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沒有任何隱瞞,開門見山說了段和譽求助的事情,開口道:“官家,臣也想過這一事情,覺得可行。”


    趙桓審視著趙構,問道:“收段和譽的好處了?”


    “沒有!!”


    趙構一副斬釘截鐵的模樣,開口道:“皇兄放心,我一丁點好處都沒收。”


    “蒙皇兄器重,讓我去倭國開疆拓土,未來我就藩倭國,這是無上的榮耀。”


    “我豈能辜負皇兄呢?”


    “我之所以來覲見皇兄,提及這件事情,是因為聯姻對我皇室來說,實際上是有好處的。”


    趙構一副鄭重模樣,表態道:“這是臣弟的肺腑之言,請皇兄明鑒。”


    趙桓看著趙構大義凜然的模樣,倒是笑了笑。


    有了目標,心胸不一樣了。


    的確更好了。


    趙桓沉默一會兒,問道:“九弟認為,和大理國段和譽的兒子成親,有什麽好處呢?”


    趙構迴答道:“迴稟官家,臣認為聯姻有三大好處。”


    “說說看。”


    趙桓單手撐在案桌上,一副好整以暇的姿態。


    是否聯姻,趙桓其實不怎麽在意,因為這已經不是和大理國和親,也不是安排宗室女子遠嫁到異國他鄉,而是在東京城成親,是天子腳下。


    這樣的聯姻,彰顯的是皇帝恩典。


    趙構肅然道:“官家,聯姻的第一個好處,是徹底掌控大理段氏。”


    “段和譽隻有段正興這個兒子,連孫子都還沒有。雙方聯姻,我大宋皇室的公主下嫁,段正興不允許納妾,就隻能有公主一個妻子。”


    “段家的子嗣,未來也是趙氏的子嗣,段家就融入了我趙家,何樂而不為呢?”


    趙構侃侃而談,繼續道:“第二個好處,監視大理段氏。”


    “雙方聯姻後,公主要帶著一些丫鬟奴仆去。在這些奴仆中,就可以安插人盯著段氏,一旦段家有風吹草動,立刻就會知道。”


    “官家一向是以誠待人,可是誠心對待,不妨礙防患於未然。”


    “唯有盯死了段家,確保不會出任何問題,才是萬全之策。”


    趙構正色道:“請官家明鑒。”


    趙桓眼神讚許,問道:“第三個好處呢?”


    趙構正色道:“第三個好處,在於向天下人展示官家的心胸和仁德。”


    “大理地處邊陲,蕞爾小國,這樣的國家滅掉,徹底斬盡殺絕都很正常。”


    “唯有官家留下了段和譽的性命,給了段和譽事情做。如今,又施恩於段家,讓四海之內都人都知道了官家的仁德。”


    “這是好事兒啊。”


    “如此也讓周邊小國,見到了我大宋並非爛殺嗜殺,始終留下了一條活路。”


    趙構一番話說完後,拱手道:“這是臣弟的一番肺腑之言,請官家明鑒。”


    趙桓笑道:“不錯!”


    趙構正色道:“官家,臣弟打算再休息半個月,就起程前往倭國了。”


    趙桓問道:“這麽快嗎?”


    趙構說道:“一切為了大宋的開疆拓土。”


    趙桓心中一笑。


    不是為了大宋的開疆拓土,是為了自己的權勢,不過趙桓也不反對。如果大宋宗親子弟,都想著去開疆拓土,都去海外奮鬥,那倒是省了很多的麻煩。


    開疆拓土,移民百姓,內部的很多矛盾就可以解決。


    趙桓頷首:“去忙吧,如果有任何需要,直接來找朕。”


    “多謝皇兄!”


    趙構行了一禮,才轉身離開。


    趙桓望著趙構離去的背影,眼中流露出思索神色,靜靜的等待著。


    沒過多久,黃經走了進來,稟報道:“官家,剛接到消息,段和譽去了康王府,給了一箱子珍寶求康王幫忙。可是,康王拒絕了,帶著段和譽到了皇城外求見。”


    “知道了!”


    趙桓擺了擺手。


    聯姻的事情,總體上利大於弊,隻是趙桓卻不會立刻就答應,還得再斟酌斟酌。


    人家一開口求聯姻,你就答應了。


    豈不是顯得廉價。


    因為付出了足夠多,最後得到了,才會珍惜。


    趙桓暫時壓下了事情,繼續處理政務,沒去管其他的事情。


    ……


    趙構一路出宮,來到了皇城外,見到了等候多時的段和譽。


    段和譽連忙迎上來,行禮道:“康王殿下,情況怎麽樣,義父皇帝是否同意聯姻呢?”


    “沒說不同意,也沒說同意。”


    趙構跟著上了馬車,開口道:“皇兄現如今,還沒有決定。”


    段和譽一顆心沉了下去。


    無法聯姻,意味著段家在東京城的安全得不到保證,這是相當危險的。


    段和譽眼神懇切,開口道:“我在大理國,沒有任何的故舊相識,唯有和康王殿下關係密切。如今聯姻不成,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麽辦了,請康王殿下能指點迷津。”


    趙構說道:“你是當局者迷。”


    段和譽問道:“什麽意思呢?”


