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看著愣神的趙佶,笑吟吟道:“父皇,我剛才說等著你稱陛下。”


    嘶!


    趙佶倒吸了口涼氣。


    他死死盯著趙桓,再一次道:“你真的滅了金國?偌大的一個金國,要長驅直入殺過去,都是難如登天的事情。要攻打金國,還需要無數的糧草,也沒見你調動啊!”


    趙桓解釋道:“金國新一任的皇帝完顏婁室,已經到了東京城,向朕提交了投降的國書,金國成為過去式了。”


    “不,不對!”


    趙佶站起身,背著手來迴踱步,說道:“完顏昌是你扶持的人,他兵變殺了完顏吳乞買。怎麽現在,金國皇帝成了完顏婁室了。”


    趙桓一副笑眯眯的姿態,卻沒有急著解釋。


    趙佶卻急不可耐了。


    他很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些什麽事情,為什麽北方的局勢變化如此迅速。


    作為一個曾經當了二十多年皇帝的人,趙佶深知大宋打不贏金人的情況,也知道金人的狠辣,怎麽在趙桓這裏,就不堪一擊,仿佛是紙糊的呢?


    趙佶問道:“皇帝,到底是怎麽迴事?”


    趙桓才沒有再隱瞞,說了完顏杲帶著人殺迴上京城,完顏昌和完顏婁室派人向嶽飛、王彥求助的事情。


    借此機會嶽飛和王彥的大軍北上,滅了完顏杲的大軍,又鼓動了完顏婁室,讓完顏婁室兵變殺了完顏昌。


    最後,有了完顏婁室的投降!


    趙佶把一切的情況聽完了,一屁股癱坐下來,愣愣的看著眼前的趙桓,喃喃自語道:“好一個借刀殺人,好一個連環計。”


    他眼神有些頹然,一向自詡聰明的他,如今竟然是生出了甘拜下風的心思。


    沉默片刻,趙佶正色道:“陛下,你更厲害。”


    趙桓笑道:“我在您的兒子中,論才華不是最優秀的,也就是相貌長得好一些,年齡最大而已,父皇過獎了。”


    趙佶麵頰抽了抽。


    聽聽,這個孽障說的什麽話?


    這是自謙嗎?


    趙佶惱怒歸惱怒,心中卻也前所未有的歡喜,不管怎麽說,這個逆子都是他的兒子,至少完成了大宋的崛起。


    趙佶話鋒一轉,說道:“朕聽說,小九離開東京了?”


    “有這麽迴事兒。”


    趙桓點頭道:“九弟犯錯後,一直關押在宗人府,後來想通了,希望做一個有用的人,對大宋有益的人。朕一向是大度,不願意揪著不放,也就同意了他的請求。”


    趙佶問道:“他去了哪裏?”


    趙桓迴答道:“去了大理國。”


    “大理?”


    趙佶的聲音陡然拔高了幾度,臉上露出錯愕神情,震驚道:“小九好端端的,派去大理做什麽?”


    趙桓理所當然的說道:“小九要為國立功,如今大宋崛起,不論是金國,亦或是西北的西夏,或者西南的大理國,都要一一剿滅的。”


    “不滅掉這些地方,不實現整個天下的大一統,大宋就不算複興。”


    “恰是如此,讓小九去大理,是給他機會。”


    “古人雲,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如今對小九的安排,就是對他的磨礪。”


    “須知玩物喪誌,一直沉溺於書畫、女人和歌舞等事情,隻會葬送他的未來。”


    話語說完,趙桓深深看了趙佶一眼。


    趙佶哼聲道:“你看朕做什麽?”


    趙桓笑道:“兒臣也沒看什麽,隻是覺得女人太多了不好,會影響拔劍的速度。”


    趙佶卻不願意談玩物喪誌的事情。


    涉及他不光彩的曆史。


    在他當皇帝的幾十年,就是玩物喪誌了,在奇花異石、女人歌舞、蹴鞠玩樂、書法字畫等方麵,他是造詣深厚。


    唯獨治國不行,不是他沒能力治理,而是把所有的能力都用在弄權斂財上,以一人私欲侵占天下利益。


    趙佶一副擔心的姿態,問道:“目前小九去了大理國,他人生地不熟的,當地的語言也不懂,能行嗎?他可是你的弟弟,讓自己的弟弟去送死,合適嗎?”


    趙桓嘖嘖道:“當初金人南下,父皇倉促讓兒臣當皇帝,您帶著人跑了,合適嗎?”


    “你,你……”


    趙佶聽著趙桓抬杠的語氣,很是不舒服。


    趙桓微笑道:“父皇要好好說,兒臣自然願意好好說,你要質問我,我也質問,大家不是很公平嘛。”


    趙佶隻覺得牙疼。


    這個逆子能力是沒得說,就是張嘴就讓人憎惡。


    偏偏,涉及他的小九。


    趙佶深吸口氣,微笑道:“皇帝啊,小九不熟悉大理國的情況,就算要曆練,也應該慢慢來不是,你說呢?”


