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城的外城,東城外。


    一處普通住宅中。


    一個頭發花白,身穿一襲黑衣的皓首老者,正在埋頭整理著資料。


    這人赫然是西夏國的太師嵬名安惠。


    時至今日,嵬名安惠都快七十歲了,按理說,早就應該頤養天年,早就應該好好地享受了。


    可惜西夏國風雨飄搖,嵬名安惠不得不奔波。尤其是金國沒了,連宋朝的屬國大理,也都被大宋吞並。


    西夏國逃不掉的。


    恰是如此,嵬名安惠早早就在謀劃,李乾順也一直在備戰。


    李乾順不是庸主。


    在他的手中,西夏國才從動蕩走向統一,再從統一走向開疆拓土,實力前所未有的強大。


    沒有李乾順,就沒有現在的西夏。


    在這樣的一個前提下,李乾順得知了有滅國之患,自然不甘心被滅國。就算他已經向大宋稱臣,年年都在呈上歲幣,卻還在備戰。


    不備戰不行了。


    人家要吞並你,不會因為你的服軟而改變。


    恰是如此,嵬名安惠早早來了。


    嵬名安惠隱藏在暗中,至於西夏國派來的太子李仁義一直作為質子,在東京城好好的休養,一直敷衍著皇帝,確保大宋皇帝對西夏不會起疑心。


    嵬名安惠來了東京城,卻一直藏著,始終沒有采取任何行動。


    因為皇帝太厲害了。


    在大宋皇帝的麵前,在一國勢力麵前,他沒有自信能全身而退。實際上在嵬名安惠的眼中,自己死了也不打緊。


    死了就死了。


    可是,如果自己死了,又無法幫到西夏,那他就是西夏的罪人了。


    嵬名安惠靜靜等著,沒想到趙桓突然帶著太子離開了東京城,竟然去大理了。


    嵬名安惠瞬間就覺得自己有了機會。


    為此他慢慢的布局,尤其在新年過了,就開始四處散播消息。沒過多久,就掀起了波瀾,所有矛頭指向了李綱。


    就算李綱謙遜為國,那又如何呢?


    王莽謙恭未篡時!


    越是謙遜,說不定就越是心懷叵測。


    越是謙遜,說不定就越是朝廷大患。


    恰是如此,嵬名安惠的目標就很簡單,就是要把李綱扳倒,讓李綱無法再繼續執政。一旦李綱倒下了,其他的人上位,大宋就會受到影響。


    在嵬名安惠看來,李綱清正,麵對無數的謠言,必然會自請辭官。


    一旦李綱辭官,一切就達到了目的。


    恰是如此,嵬名安惠還在等待。


    嵬名安惠看著資料的時候,一陣腳步聲傳來,一名侍從走了進來,躬身道:“太師,太學方麵動了。許多太學生義憤填膺,竟然開始鬧了起來,要讓李綱辭官。”


    “好,好!”


    嵬名安惠眼神得意。


    作為西夏國曾經的文官之手,權術的撥弄實在是太熟悉了,完全是信手拈來。


    他隻是搭了個舞台,把這個事情拋出去了,自然有很多人去鬧。


    因為權勢的驅使,就會有人對付李綱。


    要知道,曾經太學是李綱的基礎。在金人南下,大舉進攻的時候,李綱守住了東京城,轉眼就被罷了官職,失去了權勢,再也沒有半點的影響力。


    在那時候,是陳東帶著太學生叩闋,迫使朝廷改變了對李綱的處置,讓李綱再一次迴到了朝廷中。


    如今,卻又因為太學生的反對。


    “哈哈哈……”


    一念及此,嵬名安惠忍不住笑了起來。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李綱應該不足為慮了。


    嵬名安惠看向報信的侍從,吩咐道:“繼續盯著太學,盯著朝廷的消息。一旦有最新的消息傳來,立刻稟報。”


    “遵命!”


    侍從行了一禮就急匆匆離去。


    嵬名安惠留在了房間中,思考著未來的事情,忽然想到了質子李仁義的情況。


    李仁義是李乾順的庶長子,是目前西夏國的太子。


    李乾順的膝下隻有兩個兒子,一個是死去的李仁愛,一個是現在的李仁義。因為沒有其他的兒子,導致了李仁義也很重要。


    尤其是嵬名安惠在最近一段時間,發現大宋在調撥糧草、兵馬和甲胄,似乎是要出兵。


    現階段大宋的周邊,隻剩下西夏。


    大宋出兵,必然是攻打西夏。


    一旦起了衝突,李仁義必死無疑,甚至會成為攻打西夏國的理由。


    恰是如此,也必須安置好李仁義。


    得讓李仁義迴朝。


    一方麵,有利於西夏和大宋的對抗;另一方麵,西夏國也需要一個太子來穩定人心。


    一念至此,嵬名安惠安排了人,去請李仁義在泰和樓見麵。


    這是嵬名安惠見李仁義的幌子。


    傻乎乎的去見李仁義,會暴露自己的身份,泄露行蹤。同時,把李仁義請到住處來,也一樣會暴露。


    畢竟李仁義的身邊,一定會有盯梢的人。


    他隻需要偶遇就行了。


    把李仁義約出來,在李仁義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半路上偶遇李仁義,就可以和李仁義交談一番。


    嵬名安惠想到自己的安排,暗暗讚許了自己的謀劃。


    可惜他生在了西夏,如果他這樣的人在大宋天朝,那也絕對會拜相,也一定會成為最煊赫的人。


    嵬名安惠安排的人去報信,過了許久,嵬名安惠也起身離開,徑直來到了李仁義要出門的半路上等待。


    等李仁義的馬車來了,嵬名安惠的人製造了一點混亂,嵬名安惠就進入馬車中。


    李仁義看到嵬名安惠,驚訝道:“太師,您不是約我在泰和樓會麵嗎?”


    嵬名安惠微笑道:“唯有如此,才能確保安全。”


    李仁義眉頭上揚,心中生出了不妙的預感,問道:“您這話是什麽意思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一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一方並收藏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