的問題。
這一次蘇辰安都覺得有些天意弄人,而這一次的他的答案,還會是一如既往嗎。
當然不,明知前路是死,而他現在還不想死,那麽他為何要知錯不改。
明明有另外的方式,而且能達到最好的效果,雖然辦法是迂迴了一些,個人的風骨是低了那麽一點。
但是隻要能夠達成最終的結果,那麽他的表達方式盡量符合對方想法一點又如何。
蘇辰安把自己早就已經改過千萬遍的策論寫了上去。
保留著自己一點點的風骨和他主要的想法內容,再加上那些優美的造句,古色古香華麗的用詞。
雖然虛了一些,但也是真的會誇,想必這次應該是能拿個高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