    趙桓正色道:“父皇不用擔心,小九是主動請纓去的。最重要的一點,他到了大理國羊苴咩城,也不會有什麽危險。”


    趙佶問道:“為什麽?”


    趙桓迴答道:“目前來說,大宋還不會攻打大理國,甚至兩三年內,也不會隨意出兵。”


    “沒有迫切的戰事,小九自然很安全。”


    “再者,小九在大理國的任務,隻是多結交一些人,多認識些大理國的權貴。”


    “小九也懂詩畫,懂佛道,他現在以一個落魄公子經商的身份去羊苴咩城,帶去了上等的綢緞、佛書、道經等,他就代表了大宋的繁華富庶。”


    “無數人結交小九都來不及,怎麽會有危險呢?”


    “大理國現在也內鬥,皇帝沒權力,權臣實力強,哪裏心思管咱們。”


    趙桓笑著道:“現如今的局勢下,小九反而是有立功的機會,所以父皇不必擔心。我不是濫殺的人,不會濫殺自己的兄弟,未來我還打算對小九委以重任的。”


    趙佶心中一時間感動。


    對兄弟委以重任,趙桓在這方麵的確不一樣。


    和曆代祖宗都不一樣。


    趙家的曆代祖宗,因為發生過燭影斧聲奪權的事,對兄弟很防備,對宗室的約束很強,不允許宗室有太多的權利。


    大多數的人,都是缺什麽補什麽。


    西晉建立,缺忠、缺仁、缺義,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其他方麵忌諱莫深,從不提及。


    大宋朝的開國太祖、太宗,因為靠著不正當的手段上位,對武人、兄弟防備。


    趙桓大不同。


    趙佶眼神讚賞,說道:“你很不錯,在這一點上,朕不如你。”


    趙桓笑道:“父皇過獎了。”


    趙佶正色道:“你的威望越來越高,你掌握的權勢越來越大,朕這個糟老頭子,對你沒有任何的影響。”


    “一直待在龍德宮,實在沒意思。”


    “世界這麽大,朕想去地方上走一走。”


    “偌大的大好河山,朕去看看地方上的風土人情,看看北方大地的景象。”


    言語中,帶著一絲的祈求。


    他眼中迸射出無盡的希望,問道:“皇帝,你看朕能去嗎?”


    趙桓沒有立刻答應。


    看起來,太上皇出巡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實際上牽扯到方方麵麵。


    稍有不慎,就是勞民傷財。


    趙桓一副謹慎的態度,開口道:“父皇去地方上遊覽,豈不是要通知地方州、府、縣,讓地方準備好迎接你嗎?”


    趙佶連忙道:“不,不,你放心,絕對不會有這樣的情況。”


    “朕知道你的擔心,怕勞民傷財,怕影響地方百姓的生活。”


    “這一點,朕絕對不會犯。”


    “朕向你保證,一定是微服私訪,絕不會泄露身份,絕不會告知當地的官府。除非是危及到朕的安全,否則,絕不會暴露身份。”


    “你身邊也有專門打探消息的人,完全可以派人盯著朕的行蹤。如果是朕在地方上招搖過市,給地方百姓增加了負擔,你隨時可以派人帶著朕迴到東京。”


    趙佶眼中有著渴求,問道:“皇帝,你看能成嗎?”


    趙桓心中也思索著。


    趙佶保證的態度也算端正,隻要趙佶不招搖過市,不暴露身份,對地方也就沒有任何的影響。


    再說這也是考驗的一個機會。


    借此,試一試趙佶。


    趙佶如果能改變態度,從此規規矩矩的,就可以父慈子孝,不至於變成堂前盡孝的地步。


    趙佶見趙桓遲疑,連忙道:“皇帝,難道你真要看著朕鬱鬱而終嗎?朕所求不多,隻希望遊山玩水了。朕在龍德宮有錢,不花你的錢,也不會給地方百姓增加負擔,更不會接見地方百姓的。”


    趙桓點頭道:“父皇有想法,兒臣怎麽能不支持呢?那就試一試吧。”


    趙佶頓時激動了起來。


    終於有機會了。


    以逆子現在的威望,對朝政的掌控,他是沒有半點機會了。


    這輩子能四處遊山玩水,那就很好了。


    君不見,唐朝的太上皇都一直被囚禁著,他現在能出去遊山玩水,已經很好了。


    趙佶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樣,再也沒了昔日的驕傲,連忙道:“皇帝你放心,朕絕對不會越界的。”


    趙桓笑道:“朕是相信父皇的,預祝父皇玩得開心點,開開心心遊玩,平平安安歸來。”


    “告辭!”


    趙桓沒有再逗留,行禮後就離開了。


    趙佶望著趙桓離去的背影,心中也長長的出了口氣。


    在東京城太壓抑了。


    他以後可以遊山玩水了,去北方大草原看一看,去西域走一走,去成都府或者是大西南欣賞下食鐵獸,乃至於去將來去大理國看蒼山洱海,去極北之地,去南海之濱……


    未來可期啊!


    這一刻,趙佶也徹底放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一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一方並收藏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最新章節