    趙構說道:“我看皇兄的意思,雖然還在遲疑,不過有五成的可能,會同意聯姻的。”


    “才五成?”


    段和譽皺起眉頭,顯然不滿意這個答案。


    趙構說道:“五成的概率已經很不錯了,隻要你踏踏實實,不要有什麽非分之想,不要有什麽妄言,一心為皇兄分憂,必然能得到重視。”


    段和譽連忙道:“我一定為官家分憂。”


    趙構點了點頭,也沒有再多說什麽,先把段和譽送迴了驛館,才乘坐馬車迴府。


    馬車一路迴到王府,倒是沒有再和邢秉懿膩歪了。


    天天打樁,身體也扛不住。


    趙構喊來了王府的長史,沉聲道:“王先生,如今東京城有什麽消息?”


    長史名叫王通,已經年近五十了。


    早些年,他曾觸怒了蔡京,被罷免了官職,自此沒了官運。等到趙桓剛上位的時候,他也是主和派,自然沒有嶄露頭角的機會。


    王通就一直在趙構的王府,處理府中的大小事情。


    雖說王通的能力不算特別強,王府的事情卻也井然有序。之前趙構被下獄,也是王通去打點,確保了趙構在監獄中生活無憂。


    趙構雖然是康王,可是落難的鳳凰不如雞。


    沒有王通打點,獄卒要苛待趙構,旁人也說不出什麽,趙構隻能啞巴吃黃連。


    尤其當時的康王府,很多人都跑了。


    王通卻依舊留下,和康王府的人同甘共苦,讓趙構對王通很滿意。


    王通神色恭敬,迴答道:“迴稟王爺,現在的東京城,要說最熱鬧的事情,屬於對鄆王趙楷的彈劾。”


    趙構驚訝道:“彈劾三哥什麽?”


    對於趙楷,趙構打心底還是挺感激的,並沒有什麽仇視,因為當初趙構一心一意和皇帝作對,趙楷曾勸阻。


    可惜,當時的趙構頭鐵。


    如今,才有了變化。


    王通迴答道:“鄆王去了江南清查寺廟,偏偏南方的寺廟太多,關係太複雜。鄆王的清查,一下捅了馬蜂窩,讓無數江南的豪紳大族不滿了。”


    “現如今,朝廷內彈劾的奏折滿天飛,事情鬧得很大。”


    “好在官家睿智,一直在控製中。”


    “隻不過,鄆王府現在也受到影響,不知道鄆王能支撐多久。”


    趙構眼中浮現出一抹擔憂。


    清查寺廟,那可是真正的髒活累活,這樣的事情稍不注意,就可能殃及自身。


    不容易啊!


    趙構也無法去摻和,隻能在要議論這事兒的時候,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去幫趙楷一迴。


    趙構吩咐道:“關注著三哥的事情,一有消息,立刻稟報。”


    “遵命!”


    王通也是點了點頭。


    趙構話鋒一轉,問道:“王先生今年,應該四十八歲了吧?”


    “是!”


    王通點頭迴答。


    隻是,內心卻有些疑惑,康王怎麽突然提及這事兒呢?


    難道是要推薦他?


    趙構說道:“王先生一直在王府中擔任長史,蹉跎半生,可惜了。”


    王通連忙道:“能得到王爺的器重,臣已經滿足了。”


    趙構眼中掠過一抹精光,開口道:“王先生可想改變一下,闖蕩一番事業?”


    “願意!”


    王通毫不猶豫迴答。


    趙構也迅速說了要去倭國開疆拓土的事情,以及未來他被封王,封地也在倭國的情況,最後道:“就算是去倭國,你也願意?”


    “願意!”


    王通毫不猶豫迴答。


    眸子中,更閃爍著熾熱的光芒,因為留在了大宋,他也隻是一個普通的王府長史。


    跟著趙構去了倭國,一旦拿下了倭國,他就是倭國的丞相。


    這可是無上的榮耀!


    也是絕佳的機會。


    王通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高聲道:“下官誓死追隨王爺,縱然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


    趙構攙扶起王通,囑咐道:“有王先生相助,本王無憂矣。現如今,你著手收拾行囊,安頓家眷,安排好了後續事情,才好和本王一起離開。在此之前,關於本王要去倭國的事情,你可以安排人傳出消息,讓朝廷宗室知曉。”


    王通驚訝道:“現在把消息放出去,豈不是行事不密嗎?萬一走漏了消息,可能影響王爺在倭國的運作。”


    “不妨事!”


    趙構搖了搖頭。


    王通繼續道:“就算不影響去倭國,萬一其他的宗室藩王得了消息,也想要摘桃子,想要去倭國呢?”


    趙構笑道:“如果無數人要去,那倒是好事兒了,你不必擔心,盡管去安排。”


    王通心中疑惑,卻點頭答應了下來。


    趙構看著王通離去的背影,捉摸著消息徹底傳開後,有的人會不屑一顧,會嘲諷他是傻子。可是,一定會有人如他一樣,會想著去開疆拓土的。


    有了更多的人願意出去,皇兄應該會很開心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一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一方並收藏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